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其实现在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再加上一百多个谐和道门下弟子,合计三百余人。
  “高原传道队”出城,自然不需要百官相送,但是谐和道的信徒们却乌泱乌泱的,愣是把相送场面烘托的无比壮观,而且刘汉少与云三妞她们也都便服而来,毕竟两位“老站神”也都是“要出家的人”。而他们,其实不止是“师尊”,也是永安宫这个家里,两位最年长的老人。
第685章 大明珠与小明珠
  ……………………………………
  谐和道不禁止娶妻生子或是寻夫嫁人,因为这也是人伦大道,何况现如今谐和道的张鲁张大掌教自己就是妻妾成群,“儿女更群”。但是谐和道其实也已经开始推行“新道义”了,劝说大家一夫一妻,尽量别去多吃多占。还有就是禁止堕胎,因为每一个要来到世间的生命,都有神赐之福。
  嗯……这些“新道义”其实是刘汉少一直嫌大汉人少,所以才让他们加上去的。
  所以呢?
  所以杜娘与史来克并非“计划外人士”,也是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来相送史老道的。之前有那么一刻,杜娘甚至还想和史老道一起上高原,但是考虑到史来克年纪还小,不能没人照顾,所以也只得作罢,使得史来克空欢喜了一场。刘汉少也不知道这娃是有多喜欢当留守儿童,只是劝说杜娘,现在高原上边的情况太艰苦,等将来稳住了形势,自己再派人送她上去,或者是让史老道回来探亲也行啊。
  估计是在家的时候先哭过了,所以送别的时候,杜娘还是很坚强的,至少表现的比张鲁和刘璋的那些老婆们强多了。
  望着缓缓西去的“高原传道队”,刘汉少也是心生感慨,假如他们的忽悠,真的比刀枪说话还好使,能够尽量的少用流血的方式,尽快的让高原平静的回到大汉的怀抱,那可也真是功德无量了。
  而后,刘汉少的脑袋瓤儿里又想起了一段熟悉优美的旋律: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
  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有“大唐取经人”的故事,也许,流传一个“大汉传道人”的故事,也同样波澜壮阔……而又不失……美丽动人。
  …………
  送走了“大汉传道人”,回过头来,刘汉少还得再忽悠出去一拨。
  农学院试种史努比他们带回来的新物种,玉米、土豆,辣椒、西红柿之类的,都已经获得了成功,刘汉少在第一时间就让人给司马朗和陈冉送去了辣椒,直接告诉他们,有了这个玩意儿,益州就有了灵魂!并且,刘汉少还亲自下厨,为老婆们做出了大汉的第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和麻婆豆腐,口味那叫一个鲜美,反响那叫一个热烈。
  但是,有一种树种却试种失败了,而根据李当之所言,他是发现当地人会啃食这种树的树皮,用来治疗一种忽冷忽热的疫病,后来经过自己观察,确实有效,所以才把这个树种给带回来,打算继续好好研究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李当之才能被刘汉少拉进“皇家科学院”做院士,可惜,树没种活。
  忽冷忽热的疫病,多半可能就是疟疾,刘汉少记得,能够治疗这种病的树,好像是叫什么“金鸡纳”。
  如今汉正军正在逐步向南推进,南边的自然环境肯定备受重视,除了“麻沸丸”之外,医学院还在刘汉少的“指点”之下,相继研制出了“止血散”、“清凉油”之类的新药品。
  “清凉油”比较简单,只要刘汉少能说出薄荷、樟脑,大概就差不多了,这个玩意儿能够驱虫止痒,消肿止痛,还能提神醒脑,防暑降温,实乃是前往南边必备之佳品。
  至于“止血散”嘛,刘汉少也就只能说出“三七”的名字,因为前生后世之时,他也没去过外国,所以看不到“白药”的保密配方。而医学院的人在以三七为主的情况下,还加入了大蓟、白茅根、血余炭之类的其它药材。尤其是这个“血余炭”,是把人的头发烧成灰制成的,刘汉少总觉得它不像个正经玩意,但是它又确实有很强的止血功效,使得刘汉少也只能暗呼神奇,不敢再胡乱指点医学院的研究。
  假如李当之现在找到的这种树就是“金鸡纳”,而它又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材,那就一定得把它弄过来,让它在大汉落地生根。根据搜狐传回来的最新情报,刘玄孙已经让甘宁带着“左虎军”去找扶南的茬了,那个地方究竟有多闷热潮湿,就算刘汉少没去过,也能想象得到。将来汉正军要是一路追剿过去,兄弟们难免会对南方气候不适应,疟疾一类的流行病必然会成为一大隐患,所以,早早种活“金鸡纳”,将来不知道能挽救多少兄弟的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羊驼这个东西吧,和羊比起来,虽然有各种优势,但是同样也有劣势,怀孕时间忒长,产仔数量忒少。羊的孕期一般为五个月,一次能产好几只小羊羔,但是羊驼一孕就是一年,一次也只能生产一只小羊驼。就凭史努比他们上一次带回来的那几只“小神兽”,想要在咱们大汉培育出成规模的种群,得等到猴年马月。所以这一次再去大洋对面,也是为了多弄回来一些,什么“大神兽”、“小神兽”,五颜六色“花神兽”,统统都算!
  …………
  再者,刘汉少既然将“大夏遗民”当作失散多年的兄弟,便想帮衬一把,使他们避免将来以后被一群蛮族小瘪三欺负。
  关键问题是……怎么帮?
  史努比指着地图上,两洲的中腰位置说:“要是这里能有海路就好了,将来万一有人敢欺负向夏他们,咱大汉的战船就可以直接从两洲中间杀过去!”
  这个办法,甚得哥意!
