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从云再次与老爹的龙捷军相会于潞州城下,再次见到老爹高大身形,冷峻面容于奔波大军之中,居然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史从云把官家给自己赏赐的玉带锦袍给老爹看,史彦超果然高兴的笑起来,夸他干得不错。
随后将他调往后军,不让他在前锋待。
史从云没跟他说这个赏赐可能就是把他当工具人用,也不单纯是赏赐,因为老爹听不懂。
他记得史彦超战死后,郭荣给他追赠太师,想必皇帝都喜欢老爹这样又勇猛,又没多少心思的人吧。
可这样的人也容易死得不明不白,外人不会为他考虑,皇帝不会为他考虑,设身处地,利益一致的只有他这个儿子。
。。。。。。
潞州,各路大军汇聚,不只有随郭荣的禁军,还有各路藩镇节度的军队。
官家郭荣在此地召集在潞州周围的各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
关于会议内容,史从云肯定是听不到的,不过他用屁股想也知道此次会议讨论的大约是如何部署攻取太原之事。
至于要不要攻太原,那完全不用讨论,官家决心已定,早叫李谷去筹集军粮了,能不打么。
之后几天,潞州地界云集众多大人物,数不清的各路军队,不过史从云都没机会见。
皇帝召开的军事会议他没分,在军营中是不许乱跑的,五代时期出过不少因将领手下士卒起冲突最终引发大战内讧之事。
如今约束士卒,让他们各安其职不要闹事已成各路军队将领的共识。
而史从云还有另一件事做,那就是整编军队。
他手下一营,原本有三百多人,后来战死加留在南面养伤的,如今只剩一百五十多人,几乎减半。
而其它部队也有被打散或打没编制的情况。
于是便只好合兵,倒是跑来许多新兵想跟着他,史从云让邵季计了一下,大约百余人,于是手下又扩充到两百七十人左右。
在潞州风餐露宿没几天,郭荣的命令下达。
首先命天雄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郭崇为副部署,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行营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
众人分兵率步骑兵两万人出潞州,沿途攻击北上,兵锋直指太原!
而郭荣自己亲率大军为后,等待北面诸军攻掠北汉南部之后再北上与诸军汇合,意图一举攻破太原。
各路大军相继出发,高平决战大胜之后形势一片大好。
史从云再次跟随老爹大军,又一次成为主力北上,这次的目的地是太原,
之后几日他们一直在赶路,沿途没什么像样的抵抗,几乎是直取太原。
到四月二日、河中节度使王彦超报告,北汉汾州防御使董希颜献城投降。
四月十三日,北汉辽州刺史张汉超献城投降。
而大军也终于到达太原城下。
太原城是座坚城,坐落于两山之间,中间被汾水隔开,分为左右两片城区。
太原自古就是金城汤池的代表,三家分晋时赵家就是依靠此城抵御智伯攻势,而经过这么多年,高大的太原城历经无数人的经营,越发坚固了。
到此时太原城还有晋阳的叫法,其实就是不同城区的称呼,因为被河水分割成东西两片。
大军主要在汾水以东囤驻。
刘旻率逃回之后,已做了周密部署,整个太原城更加坚固。
第22章 、李谷的跟班
等他们到达时,城外已经挖了众多护城壕,陷马坑,城墙角插满削尖的的木桩,锋利长矛。
坚固高大的城墙之上修有女墙,还有许多阻隔攻城部队的钉板车,架起床弩,投石车,每隔一段还堆放擂石,横木,生起火,架起锅,里面烧的要么是热油,要么是屎尿。
史从云光远远看着就觉得心里发寒,攻城?怎么攻,拿头攻。。。。。。
攻城还没开始,右仆射、平章事、判三司府事李谷就到了,负责查点和准备军需物资和储备。
到第二天,周军已经把太原城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北汉精兵强将都折损高平,只能死守,不敢出战。
龙捷军作为骑兵并非攻城主力,主要负责外围警戒和攻取周边州县,保障大军粮道。
史从云也收到新的命令。
起初他还以为大概率是去负责保护后方粮道,没想到第二天命令下来居然是命他率军保护宰相李谷安危,跟随李谷听候差遣。
史从云猜大概是老爹怕他危险,故意将他支开,远离前线。
于是当天正午,史从云集结手下二百七十余人,着甲上马,和王仲,邵季等人打听清楚李谷的位置准备去报道。
李谷在太原城东面,他们一路横穿军营,前方士兵已经开始开挖设置挡箭木栅,造攻城梯,还有大家伙楼车,把一些床弩往前架设,已然准备好攻城。
抬头看了看远处如布满荆棘的巍峨太原城,史从云第一次为自己是骑兵感到庆幸,幸好不用去攻城,想必是九死一生的活。。。。。。
。。。。。。。
来到东面李谷帐前,史从云一眼便认出其人,之前已经见过。
随后下马走过去,李谷正在吩咐一些官员事情,他没打扰,静静等候一边。
等李谷交代完,众人退下才上前行礼,“禀大人,某乃龙捷军指挥史从云,奉命前来保护李公,听候李公差遣。”
李谷笑道:“我们又见面了,往后就劳烦小将军了。”
史从云惊讶李谷记性这么好,连忙道:“不敢,属下任凭李相公吩咐。”
李谷点头,就不再多言了。
之后史从云一直跟着李谷,四处奔走于太原周边,调度辎重物资和粮草。
。。。。。。。。
这期间,没有遇到什么敌人,也比攻城的好太多。
第二天攻城就已经开始,但攻城的方式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先是派人用沙土填平城墙外的壕坑,陷马坑。
