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咱们派出重兵在北面剑门关一带严防死守,若周兵来,能抵抗则抵抗,实在抵抗不住也能拼尽全力,只要让大梁感到压力,之后再与他们讲和,陛下一家的荣华富贵是可以保证的。。。。。。。”
  李昊小心翼翼的说着,他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孟昶的脸色有些黑,也没说他说得对不对,想了一会儿摆摆手,“李相公今日有些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李昊连拱手告退。
  等李昊走后孟昶才问身边熟读兵书的王昭远,“他说得怎么样。”
  王昭远上前恭敬行礼,然后道:“陛下,简直一派胡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史从云厉害又如何,当初还不是被咱们打退了?我蜀国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带甲之士二十万,何惧只有?”
  说完他自信满满,信誓旦旦道:“官家大可放心,在下自幼熟读兵书,知晓天下所有兵法,就是准备有朝一日为陛下尽忠,报效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到时那史从云真敢领兵前来,咱们可以修书一封,请北面的汉国从河东出兵南下,与咱们两面夹击,同时请陛下给在下五万精兵,我亲自领兵北出剑门为官家迎战他。
  到时何止拒敌,如当年武侯故事,北出关中,东取中原也是未尝不可!”
  孟昶听了从小玩到大的玩伴王昭远的话,顿受鼓舞,也点头赞许,“不错,你自小就爱读兵书,原是为朕操心,你的心朕领了,有你的话也让朕安心不少。”
  又和王昭远谈了一会儿,孟昶振奋不少,心中的忧虑也去了许多。
  等下午,他让王昭远回去休息,自己则命人准备轿子,往后宫而去。
  他的忧虑其实不仅仅是兵事上的,那周军大帅史从云贪财好色,兵临金陵城下时抢了人家南唐的王妃,如果他打到蜀国来呢?
  他后宫中有上万蜀国美女,岂不都要受辱,而且还有他最为宠爱的花蕊夫人,不惜为她修建水晶宫供养起来,到时如果史从云来了,他会放过花蕊吗?
  每想到让史从云兵入成都的后果,他就忍不住心里发闷,脸面涨红,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也同意王昭远的建议,决不能像李昊说得那样。
  不过他虽然有了这样的决心,要实际去做却是很难的,心里也七上八下,久久难安。
  就在这时候,花蕊出来迎接他了。
  两人一面说话一面往宫里走,说着说着又说起淮南的事情,脑子里那么想的,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史从云强占南唐王妃的事情。
  花蕊何其聪明,她太明白男人们的心思了,当即也不激动,也不着急,而是以旁观者的口吻认真评价:“我若是那唐国王妃,定会以死守节,女人家的富贵都是男人给的,小节不守哪来的大义,她那样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符合忠孝节义。”
  她身边的孟昶终于松口气,缓缓点头。


第180章 、江南的年近
  与西面蜀中不同,长江南方的年就没那么好过了。
  一切的赔款,补偿,靡耗,最终都会层层转嫁,落在每个普通百姓头上。
  丢了半壁江山,面临大笔赔款的南唐早在年前战败时就已经下令秋天加税,没了江北十四州,那些份额也被加派在江南十九州的头上。
  这两年的战争税已经令百姓不堪重负,如今压力再度加剧,许多人家今年的积蓄早被官府收走,没有钱粮的到处借,想尽办法筹措,不少人被逼得卖儿卖女。
  不过这对于金陵城中的达官显贵来说并没有影响,不同于百姓的困苦,他们是很高兴的,无论如何,周国退兵了,杀神史从云从金陵城下回去了,他们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得以保全。
  许多有识之士也痛心不已,他们原本是以唐王朝的继承者自居,但随着江北丢失,意味着再无办法北顾,只能偏安江南。
  而最近国主李璟因为史从云兵临金陵城下,把他吓得不清,开始准备迁都,要从下游的金陵迁到上游的洪州去。
  这个提议一出来,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只有枢密使支持国主。
  可国主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因为史从云率大军兵临城下,逼迫投降,给他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再三于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金陵已经不安全了,不能在这待下去,大梁的军队随时可能渡过长江而来。
  而以韩熙载等为首的一批比较有见识的大臣都告诉他,短时间内周军是不可能南下的。
  而且就算他们来了,大梁要打仗,不是送些兵马过来就成,大江宽十几里,他们的后续补给跟不上,除非能在江上搭座桥。
  只要他们闭城坚守,周军自会退去,金陵是坚城,不用那么害怕。
  反倒洪州地势狭窄,上游江面也窄,那里更不安全。
  而且如果迁都,文武百官,皇族亲贵,那么多人过去,需要大兴土木,靡费巨大,洪州又地势狭窄,说不定都住不下那么多人。
  不过国主李璟不听,还怀疑韩熙载是北人,心向北面。
  韩熙载从此不敢再议论朝政,整天游山玩水,饮宴朋友,不再过问朝政。
  另外一边,周宗反倒是受到人们的追捧,因为他女儿成了周军主帅史从云的爱妾,那史从云宁愿什么都不要,这要一个女人,足见宠爱。
  而这样的年代,别的什么都靠不住,只有兵权是实实在在的。
  那史从云率着大军过江时,连国主都要唯唯诺诺,讨好服软,“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就是当今世道。
