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小皇叔-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能够在水中潜伏上几个时辰的人,薛仁贵当然不认为自己的水性能比得上他,何况现在的薛仁贵更还是外强中干。
果然。听到宋孝杰提到薛仁贵能将几百斤重的巨石举过头顶后,那水鬼不禁到吸一口凉气,看向薛仁贵的眼神更加不一样了,原本他就是耸拉着脑袋。现在头低得就更低了。
已经没剩下多少力气的薛仁贵和宋孝杰当然不可能逆水而上,沿原路返回。而是借着江水往下游靠岸,虽然路途远了些,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
时间回到片剪前,看到那些人山人海的百姓在王金义的煽动下往薛仁贵、宋孝杰那边围涌过去,观龙台上的众人心里顿时也紧张起来,连一直拿着望远镜看那头青龙,却怎么也看不出假在什么地方的李治也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所幸虽然人潮涌动,但是李元婴最为担心的因为场面混乱。推推搡搡而导致踩踏悲剧并没有出现。
而接下来薛仁贵一声暴喝,将那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高高举上头顶,不仅让下面那些黑压压的百姓全都傻眼,而且也把观龙台上的众人给镇住了。虽然李元婴早就知道薛仁贵天生神力。但也没想到竟神勇如斯。同时李元婴心里也是长松了一口气,这么一来,应该不可能再生踩踏悲剧了!
潘求仁、李治他们刚才都是从江边走过来的,那块巨石有多少分量他们心里也都有数,潘求仁不禁喃喃道:“求仁也曾听说过薛将军的传说,集道是人云亦云,今日才知河东薛仁贵单戟退百寇,所言不虚!”
李治也羡慕地说道:“比起薛将军,某晋王府那几个典军实在是不值一提啊!”
不过就在众人还在竞相惊叹、称赞薛仁贵天生神力的时候,却没想到已经停下脚步的那些百姓也不知在嘈嘈杂杂的讨论了些什么后,竟直呼李元婴和潘求仁的名字,打着要求开释王金义的旗号,反而朝观龙台上涌了过来。
随着这些百姓渐渐靠近观龙台脚下,声音虽然依旧噪杂,但也渐渐清晰起来。潘求仁闻言脸色顿变,惊慌失措地连退几步,带着哭腔颤动地说道:“殿”殿下!好像真的引民变了殿下,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而那个王金义虽然被两个皂隶给押在后面,但显然也听到了下面那些百姓的声音,知道是他今早先见之明,安插在百姓中间的几个心腹的煽风点火奏效了,更加得神气起来,装出一副委屈的面孔说道:
“滕王殿下,卑官不管滕王殿下现在如何看待卑官,也许在殿下心里还以为是卑官安排假样瑞,不择手段地以求达到升官的目的。但卑官还是要向殿下进言,无论江面上的那条青龙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但民意不可为啊!殿下为圣人钦点的江南道黜涉大使,原本是替圣人巡狩四方,观省风俗。整饬吏治,而今却因为殿下的一意孤行引民变,就算殿下不惧下面那些庶人百姓,但恐怕回京以后圣人也会怪罪殿下
!”
