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张永德居然因为这件事,每次请他们喝酒,喝到差不多就公然说李重进心有异志,想要谋反!
  众将又尴尬又害怕,都不敢接话。
  王审琦和不少将领心里都对这种作坊很反感,直爽也不是这么个直爽法。
  官家回京之后,任命李重进为淮南行军都部署,说白了就是把淮南的战事都交给李重进,足见官家对李重进是十分信任的,即使李重进曾经是他皇位的最可能的竞争人。
  在南唐大举反攻之中,李重进和史彦超也是少数还能打胜仗的,军中威望都是打仗打出来的,伪唐人惊惧的称呼他为“黑大王”,在军中也很受将士拥戴。
  而官家走后,张永德就是整个淮南战场的二把手,连更有能力打了不少胜仗的赵匡胤也没能担任,因为赵匡胤不是官家的亲族。
  可偏偏身在如此位置的张永德,居然每次一与众人喝酒就说李重进要造反,这淮南的战还怎么打?这种直爽完全就是不识大体,不懂大是大非的直爽。
  大敌当前,不想着如何退敌,放倒先因个人好恶搞内部斗争。。。。。。。
  这种举动在军中将士们看来,与总在背后指指点点编排人的那些婆娘有何区别?
  因此不少将领,特别是控鹤军的将领越发盼着云节帅能回来,张永德不是个好上司。。。。。。。
  。。。。。。。
  寿州城外,咯吱咯吱的绞盘缓慢转动,众多抛石机器立在城下,随着吱呀一声木头摩擦的巨响,将磨盘大的石块抛向远处的寿州城,随后轰隆一声落在距离墙体十几步外的空地上,飞溅起大片泥土。
  也有不少石块能砸到城墙上去,不过落点七七八八,都不在一处,没法造成大的损伤,寿州城墙连东动一下的迹象都没有,只有有时运气好,砸到城头女墙时候才会把墙头砸倒,造成些许实际损伤。
  巍峨的寿州城外墙到处有破损的坑洼,却依旧高高耸立,巍然不动,城南有弥漫的乳白云雾环绕,若隐若现,淮河边上水汽充沛。
  护城河的水早被挖沟引了出去,排到淝水之中,但寿州依旧坚固南下,一时没有办法。
  寿州城中肯定也十分艰难,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不得而知,但刘仁赡的骨头硬得令人可怕,寿州这孤城已经独自坚守快一年了,期间刘仁赡还出城反击,杀的李继勋大败。
  对于这样一个人,周军将士们是有敬又怕,不过都恨不能拆了他的骨,吃他的肉,大周出兵以来,大部分的精力和兵力都消耗在这寿州城下了,大多数的折损也是在这产生的。
  李重进挎着剑,黑着张脸,远远看着远处城头,城头上似乎也有人在看他,但是距离太远,看不清人。
  他倒多希望哪天刘仁赡也会这么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城头,然后一箭被射死,那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可这样的事情只有做梦的时候才能想,刘仁赡十分谨慎老道,否则他也没法守寿春一年。。。。。。。。
  李重进觉得,现在刘仁赡是他最狠恨的人了,连史从云也要往后排。
  正想着,远处有士兵骑着马踩着半湿的草地赶来,随后停在他跟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在湿漉漉的泥地中道:“禀大帅,控鹤左厢都指挥使王审琦让某告知大帅,伪唐军不少已经登上紫金山驻守了,不过暂时还不知道数目多少。
  王厢主正派人在大道东侧修栅栏拒马,保证寿州这边的供给。”
  李重进身边的将领一脸焦急:“什么,都到紫金山了!那离咱们这不过十几里的路程,他们想做什么?”
  “慌什么。”李重进不满的道:“这有数万大军在,还怕他们吃人不成,他们不敢正面和我们打。
  顶多想解围寿州,寿州被围一年,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先往城里送粮食补给,我们等着断粮道就行。”
  李重进几句话就把这危机说透了,众人也逐渐镇定下来。
  “你回去告诉王审琦,辛苦他了,让他日夜监视好南唐军的动向,如有异动立即来告诉本帅。”
  传令兵答应,立即起身去执行了。
  “大帅,今天城南还要继续安排人攻城吗?”有人小心的问,其实战打到现在,那都不叫攻城了,叫赶着人去送死,谁都不愿干。
  李重进摇头,“不必了。”
  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这几天尽量把人马集中到城北去,贼人已紫金山,咱们不能松懈怠慢,虎捷左厢的人马全部移过去吧。”
  众将得令,下去执行了,临走时,有人小声道:“大帅,张永德说你。。。。。。。有不臣之心,这件事大帅知道吗,我觉得让他在这么说下去。。。。。。。不妥!”
  李重进看他一眼,面无表情道:“让他说去吧,不必理会。”
  待到众人退下,李重进才收回思绪,张永德的事他早就听到消息,他心里也很不高兴,原本准备亲自去对方营帐中与他理论一番的,大战当前,怎么能到处说这种影响军心的话!而且分明是赤裸裸的诬陷他。
  不过后来他打消这个念头,因为官家给他来了书信,信里说了,一月初官家将再次御驾亲征,到时候直接和官家说明白就成,免得和那小人费口舌。
  而且官家还告诉他史从云也会随驾,作为前锋都部署来淮南。
  李重进现在最恨的人是寿州城里的刘仁赡,其次就是和他有过节的史从云。
  不过这次史从云来淮南他心里却并不反感,甚至是有些期待的,恨归恨,那小子打仗确实一把好手,很有些本事,这点李重进心里有数。
  如果他到淮南来,对整个战局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让他率领控鹤军驻守下蔡,为自己护着后方,李重进比任何人都更能放心。
  李重进心想,这世上还真有让人又讨厌又喜欢的人!
