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看着看着,崇祯的脸色却慢慢的变得阴沉了下来。

    “魏国公……居然还牵扯到了魏国公?”

    大明开国的时候公爵还是非常多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真正流传下来的就四大公爵。

    英国公、定国公坐镇北京,黔国公镇守云南,魏国公镇守南京,都是险要之地,深受皇恩。

    如今朱慈烺居然把当代魏国公给抓了,这件事情可就有点大条了。

    崇祯也明白过来,为何范景文在得到这些弹劾奏章之后会第一时间召集诸多内阁成员入宫求见了。

    有点棘手啊。

    崇祯抬起头,注视着面前的几名内阁成员,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作为首辅,范景文自然是第一个开口:“陛下,老臣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不能听殿下的一面之词,应该立刻派出钦差前往南京,把事情查清楚再做打算才是。”

 218朱慈烺奏章抵达范景文瞬间变脸

    从范景文的角度来说,他想的其实就是息事宁人,毕竟江南可是对于大明而言眼下最为重要的地方,他当然是不希望江南会出什么乱子的。

    听完了范景文的话之后,崇祯皇帝眉头再一次的皱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发表意见。

    他还需要等待着其他的内阁大臣们更多的表态。

    其他的内阁大臣也纷纷开口了,他们的意见大致上都是和范景文相同的。

    “陛下,这件事情还是事关重大,确实是应该要好好的查清楚,不然的话怕是会影响朝廷在江南那边的民心。”

    “江南已经是如今最为忠诚于大明的地方了,老臣有点担心,如果太子的手段过于凌厉的话,会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殿下作为年轻人做什么事情都很有冲劲,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陛下也应该要知道殿下做事有时候其实是太过鲁莽并且欠缺考虑的。”

    在场的人其实基本上都是超过了四五十岁的政治家,他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喜欢用一个更加沉稳而严谨的角度去思考,这就让他们天然的站在了朱慈烺这种年轻人的反对立场上。

    作为一个年轻人从来都是热血沸腾的,做什么事情也都是往往会更愿意去选择冒险的那一种,和热血已经消退掉的中老年人,虽然是同一种人种,但往往做出的决定完全不是同一个路数了。

    在听到大家都这么说之后,崇祯皇帝明显也动摇了。

    他暗自思考了一会,然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说的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这样吧,李爱卿你就作为钦差走一趟这个江南,看看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邦华毕竟也是当过左督御史的,算是三法司的领袖之一,让他来负责这个事情,也算得上是顺理成章。

    在看到崇祯已经宣布了命令之后,众人心中多少也放下一片大石。

    其实还有一点事情是不为崇祯这个皇帝所知道的,那就是抵达江南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弹劾的奏章,同时还有暗中江南许多家族送到内阁大臣们案头的一些求救的信。

    众所周知,大明所采取的是一个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之中,南方的士子成绩是比北方要更好的,在明朝开国的时候甚至出现过整个科举皇榜全部都被南方士子给垄断的情况。

    虽然说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明也是特地分成了南北两个榜单来进行公布,但是呢,这并没有改变大部分的官员依然还是出生于南方的事实。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实的存在,所以说江南官员的声音,尤其是这几乎代表了大半个江南的魏国公一脉官员的声音,是可以被清清楚楚的传递到这些内阁大臣的耳中,并且这股力量还可以推动着这些内阁大臣来为他们说一些好话。

    当然啦,那个大臣们也并不是傻瓜,他们不会说直接了当的去反对未来的太子殿下,他们所做的也就是官场上最习以为常的一个面对困难时候的计策。

    拖延时间。

    派出钦差去拖延时间,就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事情。

    钦差将会查出事实的真相,不管事实的真相怎么样,至少这些内阁大臣们都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去和那些来自江南的朋友和亲人交代了。

    崇祯皇帝在宣布了这个钦差的人事任命之后,就打算宣布散会了,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承恩突然拿着一份奏章,非常快速的走进了宫殿之中。

    “这是来自于太子殿下通过东厂渠道所送上来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在听完了王承恩的这句话之后,在场的那些内阁大臣们原本想要离开的脚步,一下子就停顿了下来。

    他们的心中都很清楚,既然太子殿下都已经送来的奏章,那就说明了,太子殿下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了一些风声,他要上奏章来在崇祯皇帝这边争取一下。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事情还是存在变数的。

    崇祯在阅读完了来自于朱慈烺的奏章之后,他的脸色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让在场的内阁大臣们心中一跳,知道事情确实如同他们刚刚所想的那样,开始有了新的变故。

    崇祯抬起头,对着面前的几名内阁大臣说道:“这事情解释起来还是相当费力的,诸位爱卿传阅一下这份奏章吧。”

    带着好奇的心理,几名内阁大臣们很快将奏章传阅了一遍。

    范景文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是第一个,他看着面前的奏章,脸色也同样起了不小的变化。

    奏章上面的内容其实是很简单的,主要是说了两件事情。

    第一,魏国公府在南京城之中私吞大片土地,同时勾结官员偷税漏税,作为南京守备虚报兵员吃空饷,当着朱慈烺的面杀人等等,总计是五十四条罪名。

    第二,朱慈烺已经将魏国公府和相应的三十一座官员府邸全部都抄家了,总计抄出来的现金超过了五千万两,各种家具珍宝园林等等价值无法计数。这些现银将会在明年春天就启程,运往北京城来缓解大明朝廷这边的危机。

    范景文瞪大了眼睛:“……五、五千万两?”

