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大忽悠帝-第6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北山之中,西南边新设置了一个“托云郡”,因为这些地方的山都比较高,有时候云彩或是寒气好像就是被山托着才没掉下来一样。
  再比如“阗池”两端,包括原本的“赤谷城”在内,因着“阗池”的名字,便新设置了一个“阗池郡”,以及“伊列水”谷地的“伊宁郡”等地。
  现在做出的调整是,将北山之中的“托云郡”与“阗池郡”划拨给“新州”管辖,而从前新州北部的“车师郡”、“昌吉郡”则与“伊宁郡”一起划归给了“伊州”管辖。
  至于要马超前去担任州牧的“楚州”,位置就是出了“伊列水”谷地之后,向东北不过“伊列水”,向东南不入大北山。
  说了这么多地名,也许不好理解,但是还可以记得简单一点,那就是赶走大昆弥,打下乌孙之后,“伊州”划走了一半,“新州”划走了一半的一半,至于说“楚州”嘛,自然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
  对于哪些地方划给“新州”,哪些地方划给“楚州”,马超都没意见。他的意见在于,之前自己不是顶的“代理新州牧”的名头嘛,怎么现在朝廷一纸诏令,自己就调任“楚州牧”了?
  当初是自己先进北山探的路,也是自己踏平的赤谷城,更是自己从“阗池”一路转战,杀透“伊列水”谷地,把乌孙人彻底赶出了这一片儿。
  那咋,现在反而不许自己来这一片儿溜达了?
  也许,阎行也觉得这种分配办法,对待马超有点“忒那个”,所以不好意思亲自说予马超,便将传达命令的任务交给了孙策。而后孙策捧着这份有点不够意思的命令,为了把它说的够意思一点,也是绞尽了脑汁。
  “是啊是啊,当初要不是你娃跑北山里边搞出那么多事儿,能被人家拖住后腿,耽误救你老爹么?”
  不是,超儿,你听我解释,我要说的不是这一句!
  哎哟,孙策头疼!
  “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虽说朝廷这一次没有让你继任新州牧,但是楚州牧也是牧嘛!”
  “孙伯符,你跟我装傻是不是?楚州能跟新州比吗?”
  “新州再好,那也是你老爹整治出来的……你老爹整治的再好,那也是咱们大汉的新州嘛。它不是你们家的私产,对吧?你看我爸爸到处修大桥,我有对别人说过,哪座大桥是我们家了的么?”
  这话说的,让马超真想再和孙策比试比试武术……我们家那是一个州啊!跟你爸爸修桥能一样吗?
  然而现在,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新州已经被阎行全面接管了,造成了既定事实。而弥弥麻那还有给马超生的那个儿子又都在疏勒城,还等着马超派人去接呢。再者,派来传达命令的又是孙策,即便马超能够与他比试一下武术,却也不能不给他面子。
  总之,马超除了接受任命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孙策肯定也知道,马超兄弟为了给自己面子,这一回算是吃了憋屈,所以还好心好意的想要劝慰马超。
  “不要一副死了老爹的样子嘛……”
  呸呸,马超的爹可是真死了!
  于是孙策赶紧重说:“超儿,乐观一点,咱们兄弟,大好男儿,只要掌中有枪,胯下有马,天下还有哪里去不得?你要是真的嫌楚州太小,不够你遛马,那你就应该睁开眼睛看一看,它的外边都是谁。”
  谁?
  康居呗。
  乌孙的大昆弥就是跑去了那里,所以,严格来说,自己的仇其实还没报完。
  马超恨恨地说:“要是我打康居,你会不会帮我?”
  孙策反问:“这还用问么?除了咱们大汉,你想打谁,我都陪你一起去!”
  “好,那我去楚州!”
  …………
  把马超哄去“楚州”之后……不对,这事儿跟马超没关系,主要是漠北。
  虽然现在漠北的战事还在继续,但是鲜卑贼寇已经西去,蹿的越来越远,反过来说,北线大军的战线也是越拉越长,如果不能保障前方供给,恐怕将来就会变成强弩之末。
  有鉴于此,再根据北线元帅部所制定的“撒网之计”,所以漠北也要尽快建造一批堡垒、军镇,进而再建造城池,设置州郡。另外还有一点,只要我们行动迅速,首先在这些地方设置了郡县,将来不管是丁零也好,坚昆也好,甚至就算是通古斯的人,要是谁再想溜达过来放羊,那可就是来到了咱们大汉的地盘上。
  不是说彻底不许来啊,但是想来,首先得学会遵守咱大汉的规矩吧?
  于是乎,刘汉少又“帮衬着”荀彧与相府,制定出了一套在漠北设置州郡的计划。首先要说的就是“西兴安岭”以西,“狼居胥山”以东,大致以“瀚海”为中心的这一片,设置了一个“柔州”。
  至于说,为什么要叫作“柔州”呢?
  “要不是哥来大汉给你们帮忙,打跑鲜卑,下一个从漠北登场的玩家就该是柔然了。”
第786章 五年一个新漠南
  ……………………………………
  当然了,刘汉少是不会对荀彧“晓予天机”,再去瞎说什么大实话的,能够让“圣天尊”差一点露底的只有戏总参一个人。这倒不是说戏志才长的有多迷人,能够勾搭着“圣天尊”说秃噜嘴,而是因为以大汉现在的实力以及刘汉少的威望,根本不需要再用那些神神叨叨的招数。
  于是刘汉少就说了:“所谓柔州嘛,就是心怀温柔之意,能够让边地百姓,以及将来想要来柔州这一片儿生活的百姓,都能够感受到咱们大汉怀抱的温暖。”
  接下来由“柔州”向西,也就是“狼居胥山”与“燕然山”之间,包括龙城在内,还有“好水城”、“望狼城”,这一片范围划分在一起,还要再设置一个“北州”。
  所谓“北州”,自然是“北方之州”的意思,然而在考虑名字的时候,刘汉少很想从任红昌的名字之中取一个字,比如“任州”、“红州”,或者是“昌州”。
  听闻任红昌牺牲的消息之时,刘汉少恨不得立刻带上军队,亲征漠北,将那些鲜卑贼寇杀干杀净,一个不留!然而最终,他只能忍,不仅需要忍住愤怒,也需要忍住悲伤。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假如自己真的这么做了,大汉将士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稳固漠北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想要漠北百姓转变成“大汉国人”,又需要多大的代价?
