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其他时间,清国基本上都是在山海关外随意来去,吴三桂只能坐视,完全不敢主动出击。

    李建道:“不是末将看轻大人,末将也打过夹马山之战,知道建奴究竟有多么的凶残。末将曾经以为,建奴怕是我们大明无法战胜的强敌了,直到固安之战中,末将跟随着太子殿下一起击溃了李自成。”

    说到这里,李建看了朱慈烺一眼,继续道:“那一场战争过后,末将发自内心的觉得,如果我们跟随着太子殿下再碰上建奴,那我们或许是能赢的。”

    吴三桂默然。

    事到如今,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关宁军将官不愿意跟随他。

    不是吴三桂不会做人不得军心,也不是担心会遭到朱慈烺这个太子的报复,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跟着朱慈烺能打赢建奴!

    吴三桂想通了,但反而又更加的想不通。

    他堂堂的蓟辽总督,兵部尚书,将门世家出身,真刀真枪的和建奴在战场上血拼过的人,怎么就不如朱慈烺这个才十五岁的少年太子更能打了?

    吴三桂很想要问出口,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朱慈烺是真的有战绩。

    京师保卫战,固安大战,虽然仅仅两场战争,但一场是绝地反击,一场是以少胜多,可以说成色十足。

    要知道就在京师保卫战前,甚至连吴三桂都觉得京师是绝对没有机会守住的。

    就是这个几乎可以称之为0胜率的战争,被朱慈烺守住了。

    然后,还翻盘了,打赢了李自成!

    这样的战绩放在这里,再结合朱慈烺十五岁的年纪,任何人都无法提出质疑。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看着那些不愿意出列的将官,缓缓说道:“所以你们都是这样的想法?”

    没有人回答,但这种沉默其实就是一种默认。

    吴三桂大笑了起来:“好,很好。既然如此,那么你们就留在太子身边,跟随着太子作战吧。本官衷心的祝福你们,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击败建奴,为大明建功立业!”

    说完这句话之后,吴三桂头也不回的走了。

    吴三桂一走,郑蛟麟等人自然也就只能灰溜溜的跟上,那些愿意跟随着吴三桂的将官也随之离开。

    朱慈烺看着吴三桂离去的背影,也是不由摇头。

    本来嘛,大家平分精锐,一人一万不就很好吗?

    现在好了,在本宫面前装了半天,最后只拿到了六千兵马,还是比较逊色的那六千,这是何必呢?

    算了,你永远无法阻止一路奔向地狱的人。

    朱慈烺回过身来,注视着面前的诸多将官,脸上露出笑意。

    “坦白来说,诸位的选择还是很让本宫意外的。”

    意外是真的意外,朱慈烺原本仅仅是想要挑选一批忠心的部将,但到了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这些有才能的大明将军,其实也是很忠心的。

    以李建为首,众多将官纷纷朝着朱慈烺行礼。

    “末将等誓死追随太子!”

    朱慈烺笑了起来:“追随本宫当然是好的,但誓死就不必了,要本宫说呀,还是让那些建奴、李自成去死吧!好了,大家都收拾一下,做好出发的准备!”

    几个时辰之后,吴三桂带着一万兵马出发了。

    由于之前的插曲,吴三桂只获得了六千关宁军精锐,剩下的四千兵马都是来自比较普通的大明部队。

    一股深切的挫败感在吴三桂的心中激荡,让他的心情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般汹涌。

    竟然被如此看轻。

    竟然在和一个十五岁黄口小儿的比较之中被无情碾压!

    都给本官等着,本官会用真正的战绩向你们证明,本官才是大明最能够依靠的良将!

    吴三桂回头看了一眼大营,下达命令。

    “全军出发,前往山海关!”

    吴三桂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打出模样来,让全天下都知道,大明蓟辽总督吴三桂究竟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将领。

    至少,比朱慈烺要强!

    皇宫之中,崇祯皇帝正在处理政事。

    崇祯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勤政皇帝,前些日子北京城被包围的时候他险些被击倒,那段时间是他继承皇位十七年以来唯一一段不理政事的时候。

    如今大明已经收复了半个北直隶,京师一带的土地重归大明治下,于是重新振作起来的崇祯又开始了忙碌的勤政生涯。

    王承恩走了进来,恭敬道:“陛下,军营那边的兵力分配有回报了。”

    崇祯放下了笔,抬头笑道:“这么快?看来烺儿这一次应该没有为难吴三桂。”

    王承恩回想起了刚刚得到的禀报,表情不由有些古怪,道:“确实如此。”

    王承恩的异状顿时就被崇祯发现,不由好奇道:“怎么,难道又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烺儿看来还是太年轻了,做事不够稳当。吴三桂这个人可能确实不讨喜,但他的能力是在的,对大明也是有作用的,烺儿也不能老是为难他呀。”

    王承恩脸色越发古怪,咳嗽了一声,道:“陛下误会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城外的大营之中四万兵马,总计是两万精锐。殿下原本想要调拨一万给吴三桂,但吴三桂不同意。”

    崇祯有些奇怪:“他为何不同意,难道是烺儿分配不公?”

    王承恩摇头道:“不,根据奴婢得到的情报来看,太子殿下的分配应该是非常公平的。只不过吴三桂可能觉得他的兵马太少,所以他想要最精锐的那一万人。”

    崇祯闻言,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个吴三桂,也太不懂事了,烺儿的兵马虽然多,但那是为了支援山海关和保卫京师两项任务兼顾。他吴三桂就一项守卫山海关的任务,怎么能把所有的精锐都拿走呢?”

