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小皇叔-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趺此刀际枪Τ贾螅魑谕蹂挠布砑蓟勾栈睢7凑塾植皇翘炜珊垢绺绲亩樱饰皇敲皇裁粗竿耍裁槐匾ズ统に锛摇⒎考艺庋某眯鹿蠡蛘呶逍掌呒艺庵执星甑暮烂攀孔辶觥
想着想着李元婴的嘴角不由咧开,就在他美滋滋地时候,突然如遭雷击。
“怎么了?”李元晓紧张地问道。
李元婴苦涩地摇摇头,低喃道:“密皇兄莫担心,小弟想一个人走走!”说罢也不理会坐在地上的郭迁和王伦两人,独自朝小山丘上走去。
见元婴心情时好时坏,元晓还是不放心,踢了郭迁一脚,怒道:“你们两个还不快过去侍候着!”
李元婴缓缓走在山坡上,低头苦笑,他隐约记得阿武进宫应该是在贞观十一年,距现在最多也只有两年的时间,而他却要为刚刚死掉的李渊守孝三年,这条釜底抽薪之计还怎么执行!
对了,李元婴一拍脑袋,好像他那个天可汗哥哥纳阿武入宫的前因是长孙皇后已逝。李元婴对这位二皇嫂还是很有好感的,史书上可是说她贤惠得不像话,若是能够延长她的寿命,可谓一举两得,而且貌似李治恋上阿武也是恋母情结在作怪。
来到唐朝已有半个月,李元婴从其他人口中也了解到自从去年他这个二嫂在九成宫染疾后就没有痊愈过,尚药局名医无数,前些天为自己看病的尚药奉御许孝崇就是一代医家,这些人都没有办法,更何况是自己呢,除非是能找到传说中的药王孙思邈。
郭迁和王伦看李元婴脸色一直阴晴不定,当然不敢打扰,只是在心里嘀咕,自从腾王殿下从昏睡中醒来后,就感觉有些怪怪的。
………………………………
第四章 第一只蝴蝶
“啊——终于解脱了!”站在大安宫内的一处小山丘上,李元婴忍不住大吼了一声。整整二十七个月的守制生涯终于在今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天可汗哥哥树立的孝子典范,这二十七个月来,李元婴一直是老老实实地宅在大安宫内,就差没有去献陵结庐而居了。在没有任何娱乐项目的情况下,李元婴只好提起毛笔,用写写画画打发时间,正好系统地学习下繁体字,否则一个不识字的亲王要是传出去,非被人笑掉大牙不可。
李元婴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也许正是骨子里这点天赋的作用,李元婴的作品流传出去后,曾经在少年宫学画无疾而终的他竟然得到了刑部侍郎阎立本的夸奖。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阎立本啊,他的《步辇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凌烟阁功臣图》的作者,和胞兄阎立德一起被称为唐初最出色的画家。不仅如此,阎立本还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并在高宗年间拜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如果能拜阎立本为王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王师”是从三品的职官,而阎立本现在是正四品下,可行性还是有的。
书画不分家,受到鼓舞的李元婴很快就摆脱了当年在少年宫里留下的阴影,愣是让颜体提前了一百年问世。这还得归功于他前世在少年宫里临摹了一年的《颜勤礼碑》,虽然当年的水平惨不忍睹,但是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对于那些精通百家字体的全能型穿越者来说,李元婴并不是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一个颜体就已经很知足了。
唐太宗李世民应该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对书法最为狂热的一位了,不仅自己“工隶书、飞白,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而且他在位期间,书法名家虞世南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褚遂良更是与外戚长孙无忌一起在他临终前被召为顾命大臣。
本就对他这个幼弟极为疼爱的李世民在看到李元婴用颜体书写的《过秦论》后,立刻就被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风格给吸引住了,虽然笔法稍显稚嫩,却依旧爱不释手。大喜之下就让李元婴留在了京师,并在靠近皇城的平康坊赐给了他一座府邸。随后,颜体被正式命名为“腾王体”。
李元婴自然是喜不自胜,虽说如果出阁之藩就是天高皇帝远,但初唐和其他历史时期可不一样,宫廷斗争频繁,像他这样的皇族,若是外放出去,以后指不定就会被牵连到太子谋反案、房遗爱谋反案中去。而且大唐的首都是七世纪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好不容易来个人品大爆发,到大唐走一遭,比起那些普通的州县,李元婴更愿意留在长安城。
值得庆幸地是,李元婴那位贤惠得不像话的二嫂,终于颤颤巍巍地熬过了这两年,并且身子骨也越发地健朗起来。当然这主要是李元婴的功劳,李世民之所以对他这位幼弟如亲子般的宠爱,有一半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日,唐高祖李渊葬于献陵,李元婴也第一次见到了他那位赫赫有名的二皇嫂,虽然害病一年有余,脸色略显憔悴,但仍能从其中看出她昔日的风采。怪不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会在禁苑中起一座极高的台观,时常登观以望昭陵,以释其思念之意。
当李元婴提到孙思邈后,他这位天可汗哥哥也只能黯然长叹,药王孙思邈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可其人却视功名如粪土,多次征召,称疾不就,加之又行踪不定,李世民虽贵为天子也无能为力。
李元婴前世对药王孙思邈很是崇拜,野史传说他活了一百四十一岁,所以对他也有过一些了解,记得他相继在太白山、终南山和峨眉山隐居过。话到嘴边李元婴突然冷汗直下,要知道他那个便宜老爹才死了五个月,若是早知道孙思邈的下落,那为什么当日不说出来呢!