  而后刘汉少开始陷入回忆。
  打小开始算,除了杜娘之外,就是“小红妹妹”和自己最亲近了,不管是当“随身婢女”,还是当助教,当总管,她用瘦小的肩膀承担着照料自己的责任,悉心周到,毫无怨言。
  其实刘汉少后来不是不知道任红昌心里的一些想法,只不过那个时候他的那副小身板还太小,何况里边装着的还是一个迷失了的游魂,无论“魔法攻击”还是“物力攻击”,都不足以与任红昌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事”。
  至于说,为什么会同意“小红妹妹”嫁给吕布,因为那是她的选择啊,自己凭什么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就因为自己是皇帝么?要是也有这么一个“管的太宽”的狗皇帝,爬在自己头上指手画脚,作威作福,自己一定会想方设法,拼尽全力去把“它”给捅下来!
  嫁就嫁吧,无论是平平淡淡的一生,还是轰轰烈烈的一生,又或者是明明得到了许多宠爱,却还总有些缺憾的一生……反正一生还有那么长……
  它应该还有“那么长”的呀!
  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算了,算了……人都没了,还要什么名字?
  …………
  从任红昌那里回过神来,刘汉少便定下了“北州”之名,然而现在的“北州”,并不适合以龙城作为中心,就是因为它不在穿越大漠,前往漠南的最短直线的那条线上。反倒是吕布率领重骑旅最初到达漠北,“狼居胥山”与“兜衔山”的那个河谷,更加适合。
  于是刘汉少便让相府考虑,在这个河谷之中再建一座新城,作为“北州”州治。同时在新城南边的“兜衔山”上建造“大汉忠烈陵园”园中建造“忠烈塔林”,用以安放任红昌和重骑旅牺牲的兄弟们的骨灰。
  至于这座新城的名字,就算刘汉少心里与“小红妹妹”再亲近,可是能够带着兄弟们打到这里,功劳最大的还是吕奉先,所以这座新城便命名为“奉先城”。
  对呀,“奉先城”安葬着任红昌,或许许多年以后,人们觉得这就是最浪漫的爱情,可是对于现在还活着的人来说,这只是无比巨大的哀恸。
  吕奉先还在拼命追杀着鲜卑贼寇,他走的时候腿上还带着伤,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漠北预备设置的第三个州,也许就是吕布现在正为之拼杀之地,它是燕然山以西,直到“西海”。但是这一个州与“北州、奉先城”联络起来,并不那么顺畅,比如说它如果是以燕然山南麓为主路,那就还得先绕到岳饼曾经驻守过的“稽落山”,而后前往龙城,再去“奉先城”。如果它是以燕然山北麓为主路,虽然距离上会近许多,但是路却不那么好走。
  刘汉少说,一条路哪够啊,甭管是现在为了支援前线,还是将来为了发展该地,咱们都需要把路修的四通八达才行。所以能够预见的是,将来所修之路,大概是会围绕着整座燕然山,从南到北,在“西海”碰头之后,再转回来。
  再所以,这一州的名字,便被定为了“回州”,不管是因为道路能够转回来的缘故,还是希望前线将士都能够胜利返回,又或者对于刘汉少来说,可以算作“回纥”之回。
  …………
  大汉最新设置的第七个州,说出来就简单了,但是它暂时好像不需要朝廷操心,因为是在吉州以北,“北兴安岭”以南。也就是说,公孙度觉得“吉州”太大了,而自己的年纪也很大了,所以他想早早的把“吉州”一份为二,然后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分别打理。
  公孙度的这份上书传到朝廷之后,刘汉少又把它转交给相府,让荀彧他们去讨论。
  “土管局”的万潜说,按照吉州目前的大小来看,再划出一州绝对没问题。
  但是“中吏部”的国渊却说,能不能新划出一州,是另外一回事,这个公孙度不能真把大汉的国土当成他们家的私产,想分给谁就分给谁吧?
  而后负责向相府提供情报的“天猫局”郭嘉又说,咱现在就算是不批准公孙度设州,他也还是会给自己的儿子做出一番安排。与其让他自己去胡七八搞,还不如咱们先给他安排安排。诸君别忘了,公孙度可是有两个儿子的,这要是把吉州一分为二,必然一南一北,而北边的州也肯定更冷,他应该让哪个儿子去,才好呢?等到将来,万一公孙度有啥意外,他的两个儿子闹起矛盾,咱们再给他们调解调解,岂不是好?
  于是相府便允准了公诉度的上书,以弱水为分界线,将“北兴安岭”以南、以东地区,划出了一个“绥州”。
  这一回公孙度倒是满意了,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心里却打起来小算盘,很明显,通过这些年的开发与建设,相对来说,“吉州”是又暖和又富裕,而“绥州”则是又寒冷又偏僻,要是真的被派过去当州牧,基本上和发配也差不多。
  所以不管是公孙康还是公孙恭,都彼此谦让着,想让对方先去做“绥州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