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南线的新元帅就是“戏总参”,可怜的王闹闹,虽然熬走了“校长老大”,却还是干不过“狗头军师”,所以他这个元帅前边的“副”字,还是取消不了。
而后戏志才又拍着蔡瑁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德珪呀,你是陛下亲任的大江都督,而且你的外甥女还是陛下的徒弟,说你与陛下是一家人,再合适不过,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对你的信重啊!”
先是刘汉少,现在又是戏志才,蔡瑁早就被忽悠的“认准了北了”,闻言立刻拍着胸脯说道:“元帅放心,陛下临行之前特意交代过卑职,一切听从戏元帅的指挥。需要卑职怎么打,您就下命令吧!”
“好!”
虽然刘汉少与戏志才已经联手把蔡瑁忽悠的快要爆炸了,然而戏志才接下来的一句话,还是差点把蔡瑁吓哭。
“本帅命你,直击武昌!”
第655章 麴义追赶后虎军
……………………………………
让蔡瑁直击武昌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如果这是一份巨大功劳,戏志才不可能专给蔡瑁,如果这是一份艰巨重任,戏志才也不可能让蔡瑁前去承担。
如今刘备的兵马在安陆,南新市也出现了强烈的抵抗,这是一个什么说法呢?南新市的北边就是绿林山,安陆的南边则是云梦泽,使得两地可以共守一个门户,而这个门户还有一道“门槛”,便是涢水。
涢水还不如汉水宽大呢,想凭此挡住汉正军的攻势也是不可能的。按照戏志才的分析,刘备不是不想继续“战略转移”,而是他要再装一回仗义,留在此处等一个人,便是“后虎将军”张翼德。只要张飞从随县那边撤回来了,刘备肯定也会“拔腚而走”,一分钟都不在安陆多呆。
反过来说,也很简单,假如能让吕常带着前线各部,攻破南新市,渡过涢水,把刘备赶回西陵城,把张飞堵在随县,而后与徐荣的第一军前后夹击后虎军。
这是一个看似合理的战略部署,问题是,张飞会坐以待毙吗?刘备能眼睁睁看着他死?龙彰云会不会再跳出来浪一下?
假如吕常真的发起猛攻,试图把张飞的后虎军截下来,必然会遭到刘备的猛烈反扑,那就等于要在此处决战了,第一军、第九军对上后虎军、中虎军,胜负不可预知,两败俱伤的可能最大。
原本戏志才也不会把兄弟当劈柴烧,再加上刘汉少的“伟大设想”,就更不会考虑这样的战法了。所以只派了程畿率领二十九师前去增援,并且“鸽令”吕常、徐荣,不要过分紧逼,稳固己方,缓慢推进,能够达到将叛逆驱赶过江的目的即可。
再所以,要蔡瑁“直击武昌”,其实只是做做样子,是为了吓唬刘备担心菊花被爆,加速过江而已。
与此同时,还可以让蔡瑁分出一部分水师的战船与兵将,交给吴懿、徐商指挥,因为丹阳聚与孱陵还有沙摩柯和关羽。沙摩柯不善水仗,关羽又是刚刚蹿过大江的,实力有限,正好可以让二十七、二十八师的兄弟们拿来练习打水仗,并且还能使蔡瑁无法出言反驳。
关羽是你“无冕姐夫”,你姐早就卷扒了家财,上那边等人家去了。如果你不让兄弟们去揍他,是不是说明你甘当朝廷叛逆的小舅子?
