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早有些心理准备,但当官家说出淮南行营都招讨,他心头还是掀起惊涛骇浪。
  他带兵打仗已经三年多,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
  “都招讨”三个字,和后世人们理解的“大元帅”差不多。
  如伐蜀时王景的西南面行营都招讨,可以理解为“西南面大元帅”,所有伐蜀的军队、将领都归王景调度。
  史从云即便打得再精彩,再厉害,也只是王景手下大将,最大的功劳依旧是大帅王景的。
  而如今,官家加他都招讨的意思,就是让他可以调度下蔡和寿州附近的所有军队,去和南唐打一场战略大决战!
  这几乎可以决定淮南之战的全局胜负!
  有那么一瞬间,史从云心里闪过一丝恐惧和犹豫,如果他判断失败,指挥失误,那数十万士兵和后勤人群将付出惨重代价,大周国运也要受重创。
  不过也只是瞬间,他深吸口气随后单膝跪下,压抑内心的畏惧和不安,让激动慷慨的那部分表现出来:“请官家过河退到淮北观战,臣愿效死力,为官家破敌!”
  “好!”官家亲自上前扶他起来。
  这是第一次他距离郭荣这么近,我的价值和能力摆在这!史从云想,所有官家愿为我躬身。
  他缓缓起身,回头看向身后数十位神色各异的将领,他们都将由自己辖制指挥。
  官家道:“张永德率铁骑都参战,朕自有东西班护卫。”
  张永德领命,随后爽快的上前一步:“你打了那么多胜仗,某服你的本事,史招讨尽管下令。”
  随后官职和地位最高的李重进站出来,冷冷看他一眼:“咱们有过节,但你有本事某承认,尽管放心,在淮南这片地方,某手下虎捷军听候招讨差遣!”说完拱了拱手。
  张永德、李重进是在场唯二两个武人中官阶高于史从云的,他们表态,剩下的人也纷纷站出来。
  高怀德哈哈大笑上前一步:“史招讨,既然官家下令,某手下铁骑精兵尽管调度。”
  王审琦很沉稳:“控鹤左厢将士听候招讨差遣。”
  司超也上前:“驭浪直枕戈待旦,招讨可以随时下令。”
  见诸将居然都这么听话的表态愿意服从指挥,郭荣似乎是放心下来,点头道:“朕明日渡河,在淮河北岸等候你的好消息。”
  随即话锋一转,声音冷下来,“若没有好消息,你也不用渡河见朕了。”
  “请官家安心!”史从云心头一颤,拱手道。
  李谷和王溥看他一眼,神色各异,王溥是惊讶,李谷意味深长。
  。。。。。。。


第146章 、泽国江山入战图(一)
  下蔡浮桥桥头,远处的木桩激起浪花,春风越来越猛烈,遥望远处紫金山上,满山新绿,中间隐约有楼阁庙宇,时不时能见几点粉红,黄鸟时兼白鸟飞,山寺桃花始盛开。
  不过山北隐约能见的众多旗帜格外刺眼,唐军已在山上落脚扎根,牢牢占据。
  史从云身着戎服,在桥头送官家北归。
  要打仗了,官家又指定他为大帅,再留在这不安全,临走时官家与他并肩站在桥头,看着北岸众多民夫正忙碌的把粮食往车上装。
  “官家,某请让司超暂领驭浪直。”史从云落后郭荣半步,他是第一次这么近近距离和对等的与郭荣说话。
  官家反问一句:“司超真有其能,为什么朕似乎没听过关于他的事情。”
  因为司超是农民出身,没什么家世背景,没人给他说话啊。。。。。。。
  不过这样的话他不会在郭荣面前说,自己心里有数就成,“大概他的功绩都在北方,司超早年是防御渤海沿岸的,之前臣能智取盛唐也是他的建议,觉得他靠得住。
  不过这些事臣只是提一嘴,最终还是要官家圣心独裁。”
  “那就让司超暂领驭浪直吧。”官家答应下来,一面说一面往前踱步。
  “史从云,以往你总给朕轻浮,不够稳重的印象,这一仗的重要想必你心里有数,朕对你寄托了很多希望,江山社稷之中年都在你肩头。”
  史从云行礼:“官家说的臣时刻记在心里。”
  陪同郭荣走到浮桥正中,官家道:“朕看过的你的《守江必守淮论》,十分精彩,切中要害,想必你比谁都明白这淮南的重要,不可让朕失望。
  回去吧。。。。。。”
  史从云恭敬行礼,随后退回淮河另外一边。
  郭荣目视年轻人在涛涛浪潮中远去,哗啦啦的流水声掩盖了风声,他神色有些复杂。
  王溥上来道:“官家,咱们赶快过河吧,桥上风大有水汽,容易受寒。”
  郭荣点点头,随即与王溥等人一起过河,到了淮北。
  他向来是有自信的人,只是这次确实有些急了,没想到淮南的局势会变成这样。
  他原本以为,有李重进、赵匡胤、向训在,即便没有史从云也影响不大,所以才会让史从云回大梁,待在他眼皮子底下训练水军。
  如果当初就没让史从云回去该多好!
  现在想想,和淮南的局势相比,心里那点小小的芥蒂又算得了什么,或许他和那些古时的能君还有差距,心里还不够开阔。
  如果要装着天下,就不能老被那些细碎微末的东西纠结,就像赵晁收受贿赂,劫掠百姓,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赵晁能打仗,还赵匡胤、赵匡胤是宗亲。
  李筠在潞州的作为更是,几乎快不把他放在眼里,他依旧能忍,因为李筠也能打仗,能抵御北汉、契丹!
