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以为应该赶快派使者北上,和周军说好在荆门劳军,就说咱们江陵地方小,容纳下不下北国大军。
  另外赶快调集粮草,送往荆门犒劳周军,尽可能不要让他们入境,把他们送走,如果周军执意南下,那十有八九是冲着咱们来的。
  如果冲着我们来。。。。。。。”
  说到这,他也说不下去了,“原本可以向东找唐国求援,我国历来与唐国江北之地接壤,可去年史从云夺了唐国所有江北之地。。。。。。。
  所以如果到时周军执意南下,就请主公做出决断吧,无论是战是和,臣等都会追随。”
  话说得很高明,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高保融五十七岁的老脸眼窝深陷,早愁苦得发须皆白,这个年纪的人,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呢?
  不过大将李景威却十分激动,手按剑柄单膝跪地道:“主公!兵尚权谲,城外之约,不可信也。应该整兵备战,时刻准备好和周军交战。”
  “你可收聚多少士兵?”高保勗问。
  “一万总是有的!”李景为大声答应。
  节度判官孙光宪立即反驳:“周军号称二十万,率兵的是大名鼎鼎的史从云。
  他年纪轻轻时打退过北汉、契丹,在关中击败过蜀国,夺关中四州之地。
  去年大败唐国数十万大军,夺了江北十四州之地,他这几年接连打下十八州之地,咱们只有区区三州,能阻挡史从云么。。。。。。。”
  孙光宪说到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关键是这样的话城头没有一个人反驳,甚至高保融没有治他的罪。
  史从云的名气这几年来实在太大了。
  “总要试试,打仗的事谁说得清!”李景威涨红了脸,不服气的道。
  高保融微微抬手:“你起来吧,事情还是交给十弟(高保勗)去主持,我累了,回去休息,你们去管吧。”
  随后在长子高继冲搀扶下,撑开雨伞下楼回去了,高保融今年五十七,确实是个老头,没那么多精去管事情。
  另外一边,高保勗没有同意李景威的意见,而且准备派人去荆门附近与周军大军协商斡旋,准备刺探周军意图。
  第二天,天气放晴,南平派出自己的使者出江陵往北,快马加鞭北上,去与周军接触试探其意图。
  而江陵城内,很快传来一个坏消息,南平大将李景威昨晚在家中上吊身亡,江陵城中震惊,高保融叹口气,下令厚葬他。
  这件事在江陵城中引起一些波澜,人们议论纷纷,但很快就过去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多数时候机会大于努力,李景威是不是悍将,谁也不知道,因为他没有机会。
  对于江陵来说,不少人都是心存侥幸的,毕竟周军声称只是借道过江陵。
  而二十万周军号称要狠狠教训的属国则早就乱套了,当初史从云带着五千人就把他们数万大军杀穿,夺了四州之地。
  如今杀神史从云卷土重来,带着二十万大军要顺江西进,直取成都,那还得了!


第195章 、如何忽悠
  六月底,成都阴雨连绵,城中芙蓉即将绽放,正是每年最令人激动的时候。
  成都又被称为锦城。
  孟昶为爱妃在城中大街小巷,宫中内外种满了芙蓉花,每到全城花开时,整个成都都成为一座芙蓉遍地的花城,到处都是花海。
  孟昶曾也参感慨,听说成都是锦城,今日方知什么是锦城。
  其实所谓锦城是因为蜀国自古来出口蜀锦,天下闻名,但到了孟昶这,又为宠爱自己的贵妃,给成都锦城加上另外的含义。
  如今七月将近,七月初是芙蓉的第一季花季,到时整个成都又会变成花海锦城,每年这个时候,国主孟昶都会携后宫佳人出游赏花,每年都是盛事。
  可今年六月底,阴雨连绵,城中也没了那样的气氛,街道上人少了很多,连往来到成都买卖蜀锦的客商也寥寥无几。
  不少人都跑了,许多城外百姓往山里跑,不少商旅离开成都。
  成都皇城西南角有一处佛塔。
  五层佛塔顶层,从此可以俯瞰几乎整个成都城。
  笼罩在连绵阴雨之中的成都尘埃污秽涤荡一空,整齐的青砖白瓦,朱门高墙,街边翠竹和早开的芙蓉相互映照,街道雨水慢慢低落,汇聚在浅小的水沟之中,滴答滴答作响,哗啦啦全流走。。。。。。
  整座城市在雨中宁静而一尘不染,清新干净,这是一座如此繁华而漂亮的城市。
  俯视这样的城市,花蕊心中是无限的喜欢,仿佛她的心和这座干净漂亮的城市完全连在一起,她喜欢这样的城市。
  微微抬眼,在运处的低矮群山,却在雨幕中朦胧不可见,总觉得那行黑压压连绵山影,让她有些本能的畏惧。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以前也喜欢眺望远处的群山,直到听说史从云卷土重来了。。。。。。
  西面已经传来消息,大周发兵二十万,由大将史从云率领,正准备借道南平,顺江西进,攻打成都,以惩罚蜀国国主不识大体,不尊奉大周为宗主,自称皇帝等罪过。
  消息传出,整个蜀国震动,一开始人们还抱有怀疑,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从西面回京的官吏,商旅口中传来。
  直到几天之后,东面的官吏上书,带来更多明确的消息,周军已经到了襄州附近,开始大举南下。
  随着时间推移,城中越来越恐慌,随后众多上书如雪片般飞到宫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其东面的情况。
  特别是万州、夔州的刺史,直接上奏告病,说请求回成都,气得陛下大骂,说要把他们杀了,好在李昊等人拼命拦住,才使得几人保住性命。
  曾经那个让成都人心惶惶的史从云又回来了,不过上次他只带了五千人,这次带了二十万大军!
