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音一出,所有人顿时转头一看,发现说话之人正是吴三桂。

    朱慈烺嘴角微微扯动一下,心道果然如此。

    就知道你这个吴三桂不满意,跑来找存在感来了。

    英国公听完吴三桂的话之后,心里是很不高兴的。

    孙传庭是大明陕甘总督,去年刚刚被李自成杀死在西安。

    吴三桂居然说英国公要成为下一个孙传庭,这不是咒他要死吗?

    英国公冷冷的说道:“吴尚书,不知你有何高见?”

    吴三桂站了起来,沉声说出一连串的问题:“我的意见很简单,大明的敌人并不是只有一个李自成,还有北方的建奴!

    如果我们把所有能抽调的兵马通通都南下去和李自成决战,那北方的防御怎么办?

    建奴如果知道我们出兵之后趁机攻击,山海关怎么守,京师又怎么守?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军就是进退两难,这仗还怎么能赢?”

    吴三桂的话说完,英国公下意识的就看了朱慈烺一眼。

    为啥要看朱慈烺?

    因为英国公说的整个方略就是朱慈烺提出来的。

    朱慈烺淡然一笑,同样站了起来。

    “吴尚书,山海关就不需要守了,这几年你确实是守住了山海关,但本宫问你一句,你的山海关帮助大明挡住过建奴的进攻吗?”

    这句话非常的犀利,顿时让吴三桂说不出话来。

    是的,吴三桂虽然守住了山海关,但黄台吉直接带着满清的军队从漠南,也就是后世的内蒙方向绕道南下,在辽西山海关的关宁军只能大眼瞪小眼,啥也干不了。

    吴三桂脸色涨红,他已经失去了军队,急需找回面子以想办法重获权力,所以面对朱慈烺这个太子也不愿意退让。

    更何况,朱慈烺还是那个夺走了吴三桂兵权的关键人物!

    所以吴三桂立刻又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就算是建奴能绕道,但他们绕道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不就给京师这边争取到了防御的时间吗?

    如果没有山海关的话,那京师又有何险可守呢?若是京师被建奴攻破,一切就都悔之晚矣了!所以,这一次我们不应该全力南下,必须要留下一部分的军队守卫山海关,并且防卫京师!”

    吴三桂之所以这么执着,他的想法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山海关是吴三桂经营了好几年的老巢,也是关宁军的守卫之地。

    如果派人去守山海关,那这个任务应该是落到关宁军的身上。

    即便只是一部分关宁军前往山海关,但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只要不在京师这个天子脚下,吴三桂就能想办法悄悄的让人在山海关那边搞一些动作,重新掌控住山海关的军队。

    到那个时候,吴三桂就有了继续和朝廷博弈,甚至对面前这位太子进行复仇的机会!

 78吴三桂看衰离间朱慈烺光速打脸

    朱慈烺看着吴三桂,心中也是好笑。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当不知道一个人的心中是怎么想的,怎么应付这个人就是比较费脑筋的问题。

    但朱慈烺不同,他早就已经通过系统传输的资料以及自己原有的历史知识,知道吴三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想法是肯定会通过行动表露出来的,当吴三桂的整个人生行动轨迹都已经被朱慈烺了如指掌的时候,朱慈烺想要察觉吴三桂的想法就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朱慈烺淡然说道:“吴尚书,你难道忘了之前让你写的那封信吗?本宫就这么告诉你吧,只要那封信能够送到豪格的手里,就算是我们不在山海关放一兵一卒,建奴也会因为忙于内乱的缘故,根本不可能发兵的。”

    豪格手里的那封信,是由东厂的使者秘密送到的,并不是被豪格派人拦截的。

    但是,这封信也确确实实就是出自于吴三桂亲笔。

    这也是吴三桂能够获得自由的条件之一,配合朱慈烺进行一次离间活动。

    吴三桂闻言,眉头明显跳动了一下,但很快又变得镇定。

    吴三桂也不傻,在开口之前,当然也考虑过这件事情。

    吴三桂平静说道:“殿下的这个离间计,未免也太过直接。无论是建奴还是大明,所有人都知道豪格和多尔衮因为竞争皇位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豪格拿出信来,那些建奴的大臣也不会相信的。

    更何况,多尔衮在建奴之中如今可是势力最强的,还有建奴太后大玉儿的支持。而豪格甚至都不是亲王,仅仅是一个普通贝勒而已,他又拿什么来和多尔衮竞争呢?”

    吴三桂的分析其实很简单,他就是觉得这个离间计不可能成功。

    通过舅舅祖大寿的关系,吴三桂其实是知道,多尔衮一直以来都极力主张南下的。

    既然离间计不可能成功,那么以多尔衮势力之强,推动满清南下就是一个非常大概率的事情。

    满清南下,山海关就必须要守,而且要派足够的兵马去守,这就是吴三桂的整个逻辑,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相当严密的。

    听完吴三桂的话之后,一旁的崇祯也开始有些动摇。

    从一开始,崇祯其实就不太看好朱慈烺的这个离间计。

    就如吴三桂所说,崇祯觉得,这离间计太简单,也太明显,很容易就被看破。

    既然会被看破,那么又怎么可能起到效果呢?

