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北边的朝廷要废止五铢钱,再加上前期许攸收购五铢钱之时散布的大量谣言,所以南边的百姓也都不再认可五铢钱了,然而铜币又不足以支持南边的市场流通。横不能让家主对仆役说,你俩去搬一坛子酒过来,这一文是赏钱,你俩掰开了花吧。
  与此同时,与新、鲜、吉三州一样,因为近期物价的大幅度上涨,使得大量的货物流向了北边。鲁肃与周瑜这两个“汉室正朔”的边防小战士都发现了情况不对劲儿,因为最近做生意的人突然多了很多,有通敌嫌疑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偏偏他们又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比如鲁肃,就算他能让关羽把守通往襄阳的道路,但是黄祖所在的随县呢?蔡氏兄弟负责的大江呢?再比如周瑜,还能让他手下郑宝、梅成、张多那些人都别赚钱?甚至从吴郡出海,划着小船往徐北送货的都有!
  要知道,就算水军不盘查,划小船出海,这本身也是拼命的活呀!
  …………
  刘备接到鲁肃、周瑜的回报,顿感事大,同时又很苦闷。我为了保护你们的家业,不怕流血牺牲,努力奋战到底,不仅礼贤下士,对你们都客客气气的,还给你们封官放权,让你们组军领兵,那咋一转眼,你们都成了背义卖主之人?
  可怜的备备,也不好好想一想,他所倚重的这些豪门大族,先前为了赚钱,连钱都敢卖,现在只不过是倒卖一点点货物,还能有愧疚之心不成?比如荆州水路,最大的卖主就是蔡氏兄弟,一船一船的货物顺着大江运往益州,换回的铜币也能整船整船的装。
  备备,你能给他们这么多好处吗?
  不管怎么说,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刘备一边给鲁肃、周瑜下令,要他们严加盘查各路关卡,发现把货物卖往北边的,甭管是谁家的“老谁”还是“小谁”,一律按照通敌论处。一边又急忙向“汉室正朔”上奏,把这一情况告知给太傅袁隗和他的“汉室忠贞之士”们,同时建议他们,货币重器,国之命脉,不能掌握在“北朝伪帝”手中,应当尽快制造、发行“南朝新钱”。
  天下还有比铸钱更好的事吗?
  所以太傅袁隗和“汉室忠贞之士”们虽然一下子不能够理解刘备所说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却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此议。只不过,究竟该如何铸造这个“南朝新钱”,一时犯起了难。假如还是铸五铢钱,面值太低,买个糖豆都得拿一大把,而且百姓也不认可。假如也铸造一文铜币,一来没有这种技术,二来,就算铸造出来了,能算“南朝新钱”么?
  思来想去,太傅袁隗、司徒伏完、尚书令华歆等人一致决定,铸造一种“大钱”。北边的分票纸币,不是一分能顶一百个五铢钱么?咱们要造的这种“大钱”,一个也能顶一百个五铢钱。
  他们的分票纸币,就是薄薄的一张纸,上边画个画,写个字,纯粹属于忽悠百姓。所以咱们造的“大钱”一定要敦实,要厚重,要让百姓们看着就觉得心里踏实!
  于是乎,“汉室正朔”的工匠们,按照上级要求,设计了一款全新的“直百五铢”。
  样币造好之后,太傅袁隗也带着人前去查看了。“直百五铢”与从前的五铢钱外形相同,外圆内方,有边郭有纹饰,正面上下印“直百”,左右印“五铢”四个字,背面上下印“大汉制造”,左右印“必属精品”八个字。
  说起背面这八个字,灵感肯定来源于北边的铜币,袁隗等人也琢磨了,单单是咱们自己说自己是“汉室正朔”可不行,关键是百姓也得认可,然而从货币这一方面来说,残酷的现实就是大家都认可北边的铜币,包括袁隗他们自己。
  想要废止铜币?
  不可能!