心里暗道好险,不过为了以后的身家性命,又不得不发。长孙皇后见元婴欲言又止的样子,关切地问道:“二十二郎,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想求你二皇兄啊?”
见长孙皇后关怀之心溢于言表,投桃报李也好,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好,李元婴把心一横,踟蹰片刻后回道:“皇兄、皇嫂!是这样的,几日前臣弟曾经听周围的宫人谈论,孙思邈曾经在太白山、终南山以及峨眉山一带隐居过。臣弟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是皇兄遣使能够找到孙思邈,他也不敢不来京师吧!”
李世民捋须点头道:“那是当然,我即位之初,也曾与其有过一面之缘,只是此后再无他的行踪。二十二郎,那些宫人又是从何处得知?”
李元婴挠挠脑袋说道:“这个臣弟就不清楚了,只是今日见皇嫂面色不佳,突然想起这事情,如有不当之处皇兄不要见怪!”
李世民虽然已为皇帝,但最为宠爱的依旧是伴随他半生的长孙后,听了李元婴的话,高兴还来不及,又岂会怪罪。不过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意动,却劝阻道:“陛下,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万不可因臣妾一妇人而劳师动众啊!”
李世民皱眉道:“皇后说的是什么话,你为天下母,岂是一般的妇人可比!不要说了,你的身体已经拖不得了,既然连甄权都束手无策,那不管能不能找的到孙道长,我都要试一试!”
就这样,李世民以长孙皇后的表弟,高士廉之子高履行为使,下剑南沿途寻访孙思邈,终于在峨眉将正在研制太一神精丹的孙思邈给强行请到京师。
长孙皇后渐渐恢复健康,李世民大喜过望,亲笔提下《赐真人孙思邈颂》:“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愣是把这位药王给强留在了长安城。
而孙思邈可能也从什么地方听说了他的行踪就是被腾王给泄出去的,每每见到李元婴就没给过一点好颜色。弄得李元婴郁闷不已,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得罪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伴君如伴虎的皇帝,另一种就是医生了,特别是像孙思邈这样能从阎王手中抢命的神医,没想到却把他给得罪了。别人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他却是收之东隅,失之桑榆。
注:唐朝帝王的自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森严,只要不是在正式场合,很少有自称“朕”的,一般都是自称“我”、“吾”、“余”等,特别是和亲近大臣宗族对话的场合更是如此。
参见唐人笔记《隋唐嘉话》,例: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
第五章 送别
李元婴有时想想也只能摇头苦笑,别人穿越到初唐,不是拜孙思邈为师,把他肚子里的那点东西给榨干啰,就是把孙思邈给忽悠成自己的私人医生,而他倒好,却成了最不受孙思邈待见的人……
值得庆幸的是,也许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直到今天,李元婴还没有听到阿武进宫的消息。不太放心的李元婴特地让郭迁和王伦去打听了一下应国公武家,特别是武士彠女儿的近况。得知除了武家长女已嫁贺兰安石外,次女、季女都还待字闺中,武家长女应该就是将来艳名远播的韩国夫人武顺吧,李元婴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那两个小太监的行动却被杨保媪给发现了端倪,郭迁、王伦岂是在宫廷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杨保媪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套得干干净净。使得这段时间以来,杨保媪总是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李元婴,心里琢磨着是不是等孝期结束后,让皇后为殿下选一位贤良淑德的腾王妃,要不先纳几个孺人、媵也成。这也怪不得杨保媪,当年李世民迎娶长孙氏的时候也才十五岁,而那时候的李世民还只是唐国公家的二公子。
“二十二郎,又在登高远眺呢?”
一个爽朗的声音打断了李元婴的回忆,李元婴并没有回头,有些不舍地说道:“密皇兄,你什么时候去虢州上任?”
来者正是密王李元晓,虽然李元婴已经不是原来的李元婴了,但是经过这两年多来的相处,他与这位同龄兄弟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被李世民留在京师的李元婴不同的是,李元晓马上就要出阁之藩了。
元晓强笑道:“这事情可耽误不得,愚兄已经安排好明天离开京师了!”
“怎么这么急?”李元婴叹道,“小弟明日一定前往灞桥送别!”李元婴知道,一旦藩王出阁,特别是当今皇帝不是自己老爹的时候,要想回京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唉,我说你们两个有什么好惆怅的,好歹虢州距离长安城才不过四百多里地,你们的老哥我可是要去苏州赴任啊,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到京师!”李元祥走到元婴和元晓旁边,一脸的阴沉。
不用说李元婴和李元晓也知道李元祥怕是把他们给恨死了,同是高祖大武皇帝之子,李元婴留在了长安城,李元晓的虢州也在京师附近,而他却被他们的二皇兄给打发到几千里外的苏州去。
虽然李元祥从小骄纵,与还留在大安宫内的几个兄弟关系都不怎么样,不过李元婴比起他们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长袖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