  。。。。。。。。
  春宵一刻值千金,如果是真的,那史从云说不定有成为世界首富的希望的。
  符金铃很乖巧,不是赵侍剑那样的傲娇性格,才几天,已经把之前哄着赵侍剑那么就都没得偿所愿的知识学习了个遍。
  不过他也更加克制,符金铃毕竟年纪还小,怕伤着她,而且他也可以避免种下种子的情况,这个年代的生产死人可是常事,和生产年龄太小有很大关系,她现在这个年纪还太小。
  不过如果以这个时代的观念去看,和传宗接代比起来女人的安危算得了什么,男人差不多就要去外面打仗了,不留下根全家都不放心。
  这点史从云倒是没那么担心,他如今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了,冲锋陷阵的事完全轮不到他,如果他真在打仗的时候去干那些事,才是最大的不称职。
  正月二十,史从云买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让家中的王叔、王婶他们帮忙调解,之后要分家,那边不可能没下人。
  找好下人也不是件简单事,主人如果太弱势有些人是会欺主的。
  符六的性格就不成,太软了,待人好是没错,不过太好了是会被下人欺负的。赵侍剑更强一些,她来管人反而更加合适。
  不过他心里又怕乱套了,官事最怕的就是权力交叉,效率低下,什么事都要扯皮妥协着来,按理来说家里应该听符金铃的,但她肯定是管不了的,那就只能赵侍剑管,之前也是这样,可赵侍剑管事就是让符金铃一个正室去听偏房的话,那更乱套了,时间久了家里的人也会不看不起府金铃这正室的。
  史从云顿时有些头大,他这是才明白原来家里的事也没那么简单,这才两个女人呢就把他给难住了,关键两人还不熟。
  最后他干脆用了些手段,让两人更加熟悉些,随后把两个小姑娘叫来商量。
  让符金铃叫赵侍剑姐姐,随后也定下来,家里的事还是老样子,赵侍剑来来管就成,不过为了让下人们信服,不至于看轻新过门的符六,就让两人搬家后也暂时住在一个院里。
  赵侍剑和符金铃都同意了。
  之后,史从云又过了一段幸福而短暂的日子,而且因为符六的带头模范作用,赵侍剑也慢慢服软了,解锁了不少新的姿势,这大概就是引领潮流吧!史从云激动得浪笑,这算意外的收获。
  不过这样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到正月二十,枢密院的征召文书已经下来。
  史从云依依不舍的离开温柔乡,到汴水大营集结人马。
  另外一边,京城的内殿直,东西班,散员都等等仅剩不多的人马也开始集结,看官家的架势,这二下淮南,是真的要举国之力了!
  史从云有司超、潘美、李处耘等人在,事情没那么忙碌。
  而且驾浪直中还有一位枢密院安插过来的“老朋友”,那就是当初的后蜀武威节度使王环,当初武威城被史从云率军攻破,王环誓死不降,就将他送到大梁。
  没想到到了大梁之后,王环就在官家面前投降了,枢密院授其驭浪直第一军都指挥使,率领水军,居然兜兜转转又到史从云手下领兵了。
  王环这大汉见史从云的时候还十分不好意思,毕竟在武威还誓死不降,到大梁就真香了。
  史从云倒是觉得他有本事,也没有轻慢的意思,还请他喝了几次酒,慢慢也就熟悉了,才发现王环其实也很佩服他,只是那时大家给为其主,他才誓死不降。
  人熟之后,史从云发现这个籍贯是山西的后蜀大将,如今周军都指挥使确实有过人之处。
  正月二十五日,官家的乘舆出宫准备远征,史从云和众多将领官员去皇宫北门等候圣驾,这次王朴等众臣,皇后都出来送行。
  史从云心想,妈的当初就是看了眼皇后差点让他吃大亏,现在这么多人在看,混在人堆里看一下也没事,官家正和王朴等人交代事,他又插不上话,闲着没事看皇后总比看皇帝好吧。
  于是就明目张胆的看起来,没想到符皇后突然侧目,目光扫了一圈,也对着他这边看过来,史从云吓了一跳,连忙收回目光,老老实实的盯着官家的方向,一副瞻仰圣容的模样。
  很快那边官家交代完了事,打马出城,众人依次后面跟上,接着是众多各色旗帜,第二次亲征淮南也正式开始了!


第144章 、个人信誉+舍我其谁
  出征前,郭荣任命王朴担任东京留守,兼管开封府;以三司使张美担任大内都巡检,侍卫都虞候韩通担任京城内外都巡检。
  大军往南调度不是一句话的事,众将跟随官家从皇城出去走景龙门,封丘门更多的是种仪式兴致的过场。
  出封丘门之后,众将开始分散,各自去城外大营中调兵,史从云就去了汴水大营。
  继续随驾前行的只有东西班直和内殿直两军。
  而且各军出发的时间也不一样,路线不一样,官家赶着去淮南,最近的路是走涡口一道,不过涡口如今已被南唐军占据,官家的队伍只敢走正阳。
  而史从云的大军则从闵河出发,沿着颍水进入淮河,本来可以走更近的涡口,或者直接走汴水到达泗州,不过还是老问题,如今涡口、泗州都在南唐控制之中。
  出发时,史从云做了安排,整个水军舰队,总计船只三百二十六,他为主帅,驭浪副都指挥使司超为都部署,负责具体指挥舰队。
  都虞侯李处耘为前锋都指挥使,率领船队前锋,提前一天出发沿河前进探明前锋水域通行情况,并每隔半个时辰留下小船向中军汇报。
  监军使潘美依旧为监军,负责纠察全军。
  第一军都指挥使王环为前锋都虞侯,作为李处耘的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