当然了,眼巴前蔡瑁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之“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急于表忠心、立新功的,为了大局,不会去想其他的琐屑细节,所以很痛快地分出一部分战船与兵将,交给吴懿和徐商,由他们牵制敌人,保障自己的退路,而后亲率大江水师,浩浩荡荡地向着武昌杀去。
…………
话说张飞接到撤退的命令,心里的意见比关羽还大,对面的徐荣、麴义跟自己掰扯了不少时日,大战小战打了无数场,结果总是谁先进攻谁吃亏,自己也拿他们没辙。
其实不想走,张飞还想留……留下来与徐荣、麴义一较高下。
然而听说大哥已经撤到了安陆,决定亲自为自己断后,要是自己不撤退的话,他也不走了。还别说,刘备这一次虽然没哭,但是这个招数却把张飞拿捏的死死的,而后张飞便毫不犹豫地带着后虎军撤出了随县。
但是,张飞知不道,对面的麴义比他的意见还大。
麴义当初服从命令,跟着张绣从河北去东北,无论是覆灭高句丽,还是追剿伊夷模,那都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后来召回北邙军校“渡劫”,也是因为要升职升阶。然而麴义心里却始终有一个坎,有点过不去。
凉州麴氏参加过边章、韩遂的叛乱,张绣袭杀了麴胜,麴氏害怕遭到报复,才又返回冀州,哪曾想张绣竟能千里迢迢地跑到冀州来给自己当老大。在汉正军之中,私自寻仇是不可能,何况麴义与麴胜之间也没那么大的情分,但是麴义总想着与张绣比一比功劳,较一较高下。
然而麴义是旅长的时候,张绣是师长,等到麴义当上了师长,张绣又成了军长。好不容易,麴义盼到了一个“回校渡劫,升职升阶”的机会,结果渡了一遍,军长倒也是军长了,前边却还带着一个“副”字。
莫非自己真的就比张绣差,总也赶不上他么?
不久之前,汉正军一下子又扩编三个军,连吕常与俄吉勒都成了军长了,自己这个“副”字还是没能取掉。也许就是因为先前淮南、荆北,捷报频传,唯独自己与徐荣这一路,顶着对面那个张翼德,毫无寸进之功的缘故。
回到眼前,张飞带着后虎军“要逃跑”,若是能够迅速出击,衔尾追杀,至少也能留下他的后军一部,正是立功的大好时机,然而“南线元帅部”却偏偏下达一个命令,不许逼迫过甚。
这算什么命令?
敌人不用打,自己就会跑了?
麴义想不通,内心抵触的情绪越来越大,而后麴义身边的警卫副官巴句特便向麴义提了个醒,命令上只说不许逼迫过甚,可没说不许追击。麴义听得心动,又喊来了三十二师的副师长胡修,共同商议。
巴句特原本是高句丽的将领,跟着延优、晏留一起归附朝廷之后被送去的北邙军校,而后又主动申请成为了麴义的部下,因为凭着麴义在东北之时打出来的名气,简直就是原本高句丽人眼中的“战神”。
原本“高句丽人”能够成为“大汉国人”,都觉得尊荣无比,而经过北邙军校的教育,巴句特更是热血澎湃,立誓要保家卫国,使自己能够成为比普通国人更有荣誉的合格军人。再者,在巴句特眼里,好像没有人能够比自己这位“战神”副军长打仗更厉害了。
因为三十二师其实也算是新编师,让麴义兼任师长的目的,就是要尽快使部队成长起来。胡修干着师长的活儿,头上却也顶着一个“副”字,想要立功的心情自然比较迫切,再加上原本性格就比较暴躁,在前线和张飞对峙了那么久,早就憋坏了。
这三个人在一起商议,结果可想而知。从张飞手中“夺过”随县之后,麴义没等后边的徐荣赶上来,便又率军向南,朝着张飞的屁屁后边追赶了上去。
…………
“荆北东线”这条路,由北向南,在走到随县之前,应该走涢水西岸,因为从东北桐柏山上流下来的水道太多,走不上几步就得造桥渡水。而过了随县往南,大约四五十里之后,就应该转向涢水东岸,因为这个时候,西岸贴近绿林山区,道路越来越窄,东岸却越来越宽阔,水道也减少很多。
话说麴义率领三十二师东渡涢水,一路追赶着张飞的“后虎军”,而后有侦察参谋来报,说是发现了“后虎军”的踪迹,可能是他们的后军,正在一个叫作“绿水坡”的地方休憩。
胡修立刻请战,但是麴义没同意。敌人跑的累,咱们兄弟追的也累,命令兄弟们原地休息,而后才好一鼓作气,赶杀上去!
