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臣记住了。”高继冲连连答应。
  。。。。。。。
  之后两天,武平果然按照史从云的要求,派出军队开道,运送大量粮草、清水等到荆门来劳军。
  甚至为表诚意,武平王还派出自己的嫡长子高继冲亲自领人来。
  史从云自然热情招待,大加赞扬,表示武平王真是大周最大的忠臣,等他凯旋之后一定会在官家面前替他请功劳。
  七月二日,东面来了传令兵,是司超派来的,告知他们的水军已经顺着长江到达岳州东面,再往前三十里就要到三江口,进入南平地界了。
  史从云回令,让他们暂时不要动。
  晚上,他和李汉超,李处耘讨论了这件事,并且做出自己的判断。
  “拿下南平之后就是武平,武平治朗州,就在江陵南面,隔着长江大约三百里。
  如果大军过江直接走陆路,道路崎岖难行,有不少山地沼泽,不适合大军前进,华容县就在对面,当初曹孟德可没在那多吃苦头。
  所以我主张在三江口附近渡江,拿下岳州,走三江口直接进入洞庭湖水域,沿沅水(今沅江)直取朗州,这样道路好走,水域宽阔,有利大军进军。”史从云指着大帐中的地图道。
  李汉超点头,拱手道:“大帅高见。”
  “大帅,我觉得如果武平决定抵抗,肯定也明白三江口之重,会在三江口附近设重兵,只怕这里难免一战。”李处耘指着岳州(今岳阳)北面洞庭湖水系和长江汇流之地凝重道。
  史从云点头,“我同意你的判断,如果对方有懂兵之人,就该明白这地方的重要,到时候我们打陆上,司超负责截断水路援军,这是我的想法,不过具体还要看战场形势决定。”
  “大帅高见,我等无异议。”
  “那就让司超暂时不要西进。。。。。。。”
  。。。。。。
  敲定水军的行进路线,史从云和李处耘,李汉超都开始认真准备,要如何偷袭南平王这位老同志了。
  到七月三日黄昏,众多士兵,民夫已经被吸引到荆门一带,大量的车马牛羊都在荆门北面两山之间的地区汇聚,大帐中,史从云还在和南平王高保融的长子高继冲,弟弟高保寅和不少南平官员把酒言欢。
  其实大帐外,守卫的兵力正不断增多,大帐中觥筹交错,没人注意,李汉超已经悄悄带领三百余甲士,慢慢的替换了大帐外的哨岗,包围了大帐。
  同时,李处耘率领的一千精锐骑兵准备完毕,每人两匹马,隔着整个大营,从北面营门出大营,绕道荆门北十里的小道,开始向东面河边一个叫关庙村的村庄急速奔袭,随后在关庙村转南,向江陵奔袭而去。
  这一切都从黄昏开始,根本无人知晓,南平上层都沉浸在史从云的糖衣炮弹之中,而二百里外的江陵则根本没有任何消息。
  时间差不多,太阳落山之后,外面进来一个亲兵,拱手向史从云请授军中口令。
  军中口令是机密,史从云便拱手和十几位南平官员道:“某去去就来,诸位请不必介怀,该吃吃,该喝喝。”
  众人没有起疑,毕竟口令是军中大事,史从云便跟着亲兵出了大帐。
  一出大帐夜风吹来,没走几步李汉超已经上来,“大帅,人都到位了。”
  “围起来,一个也不许走,他们进大营都下了兵器,成不了气候,如果反抗太激烈,可以杀鸡儆猴,不过高保寅和高继冲不能动。”史从云吩咐。
  李汉超领命,下令数百甲士逐渐靠近,将中军大帐围得水泄不通。
  史从云则立即骑马离开,他要连夜调集大军,准备袭击南面武平军的驻地。
  大营李,过了快半个时辰,终于有人发现不对,史从云出去处理公务,也不至于去这么长时间吧?
  难不成出了大事?在高继冲示意下,便有官员到大帐外探查情况,可一出去顿时发现自己被凶神恶煞,全身铁甲的周军包围了。
  便问周军士兵为何而来?
  李汉超很机灵,答应道:“军中惊营,大帅令某来保护诸位贵客安全,外面纷乱,请各位不要擅自离开,这也是为了你们好。”
  里面的南平官员将信将疑,便回去了。
  可到下半夜,好几次请求出去的要求被李汉超拒绝,史从云也一直没回来之后,众人终于发现事情不对,高继冲怒气冲冲要求李汉超放他们出去。
  李汉朝也终于露出真面目,让数百甲士拔出刀剑,缩小包围圈,里外三圈把他们团团围在大帐之中,几个胆小的文官当场吓得哭出声来。
  李汉超凶神恶煞道:“你们在这等着,不要抵抗自不会伤你们性命,要是敢抵抗,爷爷从南到北杀人不下百,杀你们和杀几只鸡也没区别!”
