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小皇叔-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没事!”李孝逸把脑袋一伸,见萧老学士并没有跟着出来,暗松了一口气,否则自己这双耳朵就又要受罪了。
李孝逸口中的这个晋王殿下这时候也总算是止住了眼泪,依旧带着哭腔说道:“上官学士,没事,只是我今天第一次见到滕叔,所以站在弘文馆门口想等着滕叔出来,结果不小心被孝逸王叔撞倒了!呜……呜呜!”
李元婴从怀里掏出早上初雪为他准备的一条手绢,擦了擦这个哭鼻子的晋王殿下脸颊上的眼泪,上上下下地打量了老半天,才轻声问道:“你是稚奴?”
小男孩扁着嘴,委屈地点了点头,“稚奴见过滕叔!”
李元婴总算是确认了下来,这个小家伙就是大唐未来的皇帝,有着史上第一彪悍老婆武则天,而且更改起年号和官职名称来像吃菜一样的唐高宗李治了。要不是亲眼所见,李元婴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倒不是说李治刚才哭起来没完没了,毕竟人家现在还是个半大孩子而已。只是李元婴记得他这个九皇侄好像比他还要大上几个月吧,怎么长得比他还矮了一个头,刚开始他还以为这个小家伙是老十纪王李慎呢。如果李治现在能听得到他这个“滕叔”心里所想的话,肯定比现在还委屈,明明是滕叔自己长得太高了嘛,他现在这个头才是十岁男孩的标准身高。
不过“滕叔”这个称呼实在是有点不好听,听着就跟“疼叔”一样,感觉渗得慌。李元婴吓唬着说道:“稚奴啊,你以后叫叔为‘小皇叔’好了!今天你第一次见到小皇叔,就被你孝逸王叔撞疼了,估计就是因为你心里一直在叫叔为‘滕叔’闹的。”
………………………………
第四十八章 学习滕王好榜样
李治登时就被唬住了,忽闪着眼睛,连连点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滕叔”这个称呼是不敢再叫了,否则他现在这个小身板,天天被孝逸王叔撞上一下,还不得散架啰。
李元婴满意地笑笑,吓唬小孩可是他的强项,什么巫婆啦,人贩子啦,穿越前邻居家那个三四岁的小孩就没少被他吓唬过。“稚奴在门口等着皇叔有什么事情吗?”
见李治好像没什么大碍了,李孝逸和上官仪都暗松一口气,若是晋王殿下摔出个好歹来,那他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上官仪朝李孝逸一拱手,又退了回去,作为老萧在弘文馆里的助手,他还承担着送老萧回家的任务呢。
李治嘟着嘴说道:“昨晚听母后说小皇叔今天也会来弘文馆,让稚奴以后在弘文馆要听小皇叔的话,认真听萧老学士他们讲课。不过小皇叔今天坐到孝逸王叔那边去了,稚奴没能向小皇叔问好,所以下学后就在门口等候小皇叔出来。本来稚奴也跟纪弟(即纪王李慎)说好了的,结果一下学,纪弟就不见了。”
李元婴这下明白了,恐怕长孙皇后平常没少拿他当榜样教育这个未来的皇帝吧。唉,看来这学习“滕王精神”的热潮要平息下来还遥遥无期啊!心里顿时尴尬起来,今天在弘文馆睡了一个上午,估计全被这个未来的皇帝看在眼里了吧。不过面对一个小孩,李元婴的脸皮也不见得比萧德言薄多少,假装不经意间说道:“原来皇嫂也早知道元婴今天要到弘文馆上学,怎么那个滕王友郝处俊到今天早上才通知我,害我昨晚看了一整夜的《左传》,今天困死我了!”并且配合着说话打了一个哈欠。
李治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小皇叔今天在课堂上睡了一上午呢,原来是昨夜没有睡好啊。不过李孝逸却是被彻底逗乐了,早上和李元婴交流过一遍后,他现在哪还不知道李元婴是什么德性。就他,还能彻夜读《左传》?怕是连《千字文》都读不下去吧!转过头去偷笑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平复下来,戏谑地看着李元婴促狭道:“不知昨晚二十二郎都看了《左传》里的哪些名篇啊?”