在巴句特的警卫陪同之下,麴义让侦察参谋带路,悄悄的向绿水坡摸了过去,发现那里真的是好大一片坡地,坡下有小溪蜿蜒而过,远处还有一片一片的竹林,自己藏身之处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现在天气转寒,坡上多是枯黄之色,但是不难想象,春夏之际,草木茂盛,这里的绿坡、绿水、绿竹,能够组成一幅多么秀美的画卷。
当然了,麴义可不是来欣赏景色的,观察着敌情,眼见坡上随地而坐的后虎军这一部兵马,大约有三四千人,而且还有不少的辎重车马。是不是后虎军的后军,不敢确定,但是凭着这一部兵马所展示出来的风貌,自己吃掉他们,十拿九稳。
返回自家的队伍,麴义立刻喊来了胡修等一众将领,将绿水坡的情况说了一遍,同时下令,分出两队兵马,借着竹林为掩护,绕到绿水坡左右,等到正面主力发起攻击,即将击溃敌军之时,再从两侧杀出,虚张声势,迫使敌人罢战投降。
平静的绿水坡,突然响起了震天的喊杀之声,兄弟们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纷纷举刀持枪,向着坡上杀去。
最初,坡上的后虎军显得很是慌张,然而很快,他们便依据辎重车马,向三十二师发起了还击。弓弩箭矢虽然不够整齐,却也是满天乱飞,片刻不停。
麴义在东北训练的部队自然不能跟着他一起回北邙军校上学,然而麴义却坚持认为,没有经过战火洗礼的部队,根本不可能成为精锐。要是连胆子都没有,还谈什么当兵打仗?别忘了,他所熟悉的“羌斗”战法,可是要以步克骑的,那得需要多大的胆子?
所以,对于麴义来说,眼前后虎军的“小小抵抗”,正是训练三十二师的兄弟们的最佳时机。
“下令,冲锋!”
嘹亮的冲锋号响彻绿水坡,兄弟们听令而行,不顾一切地向坡上冲去。当然了,他们也并非盲目乱冲,一个班,由正副班长带着,可以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刀盾在前,后边或跟着两个弓手一个长枪,又或者是两个长枪一个弓手,而班长与班副不单时刻指挥着战斗小组,遇到战损的情况下,还可以随时替补进来。这说明班长与班副,起码刀砍、枪刺、射弓箭,多少都得会点。
第656章 北边便是九龙湾
……………………………………
名为两个组,实为一个组,因为临战之时,左右可以相互配合支援。如果把作战单位再扩大一些,还可以是班与班的配合,排与排的配合,这说明班长其实还是比班副牛一点。
这倒不是麴义的发明,而是北邙军校士官班的必修课,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官,一场演练下来,自己手下那几个或是几十个兄弟,“死”哪了,“伤”哪了,怎么“死的”,怎么“伤的”,都得回答的清清楚楚。即便是全体“阵亡”,这几个兄弟是不是能“死”在一起,“死”的又是不是划算,都会成为评判的标准。
当然了,这只是训练。
真到了战场之上,有的人可能会吓尿了,有的人又可能会杀红眼。
原本三十二师掺和进来的“新兵旦子”都是“北邙储备军”,虽然没有临战经验,但是训练却是够够的。加之麴义治军严厉,三十二师又在前线与张飞的后虎军对峙了那么久,新兵也都变成了老兵。
…………
回到眼前,冲锋号一响,没用多大工夫,“冒矢而进”的兄弟们便冲上了绿水坡,与后虎军的兵马战在了一处。混战之中,战斗小组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