    五千万两是什么概念呢?

    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户部未征收上来的军饷、关税、盐课及仓助达一千零五十三万两,拖欠率是85,真正入库的钱只有一百八十五万两。

    是的,一百八十五万两,这就是去年一整年时间里真正能被动用的钱……

    再把时间翻回两百年前,永乐皇帝朱棣在世的时候,大明户部一年能获得的税收是多少?三千万两!

    现在,朱慈烺说了,他能上交给大明朝廷五千万两,而且全都是现银……

    白花花的现银。

    这五千万两如果按照去年大明实际入库收入来算,等于是整整27年的收入!

    这里要稍微提一下,范景文作为内阁首辅,他现在的职位是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是大明真正管钱的人,也是被大明举国上下各种官僚机构死命催着给钱的人。

    砰的一声,范景文翻案而起,一张老脸十分通红,说话的时候语气慷慨激昂。

    “陛下,太子殿下在江南所做的事情,绝对是奉天承运,得民心,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的。老臣觉得,这什么钦差,不派也罢!”

 219崇祯帝收回成命众大臣十分满意

    范景文的这番话可以说是非常突然,直接就让在场的其他人愣住了。

    已经被选为钦差的李邦华忍不住道:“范大人,你这是?”

    李邦华在说话的时候,他的心中是相当不满意的。

    这一次可是他露脸的好机会,说不定就能因此闻名天下。

    范景文刚才支持派出钦差,怎么现在就反对,是不是故意要和李邦华做对?

    范景文也不废话,直接把奏章塞到了李邦华的手中:“李大人,你自己看吧。”

    李邦华目光落在奏章上,也愣住了。

    “五千万两?”

    这个数字对李邦华而言,同样也具备着无以伦比的冲击力。

    李邦华的脑海之中浮现起前天早上的一幕情形。

    那是在刑部的大门口,一群官员十分愤怒的包围着他。

    “李尚书,咱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发过冬的俸禄和补贴啊。”

    “尚书大人,再这样下去,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尚书大人,这年要过不下去了!”

    “当官当得要活不下去,您说这怎么办?”

    是的,这些刑部的官员,都是来找李邦华这位新任刑部尚书讨薪来了。

    当时的李邦华是非常尴尬的,他只能各种场面话,勉强应付过去。

    “诸位,不是老夫不想要钱,实在是户部那边的范大人说了,国库现在也没钱,他确实是没有款项拨给咱们刑部啊。这样吧,老夫现在再去和范大人交涉一下,一定要让他给老夫一个交代,如何?”

    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李邦华去了户部,好说歹说从范景文的手里拿到了两万现银,回去刑部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发放完毕。

    但问题是,刑部现在上下所有官员、吏员、衙役、仆从等人在内,拖欠的俸禄还有十八万两呢!

    李邦华下意识的看了范景文一眼,发现对方正在朝着他点头。

    李邦华几乎是一瞬间就完全理解了范景文的意思。

    如果真的有了这五千万两的话……区区十八万两,还算个事?

    李邦华深吸一口气,信手将奏章交给一旁的施邦耀,站起来非常认真的说道:“老臣也觉得,太子殿下毕竟是拥有陛下所赐予的‘便宜行事’之权,只要能够证明魏国公确实是有罪的,那就可以让殿下当场惩治,合情合理合法。至于老臣的这个钦差……若是陛下觉得可以的话,不去也可。”

    如果说发起钦差议程的范景文刚刚那番话已经足够让人吃惊的话,那么现在作为钦差本人的李邦华居然也主动提出取消钦差,这就真的是让人下巴跌落了。

    施邦耀忍不住道:“李大人,你这又是何必?”

    李邦华呵呵一笑,心道若不是被刑部那帮官员逼宫到了这个地步,老夫又何必在这大冬天的离开京城,冰天雪地的跑去南方?

    领着新发的俸禄和奖金,呆在北京城的大房子里烤火,搂着美妾喝酒,再跟儿孙们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再去官衙里享受下属们的溜须拍马它不香吗?

    李邦华道:“施大人啊,你看完便知。”

    施邦耀半信半疑,看着从李邦华这边转手的朱慈烺奏章,看着看着,同样也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在范景文和李邦华似笑非笑的目光之中,施邦耀抬起头,一脸正气凛然的说道:“范大人和李大人所言极是,陛下,臣也觉得,这钦差……不派也罢!”

    ……

    所有的内阁重臣,在看完了朱慈烺的奏章之后,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改变了立场。

    他们对朱慈烺表达了完全的支持,认为魏国公若是真有罪行,那就应该直接由有‘便宜行事’之权的太子殿下负责惩治,从京师这边派出钦差,那就完全无此必要了。

    至于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答案也很简单。

    五千万两啊!

    这笔巨款对于在场的所有大明重臣来说,都是雪中送炭一般的存在,是真正的救命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