    崇祯迟疑一下,道:“要不然,就派个三五千兵马去山海关布防吧。”

    当一个决策者在两个选择之中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的想要选择一个比较折中的策略。

    主力部队南下,小股偏师北上驻守山海关,无疑就是这种折中的策略。

    但是,朱慈烺会答应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朱慈烺开口道:“父皇,山海关当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乃是关宁锦防线的一部分。现在锦州和宁远都已经落入了建奴手中,区区一个山海关根本就完全无法阻挡建奴,继续派兵坚守那里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如今大明需要的是把所有的兵马都集合起来,给南方的李自成致命一击,打通和江南的联系,才是重中之重!

    而且,儿臣已经说了,建奴是肯定不会南下的,那就根本没有派兵去山海关的必要,那样只是浪费我们原本就不多的宝贵兵力!”

    吴三桂冷笑道:“太子殿下,话谁都会说,但是你得拿出证据来!建奴若是真的因为一封信就能被我们如此轻易的调动并且内讧,那么大明早就已经灭亡建奴了!”

    事到如今,吴三桂也很清楚,他和朱慈烺在这件事情的矛盾上是不可调和的了。

    所以吴三桂也是豁了出去,就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当众打一波朱慈烺的脸。

    反正崇祯现在还年轻呢,朱慈烺继位怎么也得二三十年后,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完全不需要担心将来朱慈烺的报复。

    说难听点,如果吴三桂真的得势,将来朱慈烺能不能继承皇位还两说呢,吴三桂怎么会怕?

    就在此时,一声禀报突然从殿外传来。

    “东厂提督方拱乾有十万火急之事觐见!”

    众人闻声转头,正好看到方拱乾犹如一道闪电般冲了进来,随后瞬间拿出了一封信。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建奴的大贝勒豪格回信了!”

    方拱乾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人表情顿时就是一变。

    朱慈烺的离间计大家其实都很清楚,就是利用豪格作为发力点,来离间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两大辅政王,从而挑动满清的内讧并制造混乱。

    现在豪格居然回信,这岂不是意味着

    朱慈烺的策略,成功了?

    崇祯心中急切,立刻让方拱乾把信呈上,迫不及待的拆开阅读。

    满清用的是满,但满清的高层基本上都是汉满两种字通晓,这封信豪格也是用汉字写就的。

    看着看着,崇祯的脸色瞬间乌云转晴,露出笑容。

    吴三桂看着这一幕,心中开始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终于,崇祯放下了信,对着面前期待的众臣说道:“诸位卿家,豪格说了,他非常感谢咱们大明对他的帮助。如今多尔衮因为这封信的事情已经被济尔哈朗联合其他大臣逼迫,不得不开始调查并自证清白。豪格将会继续联合济尔哈朗等人给多尔衮制造麻烦,争取削弱他的权势,甚至是杀掉多尔衮!”

    听完崇祯的这番话之后,在场的所有臣子都震惊了。

    虽然并不知道满清政坛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单单从崇祯所描述的这番话就可以听得出来,这一次的离间计,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朱慈烺微笑了起来,目光落在吴三桂身上:“吴尚书,现在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个结果,其实是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

    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确实是在满清内部效力,但祖大寿终究是一个汉人,而且还是汉人的降将,满清不可能发自内心的相信祖大寿。

    通俗的说,祖大寿充其量就是一个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过来的部门经理,他怎么可能知道董事会里几个大股东之间勾心斗角的真实内幕?

    但是,祖大寿不懂的,朱慈烺他懂啊!

    听着朱慈烺的话,吴三桂的脸色极其的难看。

    吴三桂万万没想到,这打脸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第79章 7吴三桂想找地缝朱慈烺打算亲征

    吴三桂这一刻,有点想要找个地缝钻一钻,但为了保住仅有的一丝颜面,他还是勉强开口:“看来太子……说得很对,这些建奴内部确实是出了问题,给了我们大明利用的机会。”

    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吴三桂不承认。

    大家都在看着呢,继续嘴硬下去也只能徒增笑料,不如光棍点认输,下次再来。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输给朱慈烺了……

    听完吴三桂的话语之中,大殿之中的众人脸色各异。

    英国公一脸好笑的看着吴三桂,让你不要和太子作对,现在知道错了?

    经历过这么多事情,英国公对朱慈烺这个太子是心服口服的。

    凡是太子提出的意见,英国公一律支持;凡是太子认为会成功的事情,英国公一律看好。

    目前来说,这个规律还没有出过错。

    李国桢则有些庆幸,还好刚刚没有开口支持吴三桂,不然的话现在岂不是被连累了?

    李国桢下意识的摸了摸胡须,心想:“太子虽然年轻,但竟然能够对建奴的局势如此洞察,并且抽丝剥茧般的得出判断认为建奴一定会因为一封信而内乱,这能力真的相当可怕啊。”

    再联想到之前曾经一度和李国桢有过合作的王化民和曹化淳……

    李国桢突然打了一个冷颤,心想:“以后若是要反对太子,必须慎重,再慎重!”

    至于在场的其他大臣,那就更不用说。

    要知道除了李国桢和吴三桂之外,其他像什么范景文、李邦华这些人,那都是朱慈烺向崇祯大力举荐的。

    虽然也不能因为这点就判定这些内阁大学士都是朱慈烺的人,但最起码,他们的内心对朱慈烺有好感这是一定的。

    反而是吴三桂,大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不见人影,李自成撤军之后方才姗姗来迟。两相比较之下,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