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也不能只看着淮南,昔日汉唐故土,方今并没有多少在我们手中,臣请官家三思,必要往远了去看,不可拘泥于一时一刻的荣辱,一城一池的得失啊。”王朴的语气有些着急了。
  他本就是个脾气倔强的人,魏敏心想,他见到过好几次王朴在朝堂上与其他大臣争辩得面红耳赤。
  “你话说得有理,可难道燕云十六州就不是汉唐故土了吗?咳咳咳。。。。。。。”官家质问,又连用手帕捂住嘴咳嗽了几声。
  “官家。。。。。。。”众人关心上前,官家抬手道:“无碍,继续说。
  北面幽云之地,也是汉唐故土,何况只要夺回十六州,就能以此为屏障,驭敌于国门之外,再不会有今日屈辱。
  朕自能令张永德、赵匡胤固守北方,可河北南面一马平川,契丹贼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岂是那么容易的。
  再者,传言当今契丹国主昏聩,并非明主,正是大好时机。”
  “官家,高祖有白登之围,太宗有城下之盟,成大事大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荣辱挫折在所难免,岂可如此置气?家国社稷之大事在身,官家怎么能意气用事!难道为了一时畅快,就要赌上社稷存亡吗!”王朴话说得很重,连魏敏也为他倒吸口凉气。
  官家其实是个脾气很大的人,以前他在河北时候,发脾气就会杀人,这王朴实在太大胆了。
  魏敏微微抬头,果然发现通明灯火映照下,官家脸色很不好看,旁边的几个人都吓得连低下头去。
  出乎意料的是官家最终没有发火,安静了一会才开口,“我知道你有你的考虑,不过朕也自有思量。
  王卿所言先南后北朕都记得,只是打仗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要看人心,要看时机。
  数年来本朝大军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史从云、史彦超、赵匡胤等猛将如云,正是如日中天之时,有气吞山河,势不可挡之势,正是借机北伐的时候。”
  “朕欲携大胜之势取幽州及其以南所有土地。”官家说着放下手帕,严肃的说,“做事要灵活应变,不能古板,待有了幽州抵御北方强敌,再行向南进取也不为过。”
  话说完,众人消化了好一会儿,王朴跪地道:“老臣拙见,触怒官家,请官家恕罪。”说着便拜。
  官家亲手将他扶起来:“朕心里生气,但也知道你是为朝廷好,为朕好,王卿思量的自有道理,不必介怀。”
  王朴大为感动,连连拜谢。
  话说到这种地步,大殿中逐渐安静下来,就连魏敏也听出官家似乎下了决心。
  他不懂军国大事,身为宫中宦官,他甚至连十六州在哪也不知道,但众人情绪他是听得出一些的。
  一直没说话的魏仁浦拱手开口了,“官家,若要与辽国开战,咱们准备怎么打。”
  “你是枢密使,总理军事,你说说看。”
  魏仁浦拱手,随即道:“臣以为水陆并进为好,而且还必须防备北汉的援军,北汉只要过了太行山就能从侧面攻击我大军,如果要出兵河北必须防备。
  至于将领的人选,臣建议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调回来,负责阻击北汉大军。
  韩通曾在河北抵御契丹,修建城池,必然十分熟悉河北之地,可用为将。
  张殿帅,赵匡胤也在河北抵御过契丹,也可用为大将,史彦超悍勇无人可当,麾下骑兵精锐向来没有敌手,曾经也数次击败过契丹铁骑,是少数正面能打败契丹人的大将,可用为先锋。
  至于主帅,臣以为非史从云莫属,他击败过蜀国,打败过唐国,之前也在忻口与契丹交战过,经验丰富,履立战功。”
  官家点点头,“此时到不必着急决议,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史从云这时候应该还在南平,上次上书时他已经摆平高家,拿下南平。
  但武平就没那么容易了,武平九州之地,也有数万大军,非一朝一夕之功。”
  “官家,臣觉得此事先定下,待到南征大军回来再商议也不迟,方今北面有张殿帅和赵匡胤稳定局面,形势也没那么迫切。”许久没说话的王溥道。
  他和范质都是内政方面的人才,涉及军国大事时,更多时候都是魏仁浦和王朴发言。
  “时间差不多了,你们也会去休息吧,把今天朕所说的事想一想。”官家摆手,让众人退下。
  众人拱手正准备告退,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响动,接着就听到急匆匆的密集脚步声,众人好奇探头去看。
  不一会儿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跟着两个宦官进来,宦官一见官家扑通一声跪下,用尖锐的嗓音激动道:“大捷,禀报官家,武平大捷!枢密院那边官员已经回家去了,奴婢只能将他带来面见官家。”
  身后的士兵连慌乱的将手中的用红绸包裹的的竹筒呈上,“官家,武平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
  宦官连隔开他和官家,显然士兵并不懂宫中规矩,随后接过他手上的东西,呈送给官家。
  官家接过去,连扯开红绸,打开竹筒,拿出里面的信报看起来,脸色逐渐露出喜悦,随即让他们退下,并令人赏赐那士兵一万钱。
  众人好奇的想要凑过去看,又怕无礼触犯官家,只得干着急。
  官家看完后把战报递给王朴,“你告诉诸位爱卿吧。”
  王朴恭敬双手接过去,随即迫不及待看起来,等看得差不多,脸上神色也从好奇转为震惊,没面神色着急的几位同僚开口道:“这是武平的战报和奏疏,史从云送来了。
  七月,史从云率军从三江口强渡长江,击败武平三万贼兵,攻克岳州,往南顺着洞庭湖走沅水围困朗州。
  同时派节度从事官郭廷谓策动衡州刺史投降朝廷,向北攻克潭州。
  八月初,大军攻城,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开城投降,武平九州已尽数归属我大周所有!”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人都惊呆了,连和史从云关系不好的范质也惊讶的张大嘴巴,有些不可置信的说,“这才出兵两个月啊!”
