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围还有大量身着甲胄的骑兵十余骑为一队游弋巡逻,外围的牧民和普通百姓都不得靠近,十里之外的闲杂人等都被肃清。
  如此阵势正是大辽国皇帝耶律璟的行宫所在,耶律璟醉心射猎,在此打猎已经十余天,不问朝政,随行大臣也不敢多问。
  因为昨天还有一个厨子因为烤羊腿迟了而被杀,随行宦官和供给官员噤若寒蝉。
  一大早,耶律璟换了一身戎装,兴致很高,正准备上山打猎,又有人急匆匆骑马过来,送来萧思温的书信。
  耶律璟有些不耐烦:“朕不是让他自己应对吗?”
  说完打开书信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脸色慢慢凝重起来,正陪在皇帝身边的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明白可能出大事了。
  耶律挞烈今年快五十八,是辽国老臣老将。
  他治理南院期间均衡赋税劳役,鼓励农业生产,大量部族民众归化,户口数量增长很多,对大辽国功劳很大。
  数年前周人伐北汉围困太原时,正是他率兵南下,在忻口附近与周军交锋的,之后击退周人继续往南,在他大军威逼之下,周军被迫匆匆从太原撤走,烧毁大量辎重粮草,十分狼狈。
  后来陛下因为他年纪大了,就让他有空回上京休息,把南院的一些事务交给更年期的南京留守萧思温去处理。
  看着陛下的神色,身为老臣的他就明白事情可能严重了,之前萧思温上书说周人在河北掠地,陛下根本懒得管,只让他自己处理。
  这次却神色凝重,似有大事发生,于是问:“陛下,南方出了什么事?需要老臣立即回去吗?”
  陛下没说话,直接把书信递给他,耶律挞烈接过立即看起来,草原上风正大,他眼睛有些花,看起来吃力,待看完之后想也不想直接道:“陛下,南京不能丢!如陛下准许我,臣愿意率大军南下去阻止周军!
  这个叫史从云的人物萧思温把他说得很厉害,不过在老臣面前不过是个娃娃,萧思温其人并不擅长兵事,他的话不能全信。”
  陛下没说话,这让耶律挞烈心里七上八下,他最怕的是陛下依旧沉迷射猎喝酒,连幽州也不管了,幽州也是整个大辽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也是他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地方,耶律挞烈绝不能做视它落入敌手。
  好一会儿,皇帝耶律璟终于开口,“今天不打猎了。
  朕即刻发诏在幽州北面召集契丹各部兵马,待人马齐备朕亲自领兵南下救援幽州,好好会一会被萧思温说得那么厉害的周人史从云。”
  耶律挞烈松了口气,耶律璟是太宗皇帝耶律德光长子,是经历兵变之后上位的,那时世宗皇帝连年南征,劳民伤财,才引发变乱,而当今圣上是太宗皇帝窒息血脉所以被扶持上位,如今他觉得或许当初的决定不对。。。。。。。
  当然,这样危险的想法他只敢在心里一闪而过。
  耶律挞烈立即道:“陛下,集结各部精兵需要时间,还需大量调度,南下也需要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之内幽州支撑不住可就坏大事了。
  不如直接集结御帐亲军南下足矣。
  老臣觉得一面集结大军,一面可派人快马加鞭去晋阳,要求北汉国主立即出兵,袭击周军侧后,分散南京压力,若袭击得手,侧后受威胁,周军说不定就此撤兵了。”
  陛下听他这么一说,点头赞同:“你说得对,朕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南下,让北汉国主向东出兵,袭击周军侧后。”
  当天下午,在草原上射猎十余日的大辽国皇帝突然起驾往南,同时下发两道诏书,经过北院枢密院和宰辅往外发布。
  一道是给儿子北汉国主的,要求他立即从晋阳出兵,袭击周军侧后,减轻幽州压力。
  另一道诏书是要求立即集结御帐亲军,准备南下。
  辽国人口超过一千万,部队构成主要有四种。
  类似中原王朝的中央禁军。
  部族军。
  地方乡丁。
  属国军队。
  辽国中央禁军是职业化军队,一生只为打仗,契丹人和汉人都有,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精锐猛士,这也是辽国不同于其它游牧政权的一点。
  而起类似中央禁军的兵力分三部分,御帐亲军、宫卫骑兵和南院六军。
  御帐亲军——是扈从皇帝拱卫京师,常年备战,编制禁军五万人。
  其一是辽太宗所创立的“皮室军”三万,分南皮室、北皮室、左皮室、右皮室、黄皮室五军构成。
  其二是太祖皇后述律氏选蕃汉精兵所置的“属珊军”两万。
  宫卫骑兵——是历代辽国帝后守卫宫殿的亲军,死后留下的亲卫精兵,帝后死后他们负责守护陵墓,战争时立即可以调遣,是精锐中的精锐,有一万多人。
  南院六军——主要由汉人组成,仿唐五代禁军名号的控鹤、羽林、龙虎、神武、神策、神威军号设立,数量大概有一万八千人,主要驻守幽州附近,也是职业化军队,但汉人组成的六军并不受辽朝重视。
  除去中央常备的八万左右职业军队,接下来的主力就是部族军。
  辽国的部族军是以部落为单位,由契丹部族为主,及各归附的奚、渤海、室韦、女真、乌古、敌烈等各族人民所组成的军队。
  这些部落分地以牧,其军分襟要地。众部族军的任务,平时为“分镇边圈”、“守卫四边”,战时则征集作战。
  辽国的众部族军共有四十九支,部族有大有小各不相同,包括东面的女真,西面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都在辽国治下,各支部族军人数有多有少不相等,总兵力大约十五万左右。
  但这部分兵力不是精锐战力,而且战时要提前征兆,各部族率军从各处赶来都要时间。
  地方乡丁就更多了,民丁组成的,亦称京州军,是乡兵性质的地方武装。
  辽国实行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多数时候男丁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入军籍,契丹本族丁壮多编入宫卫军、部族军,因此五京州军则以其他民族丁壮组成。五京乡丁的数额庞大,总数约一百一十万左右。
  这也是后来辽国吹嘘的带甲百万的来源,确实有百万,但这一百多万军队不是主力,也不是有效战力,多数时候只负责大军后勤保障工作,地方治安。
  最后就是属国军,是辽境外附庸部落、国家的军队,没有定制,亦无常额。
  辽的属国大约有四五十个,它们分布的地区广阔,朝贡无常。因而“有事则遣使征兵,或下诏专征;不从者讨之。”但“助军多寡,各从其便”,大约能有三五万人,但也不是核心战斗力。
  辽国的核心战斗力显而易见,最顶级的是上京的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兵,这六万骑兵是辽国最顶尖的战斗力。
  随后是幽州附近的南院六军一万八千人和部族军十五万。
  但到此危机关头,幽州危在旦夕,集结部族军已经来不及了,皇帝耶律璟紧急调集御帐亲军,连守陵的宫卫骑兵都来不及调回。
  当然他也派出使者,要求四十九支部族军距离较近的部队受到命令后立即派兵往幽州方向靠拢。
  一时间,整个大辽国自耶律璟登基之后最大的军事行动开始了。。。。。。。


第231章 、北进,继续北进!
