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云实在太厉害,四个月就把十万大军消灭了,国中还有什么能依仗的。
“那北朝会答应么?”她有些担忧的问。
丈夫摇摇头,“不知道,岳父大人说应该会答应,枢密相公也说北朝觊觎淮南之地,却没有渡江的实力,他们的船到不了大江,如果满足他们的欲望,说不定就会撤兵。
另外听说北朝淮南招讨使史从云年纪轻轻,轻浮好色,当初西蜀国就是知枢密院事王昭远以美人计退兵,所以朝中大臣们想以金银和美女贿赂那史从云。
北朝皇帝对他那么信任,把整个淮南战事都交给他,淮南诸将都让他统帅,他确实也战功赫赫,能力非凡,如果他收了咱们的金银,向北朝皇帝提议退兵,肯定会有大作用”
说到这,他有些得意的道:“而且若他忍不住诱惑接受贿赂,从此咱们有了他的把柄,往后要是他再领兵南顾,说不定还能以此要挟,这是我向父皇提出的意见。
父皇和几个大臣都觉得有见地。”
“郎君真聪明。”周宪恭维道,“这么说来,周军过不了大江,战事也快结束了。”
“之前是父皇原本就准备给地求和的,只是舍不得江北十四州,只准备让出六州之地,北朝皇帝贪得无厌不肯让步才有此战。
枢密相公和父皇、皇兄他们议事,原本是想只要往后拖下去,即便不能取胜,时日一长,靡耗巨大,北朝北有北汉契丹,他们支撑不住就会退兵,没想到突然杀出一个史从云,四个月杀得淮南血流成河。。。。。。”
说到这,李从嘉连连摇头,叹气不已。
周宪连安慰夫君,“如今事快了了,后悔也没用,郎君有什么办法,朝中都是太子把持,皇叔主政,夫君为自保向来只顾游山玩水,哪敢去参与那些事。
世上的事不做过怎么知道成不成,若不是条件不允许,说不定郎君试了发现自己也是个天才呢。”
见夫君笑起来,周宪也跟着笑,她心里知道自己的丈夫大体上是没那样的才能的,运筹帷幄,文韬武略用在他身上并不搭,他的天赋不在那方面。
不过这么说能让丈夫高兴些,她知道丈夫并不是真想去做那些事,只是男人都要自尊的,据说淮北的史从云比丈夫还要小上一两岁,朝中有些倚老卖老的老臣确实也说过类似比较的话,难免会有些在意。
不过在她看来,夫君其实完全不用在意,他自有自己的才华,去和别人比什么,再说那史从云只会战场厮杀的本事,肯定是一个粗野的武夫,她就及其不喜。
“待会咱们去江边散散心,好久没去江边了,近来重重烦心事,如今也能去大半了。”丈夫对她道。
周宪点头:“夫君想去,我就陪你去,不知道陈觉什么时候出发去找周军招讨使?”
“明日一早。”
周宪点点头,身为小女子她其实有些怕的,江北的地方已经全被周军占了,江边说不定也会不太平,和北朝谈和的事还没说成呢。
不过既然夫君说了,她便当头答应。
。。。。。。
下午,两人乘轿出金陵北门,她小心从轿帘往外看,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几乎人人都面带忧色,街头巷尾,勾栏酒肆之间,不少人在三五成群谈论事情,多数摇头叹气,神色凝重。
周宪心里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原本安定下来,没那么慌乱的心,见他们谈论顿时心也烦躁起来。
出了金陵城北,继续沿着大道往北走,还带了二十几个护卫。
世道并不太平,不只是北面的周军,她夫君的皇兄也对其虎视眈眈,而且那叔叔是个十分好杀弑杀之人,夫君品日不带护卫都不敢随意出门。
还没到江边,远远的就看到不少路口关口都被身着甲胄的军汉封锁,设置了拒马和栅栏,路两边还有哨塔,路过的人都要一一盘查,怕有北面周军的探子。
不过士兵也借机向百姓官员索贿。
她连放下轿帘,不让外面的军汉见到她倾国倾城的面貌,对方得知他们的身份,很快就会让开路。
他们去的地方是钟山北面的另一座山,就在长江边上,山上有座佛灵寺,寺中高僧和他夫君的关系很好,经常会到那地方远眺长江,与高僧坐而论道。
正午之后,他们沿着江边的大道,很快就到山脚下,两岸农田金黄,北面江中有江心州,上方有岗哨和士兵一直巡逻,还有不少军船往返江面游弋,她能看得清楚,这种时候大概是最紧张的时候。
金陵北面大江宽阔,最宽的地方南北水面可达近十里左右,若没人驻守江心的洲岛之上,说不定周军来了尚且不知。
不过朝中大臣和国君都觉得周军到不了长江,她也没那么怕。
等登上山,到了山上的白玉石铸瞭望台,俯瞰山脚下辽阔长江,顿时心情也开阔起来,山风一吹,人都清爽起来。
随行大师说了几句颇有意境的话,随行从事官和夫君好友一一来解读,遣词造句各有说法,才思敏捷。
郎君也很高兴,时不时与众人谈论几句,兴致到了诗兴大发。
随即高声宣布,说心中偶得几句,大家目光便都汇聚过来。
他正在斟酌用词,旁边的随行从事官连忙拿出纸笔准备记下,周宪崇拜的看着夫君,顿时觉得他衣袋飘飘,气质动人,总是那么文采斐然,满腹文章。
心里也紧张期待夫君的大作,到时她就谱曲,把它唱出来。
正兴致勃勃时,远处带刀的侍卫突然指着江面道:“那是什么?”
众人正在谈乱高雅的事,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哪轮到他一个粗俗武夫插嘴,当时就有人大骂:“狗奴!你插什么嘴,坏我等雅兴,你死也难赔罪!”
