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好别想,太渺茫了。
然而龙彰云斩杀庞德,占据鄀国之后,并没有返身夹击史涣,而是选择了强渡汉水。人人都以为他是要来捉拿“伪帝”刘汉少的,就连戏志才在调兵遣将,布置任务的时候,也是以龙彰云这个目的为基础的。
但是,龙彰云对战庞德之后,不仅看到了汉正军的装备优势,更看到了他们的战斗意志,所以有过一番很深刻的思考。咱现在好歹也是“中虎将军”,如果只会堵着缺口,不让敌人偷袭,那也实在对不住主公信重。可要是像“鲁都督”说的那样,返身夹击史涣,也未必能够成功,毕竟那个时候不止是史涣被自己夹击,同时自己肯定也会被汉正军的援兵夹击。
怎么办?
突到宜城前边,让他们以为自己就是来捉拿“伪帝”的,等到汉正军的各路兵马纷纷来援救“伪帝”,想要包围自己的时候,自己再寻机撤退。因为他们的兵马只要被自己调动起来,别处防线肯定就会出现空档,那个时候就是自己突围的最佳时机。
所以,强渡汉水,其实是龙彰云撤退的开始!
即便是在宜城城下,与刘汉少一起瞎聊,也在龙彰云的算计之中,因为敌人的包围圈缩的越小,自己的突击距离就会越短。
当然了,这可不是说龙彰云是个面似忠厚的心机狗,他喜欢与刘汉少一起瞎聊的那份随意感觉,但是也没有因此而忘记对战事的谋划,老实人虽然嘴上不会说,心里却总会有一副自己的小算盘。
接下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殷署殉国,龙彰云突围而走,许褚没能追赶上,回来说他们可能钻进了荆山之中。虽然龙彰云队尾的步兵以及大量的骑兵都折损在了宜城城下,他能带走的人大约只有千人左右,可他毕竟在大汉皇帝的面前浪了一圈,然后又大摇大摆的走掉了,这要是跑回去让其他人一看,相比起封堵嶛脚山,不得天差地别呀?
果然是精壮的泥鳅,够滑溜的。
到了此时,连戏志才也不确定还能不能再抓住龙彰云,因为进山搜索不仅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兵力与时间,依照龙彰云强悍的战力,还很有可能会反过来设伏,逐个击破搜索部队。所以只能派随后赶来的薛洪旅,顺着大路,向南追击,同时“鸽令”吕常,一定要严密守御防线。
戏志才甚至不敢派走许褚、典韦,也不敢把大量的兵马全撒出去,因为连他也说不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偏偏又浪的不轻的龙彰云,会不会趁着陛下身边无兵,返身再杀回来。
…………
“鸽令”再快,也快不过吕常的护主之心,因为荆山与汉水之间还隔着一座界山,虽然东西并不宽,但是南北却有几十里长,所以吕常还是同时派出了两路援兵。而后龙彰云从荆山中蹿出来,对“荆山路援兵”一击而走,钻入了界山之中。再而后又从界山中蹿出来,对“汉水路援兵”实施了突袭,还斩杀了“汉水路援兵”的主将申仪。
此时吕常才接到戏志才传来的“鸽令”,而龙彰云已经距离关羽所守的蓝口聚非常近了。吕常原本以为龙彰云必然会从此处南下,前去与关羽汇合,说不定关羽还会趁机出兵,与龙彰云一起夹击自己一下子,所以立刻命人加强戒备,拒马与车弩,该摆的全都摆上,该架的全都架上。
然而作战参谋李典却说,师长,卑职觉得,龙彰云未必会从此处突围。你看他这一路的行事作为,先是伏击了庞师长,又是诈取了鄀国,而后直逼宜城。开始我们都以为他是想要去偷袭统帅的,所以纷纷回援,但是他在最后时刻却引军而走,没有片刻犹豫。
是不是我们想着,他是因为受到重兵包围,所以才突围而走?可是他在鄀国之时,决定强攻汉水,难道会没有想到这个结果?再看他突围之后的表现,丝毫没有仓皇而逃的样子,先钻荆山,打援军,再钻界山,打援军,不仅咱们的援军被他打的左右失顾,就连后边追击的薛旅长也掌握不了他们的行动方向。
“可是……他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不从这里突围,他又能够去哪里?难道要在汉水岸边,弃马登舟,顺流而下?即便他想如此,一时之间又能去哪里找到舟船?”