    王承恩忙道:“奴婢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太子殿下倒是很大度,说让这两万精锐的将官们自由选择,想跟着吴三桂的都可以去。”

    崇祯砰的一下拍了桌子:“烺儿就是太年轻了,这怎么行?这支关宁军压根就是吴三桂一个人建起来的,这下子岂不是所有的精锐都归吴三桂了!胡闹,真是胡闹!王承恩,你赶紧给朕拟旨,就按照烺儿之前的那个公平方案来分配,趁着吴三桂还没走远,应该来得及。”

    王承恩哭笑不得,忙道:“陛下,这倒是不用了。因为那些将官们大部分都选择了跟随太子殿下征战,只有六千兵马选择跟随吴三桂,而且据说还是两万精锐里比较差劲的那种。”

    崇祯震惊了。

    过了好几秒钟,崇祯下意识的说道:“你不是在和朕开玩笑?”

    王承恩笑道:“陛下说笑了,奴婢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犯欺君之罪啊。”

    崇祯闻言,不由大笑出声。

    片刻后,崇祯眉飞色舞,搓着手对王承恩道:“今晚多加两个菜,把皇后也叫来和朕一起吃饭,朕要好好的和皇后说一说,让皇后也知道她的儿子有多出色!”

    王承恩含笑点头,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过去的十七年里,王承恩一直跟随崇祯,亲眼看着这位帝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直到绝迹。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有了太子殿下的发挥,陛下开心的时间是越来越多了。

    王承恩衷心的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继续让陛下这么开心的大笑下去!

 101朱慈烺进军蓟州郑亲王挥斥方遒

    吴三桂出发的第二天,朱慈烺也随军出发了。

    从时间上来看,山海关其实已经被清军进攻至少两三天的时间,再加上从京师赶路到山海关所需要的时间,山海关那边的局势其实已经是相当危险了。

    作为一座关隘,山海关确实是相当险峻,但也并非是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函谷关、潼关那样能够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何况历史上函谷关和潼关都有被攻破的记录,山海关就更不必说。

    李国桢是这支军队名义上的主将,但经历过这么多件事情之后李国桢也聪明了,一出发就来请教朱慈烺。

    “太子殿下,您说我们应该在哪里驻守为好呢?”

    崇祯给李国桢的任务是让他负责灵活机动,尽量做到能够同时策应山海关和京师两个方面,但并没有指定具体的位置。

    李国桢也很光棍,直接就把这个决策权抛给了朱慈烺。

    对于李国桢的这种行为,朱慈烺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襄城伯啊,你才是这支部队的主将,而且本宫也不懂这些兵事,所以这件事情就由你来拿主意吧。”

    朱慈烺倒也不是谦让,而是他确实在这方面存在短处。

    让朱慈烺按照系统的指示冲锋陷阵,这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像这种大军前进,扎营选址之类的活,那都是古代将领们的活计,朱慈烺一个现代人哪懂这个?

    李国桢一听就急了,还以为是朱慈烺在考验他,忙道:“太子殿下,臣真的已经对殿下的指挥水平心服口服,还请殿下给臣一点薄面,指点一下臣吧。”

    李国桢觉得,太子殿下这明显就是在客气嘛。

    一个能够连接两次大逆转击败李自成的人居然说他不懂兵事,你说这话谁能信啊。

    朱慈烺看着李国桢的模样,多少猜到李国桢的心理活动,也是无语。

    这年头,说实话还没人相信了?

    朱慈烺想了想,拿出地图翻看了一下,然后开口。

    “那就在这个蓟州吧,你看如何?”

    蓟州是京师和山海关之中的一座小城,从地图上来看,蓟州正好属于这两地之间的中点位置附近,支援这两个地方的距离都差不多。

    除此之外,这里距离大明北境的密云、遵化等地也都比较近,一旦满清的部队从这些地方绕道入侵,那么明军也可以迅速赶到并进行堵截。

    李国桢听完朱慈烺的话,立刻迫不及待的同意:“殿下所言极是,那就这么定了!”

    朱慈烺:“”

    过了好一会之后,李国桢又开始虚心请教:“太子殿下,你说这一次建奴会大举入侵吗?”

    这一点朱慈烺倒是已经想好了,摇头道:“应该是不会。”

    作为太子殿下,朱慈烺是能够接触到很多大明不为人知的秘辛以及资料的。

    通过这些资料,朱慈烺基本肯定,目前的满清统治阶层心态其实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就想当个辽国20,如果可以的话能南下占领中原当个金国20也不错。

    但吞并整个大明?就满清现在这点地盘,他们真不至于狂妄到这个地步。

    历史上的顺治五年,也就是1649年,满清曾经有过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的男丁总数为84115人,满洲、蒙古所辖啊哈、包衣奴才数字为212967人,其余汉族、朝鲜、野人女真等各族被统治人口大约在170万到180万左右,加起来才两百万的人口。

    而南边的大明呢?虽然众说纷纭,但所有史学家都一致认可的是明末人口应该是超过一亿的。

    两百万人口对一亿,就算是换谁来,也不敢做这个梦啊。

    也就是因为历史上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满清觉得大明亡国了,才升起了逐鹿中原的想法,全力入关一博。

    但现在大明可没有亡,满清领兵的又是保守派济尔哈朗。朱慈烺笃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