  然后刘汉少便决定让“探索军团”带上一批铁镐、铁铲之类的工具,再告诉向夏他们,说大陆中间的雨林不安全,有邪魔撒下的毒虫妖物,只有在大陆中间挖出一条十丈深,百丈宽的大河,才能够阻止邪魔的毒虫妖物入侵。
  以为刘汉少只让他们挖一条河?
  那也太没创意了!
  要在南北两块大陆的边上,各自挖一条河出来,北边的就叫“金美运河”,南边的就叫“木丁运河”。虽然这种挖法难度大,距离长,甚至中途还有可能碰到小山包、小土丘啥的,但是没关系,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挖,不着急。
  除此之外,再让“探索军团”多带一些儒家典籍,汉家服饰,还有《谐和大宝典》。既可以当作是大汉皇帝的赏赐,也可以看成是与他们交换“神兽”的“钱币”。如此这般,大概也就差不多了,让一个文明从石器时代陡然提升至铁器时代,得给他们留下接受与消化的时间。另外,谁知道他们得到铁镐、铁铲之后,是会拿去挖河,还是拿去打架?
  所以,帮人可以有,防人也不可缺呀!
  除此之外,太史慈不是说他们没有马匹么?那就临走之前,给向夏他们那个“寻亲团”每人送一对骆驼。马匹的优势是打仗,骆驼的优势才是干活呢!咱不能助长他们爱打仗的不良风气,只能鼓励他们爱劳动,多干活,对吧?
  等到这些骆驼回到“金木二洲”之后,不晓得会不会来一首:“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儿……”也不知道“大神兽”、“小神兽”它们看到骆驼,会不会问:“咋了兄弟,你娃远渡重洋,跑去外边见世面,咋还把后脊梁给撞肿了呢?”
  每每想到这里,刘汉少就一个人偷偷傻乐,好像得了神经病似的。不过这一次可不用“探索大队”原班人马全体出动,以太史慈为首,加上一部分老队员,带上一批新队员。换上三艘全新的“小龙虾级”主战舰和几艘依照“基围虾级”运输舰改造的货船,因为这种货船载重量更大,能装的东西也更多。
  …………
  第二批探索大洋对面的船队出发之后,刘汉少还寻思,要是太史慈他们把“金鸡纳”树弄回来,但是咱们没有适合种植的地方,不是照样种不活?那又该怎么办?
  前思后想之后,刘汉少决定派出第一水军第三师刘石部与第三军十七师于禁部一起前去大汉南边的那座宝岛。
  江东的战斗现在都是在大山里进行的,大部队也铺展不开,所以主要由三十一师臧霸负责,而于禁基本快成预备队了。至于说海战嘛,目前也是第二水军在前,第一水军除了练兵,就是忙着建造更多、更庞大而坚固的水军基地。
  王闹闹不是说于文则是大铁枪嘛,铁枪闲的太久,万一生锈了怎么办?好好的将军,不去打仗,那不是不务正业嘛。所以,就是他们了!但是刘汉少在给他们下达命令的时候,可没有说是“夷洲”,而是说那里叫作“大明珠岛”。
  因为在此前,第六军张绣部一路向东北推进,不仅推到了刘汉少不许改名字的“库页岛”,还在南边找到了一座不小的岛。岛上有野人,毛发如虾须,所以张绣他们便将这座岛称为“虾夷岛”。
  但是辽州现在实在太大了,刘汉少和相府正在考虑,再设置一个州出来,刘汉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东州”,所以便将这座“虾夷岛”改成了“东明珠岛”,将来会和库页岛一起,划拨给“东州”管辖。
  除此之外,在大汉朝廷所用的地图上,袁术现在呆着的那个珠崖、儋耳二郡之地,也叫作“小明珠岛”,因为刘汉少说这是咱们大汉两颗必不可少的璀璨明珠,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大明珠岛”的含义了。
  目标很明确,方向也很明确,就算所用的地图很粗略,大概也不会跑偏,但是刘石部从郁洲山出发,还没到达江东接十七师的兄弟们上船,却先给洛阳送回来一船人。
第686章 邪马台的卑弥呼
  ……………………………………
  刘石送回来的这一船人,乍一看,还以为都是小孩呢,仔细一看吧,有的小孩还胡子拉碴的。据刘石回报说,他们在海上行船的时候,突然遇到海贼打劫,海贼看到他们的舰队,调头跑了,然后他们便救下了这一船人。
  但是,后来一询问,听这帮小孩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刘石才问明白,敢情他们都是从倭地来的,要去天朝觐见皇帝陛下,属于“倭地使者团”。刘石一想,这是好事呀,咱们陛下越来越威风,连倭地这帮小孩都知道派使者前来觐见了,于是便派了一艘船把他们给送上岸了。
  再但是,通过搜狐从鲜州发回来的情报,“倭地使者团”这件事,还得从公孙瓒的结拜兄弟乐何当那里说起。
  话说乐何当不是一直在帮着公孙瓒往中原内陆贩卖女奴嘛,但是卖着卖着就出问题了,首先,不可能把鲜州家家的女娃都给弄出来卖掉,其次,丑的也没人要,对吧?其实主要还是卖的人越来越多,鲜州各地都有了反抗之声,关靖也一直给公孙瓒提意见,说咱不能再这么搞了,要不然在鲜州就要广失民心了。
  不让卖女奴,咱就没了来钱快的道儿,往后的大军该咋养?精良装备该咋添?中原内陆的好东西该咋弄?
  乐何当就拍着胸脯对公孙瓒说:“大哥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
  而后,乐何当向公孙瓒讨了一支将令,前去新济郡,要已任新济太守的公孙范出兵配合自己,前去倭地抢人。
  又话说,倭地这会儿也不消停,大大小小的能有百十“国”,彼此之间相互攻伐,早上出门拉臭臭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