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这句话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一直以来都和多尔衮不对付的豪格。

    虽然大家都知道豪格的话肯定是坚决反对多尔衮的,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豪格和济尔哈朗说的话真的非常的有道理。

    “就是就是,我们管他们内讧做什么呢?”

    “如今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好好的整顿一下军队,再想办法弄一批新的军事物资,把我们大清在之前战争之中所损失的东西都弥补回来。”

    “只要能够让大清的军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我们到时候还需要担心打不过明国吗?”

    多尔衮听着这些话,眉头也是不停乱跳,终于忍不住拍了桌子。

    “简直就是一群鼠目寸光之徒!”

    他毕竟是辅政王,面对着他的发飙,所有人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多尔衮接下来所要说的话。

    多尔衮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开口做出了一番解释。

    “为什么之前的十几年里,皇兄一直都在配合着李自成还有张献忠,这个问题你们就没有想过吗?让俺来告诉你们吧,这是因为皇兄他非常的清楚,俺们大清虽然占据了辽东,可是无论是人口还是物资,都远远无法和南方具有整个中原的明朝相提并论。

    要是俺们什么都不去做,尽管跟明朝进行作战的话,那么大清充其量也就是下一个瓦剌蒙古或者鞑靼蒙古罢了。

    你看看蒙古人这两百多年来一直和明朝战争不断,可是这些战争压根就无法动摇明朝的根基,因为明朝实在是太过地大物博了。

    要灭亡明朝,俺们必须要让这个国家的内部产生问题,因为只有内讧才是最快击垮一个国家的方式。

    如果俺们好好的帮助李自成,让他这颗毒瘤一直在明朝的内部不停的发酵,明朝迟早有一天会因为这颗毒瘤而流血过多彻底死亡。

    若是俺们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看着李自成走向灭亡的话,那么明朝解决了内部问题之后,就会将真正的精力投向俺们辽东。

    到那个时候,俺们就要以辽东这么一小片地方来应对整个明朝上万万人口,几十上百倍国土的压力,你们真的觉得俺们一定能是最后的胜利者吗?

    最好的情况,无非也就是如同当年的辽国一般,和北宋南北对峙。而最差的情况就如俺之前所说的,大清很有可能会就此被彻底灭亡!

    所以俺必须要说一句,李自成一定要救,因为就李自成并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同时也是为了俺们大清,为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懂了吗?”

    多尔衮说完这番话之后,整座大殿之中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片刻后,礼亲王代善突然缓缓的开口。

    “睿亲王说的这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既然这样的话,那么老夫决定支持出兵。”

    不仅仅是代善,再加上双黄旗的索尼、鳌拜等人,同样也纷纷开口,对于多尔衮的计划表示了赞同。

    如此一来支持多尔衮的势力,就已经超过了八旗之中的四旗,成为了真正的多数力量。

    济尔哈朗还有豪格,虽然竭力反对,但正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在大家都已经同意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少数派的意见就被否定掉了。

    于是很快的整场会议就做出了决定,多尔衮将再次出马,率领满清的五万精锐直扑山海关。

    无论如何,满清都一定要确保李自成能够尽可能的活下去!

 241多尔衮率军出征郑亲王暗扯后腿

    为了营救李自成,满清政权在达成了决议之后,组织出兵的速度同样也是飞快。

    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多尔衮就已经率领两万军队从盛京城之中出发了,至于剩下的三万兵马,将会在路上加入到多尔衮的队列中。

    “到了山海关再重新整编也来得及!”

    仅仅一句话,就已经能够清楚的表达出多尔衮渴望从大明手中夺回一场胜利的心思究竟有多么的急切。

    每一次的胜利,都能让多尔衮在满清的政坛上掌控更多的权力!

    唯一让多尔衮有些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应该是没有办法和朱慈烺交手了。

    “若是那个大明太子站在俺的面前,俺这一次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做错!”多尔衮忿忿不平的说道。

    在多尔衮看来,上一次他在草原的失败,完全就是中了朱慈烺的阴谋诡计,非战之罪!

    盛京城的城墙之上,豪格目送着多尔衮的大军离去,脸色并不是很好。

    突然有人拍了一下豪格的肩膀,豪格转头一看,略微有些吃惊:“郑亲王?”

    济尔哈朗淡淡说道:“跟老夫上车,老夫有事和你说。”

    片刻后,在缓缓行驶起来的马车上,济尔哈朗看着豪格,半晌不语。

    这种感觉让豪格如坐针毡,他忍不住开口道:“不知道郑亲王究竟有什么事情呢?”

    济尔哈朗摸着颌下的胡须,淡然说道:“老夫在想,你究竟和明国合作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豪格楞了一下,立刻开口道:“郑亲王不要误会,俺虽然为了除掉多尔衮和明国有过合作,但是俺从来都没有向明国出卖过任何的大清情报!”

    济尔哈朗审视豪格半晌,嗤笑道:“谅你也不敢。好了,这一次老夫问你,你觉得多尔衮能赢吗?”