那侍卫被骂也没回嘴或赔罪,而是着急的道:“快看东面,那是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东面是七里洲,长江中的一个大洲,七里洲南面,江道有四五里宽,再下游有个弯,边看不到更东面。
远处江面上,大量风帆遮天盖地,数不清的船只在江面铺开,密密麻麻向着他们的方向驶来。
众多战船就像洒在河中的大片白羽,把七里洲南面的水道全部占据,浩浩荡荡看不见东面的尾巴在哪。
这下众人来不及管什么吟诗作赋了,都被吓了一大跳,连连趴在望台的栏杆上向东张望。
“那是什么!”有人惊慌的道。
“船,全是船,大江上哪来那么多的船!”眼力好的已经看清情况。
那船只的长龙顺江而上,但金陵附近水道宽阔,江流平缓,加上顺风来得及快!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到山前。
有人眼睛好的侍卫终于惊恐叫出来:“是周军!周军战船,都是周军战船!”
周宪吓了一大跳,周围原本还优雅得意,举止有度的众人瞬间慌乱起来,面色发白,手脚发颤,有人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真的假的!”
“真的,我看见旗子了!”侍卫也害怕的声音发颤。
“那是周军水军,周军打过来了!打到金陵了!”有人高声道。
顿时在众人之中炸开了锅,谈经论道他们可以很有风度,吟诗作赋也能意气风发,也看着远处江面铺天盖地的周军战船,顿时就六神无主,连当下要怎么做都不知道了。
佛灵寺的高僧倒是清醒,立即就回去收拾东西往上下跑,周宪也觉得天旋地转,六神无主,跟着手忙脚乱的夫君往山下跑,可下山的路也不是那么近的。
周军战船虽大虽多,但走水路来得很快,他们才到半山腰,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满头,山脚下已经到处都是周军战船,风帆遮天蔽日,旗帜满江飘扬招展。
最要命的是,佛灵山在七里洲西面,此时长江暂时分流,形成一个水流平缓,水域开阔的三角洲,正是江面泊船的好地方。
大量周军战船开始减慢速度,山下的江面上汇聚集结。
周宪和夫君已经身边护卫和朋友,顿时被吓得半死,再不敢往北坡下山,去江边大道,那样可能会被周军看见。
远远的看去,中军的大船有五层甲板,长超过十多丈,上方飘着门户番旗,还有一面黑底大旗,写着大大的“史”字从半山腰看去,看得清清楚楚。
“北军招讨使史从云!”下意识的,李从嘉叫出来,随后吓得气都喘不顺畅了。
周宪自己也被吓得六神无主,心乱如麻。
北朝的招讨使史从云,那个在淮南凶神恶煞,杀人如麻,杀得血流成河的人物,他杀到金陵来了!
随行的贵族子弟有人身体本就孱弱,一听这话直接吓得晕死过去,还有人吓得嚎啕大哭,披头散发连问左右如何是好。
最要命的是,下方周军居然放出小舟,不少身着甲胄的周军士兵架着小舟开始向着岸边靠过来,他们真要上岸打金陵么!
第163章 、李处耘的机遇
长江上风浪平静,周军齐云战船在江中稳稳当当。
这种有五层甲板,长度超过三十米的巨大战船,在淮河中是绝对的巨无霸,不过到了长江水域,顿时又觉得显小了。
真是人的见识还是跟着屁股走啊。
原本史从云并不准备派兵登陆南岸,只是想耀武扬威一下,吓吓南唐国主,毕竟金陵是南唐国都,即便在淮南陷末十几万大军,但他相信整个南唐国地方富庶,沃野千里,人口超千万,守卫金陵的部队还是有的,而且数量应该不少,数万兵马绝对还有。
此时历经汉唐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和人口有长足的增长,史从云记得东汉末期,全国的正规部队大约有三十九万,如果加上地方民兵等等,五十万左右的兵力是有的。
而周朝禁军大约有十五万左右,还不算地方部队,那南唐总兵力至少二十万绝对是有的,就算他们在淮南逃跑的,战死的,失踪的,从去年至今,已经接近十五万,但包围首都金陵的兵力绝少不了。
而他虽然水上力量如今占据压倒性优势,但水军兵力毕竟有限,作战兵力只有两万出头,不敢贸然上岸作战。
唯一准备好的军事行动只打算利用水军优势,包围肃清长江中洲岛,恫吓南唐国主。
不过昨晚李处耘划着小船来船上找他,向他提出建议,请求给他三千精兵,他带兵上岸,在江畔扎营。
李处耘的意思是登陆并不是为攻城略地,而是大张旗鼓登陆上岸,就地扎营固守,让消息传遍金陵,南唐在岸上兵力多是一回事,能不能起作用是另一回事。
南唐并不知他们虚实,不知道他们后续,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兵力,绝不敢轻举妄动。
而一旦有大股部队登上岸边,就会让南唐人以为他们的军队可以轻而易举渡过长江,能吓住南唐国,意义重大。
史从云听完就觉得很有道理啊!
一旦有大股部队踏足江南土地,即便不打也能吓死南唐,有一就有二,他们送三千人上岸,那就会让南唐国主觉得,大周送三万,十万人上岸也成。
心里越发觉得李处耘是个将才,很善于利用敌人的心理,大概和他之前在陕西一带与折从阮抵御外族军队,多与各族人民打交道有关。
于是昨晚史从云就同意李处耘的提议,并委任其为前锋带兵登陆,还亲自将自己的宝刀赠与他。
。。。。。。
史从云也十分谨慎,志得意满归志得意满,但他还是咨询司超等人的意见做好安排,万一南唐出了周瑜、黄盖之类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