  真敢那么做的话,市面上就没啥可用的了,非得退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不可,所以只能蹭蹭铜币的热度,来个山寨的,也是精品。但是铸造的字迹与压印的字迹,清晰度上差别很大,好在这种“大钱”也是真的很大,才能够挤下这么多字儿。
  不管怎么说,袁隗很满意,伏完、华歆也都很满意,因为这样的“大钱”,粗话的也太敦实了。就这么说吧,拿着一枚“直百五铢”朝人扔过去,赶巧了能把脑袋砸出血!
  …………
  “大钱”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但是表面上还得走一个过程,所以袁隗拿着样币跑去给刘协这位“至尊孤”过目。刘协看到这种“大钱”,当时就懵圈了,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钱。
  “太傅的意思是说,一个大钱能值一百个五铢?”
  “回至尊的话,正是如此。”
  “哦……”
  刘协想了想,忽然又惊奇地问道:“那咱们的大钱,不是和北边的分票一样了吗?能不能把大钱都拿去换成分票?毕竟分票轻省,拿着也方便啊。”
  袁隗立刻大惊失色地说:“至尊,此事万万不可呀!分票就是一张纸,北朝伪帝连五铢钱都敢废止,若是将来他再废止分票,百姓拿着这些分票又有何用?咱们的大钱就不一样了,十足赤金……”
  说到这里,袁隗大概也有一些心虚:“呃……里边还是摻了一些杂料的……但是那也比一张纸贵重的多,咱们又如何能拿着大钱去换分票?不仅不能换,还要严禁百姓拿着大钱去北边花销,免得流失过巨!”
  老实说,刘协提了一嘴“拿大钱换分票”,也是想着“用金换纸”,替自己老哥占便宜,但是袁隗既然已经明说了,不能这么换,此事也只得作罢。
  另外,刘协毕竟是上过北邙小学的人,隐隐约约也觉得这事儿,好像哪里不对。咱先不扯别的,协哥要是拿着分票,去孙梅嫂子的糕点店,想买什么都行!拿你们这种大钱去,能买吗?再说了,协哥好像记得,从前有一回老哥和老姐吵架,老姐说老哥败家,胡乱花钱,老哥说能花出去的钱才叫钱,否则都堆在屋子里等生锈,还不如破铜烂铁。现在老哥能拿着铜币买你们的货物,可是你们却不让用“大钱”买北边的货物,长此以往,将来以后,你们的大钱岂不是也要堆满屋子等生锈,还不如破铜烂铁?
  难道……金子真的还不如一张纸?
  刘协很困惑呀!
  好在困惑的不太久,对于想不通的问题,一般都会选择“不想”,单从这一点来看,刘协还是很随刘汉少那个学渣的风格的。于是刘协翻来覆去,掂量着手里那枚“大钱”,然后猛然向着附近的一颗小树甩了过去,本意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功,看看这枚“大钱”能不能像飞刀一样,扎进树里。然而一道身影突然蹿出来,凌空接住了“大钱”,然后才看到老黄潇洒地落地,叼着“大钱”,摇着尾巴,兴奋地向刘协跑过来。
  “好!哈哈,哈……好,好,好!”
  无意之间,竟然让老黄解锁了新技能,谁还管什么大钱小钱啊?
  刘协急着要去和老黄玩耍,很是敷衍地夸了一句:“大钱之事,孤甚满意,一切就按照太傅的意思去办!”
  见此情形,袁隗只得躬身告退,只不过转身之后,却在心中暗想,这位至尊孤,您刚才喊的那几声“好”,不是夸我的吧?
第571章 给刘备的娃取名
  ……………………………………
  不管“金子”究竟如不如“一张纸”,“直百五铢”的发行也暂时解决了“汉室正朔”无钱可用的燃眉之急。“汉室正朔”把“直百五铢”当作俸禄和军饷,强行流通到官府和军队,官府和军队再把它们强行流通到豪门大户手中,用以购买货物,而豪门大户除了把它们流通到小门小户之外,就是彼此流通。至于说最底层的百姓,他们的身价趁得起这么大的钱吗?