李典连连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吕常思索着李典的话,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后又立刻下令,整条防线全部加强戒备,并且派出舟船,巡视汉水,一旦发现龙彰云的踪迹,立刻进行拦截。
很可惜,吕常的命令虽然下达的不慢,却还是没能快过龙彰云的行动速度。任谁也想不到,从汉水到荆山,龙彰云几乎是溜着二十五师防线的边儿,浪里个浪的又蹿了一回,然后挑了一个相对薄弱的缺口,突了出去。
得知后果,吕常立刻向元帅部回报军情,同时向刘汉少请罪。
可是刘汉少能怪他么?
自己身边,文有戏志才,武有许褚、典韦,都没能识破龙彰云心里那副小算盘,把这条滑溜的泥鳅给留下来,难道还好意思去怪兄弟们不给力?
…………
根据吕常回报,最后跟随龙彰云一起突围的中虎军,最多只有三百余骑,然而汉正军的损失更大,庞德、殷署,还有那么多的兄弟。毫无疑问,这一仗是让龙彰云占着便宜了。
刘汉少与戏志才“相对无言,惟有气呼呼”。
令刘汉少有些郁闷的是,自己从来也没有轻视过龙彰云,甚至还是相当重视的,一再告诫兄弟们不要与他单挑,结果却是“群殴”也没能把他留下来。而戏志才也没有轻视龙彰云,得知庞德殉国与龙彰云北上的消息,立刻调兵遣将,又是封堵后路,又是层层抗击,以期达到不断削弱龙彰云实力的目的。
结果呢?
龙彰云的实力的确被大大的削弱了,从鄀国到宜城,短短三十里的路程,他所率领的万余中虎军就只剩下了三千。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削弱到最后,反而使得龙彰云剩余部众更加提高了战力与机动能力。先看他突破殷署防线时的惊艳表现,再看他袭击吕常派出的两路援兵的不同手段,可以说是打击力量,行动速度,鬼灵多变的对敌策略,一样都不缺。
然而能够达到这样的成果,是经过一番优胜劣汰的选择,尽管这样的选择相当冷酷,毕竟最后能够随着龙彰云一起突出去的,只有三百余骑。
其实,除了龙彰云太过惊艳,另外一个原因,大概就是戏志才太过谨慎。得知龙彰云奔着宜城而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龙彰云要来抓刘汉少,或许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戏志才不是普通人,是汉正军的总参谋长!
原因也正在于此。
之前戏志才还与刘汉少开玩笑,说刘备把他看的比啥都重要,然而在戏志才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以戏志才对刘备的分析,假如能够“换取”刘汉少,别说一个龙彰云和万余中虎军,就算是付出十万百万将士的性命,刘备也肯定会愿意。
但是戏志才不愿意!
当年他敢把刘汉少当作小鱼饵去钓董卓,后来他会考虑要不要汉少亲自去钓胡奴,现在,任何有可能威胁到刘汉少安危的计划,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刘汉少已经成为了他心目中的“神”。当然了,不是谐和道敬奉的圣天尊的那一种,而是能够使他成就此生宏愿之神。
敌人在逃跑,胜利在召唤,眼看天下就要彻底澄清了,只要陛下再好好治理一番,恢复大汉荣光,指日可待!这个时候,蹿出来一个龙彰云,想要偷袭陛下?那还不得赶紧的,使劲的,一巴掌呼死他呀?
