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的。。。。。。。”符六脸红了,“可夫君很好,待我们宽厚,还很有本事。”
符二哼了一声,倒没反驳,六妹的夫君在大梁风评不好,可本事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声名大噪的事,整个京城也人尽皆知。
“总之往后你不能老让着她们,我刚刚看了,她们两个年纪比你大,一个比一个漂亮,赵侍剑得宠,那个周宪漂亮得不像话,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我看着都心动,何况你那色鬼夫君。
往后他要是欺负你,冷落你,你别委屈自己,找我和大姐说,大姐是皇后,定会为你出头的。”符二信誓旦旦的保证,或许是大梁城里的各种不好传言,或许是因为史从云抢了她最喜欢的六妹,总之她对史从云充满敌意。
六妹知道二姐的脾气,二姐不像她和大姐,从小喜欢舞蹈弄棒的,脾气也比较戆直,就不和她争辩。
夫君就是怕二姐一个人在大梁过年,孤零零的才让她们陪她一天,没想到二姐不领情。
休息一会儿,就拉着她去找赵侍剑和周宪两个姐姐,众人结伴同游,在她们面前二姐不好摆架子,慢慢也和众人聊起来,相处得不错。
待下午分别时,众人还互相交换了首饰礼物,作为纪念,二姐又小声跟她说,其实赵侍剑跟周宪人还不错,真可惜跟错人了,特别是周宪姐姐,是被夫君抢过来,是个可怜人。
符六笑了,没和二姐争辩,她就是这样的人,心直口快,觉得好就是好,觉得不好就是不好,都不知道掩饰的。
所以她一直担心,二姐要是进宫了可怎么办,以她那性子在宫里肯定很难立足的。
下午三人从大相国寺回家之后,刚好夫君也从军营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符六想到夫君细心问她心事,百忙之中还要开导她,给她想办法,顿时心也化了。
看见夫君坏笑的向她们看来,问道,“美女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为夫劳累一天,有没有人想自告奋勇来伺候一下。”
赵姐姐和周姐姐的连忙避开他坏坏的目光,这时大家都在呢,要“统一战线”,可她却忍不住,脸红红的上前一步,背叛了众人,“夫君,我。。。。。。”一开口脸全红了,都不敢回头去看她们目光。
夫君却得意的大笑起来。
。。。。。。。
初五,天朗气清,大梁的雪还没化完,史从云从周宪的屋里醒来,不得不说,周宪的大长腿真是令人沉迷,欲罢不能。
他原本不打算起床的,他觉得自己还可以,不过今天约好了要去城外看火药作的,不能耽搁正事。
周宪服侍他穿戴洗漱,待一切妥当,史从云在她的屁股上摸了一把,“等我回来咱们再深入交流下。”周宪脸红避开他侵略性很强的目光:“不知道你说什么。。。。。。”
待周宪依依不舍送他出门之后,史从云带了八个亲兵随从还有从事官闾丘仲卿,郭廷谓,往和冯继升约定的地方赶去。
等到北门,见到了早在等候的冯继升。
大梁南门是普通百姓经常走的门,而北门是大军进出的门,军队的营地多在北门外,陈桥驿也设在北面,不少官署也设在北门外。
史从云和冯继升打过招呼,便往城外去。
冯继升骑着一匹小驴,走不快,他自己也有些尴尬,这就好比朋友聚会,人人都开着小轿车来,结果你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
史从云便邀道:“我有些事想问冯令史,咱们慢慢说,边走边说。”
于是下马步行,一面走一面问他问题,化解了这尴尬的局面,而且从北门出去,距离火药作也不远了。
他问了火药作的创建时间,每年要产出多少,原材料从哪里采购之类的问题。
冯继升如实答应。
史从云慢慢知道,原来周朝的硝石矿多数是从南阳一带开采运来的,不过听说汉中的硝石矿更好,只是汉中当下在蜀国手中,冯继升也不知道。
至于其他的都是大梁就有的东西,硫磺多数是从造兵器的铁匠那里得的,他们熔炼铁矿的时候会有,不过也有天然的,但效果没炼铁炼出来的好。
史从云听着连连点头,自然界的肯定杂质更多,硝石矿也不可能有自己制出来的硝纯,只是没办法。他一面听,一面把这些都记在心里,回去之后准备让赵侍剑帮他起笔记下来。
等出了城,又走一里左右,众人终于见到了火药作。
不用余其它地方,这地方其实不大,只有两个小厢房的大小,奇特的是四周墙壁全部是用石块搭建的,几乎见不到任何木材,这种结构在这年头十分少见。
冯继升解释道:“这种地方容易走水,也见不得明火,所以就弄成这样了。”
史从云点头,让众亲兵在外面等候,郭廷谓和闾丘仲卿随他进去,结果才进门,就是扑鼻而来的硫磺味,他和闾丘仲卿连捂住鼻子。
里面没什么人,年还没过完,还没开工,光线不那么好,但也不敢点灯。
史从云见到的东西都是陶制的,墙角的架子上摆着陶罐,里面是空的。
“这间是制火药的地方,制好的会封在陶罐里,放到隔壁去,史将军要不要去隔壁看看制好的火药。”冯继升问道。
“不用,你给我看看你们制火药的原料都有些什么。”史从云连忙道,他可不是来看成品火药的,他是来看配方的。
第184章 、火药作的事
石屋里摆放十分有章法,许多材料分放在不同角落。
冯继升一样样的给史从云介绍。
过了一会儿,他果然发现一些火药威力没那么大的原因,这火药里除了硝石和木炭粉,硫磺粉之外,还加了丹砂,炉灰,水银和符水。。。。。。。
没错,符水也是要加的,因为这毕竟一开始是道士发明的东西。
