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照这些提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弄个铁管子,堵着屁屁,塞进火药和石头疙瘩,然后点着了,把石头疙瘩崩出去,可是如果只会做这么简单的玩意儿,诸葛亮还配得上“孽徒”之称么?
第757章 想拿弹头去求婚
  ……………………………………
  无论诸葛亮多么妖孽,最初发明出来的也只能是“简单版”的火炮,就是铁管子堵屁屁,拿着铁球当弹丸。但是这种火炮的效果很不好,不仅射程近,而且经过连续试射之后,铁管子还有可能被炸出裂纹,这要是再继续下去,一准得出现炸膛现象。
  别看诸葛亮喜欢刺激,喜欢嘚瑟,但是对于自己的小命还是很珍惜的,所以安全方面必须得做到位。但是玩火药他在行,要说玩铁疙瘩之类的玩意,他可就不那么在行了,于是便将自己的“奶味师兄”蒲元给找了过来,帮着自己一起研究。
  当然了,蒲元现在早就不奶了,而他们这样的组合,也更像是大师兄马钧与蒲元他爹那样的组合,不管马钧设计出了什么新鲜玩意,都是由蒲昌帮着打造出来,将之变为实物。
  蒲元来到诸葛亮这里,听他说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设想之中想要达到的效果。一番研究,几番思索,而后蒲元说:“师弟呀,你用的铁炮管虽然够硬,但是铁性脆,所以炸多了就容易裂,要不咱们用铜试一试。”
  与铁相比,铜自然要软上许多,也就是金属的延展性更好,所以不容易炸裂。但是如果炮管全部用铜的话,做的薄了不扛炸,做的厚实了又太贵。毕竟这个玩意现在还被称为“赤金”,更是制造铜币的必要材料。
  那怎么办呢?
  此时真是显示出了蒲元师兄的才华,竟然建议诸葛亮,将炮管做成双层的,内芯用铜,外壁用铁,如此一结合……
  “师弟呀,拿去玩吧。能炸开了算我输!”
  炸不开归炸不开,但是“铁球弹丸”的射程有限,即便是多装火药,效果也还是不理想,甚至于都没有抛石机或是床弩发射出来的霹雳弹、霹雳箭飞得远,所以自然还是不合格的。
  完事师兄弟就一起琢磨,当然了,也不排除瞎琢磨的嫌疑。因为蒲元实在想不出好招,就拿着个小棍儿对着“铁球弹丸”戳来戳去的,但是并不容易戳中正面那个点,所以铁球总是跑偏。
  然而戳了没几下,蒲元忽然惊奇又疑惑地问:“堂堂师弟,你看看,你的火炮像不像师兄手里这个小棍?”
  诸葛亮同样疑惑地看着蒲元手里的小棍,想了半天,还是不太确定。
  “师兄的意思是说,铁球的屁屁太圆了,所以不容易戳中?”
  “圆吗?”
  蒲元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因为他心里也只是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想法:“是小吧?”
  那怎么办?
  于是,“铁球弹丸”就变成了“铁柱弹丸”!
  好家伙,这一炮试出来,“铁柱弹丸”直接就飞没影了,射程直接超过了床弩好几倍,即便是比之抛石机,也是只多不少。难怪连孔子都曰了,还是屁屁大了崩着爽啊!
  然而师兄弟并没能高兴的太久,很快便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首先,无论霹雳弹还是霹雳箭,都是射到敌人那边之后再爆炸,巨大的威力给敌人造成伤害,但是“铁柱弹丸”可不会爆炸。这就好像当初的抛石机往外撂石头疙瘩一样,虽然“铁柱弹丸”威力巨大,甚至可能一下子就把城墙砸出一个豁口,但是对于敌人的伤害极其有限,毕竟敌人都是活的,可以来回躲闪。要是“铁柱弹丸”一脑袋扎进泥坑里,屁用没有,还不如会滚动的石头疙瘩吓人呢!
