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小皇叔-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阎立本和刘仁轨分赴各县,潘求仁心里也紧张不已,虽然已经准备了一年的时间,但是谁知道会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现什么始料未及的突事件。不过心急归心急,潘求仁还要留在钱塘陪着李元婴和李治这两位殿下,也就只能在灵隐寺求求佛,去葛岭拜拜抱朴子葛洪,请各路神仙保估千万不要出现什么批漏。
阎立本和刘仁轨都分派出去了,李元婴自己当然也不能闲着,在陪着李治游遍杭州名胜的同时,他也顺便对钱塘县作了一番了解。从葛岭回来后,阎立本和刘仁轨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李元婴心想盐官和富阳两县分属钱塘县两侧,刘仁轨如今去了盐官县,要折返富阳县恐怕还要几天的时间,既然钱塘已经无事,于是他便带着李治、薛仁贵等亲自去了富阳县,反正富阳县城位于淅江北岸,从钱塘到富阳只要乘船走淅江水道就成,也方便得很。淅江。即钱塘江的古称。
站在船头,李元婴放眼过击。淅江两岸几乎全被果园所占据,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果树上,枝头全都挂满了白里透黄的花儿。虽然李元婴还在江心中,但依旧能够从轻轻拂面而过的江风里闻到两岸那些花儿散出来的阵阵清香,不由惊愕道:“潘使君,难道这些都是插子园?”
这些白里透黄的花儿李元婴沿途在越州、明州等地也都曾见过,晓得那些应该都是楠子树,不过却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富阳县竟然如此大规模地种植接子树,而且他这一路行来,几乎就没有见到一片像样的稻田,连淅江两岸土地如此肥沃。灌溉如此便利的地方也都是一望无垠的搞子园,实在是匪夷所思!
漆求仁笑眯眯地拱手道:“滕王殿下说的不错,富阳县淅江两岸确实几乎都是楠子园。特别是在富阳的王洲一带 。说到这突然停了一下,转而对旁边的录事参军事问道:“这里应该就是王洲了吧?”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潘求仁一脸骄傲地继续道:“这杭州富阳县王洲一带的楠子,被称为是“江东之最”即使太湖洞庭山的“洞庭楠,与卑官这里的“富阳楠。(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相比,亦稍显不如,自从武德七年,平定辅公裙叛乱,复置杭州后,“富阳楠,就已经被高祖大武皇帝钦定为贡插了!”
李治也不禁赞道:“原来这里就是“富阳插,的产地,好一片青让绿水啊!这“富阳插,某在京师的时候也曾尝过,插生淮南则为插,生于淮北则为积,想来也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培育出如此香甜的“富阳楠,”。
“晋王殿下过誉了!”听到李治的赞扬,潘求仁心里更是喜滋滋的。毕竟天下贡品不胜枚举,但是能被晋王殿下记住的,那可就不多了。
不过郝处俊却惊奇地问道:“现在正值插花盛开的时节,这满眼楠花也算是富阳一景了!只是处俊依稀记得早年游历四方,路经富阳的时候。在淅江两岸好像并没有如此多的插子园吧?”
“呃?
咋亢婴闻言也是愣。怀疑的目米又重新落在了杭州刺史暖…凶身上。
“这个潘求仁的笑容顿时僵住,不由暗暗叫苦,从滕王殿下的目光中他可一点都摸不准滕王殿下现在的心里面在想些什么。想到这里就不禁暗骂,谁曾料到这个滕王友郝处俊竟然以前来过富阳,真是晦气。心里暗叹,也许在“富阳橘”这件事操上,自己是弄巧成拙了。
期期艾艾了半天,潘求仁也知道他若是再犹豫下去只会加深滕王李元婴对他的反感,心里一横,只好尴尬地回道:“郝王友说的没错,这富阳县早前确实没有这么多楠子园,只是因为“富阳插。被钦定为贡楠后。需求量渐渐大了起来,为确保贡插按时足量地送到京师,其中最适合,富阳楠,生长的王洲一带,橘子园便渐渐地多了起来,到了卑官这一任,也就形成现在这样子的规模了!”
