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6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霸城”改为“汉边城”,“摩柯城”改为“万象城”。
另外一件就是汉越的事,其实无论是刘备还是王闹闹,都没有派兵攻打过汉越,但是王闹闹放了一把大火之后,汉越忽然发现自己的前后左右都已经成了大汉的地盘,即便是有勇猛之人能够爬上背后的“南长城山脉”,可是到了上边之后一打听,也会发现他们离“圣天子城”已经不远了。
于是乎,汉越主动向大汉提出了内附的请求,而后便成为了“云州”的一部分。
请求内附,跟着大汉混,究竟有没有啥好处呢?
其它的暂且不谈,“文伽、那那”那边的人不是都已经被刘备和王闹闹联手鼓捣走了么?空出来这么大的地方,不用争不用抢,汉越百姓顺着“南三河”一下子就出来了,看到大海的时候还可以感慨一下,以后这可都是咱们大汉的地盘了呀!咱想冲浪就冲浪,咱想抓鱼就抓鱼。只要说咱是大汉国人,大汉的军队不单不会欺负咱们,还会尽力保护咱们。
就凭这一条,可以使劲地想,往后的日子,美不?
…………
大汉一下子多出六个州,其它的好处先不说,单单是六个州长之位就得让多少人眼红?然而对于“汉南六州”的划分,刘汉少用了一种近乎划直线的方式,起初有许多爱爱卿卿都不理解,觉得陛下也太简单粗暴了,有像您这么懒省事的么?
而且这种划法也不合理呀!
比如现在的“新交州”,它的州治定在了东边的交趾,但是所辖地区,西边却划到了忠城与勃固。这些地方明明距离“汉皇子城”那么近,甭管是坐船还是坐车,溜达几步就能到。可是要想从这儿去一趟交趾,走海路是不是还得先绕到星岛,通过“西大门海峡”啊?就算是走陆路,翻山越岭的,也得走上千里!回头要是忠城设郡,郡长去向州长回报一次工作,这得磨破多少双鞋?
但是也有一部分爱卿,严重支持刘汉少的分界方法,这其中就包括首相荀彧,交通部长曹操,以及新上任的总参谋长沮授,还有刘汉少的新跟班之一的鲁肃。
“汉南半岛”这个地方,说出来是与大汉“山同根、水同源”,看上去很美,然而实际上这些山山水水却是大汉与汉南之间的最大障碍。高的、险的,究竟有多少山头,好像数都数不过来,单单是“东长山”、“西长山”,再加上“若开山脉”与“大黑岭”,便又将汉南半岛分割成好几块。
现在这些地方是全部划入了大汉,可是对它的控制能力又能有多少?随便一个犄角旮旯照看不到,可能就会滋生出一股不服王化的势力,这应该怎么办?
刘彻彻那么猛,前后历时十多年,都没能把那条“蜀身毒道”完全打通。从郁林到交趾,还算是最好走的地方,可是中间都隔着“十万大山”,又应该怎么办?
戏志才临终之前,还特意交代王闹闹,要他告诉刘汉少,这个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有可能拖垮大汉。而更深一层的隐患则是,万一汉南半岛这里有了舰船、大炮,而大汉对此地却没有足够的控制力度。将来一旦大汉内部出现问题,疲敝衰弱,轻则汉南自立,重则受到反噬,这几乎是必然的。
如此,应该如何消除这个隐患?
说出来也简单,首先就是修路。甭管是陆路、海路,山路、水路,能打通的统统给它打通。而后便将大汉的文化、制度、礼仪,尤其是汉简字、倍精话,还有《谐和大宝典》,统统传授过去。最后则是继续掺沙子,把大汉各地征召来的军团、兵团调到汉南来,而把汉南本地征召的兵士调到大汉各地去。
当然了,这也只是说出来简单而已,真要是做起来,一个州长下到地方郡县巡视,结果磨破好几双鞋,是不是也挺惨的?所以,这六个州长之位,好像就变的没那么招人眼红了。
说不上是幸运还是倒霉的“汉南六州”的州长们,一一出炉,头一个就是汉中郡的郡长常林。当年刘汉少要司马朗与诸葛瑾猜丁壳,而后司马朗就赢了个汉中郡长,常林是跟着他一块去的,后来又继任郡长。
现在再把常林调去云州做州长,知道为啥了吧?
因为修路那活儿,常林也干的熟啊!
第821章 葱岭就是不周山
……………………………………
与常林一起被调去汉南担任州长的还有曾经的高句丽人,兴凯郡长乙巴素,以及汉正郡长皇甫坚寿等人,他们无一例外,曾经都是从山里往外修路的好手。
随着南线战事的结束,洛阳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人事调动。首先要说的便是皇甫嵩,正式辞去了军府总统一职,但是保留了北邙军校副校长的职务,以后的日子过得就轻松简单了,闲的时候可以去军校教导一下小娃。
军府总统的继任是之前的总督教长盖勋,这老头上回生过一场大病之后,现在反倒越活越精神了。高节也升任为军府左统,但是仍旧兼任着军部部长一职,臧洪升任为新的总督教长,沙妹儿担任左督。北邙军校的督教长则由刘汉少之前的跟班之一贾逵担任,但是刘汉少告诫他,要多去部队体验生活,甚至是去边地的一线部队,多了解大汉边地的战事,多了解边地将士的生活与思想,不能只呆在军校里边说空话、大话、好听话。
关于总参谋长一职,起先争论挺大的,沮授、荀攸,程昱、成公英,都是“热门人选”,甚至有人还提出要王闹闹处理好南线事务之后,回京担任。而后经过多方考虑,主要是针对“热门前三”的分析,程昱年纪有些大了,再担重任怕身体吃不消,荀攸更擅长战役、战术的谋划定制,而沮授虽然没能赶上“南线、北线”这么多立功的机会,好像文聘一样“默默无闻”,但是其人很有战略眼光,无论文聘是收复冀幽,还是布局东北,包括对鲜州、吉州、倭州的暗中掌控,其中得益最多的就是来自沮授的从旁谋划。
于是,沮授便接替了戏志才,成为汉正军第二位总参谋长!