  所以不少人开始准备后路,都悄悄的讨好周宗,想在将来有条路走,如果周军再次南顾,很有可能又是史从云领兵。
  而朝中连国主也对周宗感激无比,因为说动史从云退兵,周宗是大功臣。
  随后,国主李璟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准备年后迁都洪州,同时准备传位给太子。
  许多人依旧试图以洪州不适合作国都,迁都花费巨大,划不来等等来说服国主。
  “到如此地步,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赶快享乐,把家国大事丢给儿子,到时如果亡国也不是亡在他手中。。。。。。。”金陵望山楼,韩熙载无奈的对老友徐铉道。
  “所以他们再劝也是没用的,根本不懂国主的心思,不是洪州适不适合作国都的事,也不是迁都会不会靡费巨大的事,而是洪州可以苟安一阵子,让他安心享福,再把国主之位往下传。
  老夫也该退出朝堂了,只是不知道这江山社稷还能支撑多久。。。。。。。”
  徐铉许久没说话,见老友郁郁不得志,他最终安慰道:“太子或许是明主。”
  这点韩熙载没有反驳,“只是国主好诗文词赋,性犹豫软弱,太子与他性格不同,只怕得不到信任,如果太子能顺利几继位也是好事。”
  “我听说皇六子李从嘉王妃是周宗爱女,被史从云掳走,国主为安抚他,让他入宫值岗,陪同父亲左右。”徐铉开口。
  “皇六子与国主性情相似,都是喜爱词赋诗文,又无勇略,只盼国主能明白国家需要一个果决枭悍之主,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罢了罢了,老夫明明说了不理朝政,总忍不住说那些事做什么,说些别的吧。”韩熙载叹口气。
  两人边说边吃酒吃菜,屋内的炭火哔啵作响。
  “既然不说国中的事,或许能说说国外之事,周国接下来还会出兵吗?”徐铉提出问题。
  韩熙载肯定道:“老夫看周国皇帝是个胸有大志之人,当初一开战国主便提出以江北六州之地求和他不同意,一直用史从云夺了江北十四州才善罢甘休。
  他的雄心大志如果不变,必定会逐步吞并天下,要吞天下,当下最危险的应该是蜀国吧。”
  “北汉与他们有世仇,不该先取北汉么?”徐铉不理解的问,他是做学问的,对这些事没有老友韩熙载看得清。
  韩熙载摇头:“北汉背后是契丹,晋阳是他们南下的门户,打北汉就是打契丹,周国当下确实在中原南方没有敌手,却也不是契丹的对手。”
  徐铉点头,“这么说来那史从云倒真有韩信的味道了。”
  “看他的作为,比韩信聪明多了。”韩熙载感慨,“老夫和他交过手,明白其人的厉害,好些东西都是后知后觉才明白被他算计了,要我看,他不是韩信,是王翦。
  想当初,秦王扫平六国,王家父子两人帮他灭了五国。
  如今周国要得天下,说不准也要依仗这史家父子两了,也难怪周宗府邸上如今门庭若市,差点踩断门槛,真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丢了个女儿,可谁说得清是不是多了条康庄大道呢。”
  “可惜你我没有漂亮女儿啊。”徐铉开玩笑道。
  两人顿时相视大笑起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韩熙载念了一句史从云兵临城下时留下在江南的大作,早在江南传开了,一时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那史从云是敌手,是我唐国丢失半壁江山的罪魁祸首,可和他交锋下来,再见这些日子的事情,反而恨不起来,倒是对这人很钦佩。
  年纪轻轻文韬武略,有不世之功,却没骄傲自满,心中冷静,还知道弄出些小错给君主以把柄。
  若史家在周国能长久,往后得天下的只怕必然是周国了。”
  徐铉却摆摆手,小声道:“慎言,这样的话还是放在肚子里吧。”
  韩熙载不再说了,两人又接着喝酒,说起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再不去谈论那些可望不可即的烦恼事。。。。。。。


第181章 、历史的脉络
  年前,大梁也沉浸在一片喜庆气氛中,南方和西面的事人们并不知晓。
  史府开始采购过年物资。
  史从云买了很多,因为很多人都要来他家里过年。
  当今天下大乱几十年,很多人都是漂泊异乡的。
  像李处耘一家、司超一家都是漂泊往南的,董遵诲的父亲原本是幽州的守将,后来遭了契丹之祸家破人亡,也是独在异乡的可怜人。
  王仲、邵季两人更不用说,潘美也不是大梁人,他虽是官家的亲信,但不可能去后宫过年的。
  王审琦也是辽西飘零来的人。
  其实有不少人和王审琦、史彦超、董遵诲有着差不多的经历,他们多数是辽东、辽西、幽州、云州附近的人,辽国南下之后,他们南逃,便到了河南、河北、齐地。
  大家都是飘零人,过年就一起过吧,还能报团取暖。
  不过史从云慢慢也遭遇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
  赵侍剑、符金铃、周宪没打起来让他很欣慰,三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女子,喜欢词赋文章,又让她们有了共同爱好,平日里经常聚在一块谈论风雅事。
  这本来是好事,让他放心不少,可慢慢史从云发现事情不对了,因为没人陪他睡觉了,找这个推那个,找那个推另外一个。
  周宪给她解释,她和赵侍剑、符六是朋友了,自己自私的留他总感觉背叛了朋友。
  史从云一时间头大,当初只有赵侍剑一个人的时候,他想怎么睡怎么睡,爱在哪睡在哪睡;有赵侍剑和符六的时候,他也经常两头跑,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怎么现在有三个老婆,个个都不收留他了!把他往别人那里赶。
  差点把他鼻子气歪了!这算什么鬼。。。。。。。
  腊月十五,朝廷举行大朝会,这次没有在垂拱殿,而是在文德大殿,因为此次朝会不是为讨论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