潘求仁也聪明,他心里估计李元婴可能对富阳县种植贡楠过多这件事情多少有些不满意了,立刻就把这件事情往他的前任身上推。当然。倘若判断错误,滕王殿下其实是持赞赏态度的,那潘求仁也无所谓。他自信凭着他这几年守牧杭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只要滕王殿下此行不出什么不可弥补的纸漏,滕王殿下绝对会向圣人荐举他的。
这种踢皮球的事情李元婴前世见的多了,他本来在钱塘县的时候对潘求仁的印象还是颇佳的,却没想到潘求仁也把责任往前任身上推的毛病,印象顿时就差了下来。皱眉道:“贡插固然重要,但是潘使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也就是说国以农桑为本,这句话你也要切记啊”。
“滕王殿下教诲的是,国以农桑为本,卑官一定谨记在心”。潘求仁连忙低着头,苦着脸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没想到滕王殿下果真是反感了,牵亏刚才留了个心眼。把事情全都推给前几任了。心里有些忐忑不安的潘求仁又快地偷偷瞄了李元婴一眼,现他的脸上好像并没有生气的样子,这才稍稍安下心。亏得他没有抱什么侥幸的心理。跟着滕王殿下过来了,否则的话若是关于他强制王州百姓种植“富阳橘。一事被人给告了,他都不知道是怎么惹得滕王殿下生气了。
李元婴见潘求仁那样子就知道他不过是在敷衍自己而已,虽然“富阳橘”名声远播,但是远处那大片大片的丘陵地带种植“富阳插。足矣。将淅江两岸这些不仅肥沃,而且还灌溉方便的土地也充作桶子园,确实是太浪费了点。
另外李元婴也怀疑,如此大规模的种植“富阳橘。”能够卖得出去吗?毕竟现在可是一千四百年前的大唐贞观年间,并不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想到这里李元婴立刻就对薛仁贵道:“仁贵兄,你去通知一平张卿。马上靠岸,某想下船去看望一下那些果农!”
李治也连忙赞同,看到这漫山遍野都是楠花的壮现场面,他早就想下船去了,只是因为这一路上都没有渡口,所以李治只好忍着想要下船的冲动。
薛仁贵微微一怔,迟疑道:“殿下,这附近好像没有渡口!”
潘求仁也连连点头道:“滕王殿下耍下船也不必急于一时。前面不远就是富阳县城了,殿下从富阳县城下船再到这些果园应该用不着多少时间的!”心里却在暗暗琢磨,到了富阳县城下船后立刻就让富阳县令安排妥当些。
从才才李元婴的语气中,潘求仁不难听出李元婴对满城尽植楠子树并不认同,更难办的是那些果农基本上也都不认同。虽然潘求仁也知道有他这个杭州刺史站在李元婴的旁边,只要稍微亮一亮身份,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泥腿子肯定不敢乱说什么,但是想归这么想,潘求仁却不敢把自己的前途压在这些不确定的泥腿子身上,最好还是事先通知富阳县令,让富阳县令做好安排。
潘求仁并不担心富阳县令敢不尽力,因为如果在贡插这件事情上惹得滕王殿下不痛快了,那当其冲的人就是富阳县令。
李元婴摇头微笑道:“这个潘使君就不必担忧了,这条船上应该有足够长的踏板,没有渡口一样能够靠岸的。既然经过这里了,那就不必再舍近求远,绕道县城去了!”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贡橘之祸
“晖晖 晖晖
下船后的李亢婴行人坏没有靠绳…口,耳边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犬吠声。万簌俱静的江畔果园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两位殿下小心慢行!”潘求仁脸色一变,担心也罢,讨好也罢。立刻就将自己的身体挡在了李元婴和李治的面前,这些专门用来看守果园,防止有贼人盗插的狗儿可不认得什么滕王殿下、晋王殿下的。若是一不小心就从果林里蹿了一只出来,在滕王殿下或者晋王殿下身上咬上一口,得了恐水痘的话。那他这杭州刺史也就不必当下去了。
薛仁贵微笑道:“潘使君不必紧张。有薛礼在呢,几只狗儿算得了什么!”