沮授上任之后,刘汉少便告诉他,身为汉正军的总参谋长,胸中要尽藏天下兵武,但是天下兵武可不止是大陆之上这些山峦平川,大漠草原,更有一望无际的大洋大海。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大洋大海的面积可比陆地大多了。所以刘汉少还建议沮授,抽空可以去看一看文聘那位海军部长,也看一看咱们大汉的大海。
然而沮授扭过头便向刘汉少呈上了一份报告,除了提醒自己的老搭档、老战友文聘之外,似乎顺带着还批评了刘汉少几句。
原因是个啥吧?
文聘调任海军部长,想要大力发展大汉海军,刘汉少自然也是赞成并大力支持的。但是海军要船要炮,还要建设军港,所需费用自然十分可观,否则的话吕布怎么会嫉妒海军呢?
不会有人真的以为有了那些“有钱人士”的帮忙,大汉海军就不用花钱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大汉海军究竟应该建设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是强大呢?
“举个栗子”,东边的公孙瓒拉上倭州、瀛州造反,海军派出十艘小龙虾组成的舰队,可以收拾掉他。西边的刘玄孙也趁机造反,海军还要再派十艘小龙虾去收拾他。
如此,两线作战,需要二十艘。
另外再加上各个军港驻守的兵力,舰船轮调修补所需的预备,以及战损之后的补充舰船,咱们假定大汉需要一百艘小龙虾。
但是按照文聘与刘汉少现在所用的心劲儿,非要搞出三百艘不可。那么用不上的两百艘,该怎么办?
建造,修补,报废,再重新建造……如此一来,究竟该是多大一笔靡费?
别忘了,为了防止拖垮大汉,南线可是把仗都停了,刘汉少也是忍耐着,没有再继续追剿刘备,为刘协报仇的。可是海军如果建设的过于庞大,是不是也会变成大汉的一种负担?
另外沮授还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个问题,想要引起刘汉少的注意。当初海军列装的第一代新式战船,上边的武器都是抛石机与船弩,后来诸葛亮发明出了追魂炮,便又开始逐步取代这两样装备。
所幸的是,拆下抛石机与船弩,换装追魂炮,虽然比较麻烦一些,但是还不用报废舰船。可是往后咱们海军的舰船不能一直都是小龙虾、老虎虾吧?过于庞大的海军,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不是反而会阻碍新型舰船的研究与发展呢?否则的话,每研发出一种新舰船,甭管用不用得上,都大批量装备到海军,大汉这笔钱究竟得花成啥样?
沮授这些问题问的好啊。自从来到他们汉朝,当上这个衰娃皇帝,起先刘汉少想方设法就仅仅是如何保住自己这条小命。可是大汉发展到今天这一步,鲜卑人都变成了圣天尊的鞭子,刘玄德也被鼓捣去了汉南二岛。
这算驱虎吞狼么?
绝对算!
可以说,刘汉少比任何人都清楚,以大汉如今的实力,天下已无敌手,即便是遇到那个粗话的罗马,它也不行。所以刘汉少的心思,可不止是将大汉打造成陆上大国,更要成为海上大国。要是将来有一天,真能带着大汉海军去罗马的游泳池里练练狗刨,想必也是极好的。
呵呵……当初在千秋万岁殿,袁绍、曹操和孙坚他们头一次看见“百度图”,便要请命前去征讨不臣,当时还被大家笑话来着。可是在刘汉少的心里,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愿望么?否则他又何必在沮授一上任,便建议去先去体察海军?
只是结果没想到,反被沮授提了意见,这也使刘汉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那一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含义。
这个意见提的好,刘汉少难得一本正经地对沮授说:“公与呀,能够让你接任总参,想来志才也会放心的。”
…………
在此之后,“最高统帅部”召开会议,讨论“北线”战事的问题。
其实现在说“北线”已经不够准确了,自从漠北设置了“柔、北、回”三州之后,不仅鲜卑人跑了,就是丁零人,愿意归附大汉的,也都跟着拔野固来到了漠北,甚至是漠南,而那些不愿意归附的,又都回到了北海那边,甚至是更北或更西的地方,当然不敢与大汉发生争执。
现在赵云带着赵勉、岳饼、韩丹三个师,还有郝昭的警卫旅以及孙策所率的第四师,就扎在伊州。北边是回州和鲜于银,南边是新州和阎行,旁边还有一个楚州和马超兄弟。所以,除了马超兄弟之外,其他兵马应该被称之为“西线”更合适。但是,虽然马超不直接接受赵云的指挥,因为有孙策的缘故,打起仗来,却也可以从中协调,相互配合。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需要在此说明一下。
先前不管是马腾,还是马超,对于新州那里的所谓“小国”,其实并没有收拾彻底,因为葱岭上还有一些“小国”,其中最大的叫作“无雷”,足足有一千多户,七千多口,可用盛兵三千人!
重新划分好新“新州”,派兵进驻北山中的托云、阗池之后,一扭头,阎行便瞅见了高耸入云的葱岭。
起初有些兄弟不理解,说军长啊,那地方忒高,兄弟们爬上去都费劲,而且又冷又荒,连做饭都不容易熟,你说咱非去那上边干啥呢?
阎行说,你们这就不懂了吧?葱岭……它就是咱们老祖宗所说的不周山!
兄弟们抢着说,不周山的事我们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