李元婴一怔,恶狠狠地瞪了李孝逸一眼,心里暗骂,有这么拆台的吗?不过说到《左传》,虽然整本书李元婴没看过,但前世的语文教科书里好像也入选过几篇,这可难不倒他,假作羞涩地说道:“只是囫囵吞枣地略读了一遍而已,并未细读,也就‘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郑伯克段于鄢’这几篇印象颇深。”
李孝逸原本还想再捉弄一下李元婴,不过估摸着萧老学士也快要出来了,马上就改了主意,忙催促李元婴和李治先离开这里再说。李治听到屋里传出来的脚步声渐渐清晰起来,立刻心领神会。李元婴当然巴不得离开这里,李孝逸那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要是再让他背一遍“烛之武退秦师”之类的东西,那他可就要干瞪眼了。
不过李治和李元婴他们哥俩并不同路,李元婴他们自然要出宫,而李治则是回内廷,于是李元婴和李孝逸便把李治送到虔化门外,反正弘文馆和虔化门也就一步之遥。原本李元婴还奇怪,虽说弘文馆离内廷很近,但晋王李治可是长孙皇后嫡出,出门怎么连一个随从小太监都没有。结果刚刚走到史馆,一个头戴高山冠的老太监就出现在了李元婴面前。
“哎哟喂!晋王殿下,您怎么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了?”那老太监见李治一副蓬头垢面的模样,顿时就被吓了一跳,掩口惊呼。掐着兰花指,从怀里掏出一条方巾,就开始给李治整理发冠,喋喋不休地说道:“殿下是不小心摔着了吧,老奴早上就说了,让老奴陪着殿下去弘文馆,殿下就是不愿意,您看,摔疼了吧!”
李元婴见那老太监对他仿佛视而不见,便说道:“稚奴,那皇叔和你孝逸王叔就先告辞了!”
“小皇叔慢走!孝逸王叔慢走!”李治从那老太监怀里挣脱开来,回头作了个揖。
“小皇叔?”那老太监一愣,紧接着满脸堆笑道:“老奴眼拙,原来是滕王殿下!恕罪,恕罪!”
“无妨,稚奴孤就交给你了!”说罢深深一揖,便和李孝逸一起扬长而去。这老太监虽然品秩不高,却是未来皇帝身边之人,礼数方面还是要做全的。
回到左延明门前,除了左延明门的监门卫外,只剩下了薛仁贵、郭迁他们几个,而其他随从,都跟着各家的小郎君回去了。
郭迁一看到李元婴的身影,连忙就奔了过来,一脸紧张地说道:“殿下,您要是再不出来,那迁可就要闯进去了!”薛仁贵、萧钥、王伦也随即围了过来,眼看那些弘文馆生都走得差不多了,滕王殿下却迟迟不见踪影,他们心里面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李元婴只说半路上遇到了晋王所以耽搁了,并把身边的梁郡公李孝逸介绍了一下。显然李孝逸对薛仁贵很感兴趣,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拱手笑道:“原来是单戟退百寇的龙门薛仁贵!薛将军,孝逸久仰大名了!”看来郭迁前几天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连李孝逸都知道薛仁贵的事迹了。
“梁郡公过奖了!”薛仁贵脸上一红,连忙说道。身旁的萧钥看着薛仁贵心里也有些嫉妒,薛礼是典军,他也是典军,可是现在长安城坊间流传的都是薛礼的英雄事迹,随便一个路人都知道河东出了一个勇冠三军的龙门薛仁贵。比起家世,他和薛礼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如今已经而立之年了仍旧是籍籍无名。当然嫉妒归嫉妒,经过这几天的接触,萧钥对薛仁贵还是很佩服的,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走出承天门,李元婴奇怪地看着李孝逸,“孝逸从兄身边没有带着几个随从吗?”