  幽州以北,辽国精锐大军正在忙碌集结,大辽御帐亲军大规模调度也是许多年没有的事了,特别是当今圣上登基以来,所以上京也开始议论纷纷,不知道南方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说陛下又想继续先皇遗志南下中原,这人不少人都开始担心起来。
  世宗皇帝时期,连年南下已经让各族百姓和契丹部族都心有余悸了,后来世宗皇帝遇刺就是因为全国上下都受不了他连年出兵却没大进展的损耗。
  太宗皇帝是也连年出兵,但那时辽国大军经常能深入中原腹地,抢掠的财货粮草颇多,还打过了黄河,所以人们没那么多怨言。
  现在见之前一直没有动作的陛下突然集结大军,不少人都开始担忧,会不会走当初世宗皇帝的老路。
  而且上京虽挨着草原,但并不全是草原,周围是山地和丘陵,还有大量耕地。
  这是因为上京的前身就是汉城,是太祖皇帝安置汉人,让他们在周围耕种而建立起来的城池,是辽国根基,后来成了辽国都城,而辽国两大拱卫上京的精锐军队中,有一支就是汉人精骑为主组从的。
  时至今日上京周边已经有很多耕地,这就导致辽国早不是一个单纯的游牧帝国,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到南京幽州,再到东京辽阳,分布着众多耕地,甚至经过几代皇帝的发展,特别是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等人的经营,辽国的农耕人口已经超越了游牧人口。
  有不少契丹本族的人口也逐渐转变为农耕,这就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越来越厌战。
  游牧民族生育率远高于农耕民族,人口总量却远远少于农耕民族。
  原因就是游牧民族受到生存环境与社会技术的影响与限制,没有贞洁观念,节孕措施等,使其出生率很高的同时,死亡率也很高,人均寿命短,生产生活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无法像农耕民族那样获得长期稳定生存保障,养不过太多的人。
  这种情况下,反正日子不好过,死亡如风常伴吾身,那还不如拼一把,豁出去抢,所以游牧民族的作战热情很高,厌战度很低。
  但随着整个辽国逐渐向农耕转化,厌战程度立即就上来了,农耕能稳定获得稳定的生存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就不愿拼命了,而农耕最需要的是稳定,耕种要配合天时,如果经常打仗,很容易错过耕种时机。
  辽国的这种转变,帝后两族的耶律家和萧家中有些人是明白的,顺应潮流改变,比如南院大王耶律挞烈,辽国的中兴之主等。
  但也有很多人不明白,辽国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上一任辽国皇帝辽世宗就还是老游牧思维,不断往南发动战争,试图通过劫掠获利,结果此举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无论是契丹本族还是汉人、奚人等等都对其不满,叛乱频发,最终他自己还在南征途中遇刺被害。
  所以当上京开始大规模调兵时候,辽国国内人心不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因为当今辽国皇帝耶律璟虽然没有世宗那样劳民伤财,但却不理政事,无心进取,毫无作为。
  辽国的皇帝如果能清晰认识到这种大趋势,顺势而行,继续大力推行汉化,彻底把辽国打造成经济结构上农耕为主,游牧为辅的帝国,那必使辽国在上一个台阶,但显然耶律璟不是那样的人。
  这些事需要后人来做。
  到六月初,上京附近的皮室军和属珊军两大军团五万人已经集结完毕,这是快速反应部队,一直驻扎在上京附近,打仗不用临时征召,反应速度很快。
  皮室在契丹语中为“金刚”之意,属珊意为“珊瑚之宝”,短短数日,五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皇帝耶律璟亲自领兵,以最熟悉南面的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为前锋,从上京以南出发,驰援幽州。
  同时四十九支部族军中最靠近的幽州的十八支受到征召,集结部队向着幽州进发,如果全部到位,兵力会达到四万左右,不过部族军集结征召都需要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尽数到达幽州。
  加上幽州由汉人组成的南院六军一万八千人,届时幽州总兵力将达到十一万左右。
  这样大规模的出兵已经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