  魏仁浦镇定多了,点头说道,“两个月,还算上了赶路和调度粮食补给的时间,两个月拿下南平、武平十二州,有智取,有强攻,文韬武略,好像就没他搞不定的。
  有此良将,实乃官家恩德,我朝之福。”
  “那上的奏疏呢?说了什么。”王溥问。
  王朴拿着奏数笑了,随即道:“三件事。
  一是请罪,史从云率大军与三江口强渡长江,击败武平三万大军后,俘获五千多名贼兵,但因为粮食补给等问题,他自作主张把这些人放了。
  二是关于武平官员的安置问题,史从云向官家请求,希望追赠一名武平大将,他尽忠守节最后战死,追赠他可以获取武平民心,表现朝廷大度。另外他提议把武平的官员全调到京城来,因为南平、武平是天下要冲。
  往后管家往南伐南汉,往西灭蜀,往东攻略江南,都要从这发兵,和淮南等地不同,必须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他已经镇压好几次叛乱,为的就是逼迫当地官员将领到大梁来。
  三则是建议设军。
  史从云建议在江陵,潭州各设一军,牢牢控制这个天下要冲的同时,为官家往后出兵蜀国,南汉,唐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做好准备。
  他同时推荐了两个人驻守两地,分别叫李汉超和李处耘。”
  王朴说完,众人纷纷点头,感慨不已。
  另一边,魏敏丝毫不落的把话都记在心里,他是皇后的人,皇后曾再三给他交代过,只要是关于史彦超和史从云两父子的事,一定到牢牢记住,第一时间告诉她。
  魏敏不敢怠慢,连仔细记着,心里也感慨这史从云真是个有本事的主,怎么只要是关于他的事,都是他把别人打了。。。。。。。
  另外一边,官家开始说话,他连忙收起心思,仔细听着。
  “趁你们这些宰相都在,今晚就把这奏疏批了吧,你们说说看,史从云所言如何。”听得出,官家很高兴。
  批示奏章,并提出处理方案本来也是宰相的职责,今天正好,王溥、魏仁浦、范质三个宰相都在。
  淮南苦战两年多,投入众多,死伤不少,靡耗巨大才拿下十四州之地,如今史从云出兵两个月,就智取南平,攻灭武平,一下拿下十二州之地,使大周占据天下要冲,怎么能不高兴。
  在场众人也十分激动和高兴。
  王朴率先道:“官家,以老臣之见,史从云提出的这三点非常有见地,也切中要害,无论是为当下考虑还是长远的考虑都十分可取。
  短期来说,咱们可以快速控制这个天下要冲,往长了来说,正如奏疏中所言,往后官家要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必将从江陵和潭州发兵,是为千秋万世之业铺好路。
  史从云的做法也十分老道,总之是个文武双全之人,如果不是觉得屈才,老臣道觉得他镇守荆楚之地最好,可当下朝廷急于用人,老臣是相信其眼光的。”
  管家点头,“一统天下,千秋万世之业,史从云确实替朕考虑得长远。”
  随即看向魏仁浦,魏仁浦是枢密使,是最高军事长官,这种事自然要过问他。
  魏仁浦拱手,“官家,此时着实出乎老夫预料之外,史从云确实有本事,我也觉得他能拿下南平武平,却没想如此之快。
  枢密院要在两地设军是可行的,而且潭州的确如史从云所言是天下要冲,不过许多东西一时来不及准备,从朝廷派人过去不妥,一来不熟悉当地,二来路途遥远,不可能让朝廷数万大军在南方虚耗。
  所以臣也觉得可以暂时同意史从云的提议,以他推荐的李处耘、李汉超于当地设军,之后在看后效,若两人真有本事就托付他们也无妨,如果不行朝廷再另外派人。”
  官家点头,“有理,史从云表现一如既往,是朝廷中流砥柱,朕的心腹爱将,这件事暂时按他说的去办。
  枢密院那边,明日就把大捷的消息传扬出去,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周兵威!”
  “遵旨!”魏仁浦连答应。
  。。。。。。。
  之后,众人又说了许多,魏敏只记着关于史从云的部分。
  一直等半个时辰之后,诸位大臣走了,官家进去休息,身为掌灯太监,他一直兢兢业业熄了灯,随后和众多太监一起关好万岁殿门窗,告别众人找了个机会,才激动的往皇后的坤宁宫跑。
  他有一种预感,这次自己又有赏赐了!


第207章 、符皇后的心思
  坤宁宫,几乎位于皇宫最北端,所以也叫深宫。
  战乱年代,后宫的限制也会宽松不少,大致是天下事太多,天子也没太多心思浪费在后宫。
  越是四海纷乱,女人对于那些野心勃勃的丈夫家而言越不重要了。
  就如当朝开国皇帝和当今天子,妻妾都在权力斗争之中被杀光,他们也没那么在乎,倒不是人多冷血无情,官更多是无奈吧,身为女子,符皇后是不能怪罪男人的。
  她要母仪天下,要作天下女子的楷模,她自不会怪丈夫们,这倒不是气话,而是世道如此,许多丈夫尚且不能自保,哪有余力护着她们这些女子?
  所以她们只能靠自己,经历过河中兵乱,差点死在乱军之中的符皇后比任何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
  天下大势往后要怎么变谁也说不准,官家对她的宠爱多放在表面,她心知肚明,更多是因为符家的原因。
  她也不知道官家到底是将她放在何种位置,相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