    豪格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立刻回答道:“若是明国的英国公张世泽或者是太子朱慈烺坐镇山海关的话,那多尔衮绝对没有任何能赢的道理。但俺听说这一次山海关的守将是个什么襄城伯李国桢,俺觉得这个人应该不会是多尔衮的对手。”

    济尔哈朗点了点头,道:“所以接下来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多尔衮打败了李国桢,占领了山海关,给大清夺取了一场胜利。战争过后多尔衮越发得势,老夫多半也会被他压制,而你作为多尔衮的心头大患自然是更加被打压,甚至被处死也不为过。”

    豪格听着济尔哈朗的话,冷汗不知不觉就冒了出来,忙道:“郑亲王,咱们得想个办法啊。”

    济尔哈朗呵呵一笑,反问道:“想什么办法,难道你要老夫出卖情报给明国,背叛大清?”

    豪格哑口无言。

    济尔哈朗拍了拍豪格的肩膀,慢吞吞的说道:“老夫啊,很快就要五十岁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年纪是一年比一年长,人也是一年比一年不行喽!人一老,忘事、丢东西就是很常见的事情,对吧豪格贝勒?”

    豪格愣愣的看着济尔哈朗,完全不懂对方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番莫名其妙的话。

    如果没记错的话,济尔哈朗今年才四十五左右,距离五十还有好几年呢,这能叫“很快”?

    但此情此景,豪格除了点头附和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济尔哈朗道:“好了,你下车吧。”

    豪格:“???”

    片刻后,豪格站在大街上,目送着济尔哈朗的马车离去,内心一万只羊驼在奔腾。

    本来豪格是有马车的,但为了和济尔哈朗同车,他已经吩咐马车先行回府了。

    现在济尔哈朗又把豪格半路抛下,难道要豪格走路回家?

    就在此时,一样东西突然从济尔哈朗的马车之中掉落,就掉在了豪格的面前。

    豪格楞了一下,赶忙上前两步捡起那样物事,朝着济尔哈朗的马车喊道:“郑亲王,你东西掉了!”

    济尔哈朗从车窗之中伸出一只手,朝着豪格摇了一摇。

    马车没有任何停留,径直离去。

    豪格:“……”

    豪格也忍不住摇头,这个济尔哈朗,还真是如同刚刚自述那般,人老了,就容易忘事!

    豪格下意识的看向手中捡起的东西,发现是一张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文字。

    豪格犹豫了一下,展开羊皮纸,阅读起上面的内容。

    不读不知道,一读之下豪格直接大吃一惊:“这、这是……”

    这张羊皮纸上所写的内容可不简单,竟然是多尔衮这一次所率领的军队详细配置。

    详细到什么程度?

    每一旗出动了多少骑兵,多少步兵,多少汉人助战奴隶,多少火炮,多少盔甲,甚至连箭囊里有多少支箭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简直就是把多尔衮的老底抖了个干干净净啊。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镇守山海关的那位大明襄城伯李国桢能够得到这份情报的话,多尔衮对于李国桢而言就完全没有秘密而言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国桢若是真的知晓这些,不说稳赢多尔衮,至少守住山海关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了。

    豪格想到这里,突然心中一动,猛然抬头。

    济尔哈朗的马车已经从他的视线之中消失了。

    这一刻,豪格终于恍然大悟。

    “郑亲王刚刚说的那些话,原来是这些意思!”

    什么老年人忘性大,什么丢三落四,其实都是在暗示豪格啊!

    豪格明白之后,嘴角忍不住扯动,露出一丝讥讽笑意。

    “郑亲王啊,你口口声声说什么一心为了大清,但真正到了争权夺利的时候,终究还是以个人为先啊!”

    豪格左右看看,正好看到一名汉人男子牵着马匹在大街上前行,于是上去一巴掌毫不客气的扇倒了对方。

    “汉奴,告诉你的主子,这马被俺豪格大贝勒征用了!”

    说完,豪格直接骑上了马,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

    汉人男子捂着出血的腮帮子,看着豪格离去的方向发呆良久,然后慢慢的站了起来,步伐沉重的离开了。

    当天稍晚些时间,一名获得了豪格贝勒亲笔签发通行令的信使就从盛京城之中离开,一路急速朝着山海关而去。

    四天后,襄城伯李国桢注视着手中的这封信,先是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随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一次,多尔衮绝对不会在本将军的手中讨得任何便宜了!”

 242崇祯帝再次犹疑朱慈烺会师白杆

    多尔衮出征的消息,自然是用最快的速度被传回了京城。

    “什么,建奴又出兵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也是为之色变。

    崇祯立刻就召集了一次内阁会议。

    “陛下,襄城伯能守得住吗?”范景文忧心忡忡的问道。

    崇祯听到这个问题,心中槽点满满。

    你问朕李国桢能不能守住?朕还想问你呢!

    崇祯按捺住内心的无语,沉声道:“这个问题也是朕想要和诸卿商量的。大家说一说,究竟要不要让英国公抽调一部分兵力回援呢?”

    众人一听,就知道崇祯迟疑的老毛病又犯了。

    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所以能够在大明的境内搞风搞雨那么多年,除去大明本身灾情严重导致有源源不断的流民加入贼军成为兵源,以及满清总是在适当的时机来扯大明后腿之外,崇祯本人的迟疑和摇摆也是一大原因。

    有好几次,李自成和张献忠几乎都已经被大明逼到绝路,再过一两个月就要死翘翘了。

    但偏偏这时候崇祯就是不能下定决心直接弄死,总是会从中原抽调兵力去应对北方满清的进攻。

    兵力抽调之后,原本大明紧密的包围圈立刻出现裂缝,李自成和张献忠趁机逃出生天,很快又招揽一批流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