  于是乎,不管荆北、淮南,还是江东、江南,凡是“汉室正朔”控制的地盘上,竟然都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之色,大家热情洋溢地首选“直百五铢”进行交易。
  于是又乎,太傅袁隗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铸钱这种事不仅能发财,还能利国利民,繁荣经济。甚至已经开始畅想,等到市面上有足够多的“直百五铢”之时,“汉室正朔”也可以宣布废止铜币,算是对“北朝伪帝”做出一个狠狠的反击。等到那个时候,自己这帮人就是“汉室正朔”最大的功臣,就算车骑将军刘备备权势再大,没钱养活军队,也是白搭,照样得求着咱们。
  这种迷之自信,把搜狐和天猫的内线全都给整懵了,情报纷纷飞往洛阳。可惜刘汉少学渣呀,也搞不清这些究竟都是怎么回事。
  咋滴,哥还把他们整明白了?
  可是哥自己还糊涂着呢!
  于是刘汉少又召集汉联储、四大行,财政部,工薪署……凡是能管钱,会算账的,统统喊过来,开了一个小会,而后大家便对分析出来的几个主要问题,达成共识。
  朝廷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使铜币、纸币尽量平稳与更加彻底的占领“外围市场”,并且有意地提高了一些物资的价格,比如粮食、棉花、牲畜,以此来刺激新、鲜、吉三州,还有北边的鲜卑、南边的叛逆,进行交易,钱物转换。
  如此一来,不仅大量的铜币、纸币流入“外围市场”,朝廷也得到了物资,可以补给军队,使军队尽快恢复战斗力,补贴灾民,使灾区尽快恢复生产力。而得到大笔钱币的“外围市场”也可以购买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马腾的车弩,吉州的棉袄、棉裤和四轮大马车。
  这有点像刘汉少刚刚当家作主,便拼命花钱,努力当败家子的样子。只不过刘汉少是为了“削大补小”,而马腾、公孙瓒,或是豪门大族、部落首领可是不会把赚来的钱分给底层百姓的。所以,这件事情搞的时候长了,后果可想而知。
  再所以,朝廷目前的策略是没有错的。
  至于说南边那帮子叛逆搞出来的奇葩“大钱”,根据许攸的分析,恰恰是因为他们对“直百五铢”没有信心,所以大家才首选用此交易,而把更为精美的铜币私自留了下来,恰如贾谊所言:“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苗头。
  但是,咱们的铜币背后,有这么大一个朝廷支持,能让一个劣币轻易驱逐吗?
  许攸更狠,甚至偷偷和刘汉少说:“陛下,咱们卖货之时,不妨也收一些直百五铢,但是不能当百,只当七十。如此一来,直百五铢必然贱的更快!”
  刘汉少真想捂着肚子好好笑一笑,但是在许攸面前,该端的架势最好还是端一端,所以莫测高深地说道:“收一点也可以,不需要压价,转手再悄悄花回去即可。”
  许攸惊讶地问:“如此一来,咱们岂不是帮着那些朝廷叛逆,稳定了直百五铢的价值?”
  “不是稳定,只是麻痹。”
  刘汉少也翻转着手里的一枚直百五铢,冷声问道:“这种大钱,他们就算想造,又能造得出多少?届时必定自轻自贱,朝廷何须枉作小人?”
  按照许攸的才智,登时便明白过来了,既然叛逆们已经犯了傻,那就让他们一直傻到底,等将来大耳刮子抽到脸上,再告诉他们也不迟。想想自己当初犯得傻,陛下还专门教育了自己一番,这得是多大的恩德呀?
  于是许攸立刻小心翼翼,百般恭顺地说道:“陛下圣明!”
  哥要是圣明,还至于把他们你拽过来开会唠嗑,帮忙分析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