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战之初,反对派首先提出了己方观点,并且声言,不是彻底否定租地契约,只是碍于当前大汉的形势所需,希望能够暂缓此事。而支持派则举起了信义的大旗,重点讲述了失信于民的危害,恐朝廷失去民心、民望,甚至是担忧前方关键时刻,后方会不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祸事。
双方交锋,唇枪舌剑,最后反对派竟然以冀州事为例,说当初三辅闹灾,冀州那些人宁可捂着粮食发霉,都不愿意拿出来,不愿意卖给灾民,最后逼的黑山军复出,攻城掠地,杀人抄家。咱们大汉现在正该囤积粮草,以备时需,如果这个时候搞租地契约,导致朝廷囤粮减少,回头需要大量粮食之时,那些租了田地的农户也捂着粮食不肯卖,咱们该怎么办?
支持派不敢再辩驳,毕竟能坐在这儿喷口水的,其实心里都清楚,黑山军就是陛下养的寇,冀州那些人当时是真把陛下逼急眼了,才不得不行此下策。同样的道理,太原那些人面对太行移民,要不是趁机想卖高价粮,把王允给逼急眼了,也不会落得人头滚滚的下场。
所以,王允站到了反对派一边,也向刘汉少提问,将来大战一起,如果真的发生租田户不肯卖粮之事,陛下该怎么办?言下之意是说,难道您也打算把他们都杀了?
刘汉少没有回答王允的问题,转而却问袁绍。对于明年,最早组建的那些民议院换届选举之事,有没有信心。
袁绍冥思苦想了半天,然后却说了一句忒不痛快的话:“一半有,一半没有。”
刘汉少追问,对哪一半有信心,对哪一半没有信心。
袁绍又冥思苦想了半天。
“对百姓支持选举有信心,对现有的议员议长没信心;对凉并等地逐步设置议院有信心,对首批议员议长没信心;对议院之制有信心,但是就目前而言,不管是任命出来的,还是选举出来的,对于这些议员议长都没有信心!”
这些话直接把大家全都给绕懵了,你袁本初整天带头搞选举,合辙折腾了好几年,还是这么没信心。那你们议院整天指手划脚,唧唧歪歪的给我们相府提意见,敢情全都是裹乱来了?
好在刘汉少擅长忽悠,不怕说话绕圈,随后便试着替袁绍解释。
首先,议院之制是可以肯定的,百姓们也是支持的。但是任命出来的议员议长,是不是能够适应这样的制度,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为民发声,这个确实很难说。
毕竟此制,前无先例。
而对于百姓们来说,换届选举所产生的议员议长,其实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们是否能选对人,那些人做到议员议长的位置之后,是否能够像百姓期望的那样替他们发声,也很难说,毕竟从前敢于找官府麻烦的都被当成反贼了。
所以,议院之制从确立到并轨,一定会需要一个适应、修正的缓慢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还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且让人没有信心的事。
袁绍频频点头,一副“汉少,你懂我”的模样,而后刘汉少又问他:“如果明年只是洛阳和周边的议院选举,会有信心吗?”
袁绍拍着胸脯,相当豪气地说:“那肯定有信心!咱洛阳的百姓就和汉少您最亲近了,有您给他们撑腰,谁也别想吓唬他们,逼他们说违心的假话。”
刘汉少再问:“要是租地契约今年不搞了呢?”
闻此一问,袁绍的脸忽然就垮了,而后陷入沉思,这事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刘汉少能把话说到这一步,在座的各位都已经明白,陛下其实是支持签订租地契约的。但是他们又不明白,如果陛下对此事早有定论,一道诏令宣布下来就得了,干吗还要把大家都聚到一起狂喷口水呢?
当年您请爱卿们住皇宫,袁本初和曹孟德可是拎着城管的尚方宝棍去各家的,如今是怎么着,和铁头总理王子师一样,改脾性了?
然后大家就听到刘汉少又说:“孔子曰的好,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但是这个往前趟路的人,究竟会把大家领河里,还是带沟里,咱们谁也说不好,毕竟前边的路,趟路人自己也没走过。所以咱们最好找一群人来趟路,大家有商有量,群策群力,万一有人掉沟里了,旁边还能有人拉一把,对吧?”
众人只管点头,却没人说话。反正我们该喷的口水也喷完了,就等您这位哥做决定了。
“关于签订租地契约之事,哥觉得首相担忧,不无道理。毕竟那些百姓从前都遭过灾,挨过饿,一旦手里有了余粮,再赶上打仗,极有可能会把粮食攥在手里,打死也不卖。”
话锋不对,怎么陛下又站到首相那头去了?众人纷纷聚精会神,就连原本已经打算屈从的老杨,听了刘汉少这些话,也重新挺直了老腰。
“但是,会不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呢?租地之后,打起仗来,百姓们为了保护他们的土地,保护他们已经得到的利益,反而会更加大力支持咱们。大家别忘了,当初哥去长安打胡奴,那时候百姓比现在可穷多了,不是也有很多人把家里仅有的吃食拿出来,往咱们汉正军的兄弟们怀里塞吗?”
敢情皇帝是属旋风的,转着圈忽悠。
杨彪的老腰又塌了下来,不过也没生气,反而想起了当时洛阳百姓送皇帝出征的景象。从而再思忖一番,是不是自己年老的缘故,以为把人心世事都看透了,所以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不乐观。毕竟以陛下今时在百姓中的威望,别说让他们卖粮食了,就算让他们卖命,他们也没二话呀。
“哥觉得,租地这事其实就和本初搞议院一样,前路未知,一半有信心,一半没信心。但是,如果咱们不搞租地,那是肯定会失去民心的。咱们因为一条未知的路,担心它是否走的通,就跳进眼前一个已知的坑里,这事可不划算。粮食少了,咱们可以再收,城池丢了,咱们可以再打,民心失了,咱们该怎么办呢?”
