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为大帅说话的人必然不少,符皇后,左仆射李谷,枢密使魏仁浦,宰相王溥等人想必都会为大帅说话,一时半会不会有变数。
臣觉得这时候最好的法子是名正言顺将大军带回大梁,以观望事态,只要大军在手中便什么也不怕。”郭廷谓冷静很多。
“好,官家病重,战没法打,某立即撤军,带大军回去。”史从云火急火燎道。
“不可!”郭廷谓再次拦住他。“大帅,圣旨还没到,宫中官家病重的消息既然需要李公秘密传送,说明宫中的事情还没公开,这时大帅突然撤军岂不暴露了,会因此引来猜忌怀疑的。”
史从云也急了,“那为之奈何?”郭廷谓道:“撤军圣旨想必已经在路上,这时大帅找个由头,就以押送辽国南院大王入京献俘为由,先率数千忠心耿耿的亲兵火速回京,大军到京城届时之后都好办了。”
郭廷谓说着压低声音:“以某看,若官家真顺着范质的意思。。。。。。。大帅要果决一些,绝不可交出军权,迅速以数千精兵控制大梁,以大帅在军中威望应该不难。
若不成就率军自保,我等接到圣旨之后自会率后续大军南归,到时合兵打下大梁,事情就大定了。
如官家不顺范质之意,那大帅自去见官家,就说献俘就成。”
史从云二话不说,立即道:“邵季、王仲,你们拿我号令去点兵,叫上司超、罗彦环,董遵诲,这里的大军全交给你们。”他说着拍了拍郭廷谓和闾丘仲卿的肩膀。
说罢自己去叫亲兵帮忙披甲了,一把忙一边吩咐:“都带咱们起家的亲兵,去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押来,至于那个萧思温,废物一个,你们用他把董遵诲的母亲和她女儿换过来,放他回去吧,万一辽人又选出个耶律挞烈那样的南京留守来反而是麻烦。”
闾丘仲卿欲言又止,之后还是开口嘱咐:“大帅,此次南下,生死攸关,切记不可儿女情长。”
史从云点头,再次郑重对两人拱手:“拜托两位了。”言罢转身出了大帐。。。。。。。
第249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回去的路越是往南越好走。
河南也称中原,自古是开放比较早的板块,而河北越靠南,人烟越多,道路越发宽阔,树林荒地越少。到处的村镇,聚落时不时能见。
许多村镇外都有设有哨塔,摆着拒马,多少有民兵来回巡逻,这是多年来契丹时不时南下劫掠无奈的应对。
哨塔和民兵抵御不了辽军,但多数时候可以提前发现,大的城镇可以及时发现契丹人让百姓回来闭城据守,小的村镇则直接往山林里躲,来不及的就遭殃了。
北方的百姓恨透了契丹人,比南方更加热切,那种国仇家恨,是切身血泪的体会,而非溢于言表,所以当王师大败契丹,杀了五万契丹兵,抓住他们南院大王时,河北遍地欢腾,百姓对周军的期许,对史从云的崇敬拥戴达到一个新高度。
所以再次看到大军凯旋,经过大道时受到百姓的围观和欢迎,这样的景象史从云打这么多年战还很少见,何况是在五代这样的乱世。
他想起当初淮南百姓一开始也是欢迎周军的,还有人为周军提供草料,结果因军纪涣散,之后不少将领纵兵劫掠,才失了人心,使得百姓坚壁自守。
连下令派人监督,严明军纪,不许有人胡来。
到达沧州时,史从云暂时停留一天。
。。。。。。。
夜里,史从云在沧州城外大帐里久久睡不着,为了不扰民,他下令大军不得入城,都在城外扎营。
运处时不时能听到几声狗叫,这时候也让他心烦意乱。
随即批了件貂皮斗篷,出大帐到河边散步。
秋夜很冷,时不时有冷风吹过,头顶的月亮却越发明亮圆润,不由得史从云想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他更能理会这词的涵义,那些担忧再也止不住。
他又想到当初官家全家被杀的事情,想到家中的赵侍剑、符六、周宪、母亲、小妹,心就止不住的狂跳,他都不敢想要是家里出事了该如何。。。。。。。
看到王仲等人的反应后,他就已经决定,无论如何必须南下。
只是他心里也明白,这次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但随便吧,他不敢拿赵侍剑等人的命去赌,拿自己的命去赌。
过了沧州,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他的理由只是安抚大军,他不能确定军中所有的将领得知事情后会全站在他这边,因为官家还没死!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官家会死。
如果官家不在了,史从云自己也相信,以他的威望不说十全把握,至少军中八成将领会站在他这边,可现在官家还在。
官家只是病重,他是一代雄主,如果官家在,肯定能约束不少将领,如果出事许多人都不会站在他这边,届时人心向背对他不利。所以他必须找个理由率先领亲兵南下,同时安抚众将,把大军留在北面。
而一旦南下,就是条没有选择的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一条路走到黑。
过了沧州就只能盼着官家真的死了,否则什么都不好说。
王仲、闾丘仲卿、郭廷谓等各有建议,史从云心里,他也有了自己的决断。他有更清晰的历史观,经历那么多生死攸关的大战,早有杀伐果断的魄力。
权力其实很简单,军队在谁手中,谁有权力,而皇帝病重,新君未立时是一个国家权力危险的时候,权力交接会有真空期,多数时候这时大军都必须在京城周围,以确保新君的权力。
但这次很微妙,大军主力几乎都在北方。。。。。。
逃避是没用的,决定回去就没有多余的路可以走,史从云心里已经想明白了这点。