“让薛将军见笑了!”被薛仁贵这么一说,潘求仁的脸上也有些尴尬。虽然他刚才的行为确实是他的第一反应,但是落在别人眼里,反而让人觉得有些画蛇添足。
突然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当然很快就惊动了看护这片果园的果农。只见一个留着一撮斑驳杂乱的胡子,衣衫褴褛的老人家赤着脚就从橘子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钻了出来,看到李元婴一行人后也不由愕住。
他本以为是乡里那几个捣蛋的小孩儿又到他的果园来偷摘楠子花了。听到犬吠声后就立马赶了出来。一来把那些到果园玩闹的小孩儿都给赶回家去,这插子花关系着今年能结多少损子,可不能让那些小孩儿给糟蹋了;第二也担心那些小孩儿太淘,这乡里乡亲的,要是他们被狗儿给咬了,面子上也过不去。
却不曾想来到他果园前的这一群人中,个个衣着光鲜,器宇轩昂,而且他们后面好像还跟着不少身着县上那些皂隶穿着的公服,难道是从钱塘县来的大官吗?可是现在距今年的贡插成熟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他们这个时候到这里干什么来了?那果农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虽然面有怯色,但还是用那充满戒备的眼神看着李元婴等人。
潘求仁见那果农看到他们后一脸紧张,连话都不敢说上一句,顿时也就放下心来,如此胆小之辈,又哪敢在滕王殿下面前胡言乱语呢。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潘求仁还是决定要吓他一吓。
不过在李元婴的眼皮底下,潘求仁当然也就收起了他那杭州刺史的架子。满是笑容地走到那果农面前。拱了拱手。谦逊地自我介绍道:“这个老人家,某是从钱塘县来的杭州刺史潘求仁!”然后朝后面一指,接着道:“那两位郎君乃是从京师来的滕王殿下和晋王殿下,两位殿下今天到富阳来,听说了闻名遐迩的“富阳插。后,特地下船亲临果园!”
“杭”杭州刺史?”那果农眼睛瞪得老大,如果不走到了贡插成熟的季节,他这果园平日里就连乡里的乡长、乡佐都不愿意来,今天是什么日子,竟然在果园里碰上了杭州刺史。脑袋顿时变得迟钝了起来,至于潘求仁后面所说的话,压根就没有听进去。
潘求仁见那果农只是呆呆地看着自己,不拜见自己也就罢了,竟然连两位殿下都不去参拜”里更是火大。不过滕王殿下就在十步之外,潘求仁当然不想给他留下欺凌百姓的不好印象,只好将满腔的怒火深深地藏在心里,低吼道:“还不快点就拜见滕王殿下和晋王殿下!”
那果农的三魂七魄立刻就被潘求仁的低吼给拉了回来,一脸茫然地问道:“什么滕王殿下?”差点没把潘求仁给气趴下,只能暗骂一声,没见过世面的泥腿子!
看到潘求仁那张脸顿时阴沉了下来。那个果农这才记起眼前这个人好像是杭州的父母官,杭州刺史潘求仁,以前听乡里识字的里正说,当年那道命全王州乡的土地全都用作种植“富阳楠”的符书正是这个潘求仁下的。想起当年换种“富阳橘”时王州乡的惨状,那果农顿时不寒而栗,立马就战战兢兢地跪下道:小民参见潘使君!”
潘求仁两眼一黑,心里暗骂,本官什么时候有这么吓人过?这泥腿子分明就是在滕王殿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