“带随从干什么?那些都是某长兄留在京师看管某的眼线!某才……”话还没说完,李孝逸突然拦住正要左拐取道延喜门回平康坊的李元婴他们。
………………………………
第四十九章 街头围堵
“孝逸从兄的府第是在长安县吗?”长安城被一条朱雀大街一分为二,东为万年县,西为长安县,李元婴的滕王府所在地平康坊就位于万年县境内,他见李孝逸突然拦住他们的去路,故有此问。
李孝逸指了指前面说道:“二十二郎,你看那边!萧老夫子还没走远呢,如果不想耳朵受罪,二十二郎还是绕道吧。”
眺眼望去,前面那两个走得比乌龟还慢的背影可不就是老萧和上官仪吗?要是平常,一下学那些弘文馆生也就都跑光了,自然是碰不上走几步就要歇上一会儿的萧德言,不过今天李孝逸和李元婴因为送李治回虔化门,耽搁了不少时间,所以落到老萧的后头去了。
李元婴认同地点了点头,虽然只在弘文馆呆了一个上午,不过对那个萧老头儿,还是心有余悸的,“孝逸从兄说的是,我们还是稳妥点,走承天门大街好了。”薛仁贵他们虽然不明就里,不过都是以滕王马首是瞻,李元婴既然发话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李孝逸则笑道:“还回什么家啊!这两年来我们宗室里面滕王李元婴和梁郡公李孝逸这两个名字基本就没有分开过,今天是第一次见面,自当要好好庆贺一番。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走,二十二郎,我们一起去西市逛逛,昨天听程处弼他们说,前几天西市那里又开了一家新的胡姬酒肆呢。”
胡姬酒肆,李元婴顿时两眼放光。和平康坊只有一墙之隔的长安东市他也是前两天才刚刚逛过一次,西市自然是只闻名不曾见了。早就听说了长安西市云集了高丽、新罗、百济、波斯、大食等几十个国家的商人,素有“金市”之称,其繁华程度比起长安东市,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至于长安西市的特色,那些胡姬酒肆,即使李元婴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如雷贯耳了,李白的《少年行》里就写到,“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幸好今天早上没让郝处俊跟着,否则估计这长安西市也去不成了,李元婴暗暗庆幸,打发王伦回府知会杨保媪、张天水他们一声。本来还以为可以跟着滕王殿下去西市,结果又领到了苦差事,王伦羡慕地看了郭迁一眼,只好苦着脸,耸拉着脑袋朝延喜门走去。他一个小太监当然不用害怕老萧的唠叨。
既然是要去西市,他们便改成取道安福门离开皇城。虽然不管是走横街出安福门还是走承天门大街出朱雀门到西市都是差不多的距离,但是承天门大街两旁分布着包括中书外省、门下外省在内的各大有司公廨,所以李元婴他们更愿意走安福门这条路。
走出皇城,沿安化门街向下,差不多走到皇城顺义门附近,前路就被一群人给挡住了。
“那里是怎么回事?”李元婴奇怪地问道,安化门街可是长安城六条主干道之一,就这么被人给堵住了,附近顺义门的那些监门卫却视而不见,一点反应都没有。至于维持京城治安的左右武候府,更是不见了踪影。
李孝逸冷笑一声,正要说话,萧钥倒抢先说了,“殿下,前面为首的那个少年卑官认得,他叫柴令武,算是长安城一霸了,算起来他还是殿下的外甥呢!”
“柴令武?”这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啊。
萧钥见李元婴还没有反应过来,继续道:“就是平阳昭公主和谯国公柴绍的第二子!”
“原来是平阳皇姐的遗子!”李元婴这下想起来了,这个柴令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