  花蕊表面镇定,不断安慰陛下,可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六神无主,每次看着远处黑蒙蒙的群山都会心惊胆战,生怕那些山里突然冲出周军来。
  成都这座城市,就跟她一样,漂亮,繁华,却不堪一击,他难以想象,周军染血的铁蹄如果踩上成都街头干净的砖瓦,折断满城芙蓉,会是一副什么样令她撕心裂肺的模样。
  身后的小宦官小声说:“娘娘,陛下已经和枢密使王昭运,宰相李昊,指挥使高彦俦等人去后殿商议事情了。
  咱们还是回去吧,如果陛下出来见不到娘娘,说不定会生气。”
  花蕊点点头,知道他说得话有道理,身边的侍女连为她撑起伞,走向雨幕。
  雨水冰凉,花蕊心里有许多感慨,陛下始终不是吃过苦的人,很多事总是摇摆不定,摇摆会导致很多问题。
  就像对待周国,要么就臣服,要么就抵抗,要抵抗就要做好准备,把大军部署北面和东面,厉兵秣马早做准备。如果要臣服就要恭敬对待周国,奉为宗主。
  可陛下的做法令人有些疑惑,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确实不是周朝的对手,不敢想依仗武力和大周较量,另一方面,他又不完全臣服,在给大周的上书中自称大蜀皇帝。
  当时就有大臣告诫过,这样摇摆的态度是不可行的。
  陛下自己或许也懂,可到紧要关头,他又放不下面子,不甘心自降身份。
  不甘心也行,那就要准备好与大周到兵相见,可史从云出兵的消息才传来,他自己已经吓得魂不守舍,连找重臣商量了三天,依旧没拿出什么可行的结果来。
  这时只有枢密使王昭远信心满满,说愿为官家带兵抵御史从云,只要给他五万大军,据守险要绰绰有余,足以抵御史从云的大军,而且信誓旦旦保证。
  花蕊不懂兵事,她也不知道王昭远说得是真是假,总是这是当下朝堂中难得的令人振奋的声音。
  所以她宁愿相信,哪怕知道那史从云的厉害。
  她没见过史从云的人,只知道他是个年轻人,今年才虚岁二十,可他的赫赫威名,如今早在南北传遍了。
  不过她听陛下跟她说过,王昭远饱读兵书,常自比诸葛武侯。
  自比诸葛武侯的人,想必是有本事的吧,主动出击如果不是史从云的对手,据守险要总该有机会的。
  她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
  踩着清凉雨水,很快她到了大殿前面。
  花蕊准备在外面等,里面还有讨论的声音。
  不一会宦官出来请他进去,她连忙拒绝,“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宗规矩,我在外面等候陛下即可。”
  她很有分寸,她是青楼女子出身,毫无身份背景,所以向来对这些事敬而远之,哪怕有自己想法看法也不说出来,憋在心里。
  只是安静的在外面等着,过了一会儿,陛下从里面走出来,身后跟着十几位朝中重要的文武大臣,她连忙让开路,孟昶招手让她过去。
  陛下脸上忧色去了许多,身边的王昭远手持铁如意,志得意满。
  陛下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身边官员连忙让开。
  陛下有些高兴的说:“若非王爱卿和李爱卿,朕几乎束手无策。”
  老将李延圭身体大不如前,自从在关中秦岭被史从云大败之后,每况愈下,也交出兵权不理会朝政了。
  这次是有急事,才被陛下找来问策。
  “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再说那史从云吹牛吹得太过了,周军禁军至多十多万,有一部分要防备北面契丹、北汉,一部反要戍卫大梁,所以让他史从云带来的军队,至多六七万而已,绝无二十万。
  这种把戏古往今来为将者都在用,就如当初高祖兵十万便要称二十万,项羽四十万便要称百万,都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让人未战先怯,咱们不能上当,一切要等派出斥候探明才有准信。”
  众人纷纷点头,感叹其不愧是沙场老将,一下就看穿周国伎俩。
  知枢密院事王昭远见李延圭抢了风头,也拱手说,“陛下大可放心,此次臣带兵去夔州,即便那史从云有百万雄师,也让他西进不得!”
  陛下听了更加高兴,脸上忧色还有,但没几天前那么惶恐了。
  “史从云十分狡猾善战,是周国第一大将,爱卿不可轻敌。”
  王昭运郑重点头,抱手中的铁如意行礼道:“陛下放心,史从云的厉害臣是懂的,咱们和唐国来往密切,前两年的战事臣每日都琢磨思虑,想着如果我是唐国大将,该如何破解。
  结果唐国没有一招是按我所想来的,败了也不奇怪,等臣亲自上阵,定能与那史贼一较高下。”
  “王枢密高见!”
  “此等气吾等不及也。。。。。。”
  不少人纷纷拍马屁,也有少数人面带忧虑。
  花蕊夫人明白过来,陛下应该是决定派王昭远去西面阻击周军了,她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她不懂军事,只觉得有动作总归是好的,好过坐以待毙。
  六月底,蜀国全国动员,以知枢密院事王昭远为西面行营都部署,以高彦俦为前锋,率领精兵五万人,向西到夔州、万州附件驻守,加强长江沿岸防备。
  宰相李昊奉命亲自到城外饯行,为大军送行。
  临走前,酒宴喝到高处,王昭远执酒杯高声道:“吾此去何止破敌,凭借我手中这五万精兵,破周军,擒史贼易如反掌尔!”
  此豪言壮语一出,众人纷纷惊叹,都觉得王昭远不是常人。
  于是几天后,关于王昭远的铁事也在成都城中流传开了,人们都觉得王昭远有魄力,志向远大,不是寻常人物。
  。。。。。。。
  史从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