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到刘汉少身边,只听曹操又说:“陛下,快跑吧。阳安长公主和王子师杀过来了!”
一听“杀过来了”,刘汉少立刻又说了句“我操!”
曹操一愣神,仰头看着刘汉少,又接道:“臣在!陛下尽管吩咐。”一副风萧萧兮萧了个兮的毅然决然之色,好像刘汉少现在让他去攮死王允,他也找刀似的。
刘汉少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曹操总喜欢接话茬了,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说曹操,曹操到”,瞧你娃这倒霉名字,真粗话的!
“快,快去喊刘姠和老三,挡住长公主。”
“王子师咋办?”
“找几个人,给他灌酒!”
刘汉少一边说,一边跑,偏偏曹操还不放心,追在后边问:“陛下,您去干吗?”
“尿!”
…………
十月下旬,经过开会研究决定,汉正军设立前敌元帅部,由高节担任前敌元帅,荀攸随军参事,前往河东平叛。同时设立最高统帅部,由刘汉少坐镇调度,保障前方供给。
之前刘汉少还提过一嘴,想要亲自带队,御驾亲征,结果没一个支持的,讨论会差点开成批斗会。刘汉少只得作罢,当然,他的主簿们也就不能跟着旅游了。
前敌元帅部所属部队有:第一旅,高节本部;第二旅,淳于琼部;第五旅,赵云部;第六旅,华雄部;第九旅,刘辟部;第十旅,吴匡部。
原本刘汉少还想等过了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让军队出征,可是河东局势糜烂迅速,牛辅连吃败仗,西凉军军心涣散,甚至有整什、整队的兵士一起逃跑。
许是秋天的时候雨水下多了,现在干冷干冷的,不见落雪,好在新军服都有棉衣棉裤,以及出征将士们高涨的热情。反而是那些被留下来的将官一个个蔫头巴脑,好像失去了杀敌立功的机会,吃了多大亏似的。尤其是吕布,以亲戚的身份,整天“大舅哥,大舅哥”地叫,把刘汉少都快烦死了。
望着满脸伤疤的高节,这位曾经威名赫赫的将军,也是自己设立的第一位元帅,河东之战关乎着他是否能够满血复活,也关乎着自己屁屁下的椅子是否稳当。
摘下佩刀,递给高节,刘汉少故作轻松地说:“既然河东不乖乖,你去帮哥好好敲打敲打他们。”
这一把佩刀与赠给戏志才的那一把有些不同,许是受到刘宏的中兴剑的启发,或者是“入乡随俗”,刘汉少这一把佩刀上也有了铭文,名曰“大兴”,故作:大兴刀。
郑重地接过大兴刀,向刘汉少敬军礼,高节可不会戏言,望着手中汉少赠与的佩刀,沉吟着说道:“统帅……函谷险要,安危京师……定要做好防范。”
还是当年闹黄巾那会儿,设置八关都尉,拱卫洛阳。其中函谷关就在洛阳西边,出了关就算“关西”,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之地。假如高节真的是担忧洛阳安危,就应该提醒刘汉少八关并重,可是现在单单提出函谷关,便是有所指了。
西边有韩遂、马腾作乱是不假,但是还有大汉军神皇甫嵩。如今,镇守三辅之地的正是皇甫嵩,他是高节的……也许应该说成是傅燮的老上级才准确。当初剿灭黄巾之时,傅燮便是皇甫嵩的护军司马,假如现在的高节是要刘汉少防范韩遂、马腾,没什么不便直说的,瞧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只能说明他担忧的恰恰是这位昔日的老上级。
放眼大汉,除了刘汉少新立的汉正军之外,手握重兵,军力最强的就只有皇甫嵩,至少目前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事实上高节已经不是第一个提醒刘汉少,要防范皇甫嵩的人了,第一个人是那位看着就蔫不拉叽的小狐狸,郭嘉。
“志才学兄为陛下谋划的是稳固关西,俯视关东之策吧?关西秦地,民风彪悍,能雄踞于此,确属上佳。可是陛下,这地儿现在还楔着一颗大钉子,要不……就让小臣去为您拔了吧!”
