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小皇叔-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待地想见见这个薛仁贵了!嗯,王君,去一趟腾王府,宣龙门薛礼觐见!”

    王君自领旨而去,李元婴也是心里暗喜,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啊,投向李道裕一个感激的目光。李道裕自然也能感觉到腾王善意的眼神,微微回个礼,压在心头的巨石放下了一些,今天也算是送个腾王一个大礼了,腾王应该不会再在陛下面前提起薛士元的事情吧!

    李道裕虽然对薛士元半点好感都欠奉,但他毕竟也是右卫翊一府的旅帅,他有什么过错,自己作为翊一府中郎将也脱不开责。今天在平康坊外,李道裕之所以提醒李元婴要小心薛万彻以后可能会给他使绊子,其目的也只是希望李元婴不要把会兴渡口那件不愉快的经历上奏给陛下。不过从当时李元婴的表情上看,李道裕估计自己可能弄巧成拙了,所以才会在李世民面前极力举荐对李元婴有救命之恩的薛仁贵,以期获得李元婴的谅解。

    其实李道裕却是想岔了,李元婴压根就没想过把会兴渡口的那件事告知李世民,一来正如李道裕之前所想一样,打了薛士元一百棍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若将此事上奏,李道裕、薛万彻,甚至是右卫大将军李大亮都有可能受到李世民的处罚,一下子得罪了李大亮和薛家四虎,这么不划算的事情李元婴自然不会去干。二来以他的身份,若是牵扯到十二卫里面去,而且是十二卫中份量最重的左右卫,指不定他那皇帝二哥会怎么想呢。

    打发完王君去宣召薛仁贵后,李世民自道:“薛仁贵当然有功,不过李卿家一路护送二十二郎归来,也不能不赏!李卿家,不知你要什么赏赐啊?”

    李道裕慌忙跪下道:“护送腾王殿下回京,那是微臣的职责所在,岂敢向陛下讨要赏赐!”

    “起来说话吧!这次二十二郎从陕州回京,一路上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这就是爱卿之功,朕还是赏罚分明的!”也许是为了加强其肯定的语气,李世民少见地用起了“朕”这个一般只在正式场合才使用的自称。

    “赏罚分明……”李道裕慢慢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心里暗暗叫苦,他怕的就是这个赏罚分明,还不知道腾王会不会把会兴渡的那件事情上奏出去,现在得了赏,待会儿要是受起罚来,那就更重了。

    李世民只道李道裕是在谦让,也是,历来臣下受了赏赐,哪个不推上三五次,以表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更何况还是向君王讨要赏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碰到了傀儡皇帝,哪里能想到李道裕现在的心思。自顾说道:“李卿家现在是守右卫翊一府中郎将吧?骤然再迁也不合适。这样吧,加本品为壮武将军,赐彩段二百。”(注1)

    “陛下,道裕才刚刚守右卫翊一府中郎将,这么快就提升本品,怕是与礼不合吧?”李大亮随即谏道,他的心思和其侄李道裕不一样,只是觉得如此一来,李道裕恐会受朝野非议,当初在函谷道的时候,他就曾极力反对李道裕出任右卫翊一府中郎将。李道裕一回到长安城就去了右卫公廨交令,随即到两仪殿觐见,而李大亮早朝后就一直跟随着李世民,李道裕还没来得及将薛士元之事告知李大亮。而两仪殿中的另一个大臣,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一个胡将,只负责天可汗的安全,其他朝堂之事一概不关心。

    李道裕见他叔叔同样反对,不由大喜,他叔叔在陛下心中的份量还是很重的。暗道,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阿叔果然和我心意相通!他却忘了,当初在函谷道,李大亮旗帜鲜明地反对他出任翊一府中郎将的时候,他可是把他叔叔恨了个半死。

    虽然李元婴暗恨李道裕想把他拖到右卫内部的争斗中去,但是对他刚才极力举荐薛仁贵一事还是很有好感的,低头想了一下,然后说道:“臣弟今番回京,幸亏是在会兴渡遇到了李将军,承蒙其照顾,否则这一路行来,指不定还要受多少苦呢!”

    李道裕眼前一亮,惊讶地看向李元婴,腾王这是什么意思?看这情形,腾王殿下应该不会再揪着薛士元不放了吧……如果是这样,陛下的赏赐自然要得。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阿难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走了进来,“陛下,孙道长已经在两仪殿外候着了!”

    “那还等什么?宣!”李世民不耐地挥了挥手说道,然后把目光转向李大亮、李道裕叔侄,“孙道长到了,那此事就不要再议了。就这么定了,道裕爱卿本来就是正四品下的中郎将,授壮武将军也是常例!”

    李道裕现在的心思已经和原来截然相反,见陛下都乾坤独断了,自然是欣然谢恩。而李大亮唯有苦笑,正四品下的职事官授壮武将军当然没问题,但道裕任中郎将才三个月的工夫,而且他的年纪也尚轻。朝野中对他深得陛下的信任早就眼红不已,他手下的右卫将军薛万彻就是一个例子,现在怕是更甚了。

    少顷,一个鹤发童颜的牛鼻子老道便出现在了两仪殿上,自然就是初唐几大妖孽似的人物之一,药王孙思邈了。听说这个牛鼻子已经九十七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唬人的,不过那一手医术倒是不掺假。

    “贫道见过陛下!”这老道在李世民面前也只是打了一个稽首。

    孙思邈被请来也有两年的时间了,李世民对此当然不以为意,降低姿态说道:“打扰道长清修了!二十二郎日前右腿受了伤,世民惟恐落下病根,还请道长施以妙手,世民不胜感激!”