第499章 大汉土地租用证
……………………………………
民心为重。
现在众人终于可以肯定、确定以及一定,陛下的确是要支持签订租地契约了,但是刘汉少并没有像以往那么生猛,认准的事情可以不管不顾,绕过爱卿们也要去干,反而是一再提醒荀彧这帮支持签约派,做事要谨慎,可以先从洛阳周边开始搞试点,万一出现偏差应当立刻叫停,再想对策。
最后,刘汉少甚至又蹿到杨彪身边,拍着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哥还年轻,难免考虑问题不周,朝廷里的事情也还有很多,需要一点一点的去做。好在哥还有老杨,咱们大家还有首相,只要有杨首相在,哥心里就有底了!”
为了让刘汉少拍着顺手,杨彪不得不挺直老腰,可是听到这番话,也不知道是被拍舒服了,还是被夸舒服了,总想热泪盈一个眶。
再瞅瞅荀彧,大汉这位最年轻的右相,他曾经是自己的好帮手,可是随着时日变迁,好像在很多问题上都和自己的想法渐渐有了出入偏差。原本自己是越看他越不顺眼了,可是陛下的手还拍在自己的肩膀上,也许就是不希望自己与他起纷争,把他从帮手彻底变成对手。
再想想陛下,虽然没有赞同自己的意见,但是肯定了自己的工作,还给予自己这么高的评价,已经很给面子了。如今南北局势紧张,当以朝堂稳定为要,自己怎么能辜负陛下的重托呢?
“陛下言重了。老臣幸为陛下所用,怎敢不尽心尽力?”
好歹算是安抚好了反对派,也警示一番支持派,接下来论战会就变成了工作会。在刘汉少的提议下,经过众人一致赞同,决定相府辖下再设一局,名为“土地规划管理局”,简称“土管”。
“土管局”所负责的工作,大到国土丈量,城池规划,矿源开发,桥路铺设,小到分田分地,建厂开铺,房屋管理,登记备案。从前袁绍与曹操不是还当过几天房管所所长么?现在房管所也要变成土管局的下属单位了。
经过工作会讨论,决定调任万潜为土管局第一任局长,立刻着手准备与屯田户签订租地契约一事,首批签约示范区为河南郡。
…………
孙大壮他们村离洛阳城不算太远,所以别的郡县还在想方设法将本郡县的道路连通到青天大道上的时候,孙大壮他们村已经修好了村路,搭上青天大道能够前往洛阳城里,前往三学院新校区,前往八方商贸城,还有东边的缑氏山以及西边的皇家花苑。
村路是狗子他娘带领村民修的,并不全是整块的水泥砖,也有用石板拼凑在一起,然后用水泥灌缝,或者是水泥、石子,掺着沙子现铺的路段。这样做虽然要多费许多工夫,但是能节省不少钱。据说为了修这条路,孙大壮自己家就拿出了三分之一的费用,可以想见,孙大壮家,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狗子他娘,赵氏,如今在村里应该多么有人望。
刘汉少走在这条“花里胡哨”的乡间小路上,心情那叫一个美丽,上一次自己来这里还是为了鼓动大家吃蚂蚱,可是这一次却是来瞧瞧大家是如何租地的。与刘汉少同来的不仅有云三妞,还有杨行走、五跟班,许褚、典韦、燕大娃,相府老杨、御府老王、政议院袁绍,以及右相荀彧、农业部长枣校氯瓮凉芫殖ね蚯保侠吹暮幽峡こざ选苤芏嗳耍芏嗪芏嗳耍
乡间小路原本最多也就只能并排走两辆大马车,此时被堵了个满满当当,刘汉少下令,只能走半边,于是这个皇帝亲自巡视的队伍也就前后拉开的更长,更长更长了。
离着村子还有一段距离,刘汉少让车马都停下,自己挽着云三妞往里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么多车马都往村子里挤的话,非把村子包围了不可。原本村民们都在排队等着签订租地契约,看到皇帝皇后都来了,立刻蜂拥过来,却被燕云近卫拦着,不能靠的太近,所以只得欢呼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皇帝不许大家磕头,可是大家的心情又这么激动,不喊上两嗓子,咋表达?
只不过,事先没有编排好,所以大家欢呼不齐,喊什么的都有。有喊天尊的,有喊陛下的,还有喊汉少,甚至还有喊哥的。
现场忒热烈,刘汉少这会儿说什么也白搭,只得亲切地微笑,频频挥手,直等法正将一个大喇叭递过来,才高声说道:“兄弟们,你们还好吗?”
电池得让法正背着,站的自然不能离刘汉少太远,所以这一声吆喝震得法正耳朵嗡嗡的。
“好!”
这一次大家回答的很整齐,但是法正的耳朵嗡嗡的更厉害了。
“哥来看望大家,大家欢迎不欢迎啊?”
“欢迎!”
先前还很整齐,但是后来有人就散队了,扯着嗓子只顾吆喝。
“欢迎,欢迎!”
“汉少中午别走了,留下来吃饭吧!”
刘汉少笑呵呵地说:“吃饭的事,等会再说。哥就问兄弟们一句,咱们大汉把地都租给大家,让大家都能好好种地,多打粮食,吃饱穿暖,越过越富,你们喜不喜欢哪?”
“喜欢!”
也就几百个村民,可是吆喝的这一嗓子,好像万人同聚誓师大会一般。
刘汉少转过身,冲着云三妞和身后众人说道:“看看,这就是咱们大汉的百姓呀。”
众人连连点头,杨彪也感慨地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