  对于史从云,他倒一开始就没想过怎么重罚他。
  对于他的轻浮和觊觎,一开始就只是想小施惩戒,让他警醒一下,年轻人难免需要打磨提点。
  当时他也自度做得有雅量,有手段。
  可万万没想到把史从云调回京城之后会有这样大麻烦,引起后面许多头疼事。
  早知如此,他宁愿让史从云继续领率大军在淮南。他贪财好色,轻浮不定也随他去吧,只要拿下淮南有的是女人和钱财,不安分的毛病大可等淮南打完了再慢慢修剪他。
  到头来,如今能够打这这场仗的还是败过蜀军,打过正阳大捷的史从云。
  人虽然年轻轻浮些,可打起仗能令他放心下来,打过很多漂亮的胜仗;在大局观上,上书过《守江必守淮》那样令魏仁浦、王朴等人赞不绝口的高论,如今他也时常会看看。
  其中提到的很多地方,是他以往都没想到,史从云在里面明确下了结论,一旦南唐丢了淮南,退守长江,等待他们的就是慢性死亡。
  话说得入木三分,连他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也是他决定让史从云挂帅的重要原因。
  淮南的将领中,李重进、赵匡胤都能打仗,也有挂帅的资格和本事,可他们都没有史从云那样的远见卓绝。
  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会想,这年纪轻轻的人脑子是怎么长的,一身毛病不假,本事和见识也令人惊叹,恍若天人。
  最重要的是,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这样的人很重要。
  说不准史从云真是冠军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只是这一仗依旧没那么好打,不知道他这次会如何动作,希望他能不负众望。。。。。。。
  。。。。。。。
  史从云回到桥头,闾丘仲卿依旧戴着竹斗笠等在那,他是山东人,常年生活在山西,不太适应南方温润湿热的气候,受不了那太阳。
  史从云和他并肩往大营走,一面走一面把刚才桥上见官家的场面跟他说了一遍。
  闾丘仲卿小声道:“官家可能害怕了。”
  史从云点头,“我也察觉了,是谁都会紧张害怕吧,这一仗光系两国国运,官家的雄心壮志能不能长远,就看这一仗了。
  前年在蜀国也只算小打小闹。”
  “大帅看得很长远啊。”闾丘仲卿赞同的点头:“老夫也觉得,拿下了淮南,南唐就再没和大周争锋的本事。
  反之,如果淮南不下,南唐在后,大周也就不要想妄谈其它雄心壮志了。”
  “很有道理,某也是这么认为的。”史从云觉得闾丘仲卿这番话说到点子上了。
  对于淮南之地的重要,史从云觉得他的认识比所有人都要高一截,包括官家。
  王朴为官家提出战略设想时,认为取淮南是富国强兵,壮大周朝。
  别看周朝自称大周,官家自称天子,其实也是天下诸多割据政权中的一个、
  国土差不多就是河南、山东、关中和半个河北,山西的一小部分。
  所以官家和王朴想吞淮南壮大大周自然没错,而史从云则认为,一旦淮南丢了,南唐就再没翻身的机会,只有被动等死了,淮河可守,长江是无法长久坚守的。
  淮南拿不下,南唐始终是一个国力和大周差不多的割据大国,而且淮河流域远比长江好守,那周国也别想干什么大事了。
  不管南唐君主如何,周朝都不敢举国干大事,因为一大规模出兵就要想到屁股后面同样强大的南唐会不会偷袭。
  这也是当初对蜀国战争优势那么大,朝廷却不敢大规模增兵大举进攻趁机灭蜀的原因,南唐在后面看着屁股呢。
  。。。。。。。
  回到淮河南面大营前,闾丘仲卿道:“大帅,在下建议把张永德或者李重进留在身边守备,好让官家放心。”
  史从云愣了一下,脑子一转顿时恍然大悟,点头道,“还好你教我,不然差点忘了,就留下张永德吧,李重进能打仗,某让他带兵。”
  官家让张永德李重进都留下意思再明显不过,这就好比有人扼腕叹息当初韩信为什么不自立,其实那只是读史书的片面看法,仔细梳理韩信身边的人就会发现他没那条件。
  韩信手下的领兵大的将曹参、灌婴、樊哙、吕泽等等一大堆人都是刘邦的心腹啊。
  在淮南战功比张永德高,比张永德会打仗的至少有史从云、赵匡胤、史彦超、韩令坤等,但他们的官职没有一个比的上张永德。
  张永德和李重进显然就是郭荣的曹参、樊哙,把他们其中一个带着身边官家才能放心。
  。。。。。。。
  大营外围,众多将士往来不绝,军营恢复了生机和热闹,都忙碌起来。
  不远处大道边十几棵桃树花开正好,史从云心里是另一种心境——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进入控鹤大营之后,王审琦已经迎上来:“云哥儿一回来,全军就如同重新活过来一般。”
  史从云环视一圈,周围众多将士果然都在手脚麻利的干活,若被他目光看上,腰杆都挺得更直了。
  史从云情绪激动,心想这儿就是他的部队!
  一路上不断有人见他就打招呼,各个都叫他“大帅”,他都点头回应,时不时和往来的士兵吹上两句。他挂招讨,控鹤左厢的将士们也感到高兴。
  到大帐中,李重进、张永德、高怀德、司超、赵晁等人已经等候分坐在两边。
  中间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桌子,上面用砂石堆成寿州附近地形的形状,还用带漆的木牌标识各军所在位置,用木块表示城池的位置。
  沙盘,这种东西史从云早就见过,他在王景大帐中就见过一次,只是一般时候不会用,也没有那么精致,只是大概的表示位置信息。
  这玩意比图经好用多了,军中很多文盲,有些将领是不识字的。
  史从云到来后,和众人见礼,随后就看向巨大的沙盘。
  上面摆设比较抽象,但他大体可以判断出,寿州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