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拱乾愣了一下,随后失笑:“殿下也太妄自菲薄了吧?您可是众人皆知的救世主啊,看看这些大明子民吧,这全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啊!”

    朱慈烺的内心一下子就激荡了起来,他下意识的挺直了身躯,露出自认为最优雅的笑容,温和的朝着道路两旁的众多子民们挥手,口中还打着招呼。

    “大家辛苦了!”“大明的子民都是好样的!”

    老百姓们其实因为过于嘈杂的缘故完全听不到朱慈烺的回答,但是看到朱慈烺挥手致意目光左右移动的时候,还是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更有无数怀春少女盛装打扮,含羞带怯的站在路旁,青涩的一遍遍送着秋波,期望能够得到心目中这位少年英雄的青睐。

    这一段路其实并不算长,也就走了整整半个小时,让朱慈烺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皇城到了。

    崇祯满面笑容坐在御驾上,武百官分随其后。

    朱慈烺等人不敢怠慢,纷纷下马上前,朝着崇祯行礼:“见过父皇陛下!”

    崇祯笑呵呵的招手,道:“襄城伯,烺儿,你们两个上来,随朕入宫!”

    崇祯的御驾是很大的,旁边还站着侍卫,多两个人完全没问题。

    和皇帝同乘入宫,这绝对是无比的荣耀啊。

    李国桢上了马车之后,目光和不远处的吴三桂碰了一下。

    此刻,吴三桂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之前的欢呼都是针对朱慈烺也就算了,反正都是老百姓,但现在崇祯居然让李国桢和朱慈烺上车,独独少吴三桂这个主要将领,简直就是啪啪打脸啊。

    但坦白说,吴三桂好像也没有太多能上车的底气,谁让他在防守山海关的时候战绩那么丑陋呢?差一点点就被济尔哈朗打下山海关,这也不够服众啊。

    就这样,御驾启动,进入了皇宫之中。

    进宫之后,先是去和宗庙告祭祖先,归还兵符斧钺,然后才是正式宣布封赏。

    “襄城伯李国桢身为大军主将,作战有功,封兵部侍郎,仍兼京营提督!”

    李国桢闻言,顿时大喜过望,噗通一声跪下:“臣多谢陛下!”

    京营提督,虽然位置尊崇,但归根结底还是武将。

    但兵部侍郎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兵部二把手,只要再前进一步就能成为尚书,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内阁成员,大明重臣了!

    要知道李国桢今年才二十五岁啊,二十五岁就能拥有襄城伯的爵位和兵部侍郎的官职,简直就是开挂般的人生,这如何不让李国桢欣喜若狂?

    吴三桂在一旁听到这个封赏之中,嘴角也是一阵抽搐,心中有点发酸。

    我老吴军功世家,为大明出生入死,二十五岁的时候才是个参将,居然比不上李国桢这个抱太子殿下大腿混功劳的家伙升官更快?

    接下来宣布的,是朱慈烺的封赏。

    朱慈烺自己都有些好奇,这一次崇祯这个便宜老爹会给出怎么样的赏赐呢?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兹太子慈烺,为国征战屡立战功,朕心甚慰。特赐其开府,大学士范景任太子太师,英国公张世泽任太子太傅,大学士李邦华任太子少师,兵部侍郎李国桢任太子少保,另有太子府属官若干,由太子和诸师傅商议后自行任命。太子亲兵编制三千人,由太子自行组建,内帑拨款两百万两,钦此!”

    王承恩念完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吴三桂张大了嘴巴,半晌都没有合拢上。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不就是太子正式开府吗,有什么好震惊的?

    这是因为大明的太子开府,和其他朝代是不一样的。

    纵观大明历代皇帝,就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里皇位的传承都是非常稳定的,只有在皇帝突然接连暴毙或者是断绝子嗣需要另选他人的时候才会出现动乱。

    这其实就是大明太子开府制度的功劳。

    像这些任命的太傅、太师、少师等等,都是一些荣誉职位,实际上并不在太子府之中做事。

    但他们都是大明朝廷的重臣,同时在名义上也是太子府的属官,当他们在内阁之中和皇帝陛下开完会之后,下了朝还会定期去太子府那边向太子汇报情况。

    有了这批大明重臣的耳提面命,大明的太子们自然就会慢慢的知道整个大明是怎么运转的,军国大事是怎么商议的,又是怎么确保执行的。

    年轻的太子们经过这样的磨砺,等于是有了一群名师在辅导他怎么去当一个实。一旦在任皇帝驾崩,那么已经实习了多年的太子自然就能够立刻顺理成章的接任,在能力上基本是没问题了。

    不仅如此,由于这些重臣们都已经是太子府属官,天然打上了太子的烙印并和太子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皇位交接的时候必然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太子一边,得到这些重臣支持的太子继位自然也就是稳如泰山了。

    甚至都不需要皇位交接,但凡皇帝想要废掉太子,这些重臣们都会全力反对,联手起来的势力之强甚至能让皇帝都无可奈何。

    就比如明成祖朱棣一度想要废掉长子朱高炽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却被当时的太子府众臣反对而未能实现。

    后来朱高炽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成长起来,太子府众臣又劝说朱棣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孙,彻底断绝了朱高煦的登基之路。

    朱高煦后来愤而造反,更是被这些重臣们联手给朱瞻基保驾护航,瞬间平定。

    如果说南京那边的六部相当于是大明的影子朝廷,那么大明的太子府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影子内阁”,只要现任皇帝一死,这个影子内阁立刻就能走向台前成为太子这个新皇的内阁,熟门熟路的掌控大明最高权力。

    朱慈烺能够获准被开府,并且一口气将包括内阁首辅范景、勋贵首领英国公张世泽在内的几名重臣全部纳入太子府中,就等于是完全宣告天下,这皇位将来必然由朱慈烺来继承!