  其次,“铁柱弹丸”在装填的时候比较麻烦,因为弹丸与火炮内壁需要有一个比较精细的密合度,密合缝隙太大,弹丸射程就会大受影响,如果密合缝隙太小,自然不容易把它们对准,再把弹丸塞进去。更重要的是,如果连续发射几次之后,火炮内壁就有可能会留下大量的燃烧残渣。这些残渣如果阻挡住了弹丸,使之装填时无法贴紧火药,或者是出膛不顺,那可都是大问题。
  最后一个嘛,装填火药也很麻烦,拿着簸箕往炮膛里抖落?打起仗来,情急之中,能抖落干净么?能压实么?要是这回装的多,下回又装少了该怎么办?
  总而言之,虽然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火炮的威力与射程都得到大大的提高,但是效果依旧不理想,无法使诸葛亮满意。
  这咋办哪?
  诸葛亮与蒲元,冥思苦想,却无良策。
  甚至诸葛亮还尝试过,把“铁柱弹丸”改造成“铁桶弹丸”,然后在铁桶里边也装上火药,引信直接从炮膛出口扯出来,然后与火炮的引信一起点。至于说效果嘛,详情不说也罢,只能说幸亏蒲元师兄造的炮好。
  后来实在别无他法,蒲元又不忍心看着诸葛亮整天薅头发,只得劝说:“弟呀,头发就别再薅了,否则玉兰姐姐不愿意嫁给你,那你上哪哭去?要不,咱们就去求求师傅,看看他老人家有没有啥好招。”
  求师傅……他老人家?
  诸葛亮心里话说,我用劲鼓捣这个玩意,就是想等弄成了,好在师傅面前炫耀一番,而后求他给我和兰妹妹做主成婚的。现在不仅没弄成,还得去求他老人家帮忙,这不得招他笑话我啊?
  唉……算了,谁让咱是徒弟呢?徒弟求师傅,好歹也是天经地义,对吧?
  于是乎,刘汉少受邀,也加入进了这个“师兄弟鼓捣小组”。
  然而刘汉少虽然知道炮应该长啥样,却并不知道该怎么制造,否则的话,他还用得着让诸葛亮去瞎鼓捣么?真是那样的话,也别说什么“手工达人”了,干脆说是“武器专家”好了。但是,刘汉少毕竟是师傅,是很有见识的,甚至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所以也必须得给诸葛亮和蒲元提出一些指导意见。
  首先,你们这种从炮口处前装弹药的方式就很不科学,也很不方便嘛。你们想一想,要是把火炮的屁屁弄成活的,然后从它的屁屁那里塞弹药,会不会好一点?
  闻听此言,蒲元大惊:“师傅,要是把火炮的屁屁也弄开口,那它一炸,万一没从前边跑出去,岂不是要从后边跑出来?那还不得炸着咱们汉正军的兄弟呀?”
  “什么开口闭口的?”
  刘汉少很是气愤地踹了一脚,而后又说:“活的,是弄成活的。咱们装填好弹药之后,还要用一个结实的大活塞,把它塞紧嘛!”
  “哦,原来……是这个样子滴。”
  蒲元好像想象了一番,而后却又问道:“师傅,为啥徒儿觉得您今天教授的课程,怪怪的?”
  哎哟我的娃,你才发现这不是去幼儿园的车吗?
  刘汉少懒得理蒲元,转而又对诸葛亮说:“还有你这个弹头,上下弄成一样粗的,它当然不容易塞进去了。”
  完事还亲自动手,画了一个子弹头的形状,拿给诸葛亮。
  “看看,要是做成这个样子,是不是会塞的容易?”
  师傅果然是师傅,构思精巧,妙用无比呀!