“呵呵。王明府,孤回京如何交代,那就不劳明府费心了!”李元婴冷笑道。当初在函谷道,李元婴都曾经险死还生过,而底下这些百姓虽然人数众多。但也不是刘仇练的那些刺客可以相比的。
虽然这个观龙台只有通往江边的百层石阶这么一个唯一的出口,但是也只要守住这里,那些百姓在底下闹得再凶。也不可能上得来,只要薛仁贵和宋孝杰把江面上那头假青龙给拖上岸来。这民变也就随之而解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昆仑奴
※田千滕蓬府辛事并没有带在身边。(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干是李方婴便命钱塘知陈间赐铭组织人手将这个唯一的入口堵住,务必坚持到薛仁贵、宋孝杰回归。同时也要注意尽量避免让百姓受伤,以免激化矛盾。
和腿脚软的潘求仁不同,高赐铭却显得异常兴奋,心道王金义如今已经成了秋后的蚂炸,蹦醚不了几时了,只要今日漂亮地解了滕王之围,说不定这空出来的钱塘县令,就会落在他的头上。
棍将王金义敲晕后,高赐铭留下两个皂隶将其看牢,然后带着剩余的皂隶走下石阶。心里也暗暗庆幸今早派出去封锁淅江口的那两班皂隶撤回来后被他留在了观龙台上,有这么多皂隶守着,就算底下百姓再多也别想上来。
即使王金义的人在下面煽风点火,奈何这通往观龙台的石阶最多也只能容纳两人并排而行,有高赐铭领着一干皂隶挡在中间,这些百姓要想上来可没这么容易。虽然李元婴早有交代,要注意尽量避免让这些百姓受伤。所以高赐铭并没有拔出身上挂着的障刀,但是那些皂隶手中的水火棍可就不会客气了,渐渐地上下两方在这百层石阶的中段形成僵持。
看到形势逐渐稳定下来,潘求仁也不禁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心有余悸地说道:“殿下,虽然高少府挡住了下面的百姓,可是要想将这些百姓驱散开。恐怕就不容易了”。
李元婴斜睨了一眼已经被高赐铭敲晕了的王金义,微笑道:“潘使君不必忧心。只要薛仁贵和宋孝杰两人将江上的假青龙拖回来,此围自解!”
“那青龙嘉瑞果真是假的?”潘求仁仿佛要确认一下似地往江心那条弃龙的方向望去,就这么一眼,脸色刷的一下就变得异常苍白,惊恐道:“殿下。您看!宋校尉所驾的那条小船怎么突然翻了!难道难道是真的触怒龙王爷了!”
李元婴一愣,随即望去,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连忙伸手叫道:
“雉奴,快把望远镜拿过来”。感觉到在观龙台上的其他官员也都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李元婴接着又对潘求仁怒叱道:“胡扯!那龙头下面分明就藏着几个人,何来什么龙王爷”。
“啊?哦!”李治正站在石阶口边上紧张的看着下面那些群情激愤的百姓。突然听见李元婴叫唤,连忙把手中的望远镜递了过去,狐疑道:“那青龙底下有人?雅奴刚才看了这么久怎么就没有现?”
见众人都被宋孝杰突然翻船给吓住了,李元婴一边调焦一边答道:“维奴刚才用望远镜看那条青龙的时候,有没有现在那个龙头周围的江面上有几根看像水草的东西?。
“水草?。李治怔了一怔,迟疑一下说道:“竹筒的作用就是用来给那几个躲在江底装神弄鬼的人呼吸的!”李元婴徐徐说道。
借助着望远镜,李元婴也已经看到了宋孝杰现在的状况,脸色也渐渐地严肃起来。冷声道:“那几个躲在江底装神弄鬼的贼人已经被宋孝杰给惊出来了”。接着把望远镜递到潘求仁眼前。让这些惶恐不安的杭州大小官员先吃下定心丸再说。虽然刚才在望远镜上看到时而出水,时而潜水的宋孝杰情况并不怎么乐观,不过李元婴并不怎么担心,宋孝杰再不济坚持到薛仁贵过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刚才薛仁贵在江边大神威后。在李元婴的心里,他的能力已经母庸置疑了,哪里能想到薛仁贵这时候也已经筋疲力尽了。
望远镜在观龙台上的一干大小官员胥吏手中传过一遍,看到宋孝杰拿着龙头在江面上乱舞,军心顿时就稳定了下来。他们可不认为宋孝杰能有屠龙的本事,而且江面上除了宋孝杰以外,还有其他人存在,足以证明李元婴刚才所言非虚。
“宋校尉孤身一人,陷入重围。恐怕脱身不易”。这望远镜最后还是留在了李治的手中,遥遥看着江面上的生死搏杀,手心不禁捏着一
潘求仁原先的恐色早已悄然不见,微笑道:“晋王殿下不必担心!薛将军已经下水多时,只要薛将军赶到江心,何愁贼人不宁!”