只有带兵回去,他才能保证家里人的安全,而一旦带兵回去,那就是亮出了刀,一把明晃晃的刀。
接下来无论如何都没有选择,如果官家一病不起,那就是真正的万事大吉,但如果官家挺过去了。。。。。。。。
后果如何,史从云想了很久,心里久久难安,许多事情难以预料,不过也只能船到桥头自然直。
夜里,突然有亲兵急匆匆来见,说有人夜里求见他。
史从云连回到中军大帐,发现等候他的是一个老熟人,翰林院承旨,兵部侍郎陶谷。
陶谷见他先行礼,动作有些紧张僵硬,嘘寒问暖时说话也结结巴巴。
史从云立即明白了什么,开口道:“陶大人是带着撤军的圣旨北上的吧。”圣旨传达并不是像人们想象那样,皇帝随便一写,找个身边宦官就传达了。
口谕确实可以这么传达,但口谕没有那么大效用,真正的圣旨需中书省和皇帝决定旨意,翰林院拟旨,门下省审核通过,尚书省发出,经三省通过,各值班官员认定加盖签章,随后由翰林院专门的传旨官员送出,一经发出就不只是皇帝一个人的意思,而代表朝廷。
而重要的圣旨会由更高级的官员负责传达,陶谷是翰林院承旨简兵部侍郎,兵部权力被枢密院架空,没什么要务,而撤军又是军机大事,让他亲自莱倒不算意外。
只是听完史从云的话,陶谷顿时愣住,吓得嘴唇颤抖,脸色发白,整个人立即匍匐在地上,不敢看他。
他的话太直白,一开口陶谷就猜出了端倪。
史从云见到他之后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陶谷应该是知道官家病重的消息,带着撤军圣旨北上的,可他才到沧州就发现自己已经率军提前南下。
圣旨没到,大军却南下了,陶谷顿时陷入怀疑,他可能想到最坏的情况,他可能犹豫过要不要来见自己,或许其中另有原委。。。。。。。。
但很显然,史从云一句话让他明白,没什么另有原委。
史从云扶他起来,两人来往很多,相交算好,不然陶谷也不会冒险来见他,于是直白道:“范质参某要谋反,朝中相公告诉某的消息,我不能在北方坐以待毙。
这次不尊令擅自南下,只想保全家小,我不会为难陶大人,只有一事相求,从沧州往北到幽州的路不好走,希望你走慢些,多拖延些时日再把撤军的圣旨送到前线,届时感激不尽。”
说完拱拱手。
陶谷是个胆小的人,见他这样连连点头答应,随即还向他说道:“大帅,前几日官家尚且还能在床榻上接见宰辅,从昨天起已经不省人事,多数时候都在昏睡,朝中大小事都是皇后在处理。”
“多谢陶侍郎告诉我,这恩情某定记在心里。”
陶谷见他这样,放心不少,转身出帐篷的时候又小声对他说:“对了,如今开封府事是暂居润在主理,京城巡检乃是王朴担着。”
言罢立即转身走了,一刻不敢停留。
史从云也没敢停留,后半夜立即下令全军起床,急行军往南。
陶谷给他透露几个重要消息,其一是官家已经没有意识,这时是符皇后摄政。
其二是开封府事暂时由暂居润管理,京城巡检是王朴,这无疑是给他透露重要信息。
大梁城内有三股武装力量,开封府的衙役,相当于警察武装,人数不少,是暂居润管着。
其二是京城巡检的驻防大梁城的部队,如内殿直,散员都,人数最多,是大梁城内最强武装力量。
最后则是保卫皇城的禁军部队,东西班直,是少量守卫皇城的精锐部队,数量少但都是精兵,直接听命于皇帝,赵匡胤当初就做过禁军东西班行首。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率军南下了,这时即便退缩,日后也没好果子吃。
史从云也狠下心来,不能再耽搁,他带着南下的有八千精锐亲兵,许多心腹将校,只要火速到达大梁,在众人没反应过来之前想办法进城,他就能完全控制局面,保护好家人,之后的事情再另做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第250章 、迫在眉睫
垂拱殿外回廊中,几十名朝廷要员汇聚于此,众人交头接耳,低声细语,却没人敢大声说话。
一般来说,朝堂若有大事,官家需要和大臣们讨论,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得出结论的。
所以有时候议事和处理事情从早上开始,会不知不觉就过了中午。
平时皇家很少给大臣们准备吃食,那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官员自有俸禄,不能吃朝廷的,公私也要分开。
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皇帝会赐食给大臣们,大臣们就在垂拱殿外的回廊下就食,也被称为“廊下之食”,百官视为恩赐荣耀,能吃到廊下之食的官员都觉得非常有面子,也能证明自己的有权势。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留在回廊中的官员们没有春风得意,亦无期盼激动,大多神色不安,心神不宁。
到了现在,消息已经瞒不住,宫中也不准备掩瞒了。
官家病卧在床,太后摄政,年幼太子已经被接到宫里等候,王溥,王溥,李谷,魏仁浦,范质等宰辅已经入万岁殿等候,消息从前两天传开之后,朝堂震动,百官惊恐。
这时候难免人心惶惶,噤若寒蝉。
若是天下大定的太平盛世,这算是大事,但不至于如此,可如今不是。
北方辽国虎视眈眈,北面还有北汉、南面南唐、西蜀、南汉、吴越尚在,平时它们都老老实实,若大周有变呢?
这种时候最容易出事,这几十年的经验告诉大家,每到这是,很有可能接着就是骄兵悍将无法节制,兵祸,流血,变天,清洗等等。。。。。。
所以人人提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