    朱慈烺现在才十五岁,而正常来说太子成人开府的年纪都在“及冠”之年,也就是二十岁,提前了整整五年!

    先是让朱慈烺参议内阁军国大事,如今又让朱慈烺提前开府,甚至还给了朱慈烺一支三千人的太子亲卫军名额,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崇祯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究竟是多么的信赖和倚重!

    从今往后,朱慈烺甚至都能够通过影响他的这些师傅们,来获得对大明军国大事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权!

    太子如此得势,那和太子摆明了不对付的吴三桂怎么办?

    这让吴三桂的心情非常非常的复杂,尤其是在他听到了崇祯对他的封赏过后更是如此。

    “蓟辽总督吴三桂,作战有功,赏白银十万两,丝绸百匹!”

    吴三桂一脸茫然的跪下接旨,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确定,确实是没有其他封赏了。

    吴三桂:“”

    就这?

    没了?

    这一刻,吴三桂的内心之中充满了羡慕、嫉妒,还有恨!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114祖泽润充当说客吴三桂下定决心

    接下来自然还有一份非常冗长的名单以及封赏,但是对于吴三桂来说,他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心思去听了。

    封赏仪式过后,就是盛大的庆功晚宴,吴三桂根本就没有心情,也是草草应付了事,然后离开。

    回到家中,吴襄赶忙迎了上来,笑道:“三桂吾儿,这一次你可是击退了建奴立下大功,为父也是非常欣慰啊。”

    吴三桂:“”

    有时候吴三桂也是很佩服自家这个老爹的,不但逃跑的本事一流,而且就连说话气人的本事同样也是一流。

    吴三桂压根没心情理会吴襄,他此刻心中只有陈圆圆,索性不说话向前走去,却被吴襄一下子拉住。

    吴三桂想要发火,但下一刻吴襄的话顿时让他愣住:“泽润来了,在书房等你。”

    吴三桂吃惊的看着吴襄:“祖泽润?”

    吴襄点头。

    吴三桂大吃一惊,一把抓住吴襄的衣领:“爹,你疯了?若是被别人知道祖泽润来到此地,我们全家都要被满门抄斩!”

    吴襄脸色一变,但依然咬牙道:“可是,他毕竟是你舅舅的继承人,冒险来此必然是有什么大事呀。”

    吴三桂叹了一口气,道:“父亲,当年你都已经卖了舅父一次,为什么就不能再卖一次他的儿子呢?”

    吴襄哑口无言。

    吴三桂走进了书房,没有看里面的人是谁,先把门关上。

    一个和吴三桂年纪相仿的男子站了起来,欣喜的说道:“三桂吾弟,咱们又见面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那位背叛了大明投降满清的舅舅祖大寿收养的继承人祖泽润。

    吴三桂看着对方,脸上没有任何笑容,也没有任何礼节表示,就这么在椅子上坐下,冷冷的说道:“是舅父派你来的,还是建奴派你来的?”

    祖泽润见吴三桂如此的不客气,也是有些尴尬,搓了搓手,道:“是睿亲王的命令,我父亲觉得很有可行性,所以就让我来了。”

    吴三桂呵呵一笑,道:“原来是多尔衮啊?也难怪,济尔哈朗都已经被我打得抱头鼠窜了,这可不就该多尔衮出马了吗?”

    吴三桂今天很火大,正好借此机会发泄一下。

    祖泽润摇了摇头,道:“贤弟又何必这么说呢?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击败了大清的人是那位太子殿下朱慈烺,你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吴三桂被戳到痛处,脸色一变,冷笑道:“那又如何,总比你们建奴仓皇逃窜要来得更强吧!”

    书房之中一时间陷入沉默。

    过了好一会之后,祖泽润才摇头道:“我不是来和贤弟吵架的,这里有两封信,一封是睿亲王写的,一封是我父亲写的,你都看看吧。”

    说完,祖泽润从怀中拿出两封信,放在吴三桂的面前。

    看着面前的这两封信,吴三桂的心中突然有一种冲动,那就是直接把这两封信给烧掉,或者是甩在祖泽润的脸上让他滚。

    就在此时,吴襄的面孔在吴三桂的脑海之中一闪而过。

    吴三桂哼了一声,先拿起了祖大寿的信,看了起来。

    “贤侄三桂亲启:

    数年不见,为舅得闻贤侄在山海关之战中英勇作战,为大明获得大胜,虽你我身处异国,为舅亦是与有荣焉。

    但为舅又从睿亲王出得知消息,大明太子朱慈烺处处与贤侄作对,似有要将贤侄赶尽杀绝之意图。

    贤侄终究是臣子,若是继续停留在大明,将来少不得要被朱慈烺追究,甚至害了你父亲和祖姨娘之性命。

    为吴氏身家计,贤侄当可考虑举兵出关,入大清麾下。如此睿亲王、郑亲王必然大喜,封官进爵不在话下,你我舅侄也可重逢,岂不美哉?”

    吴三桂看完之后,忍不住冷笑了起来,直接当着祖泽润的面将这封信点燃。

    祖泽润大吃一惊,道:“贤弟,你”

    吴三桂冷冷的说道:“这种屁话,我一天能写一百封,要来何用!”

    祖大寿虽然是吴三桂的舅舅,但并不是吴三桂的亲舅舅,所以吴三桂对祖大寿的情分有,但也仅仅是有而已,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