  顿时镇住众人。
  另外一边,别面山谷火光大作,喊杀声冲天热气,隔着数里也听得清楚,红光映照半个天空,李汉超知道,大军开始行动了。
  。。。。。。
  史从云之所以没有囚禁高继冲等人后第一时间进攻,是因为他在等王全斌的中军支援。
  前锋在荆门休整的时日里,王全斌的中军已经从襄阳到了荆门北面十多里处,入夜之后,史从云就秘密派人去北面调兵了。
  他不喜欢赌,希望稳稳的赢,荆门南边驻扎的南平军大约四千人,他手上有八千人,不过依旧觉得不保险,所以他尽量把中军调上来,也让新兵练练手。
  所以到下半夜,荆门附近其实已经有超过两万人的周军,他终于下令全军出击,趁夜包围南平军。
  两万打四千,优势确实在我了。。。。。。


第197章 、兵贵权诡
  夏夜,四周到处都是不知名的昆虫和鸟兽鸣叫,东西的山谷树木葱郁,黑压压一片,荆门南面是两座山,两山之间大约有二里地的宽度,再往南则更加开阔。
  而大量的南平青壮平时多驻扎在更加南面的开阔地,南平四千多军队为周军开道,同时监督民夫,驻扎在山谷之中。
  其实看他们驻扎的地方史从云便明白,王南平王一开始就抱着遏制大军南下的想法。
  只可惜前线的具体执行者已经被他忽悠瘸了,主帅尚且没心理准备,何况众多士兵,当周军开始包围他们的军营时候,许多人根本不明白怎么回事,还是在观望。
  另外一边,史从云迅速派出大队骑兵继续往南,沿途告知当地百姓,周军大帅说他们不用干活了,可以各自回家去。
  这年头百姓来给国家干活可是要自带衣服,食物钱财,各种用具的,说好听点叫征用,说白了就是胁迫,敢不来就刀兵相加,要丢性命的。
  不只是南平这地方,到处都是如此,大周打淮南,打蜀国的时候征发十几万民夫都是如此。
  所以如果不是有士兵看押监督,谁也不想干这样的活。
  一开始听了周军骑兵的话,百姓们还将信将疑,直到有胆大的带头离开后发现没有人围堵或者杀他们,才顿时放心下来,一面高呼周军仁义,一面纷纷四散回家去了。
  而荆门南山谷中的五南平军则完全没了主意,因为他们的主将和高层都被史从云用鸿门宴扣押了,军队群龙无首,很快被周军围困在山谷之中。
  不过因为没有上面的命令,他们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一直等到天亮。
  史从云站在荆门南面的东侧山坡上,俯视下方的山谷,外围包围的周军已经扩充到三万,王全斌率领的大军也已经连夜入荆门。
  史从云看着下方,对身边的将领道:“南平军没有主将,把新兵调到前面去,逐渐缩小包围圈,逼迫他们投降,也让新兵见见世面。”
  手下都指挥使领命,连忙下去调度,上午周军包围圈开始变化,新兵被推到里面,老兵在外面,随后逐步缩小包围圈,高声喊话逼迫南平军投降。
  这是场没什么悬念的战斗,所以史从云让新兵往前,训练他们战场素质。
  新兵一开始确实表现出畏惧紧张,甚至连之前训练过无数次的阵型都有些散乱,好在在后面的老兵大声指点下,慢慢稳住阵脚,从四面合围敌人。
  史从云看出这股敌人应该是南平的精锐部队了,着甲率很高,而且即便没有主将,被层层包围却没有立即溃退,而是开始借助营地外围的栅栏,拒马等用弓弩还击。
  周军新兵按照训练的,前方立起差不多人一人高的排盾,后方弓弩不断还击,慢慢有序逼近对方大营。
  双方箭矢在山谷中你来我往,但因为被四面包围,南平军出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他们只能攻击周军正面,而周军却可以从四面八方袭击他们。
  一开始还能僵持一下,等到两个小时之后,太阳高升,南平军营地中到处是密密麻麻的箭矢,不少人惨叫倒地,南面大门附近终于有人顶不住,打开营门投降。
  随后投降的风气很快蔓延开来,整个大营之中只有北面哨塔附近还有人顽抗。
  周军让投降的士兵放下武器,走出大营,随后南面周军大量进入大营,前方新兵顶着排盾,后方弓弩手换成老兵,向北面压缩南平军的空间。
  战斗持续到正午,最后负隅顽抗的一百余名南平士兵被压缩在营地北面少哨塔和栅栏之间的空地上,外网已经被周军层层包围。
  这一百多人应该就是南平的忠勇之士了,不过他们也没方法了,丢了哨塔就等于丢了制高点。
  周军是这些年来可谓南征北战,特别是史从云手下的控鹤军老兵,都是百战精兵,战争经验及其丰富,知道如何应对各种情况。
  这一百多南平军虽忠勇,但和周军还有很大差距。
  周军最前方指挥的军都指挥使下令只用排盾顶在外围,将他们团团包围却不急着发起进攻。
  随后下令军中的神射登上营地中的几处哨塔,居高临下用弓弩对他们射击。
  因为居高临下,根本防范不过来,短短一刻钟左右接连二十多人被射倒,哀嚎满地,想往往外冲却被周军和人一样高的排盾和缝隙中伸出来的密集长矛逼退,很快也支撑不下去,选择投降。
  史从云在山坡上看得清楚,也明白为什么这个时代,南方军队多数时候不是北方的对手。
  光从军事角度看,不是不善战,也不是没有忠勇之士,而是战争经验的差距,北方打仗家常便饭,南方这十几年来却多数地方是和平的。
  下方的一百多南平忠勇之士是想拼死一战,豁出性命报国的,勇气可嘉。
  可他们胆气血性都有,却不如周军那样战争经验丰富,老辣狡猾,战场上一旦犯错,很多时候靠着勇气也无法找补了。
  如果是周军老兵,他们要顽抗会选择围绕着营地中的至高点哨塔去守,而不是看起来安全的栅栏。
  南平军据守北面营地的栅栏,把哨塔这种高点主动让给敌人,想抵抗也有心无力了。
  到下午,所有战斗结束,这场三万人围四千人的大战,总体伤亡不大。
  南平军战死五十二人,受伤五百多人,周军战死两人,受伤一百五十人。
  大多数南平军都是投降的,这种情况也不怪他们。
  直到尘埃落定,史从云才让人去吧高继冲、高保寅等人带来,告诉他们南平军已被全歼的消息。
  年轻的高继冲和没什么主见的高保寅吓得面色发白,众多官员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只有两个有气节的文臣大骂他背信弃义,不讲信用,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话说得很难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