前方有挡箭用的栅栏车,损失依旧不少,城头弓弩手,床弩,投石车可都不会坐视不理。
填平外围的各种坑后部队才能靠近城墙,但城墙下的尖锐木桩,众多立矛也是大麻烦。
而且因为角度问题,贴近城墙之后更加危险,盾牌和栅栏车几乎完全失去作用。
于是只能派出大量死士,身披重甲加几层牛皮,用大斧砍掉木桩和长矛。
这一过程更加惨烈,弓弩是难以伤到,但一不小心就会被城头的落石、檑木开瓢。
史从云几次跟随李谷路过城下,听着喊杀声,远远看着城下的惨烈,心头狂跳。
但这还不是最惨烈的,最惨烈的是尖锐木桩也被砍平之后,终于到了大军攻城之时。
由于准备不周,攻太原是临时起意,没有准备攻城楼车之类的大家伙,临时赶造需要时间。
于是云梯便成了攻城主力。
用梯子攻城,唯一的胜算就是多,以数量取胜,多点突破,让敌人防不胜防。
惨烈自不用说,城头檑木,滚石都只是寻常,还有金汁(烧开的屎尿)和滚油撒在人上才令人恐惧。
而攻城的人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趴在城墙上,四面八方城墙黑压压一大片,试图通过人数优势突破。
城墙脚下堆积的尸体和伤员要及时清理,否则后续部队都上不了墙。
自古以来,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最怕打的就是攻城战,今日亲眼所见,史从云越发心惊。
好在他只需跟随李谷负责后勤,无须亲自上阵。
。。。。。。。。
跟在李谷后面,和众多形形色色的官员打交道,扯皮,史从云也学到不少。
李谷处事却比普通读书人更多三分狠辣,比如要求北汉百姓缴纳一年税收这件事。
先不说百姓愿意不愿意,此时正是春季,处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去年旧粮已经吃了一年,眼见食将尽,今年新粮又才下地,还没法收获,哪来粮食可交?
几乎有四分之一的百姓是交不出粮的。
李谷丝毫不讲情面,也不体谅百姓难处,处死几个闹事的,随后将无力交纳粮食的百姓强衲为徭役,为大军搬运粮草辎重。
史从云没有发言权,只在一边看着。
跟着宰相这样的大人物,他牢牢记着一点,少说话,多做事,说得少错的就少,再者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老老实实好好做事,能跟李谷混下去,就不会回去打九死一生的攻城战,那已经是最大的福分了。
四月十九日,岚州、宪州归顺。
四月二十日,泌州刺史献城投降。
到四月二十七日,太原已经打了十几天,依旧没有打下来,攻城部队损失没有想象中多,因为魏王符彦卿似乎没有全力攻城,发起的攻势并不猛,波次也不多。
至于符彦卿是怎么想的,史从云不知道,或许是爱惜士兵?或许是心里觉得太原打不下所以消极怠工?亦或许是人老了,反应有点慢,做事慢慢吞吞的?
总之当日他照常陪同李谷去与投降州县官员交接。
李谷做事很细致,记性也很好,许多事情安排周到,平时与他说话语气温和,但只是交代事情,不与他谈论什么。
这天他们正去太阳西北面宪州接收府库物资,纳集赋税钱粮的路上,后方有快马追上来,将一封信送到李谷手中。
李谷看完信后居然主动对他道:“这些天来辛苦你了。”
“不敢当,某职责所在!”史从云拱手。
李谷笑道:“敢当,老夫已经很久没见过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夸夸其谈,不畏首畏尾,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事。”
第23章 、对论+焦灼战事
李谷主动与他说话令史从云受宠若惊,谦虚道:“某只是尽职尽责,依命行事罢了,大事都是相公决断的。”
李谷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随后,李谷让手下官吏继续往西北走,自己则调转马头回太原。
史从云猜应该是之前那封信的缘故。
路上,他们路过汾河上游边上的一个小村,根据当地向导说的,名叫河口村,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小村。
坐落于河边北面山坡,整个村子大概二十来户。
待众人行近到二三里,却遥听到哭喊声四起,远处火光不绝,好几处屋舍起火,青色浓烟滚滚而起。
史从云一惊,顾不得多想,连忙招呼王仲、邵季,带百余骑从西北面山坡沿着泥泞小路冲进村中。
原本他还以为是辽兵南下,烧杀劫掠,冲入村中之后发现居然是和他们一样的周军士卒,大约二十人上下,穿的是周军的军服。
手提肩扛不说,村口石磨边还放着四辆不知从哪弄来的牛车,车上堆满抢来的酒肉财物,还有一些被敲掉木柄的铁制农具,铜镜,铜、银手镯,布匹之类的值钱物件。
六个衣裳褴褛破烂的年轻女子被捆住双手,哭泣着被牵拖着,路边还堆着横七竖八的尸体。
史从云顿时大怒,旁边邵季和王仲比较淡定,似乎见怪不怪了。
对面的乱兵也发现他们,一时间搞不清情况,直勾勾看着这边,气氛顿时就僵住。
“宰了这些狗日的!”史从云怒道。
邵季连忙拦住他:“不可,先搞清他们是谁的部众,不然会起冲突,要是个强将,可能会派兵打咱们。”
史从云想手刃这些杂碎,皱眉道,“至于吗?”
“至于!有些统军大将就是这样丢性命的。”王仲也凑上来小声开口,随后出主意道:“若云哥儿真想杀他们,让李相公开口,李相公打底以后肯定不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