  于是再乎,在刘汉少的指点之下,诸葛亮与蒲元打造出了第一门后装填式火炮。火药是由纸筒事先包好的,以此来达到定装药量的目的,操作之时,依次装入弹头、弹药,锁好炮闩。接下来的步骤就有点奇葩了,因为现在还没有“点火药”,所以炮身上还得留着一个“点火孔”,准备手动点火,而引信则是缠在一根竹签子上的,使用之时,竹签扎进“点火孔”,刺破装有火药的纸筒,然后才能点燃引信,继而点着火药,产生爆炸,把弹头给崩出去。
  能够把火炮鼓捣到这个份上,应该已经算是很利的利器了,然而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弹头爆炸”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但是这已经超出了刘汉少能够指导的范围,别说他也不知道炮弹弹头都是依靠啥玩意引爆的,就算勉强知道个“地火”,可是现在也没有“蕾汞”呀。
  所以刘汉少很难得、狠狠地夸奖了诸葛亮一番,还劝他别着急,慢慢来,就算是搞不出来会爆炸的弹头,师傅也照样愿意帮你娃和张玉兰做主成婚。
  这……算不算师傅小看人哪?
  诸葛亮平时喜欢嘚瑟,尤其是搞出什么新发明的时候,尾巴直接就翘到天上去了,所以刘汉少也总是喜欢在他嘚瑟的时候稍稍打击他一小下下,免得这娃骄傲,“目中无师”。可是现在,诸葛亮真真遇到难题了,刘汉少当然不可能再打击他,反而好言相劝,安慰鼓励。
  然而,诸葛亮还偏偏不习惯师傅搞的这一套,就像受不了师傅“温情卖卖”地犯矫情一样。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兰妹妹。
  自己想把人家娶回家当老婆呢,总不能没点拿得出手的成绩吧?如果不能发明出会爆炸的弹头,那么自己的这一个求婚是不是便不完美?
  难道想拿着会爆炸的弹头去求婚么?
  一般人真不知道这些妖孽都是咋想的!
  但是诸葛亮还就较上这个劲儿了,一脑袋扎进自己的研究工作之中,有时候甚至都能不眠不休,忘了吃喝。
  这一回,反过来该张玉兰心疼了,心里话说,姐姐还没嫁给你呢,你娃要是先把身子搞垮了,姐姐到底嫁还是不嫁?于是便格外的关心起了诸葛亮,不仅照顾饮食起居,甚至还专门去学习烹饪。
  再反过来,诸葛亮受此激励,研究的也更加刻苦用心了,使得蒲元都一边啃着张玉兰送来的好吃的,一边心生感叹,老气横秋地说:“我这个小师弟,从小到大,除了疯玩,就没见他正经学习过。弟妹呀,你算是把他给教好了。你是我见过的头一个,比咱师傅还有本事的人!”
第758章 学了师傅的矫情
  ……………………………………
  既然“妖孽”发了狠,这要是不搞出点成绩,便不足以称之为“妖”。经过诸葛亮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会爆炸的弹头终于有了眉目。
  首先,弹头想要爆炸,必须得是空心的,里边装填火药。然后还要有一个比较厚实的底儿,不能一开炮,直接就把弹头给炸烂掉。
  诸葛亮的奇思妙想就在于他在这个“底厚壁薄”的弹头之中设计了一个“延迟爆炸”的装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掌心雷”的缩小版,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一个中间肚大、两端口小的“小管子”。
  “小管子”的内口是用蜡粘合着一个铅丸作为封口的,中间的大肚里边装的则是木炭碎屑,外口同样也用蜡作为封口。而后再将这个“小管子”的外口固定在弹头底部,管身则伸入弹头内部。
  如此这般,开炮之时,炮膛内的火药瞬间产生的高温,能够融化“小管子”外口的蜡封,并将管子里边的木炭屑点燃,由此产生的热度,再将“小管子”内口的蜡封融化。
  这个时候,“小管子”内口上粘合的铅丸可就是“活的”了,直到弹头击中目标,铅丸从“小管子”内口上掉落,进而使得燃烧的木炭屑落入弹头内部,引燃火药,发生爆炸。
  那么问题来了。
  在弹头飞行期间,如果木炭屑过早地融化了粘合铅丸的蜡封,会不会使铅丸也过早地掉落,进而使弹头过早地发生爆炸呢?
  理论上……不会。
  因为弹头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所产生的惯性能够使铅丸一直贴紧弹头底部,即便是蜡封提前融化,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