堂堂大汉军神皇甫嵩会变成一颗钉子吗?
刘汉少实在说不好,历史书上只说皇甫嵩如何战无不胜,如何忠于汉室,可是历史书里,有多少是真相呢?唯一能让刘汉少稍稍感到安慰的是,自己也在那里楔了一颗钉子,并且,是有毒的。
第117章 有请爱卿住皇宫
……………………………………
董卓要废了自己那会儿,满朝爱卿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原本应该有一个卢植,还被早早地安排进了山里。要说刘汉少心里没有一点怨气,那是假话,虽然那个场景曾与戏志才推演过无数次,可是真正经历之时,心里还是忍不住发酸。想想前生后世之时,有时候和她闹点小矛盾,都要倔着脾气,梗着脖子,大半夜不说话,所以,懒得搭理爱卿们,在刘汉少个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是,不行啊!
现在的刘汉少,他不是一个人!而是皇帝,一国之君,不是说国不可一日无主嘛。
所以,刘汉少终于召开了朝会,并且是大朝会,凡是在京官员,只要职权够得上,都要参加。
却非殿,南宫正殿。
建武元年,刘秀夺取洛阳后,车驾入城,临却非殿,宣布定都洛阳,揭开了东汉序幕。然而此刻,却非殿里却被摆上了一排排桌椅,有点像教室,又比教室宽敞、气派多了。每个桌子上都摆着人名和对应官职的牌子,甚至还摆放着一杯热茶。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原本是董卓的特权,配剑上殿当然不合适,但是现在大家都不用脱鞋子了,由宫女领着爱卿们一个个走到属于自己的桌子前就坐。没错,就是宫女,因为宦官都被袁绍他们杀干净了,新任用的那些郎官基本只负责看门、传话。
爱卿们对新式朝会感到好奇,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关窍,职务大小与摆放位置息息相关,太傅、三公俱在前排,还和原来一样,不过是大家都“坐了起来”而已。还别说,坐椅子是比坐脚后跟舒服。
随着荀彧一声“陛下上朝”,刘汉少迈着大步走了出来,可怜的荀彧,因为没有小太监,这一嗓子只能他这个主簿来喊了,谁让目前的三个主簿之中,他是年纪最小也最好欺负的呢。
事先有人教过大家,陛下上朝的时候,要一起起立,问陛下好。虽然爱卿们起的还没小学生整齐,但是看见刘汉少到来,都知道该怎么行礼了。
“陛下好!”
“爱卿们好。爱卿们辛苦了……坐,大家都请坐吧。”
刘汉少是穿着军装来的,因为这是最接近后世现代的服装,穿着方便,也舒服。招呼过爱卿们之后,刘汉少摘下军帽和佩刀,放在书案上。汉正军的将官们也纷纷将军帽摘下,规规矩矩地放在桌子一边,之前无论上课还是开会,都是这样做的。可是看在爱卿们的眼中,这些也全成了失仪之举。尤其是摘掉军帽之后,看着那一个个板寸脑袋,好像被头发尖扎了心一样,说不出是疼还是痒,可就是难受。
袁隗实在忍不住了,站起身来,执笏揖道:“陛下,今日大朝,陛下贵为人君,何以失仪?”
嗯!?
怎么皇帝还没说话,大家就可以随便发言了吗?
刘汉少往自己身上瞅了瞅,莫名其妙的问道:“袁太傅,哥啥地方失仪了啊?”
“陛下临朝,未着朝服!”