虽然宋孝杰和薛仁贵在江里的情况并没有像李元婴、潘求仁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不过也还是有惊无险。看到薛仁贵他们推着龙头往江守冶第时间就叫了起来乃李方婴心甲紧绷着的那根弦也斯圳独弛了下来,虽然刚才他一直表现得镇定自若,不过在薛仁贵一直没有出现的那段时间,心里面有多紧张只有自己知道。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待薛仁贵和宋孝杰火急火燎地跑回观龙台下。把江面上的那颗龙头往地上一扔,这些被无端煽动起来的百姓来得快。当然散得也快。而王金义安插在这些百姓中间的那几个心腹,刚才表现得也太过头了,哪里能逃得出去,很快就被因为受骗而恼羞成怒的这些百姓给一一从躲藏的人群中推了出来。
因为刚才这场冲突而导致额头不小心被人砸了个大包的高赐铭自然不会放过他们。本来就要立即将他们打入县衙大牢,不过随即想到王金义经营钱塘县多年,县狱中肯定也有几个心腹,为免节外生枝,高赐铭只好把他们都送到州狱中去。
※※
“卑官治下不严,请滕毒殿下治罪!”回到杭州刺史衙门后,潘求仁连忙跪下请罪道。心里更是恨死了王金义。原本滕王殿下就因为严禁王州乡的“富阳楠”往外贩卖这道禁令而对他不太满意,没想到现在又出了假祥瑞这种丑事,虽然这个假祥瑞乃是王金义一手策划的,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毕竟是杭州刺史,多少还是要担些责任的。不由暗骂。假祥瑞就假祥瑞吧,被刘仁轨看见了也就行了,既然知道是假祥瑞,偏偏还要把滕王殿下给请过去!
李元婴摆手道:“潘使君不必如此,某知道这件事情和你并没有关系,你还是把王洲乡贡楠的事情先解决了再说吧!,小
“滕王殿下教得是,卑官立刻就将符书给富阳县!”潘求仁心里稍安,连忙唤来已经乘李元婴那艘大船回到钱塘县的那个录事参军起草符书。加盖官印,马上就让人往富阳县送去。
李治把玩着薛仁贵带回来的龙叉,来回拨弄龙眼上的眼皮,忿忿地说道:“原来这神龙眨眼是这么回事啊,前面在观龙台上可把某给骗惨了!”
李元婴笑道:“说来那个王金义也下了一番苦功夫,制成这颗龙头恐怕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下不来,而且也不知王金义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么一群熟悉水性的人装神弄鬼,在淅江的入海口潜上几个时辰,确实是不简单啊!”
潘求仁暗暗腹诽,你从去年五月开始出任江南道黜涉大使,到现在都一年多的时间了,王金义要做一颗龙头还不容易吗?不过这个王金义隐藏得还真够深的,不声不响地下了这么一步棋,伪造祥瑞,这个想法自己以前还真没想到过,亏他能想得出来!如果不是滕王殿下手上有那个神奇的望远镜,只怕王金义也就得逞了。想到这里潘求仁心里也不由有些惋惜。要是这头假青龙没有被滕王殿下现那该多好啊!
宋孝杰也道:“回滕王殿下,昆仑奴本就是以善潜水著称,所以很多船家。特别是经常出海的船家,船只极易碰到风暴而倾覆,所以都会花重金从奴隶贩子手中购买昆仑奴,以求生意外时能够保命。
王金义雇来的那几个人从外貌上看应该都是昆仑奴。”
“不错!”李元婴点了点头,他记得当年从龙门回京途中,在黄河会兴渡。就碰到过几个昆仑奴,而且当初在武昌县碰到的徐斯文、徐元父子在掠卖良家子为奴之前,就是利用身为南海令的优势,出海去南洋抓捕昆仑奴掠卖到大唐来。
宋孝杰接着道:“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