    注1:唐官制,不管有没有实际管理职务的官员都各有品阶,即散官。许多时候,职务与品阶并不一致。《贞观令》,以职事高者为“守”,职事卑者为“行”,仍各带散位。文中“壮武将军”就是正四品下的武散官名称,“右卫翊一府中郎将”则是职事官名称,品秩也是正四品下。
………………………………

第三十六章 大医精诚

    在从三清殿出来的路上,孙思邈已经从张阿难口中知道了此行的目的,稽首道:“陛下宽心,贫道这就为腾王殿下察看腿伤!”说罢就不再理会李世民拳拳的目光,径自走到李元婴的面前,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微笑,“请腾王先坐在胡床上,贫道才好施诊。”

    李元婴对孙思邈可是发憷得紧,看这牛鼻子老道那模样就知道他还记得仇呢。想起这事李元婴依旧是忿忿不已,如果不是自己当初向天可汗哥哥进言,派遣高履行下剑南道寻访这牛鼻子,继而被天可汗哥哥供奉在宫内的三清殿里,衣食无忧不说,并且让秘书省著作局和殿中省尚药局协助他编修医书,否则现在这牛鼻子怕还在峨眉山喝西北风吧。不念情也就罢了,至于把自己当成仇人吗!

    不过听说这牛鼻子的医德还算过得去,应该不至于动什么手脚。李元婴自思薛仁贵的医术只是半路出家,虽然现在已经可以活蹦乱跳了,但能让药王孙思邈好好检查一遍,那总归是好的,若是真的落下太子大侄子那样的病根,哭都没地方哭去,便按照这个牛鼻子的吩咐坐好。

    孙思邈瞥了一眼李元婴,以他近百岁的阅历哪能看不出来李元婴心里面在想些什么,一边蹲下埋头察看李元婴右腿上的旧伤,一边用仅仅他和李元婴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李元婴微微错愕,来到唐朝也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而且在大安宫守孝的时候,为了系统地学习下繁体字,顺带着对“之乎者也”也熟悉了不少,虽然这牛鼻子的两句话说得文绉绉的,但李元婴大致还是听出来了他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即使他对自己仍然存在着怨恨,但是他作为一个医生,在对待病人的时候,不会因为是仇人而另有想法。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李元婴心里将孙思邈刚才的第二句话又暗念了两遍,想起他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里,医生都已经成了强盗的代名词了,对孙思邈不由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大医啊!

    “孙思邈之所以会对我有怨,想来也是因为埋怨我把他束缚起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时随地救治平民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两年前奏请皇兄集著作局、尚药局之力编修《本草》、《千金要方》,怕也是为了弥补不能像以前那样行医的遗憾吧……”李元婴心里不由自责起来,对孙思邈的怨念早已烟消云散。想想当初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在现代文明的腐蚀下,哪里还能找得到像孙思邈这样的医者呢?否则他当年也不会因为无力支付高额的医药费而成为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孤家寡人。

    突然孙思邈眉头一皱,轻咦一声。这可把两仪殿上的所有人给吓坏了,因为刚刚得了赏赐而没止过笑容的李道裕顿时脸色煞白,身体摇摇欲坠,难道这就是古人说的乐极生悲吗?要是腾王殿下的腿脚出了什么问题,那他这个右卫翊一府中郎将可就当到头了,虽然他遇到腾王已经是腾王右腿受伤后三个多月的事情了,但腾王毕竟是由他一路护送回来的。太子殿下的腿已经治不好了,如果腾王再出了事情,陛下盛怒之下会听自己的解释吗?没有流放岭表就是祖上烧高香了。

    原本还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的李元婴更是立刻惊醒了过来,眼神惊恐地盯着依旧埋头察看伤口的孙思邈。他好不容易时来运转,从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穷小子成为了如今贞观朝的天潢贵胄,难道否极泰来的代价是要成为一个像李承乾那样的跛子吗……如果不是李元婴现在是坐在胡床上,怕是早就瘫倒下去了。

    这时孙思邈也发现了李元婴的异样,抬头看到李元婴面如金纸,一脸的不解。

    李世民哪里还按捺得住心里的焦急,莫非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慌忙从案几前冲了下来,张阿难见状连忙上前相扶,结果被李世民给一脚踹开,三两步走到孙思邈的身后。紧紧地抓着孙思邈身上的道袍,紧张地问道:“孙道长!二十二郎的脚伤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古人一般都是最爱幼弟、幼子,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之弟长安君和西汉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李世民当然也不例外。而且自偷梁换柱,换成了现在这个李元婴,提前百年让“颜体”面世,并冠以“腾王体”之名后,酷爱书法艺术的李世民对李元婴的爱护,甚至引起了他那几个嫡子的嫉妒。所以现在李世民的心情就可以理解了。

    “什么——二十二郎的脚怎么了?”李世民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一声惊呼。紧接着,头疏两博鬓,身着钿钗礼衣的长孙皇后在四个面容姣好的宫女的簇拥下出现在了两仪殿上。也许是紧张李元婴的缘故,即使两年前病入膏肓却仍然不失雍容华贵的她今天反而有了一种跌落凡尘的感觉。

    “臣等见过皇后娘娘!”李大亮等人见到长孙皇后的到来,连忙低头行礼。李元婴则坐在胡床上无精打采地朝长孙皇后抱拳道:“元婴见过皇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