刘汉少早就想过,今天估计得被爱卿们抱怨。抱怨就抱怨吧,只要自己的计划能实施,先装个怂也没啥。可还是没想到,堂堂上公太傅,急不可待地站出来,说的竟然是自己应该穿什么衣服。
偷偷长出一口气,刘汉少尽量让脸上保持着菊花般的微笑,说道:“太傅,哥不单单是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兵,是咱们汉正军的统帅!哥穿着军装,就是为了时刻提醒着自己,护我百姓,佑我大汉,心存节烈,精忠报国!”
这是汉正军的誓词,此刻被刘汉少喊出来,将官们一个个内心澎湃,把腰板挺得笔直。长久以来,武人总是低人一等,被文人瞧不起,现在再看看,连皇帝都是俺们的老大!就连没混上将官的袁绍和曹操都不自觉地激动了一小下下。
袁隗悄悄坐下,再不多言,表面上看,他敢于直指陛下不当之处,又被刘汉少怼了回去。所以,他可以是勇敢的、刚直的,也可以是受屈的、悲壮的,反正不管让人从哪边看,都得夸赞一番。
可其实呢?
袁隗早就想到,今天肯定有乐子,反正自己是出过头了,接下来该怎么演,就看陛下和别人的了。
又听荀爽说道:“陛下早继大统,今又秉持国事,宜加冠礼,立后宫,早日繁荣皇家,延续血脉。”
荀爽倒是没有过多想法,只是认为刘汉少应该行冠礼,表示自己已是成年人了,行事起来才更合礼数,至于繁荣皇家嘛……那得看皇帝是不是真的成了个人儿。
“司空说的是,哥记下了。”
要不是先前刘宏病的重,何太后死的早,这些事说不定早给自己办好了,可是现在,难得还有人上心,所以刘汉少一下子变的温和许多。
看上去好像没人要说话了,刘汉少才又说道:“哥……今天招大家来,是有件事想和大家说一说。前些时候,董卓作乱,把大家也都祸祸的不轻,有的人家不仅失了钱财,甚至还有亲眷遇害……各位都是朝中重臣,是哥的爱卿,为国出力,日夜操劳,结果却赶上这么一档子事,哥心里很是不安。没能保护好各位爱卿,是哥的责任,哥在这里向大家道歉了!”
说着说着,刘汉少站起身,向爱卿们拱手一揖,低头致歉。
这一次没人教,可是爱卿们“哗”一下全起来了,纷纷向刘汉少还礼,比小学生整齐多了。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罪在董卓,不在陛下!”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在众多或惊慌或哭喊的劝告声中,忽然听到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
“陛下乃是人君,岂能向臣下告罪?有违礼教,恕臣不受!”
怎么着,哥道歉还有人不接受?
循声望去,果然不出刘汉少所料,又是王允。老头侧身而立,倒背双手,梗着脖子一副气呼呼的模样,好像做好了随时被推出去斩首似的。刘汉少也是哭笑不得,心里话说,哥就是先跟你们客气客气,你娃别当真,整天火气那么大,是不是晚上睡眠过于充足了?
“尚书令说的是,哥初登大位,以后还要靠各位爱卿多多辅助。”
刘汉少应和着王允,让大家全都坐下,突然话锋一变,又说道:“但是……哥绝不允许……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为了众位爱卿的安危着想;为了众位爱卿能够更全心全力地为朝廷办事;为了咱们君臣和睦,齐心为国……哥决定!将东西两宫以及北宫两侧各处空出来的宫室,全部分给众位爱卿居住。”
西宫是皇帝的老婆们住的地方,东宫是太子的住处,而南北两宫,一般情况下,南宫多是商议朝事,处理政务所在,北宫则是皇帝的寝宫,但是,房子多到数不过来,谁也没规定皇帝必须睡哪屋不是。刘宏就是在南宫嘉德殿驾崩的,也不好意思说他是勤于国事,劳累过度而死的吧?
无论南宫北宫,中轴线上都是主殿、大殿,除此之外,东西两侧还有数不清的偏殿、宫院。这些宫、殿,有的建的早,有的建的晚;有的恢宏大气,有的玲珑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