史从云跟在后面和冯继升边走边看,不过没有急着开口,而是一直等到他介绍完,随后众人出了屋子,避开刺鼻的硫磺味。
屋外,史从云想了一下火药作的运作流程,这才道。
“冯令史,我有件事想请你帮我去做。”
“不敢当,史将军有事尽管吩咐下官就成。”冯继升连忙道。
史从云想了流程上的事情,然后道:“兵部和三司那边我会去沟通,火药作暂时也没那么重要,干脆先不生产,你们帮我做一些试验。”
“试验?”冯继升有些不解。
“我觉得你们这配方部队,东西太多了,人们常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太复杂看起来厉害却未必是好事。
我有新配方,你帮我逐一的试它的威力,看看哪个配方的威力最大。”史从云站在河边的老柳树下道。
“新配方!”冯继升很惊讶。
“说新也不新,是精减过的,花销和钱帛某资助你,每配出一种你都仔细试试它的威力,有了成品我亲自过来看。”史从云说得新配方,就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丹砂、炉灰、水银、符水等等都去了。
只留下硝石、硫磺、木炭,然后让冯继升等人去尝试不同配比。
他隐约记得硝石是最多的,硫磺次之,然后是木炭粉。
但这样也有很多种比例可以尝试,史从云准备一种一种的试,最后确定下来。
到北宋就开始有用火药发射石块的炮了,如果历史没有变化,此时距离北宋建立只有连三年,说明民间肯定已经有不少火药的制作技术了。
这倒不奇怪,过年的时候整个大梁到处都能听到爆竹声,说明火药开始比较普遍的使用了,只是威力的问题。
当天和冯继升说定后,史从云也没拖沓,第二天就去兵部,找兵部侍郎说明情况,对方倒是没丝毫为难的意思,史从云的权势摆在那,再说火药作与兵部来说,就是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不过兵部侍郎还是告诉他,这件事要过三司。
这点史从云早就想到了,所谓三司就是唐末之后慢慢从六部职权中独立出来的三个部门,度支司,盐铁司和户部司。
这三个职权部门其实光看名字就明白他们是干嘛的。
度支司掌管国家开销,盐铁司掌管国家盐铁,户部司掌管国家赋税,三司总结起来就是管理国家财政赋税的。
这职权可太大了,所以之后北宋虽然继承了三司,但三司长官是分立三人的,在此之前也是如此,但到五代,战争太频繁,为了打仗,为了效率就顾不得防范大臣大权独揽了。
设立判三司事这样的差遣,就是一个人总理度支司、盐铁司、户部司的所有事务,这判三司事没宰相的名头,可是实实在在有宰相的实权,甚至职权可能比宰相还大。
朝中各部支出,最后也会过三司,兵部的火药作虽小,可也要花钱啊,所以最终还是会过三司,这也是兵部官员让史从云去问三司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难不倒他,判三司事是李谷,且不说他和李谷的交情,赵侍剑的爷爷对李谷还有恩情呢。
于是回去之后史从云立即找来赵侍剑,“我觉得咱们该去看看李公,他都会来这么久了,你爷爷和他交情又那么好,咱们不去看说不过去啊。”
赵侍剑看着他讨好神情,白了他一眼,有些无语的道,“别装了,别以为我不知道,肯定有事要求人吧。。。。。。。
我。。。。。。我是史家的人,你有这样的事直说不就成了。”赵侍剑埋怨。
“啊,好啊!那你爷爷那些老朋友,咱们以后找时间都去拜访一下,也没什么企图,就是认识认识。”史从云立即激动起来,赵莹位极人臣也就是十来年前的事,那时候很多重臣都活到现在,依旧还是重臣。
“不成,你。。。。。。你怎么这么厚脸皮。”赵小娘无奈。
第二天,打扮得体赵侍剑就陪同他带了礼物去李府看望李谷了。
李谷今年已经五十四岁,算得上高龄,外面的门房得知他们的身份,神色也很恭敬,和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完全不同了。
随后急忙进去通报,不一会,管家亲自迎接他们进去。
李谷在正厅接待了他们,对赵侍剑态度依旧很好,说着说着又感怀起当年时光,感念起赵莹对他的照顾和恩情。
史从云连连点头,跟着感动得差点落泪,心里却想,老年人就是有这个毛病,喜欢追忆以前的光荣岁月,很想快点进入正题。
不过李谷没感怀完,他也不好开口。
等李谷和赵侍剑终于说完了当年往事,追忆完了赵莹的光辉事迹,终于轮到他说话了,他生怕李谷再次提及往事,于是连忙一脸感慨的说:“唉,赵公真是千古楷模,侍剑是他的后人,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好好伺候她的。
我们这些后人也该继承赵公遗志,继往开来,继续往前看才是。”
李谷看他一眼,“你嫌弃老夫啰嗦就直说,以为我听不出来么。”
赵侍剑被他说红了脸,什么竭尽全力伺候,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李公哪里话,我这是实话实说么,咱们还得往前看。”史从云嬉皮笑脸道。
李谷没和他纠结,“你今天来一进门老夫就知道居心叵测,不过还算你有些良心,知道带着侍剑来,说明你脸皮还没厚道无可救药的地步。”
两人在淮南合作两年,早就习惯了,史从云习惯了李谷做事的的风格,李谷也习惯了史从云的习惯。
李谷算是史从云的大恩人了,当初是他开口,帮忙让老爹上位整改禁军,让史从云带出第一支亲就能控鹤左厢,之后正阳大战又是李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