反之,如果龙彰云这一次偷袭的目标不是刘汉少,换作别人,哪怕就是偷袭戏志才自己呢。戏志才应该都会冷静地去想,你来偷袭我,把握有多大?掉进我方阵营之中,就算你武力强悍,我各路兵马围着你慢慢消耗,还能耗不死你?
对!
“慢慢消耗”与“一巴掌呼死”,便是此战成败的关键所在!
想通其中的关窍,戏志才向刘汉少坦言,是自己思路出现了偏差,并且做好了被踹的准备。然而刘汉少“一反常态”,不仅没对戏志才进行实力碾压,反而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让他不要背上思想包袱,怪只怪龙彰云那条泥鳅忒滑溜。
不然呢?
你娃之所以出现失误,纯粹是因为爱护哥,哥要是现在就踹了你,回头你再随意的把哥当成小鱼饵,哥上哪儿哭去?
于是乎,刘汉少主动揽下了这一次战斗失败的责任,向全线各部下令,一定要戒骄戒躁,不可掉以轻心,不可轻敌冒进!同时又给陈冉下达了一个命令,要他尽快拿下枝江,威胁关羽侧翼,迫使他主动退兵,然而陈冉这里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第638章 蔡瑁没敢开城门
……………………………………
枝江城外,陈冉亲率二十八、二十九两个师,已经连续攻城多日,但是效果不佳。因为第七军是从益州出来的,由于道路运输,战事疾缓之类的各种原因,所以第七军一直就缺乏霹雳弹这样的“牛叉武器”。再加上他们又是从巫县、秭归一路打过来的,这些地方可以说是处处险要,原本手里就算是有一些霹雳弹,这个时候也早就打光了。
现在的枝江城,都已经变成了“古代战场”,扔石头不会炸,射床弩不会响……然而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难以预料之事。
话说刘备从西陵城亲自引军而来,在途中与龙彰云分兵。龙彰云由云杜北上,前去偷袭刘汉少,但是刘备并没有前往关羽身后的当阳,反倒跑去了江陵对面,一个归竟陵所辖的名叫“郧乡”的地方。别看现在是“乡”,从前可也是“国”,只是后来被楚所灭而已。
刘备到达郧乡之后,便派人前去江陵给蔡瑁下达命令,要他率军北上当阳。然而蔡瑁心里话说,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江陵城里能跑的都跑了,这个时候还要我率军北上,是去接应我那个“无冕姐夫”么?
不好意思,我们的交情没那么深。
就在这个时候,刘先、韩嵩等人也一起来到蔡瑁府中,直言问道:“到了此时此刻,将军还要犹疑不定么?”
蔡瑁一想,也是啊。自己迟迟不肯表态,一来是想让荆州军先打上一场,好给自己露个脸儿,二来也是受姐姐之托,给那个红脸儿长胡子的家伙留条退路。可是现在,这个刘玄孙居然还想让自己去北上填坑,那是说啥也不可能了。
于是乎,蔡瑁让人照着汉正军的军旗样式,也做了一面红旗,挂在江陵城头,这就算是改旗易帜了!
与此同时,蔡瑁一边请韩嵩作为使者,前往宜城,向皇帝陛下表明自己的忠心,一边又派出蔡中前往枝江,向陈冉说明情况,同时要枝江守将蔡和不可再与朝廷大军对抗。
事情发展至此,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然而,先前奉蔡瑁之命,赶来增援枝江的蒯良不愿意投向刘汉少的“北朝”,并且在蔡中到来之后,以设宴洗尘为名,将他与蔡和一起斩杀,随后又以商议紧急军情为名,连夜将蔡氏兄弟在城中的一干党羽杀了个干干净净。
如此还不算完,原本蔡中入城之前,已经与陈冉商定好了“投效献城”之事,蒯良控制住枝江之后,也依约打开了城门。陈冉不知其中有诈,派遣了一个团先行入城,而后城门突然关闭,导致这一个团的兄弟遭到城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