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援军又能如何?
  这原本是大帅史从云和官家安排好的部署,如果不出意外,这种部署原本十分周到,层次分明,留足预备,是大好局面。
  而且益津关一战至关重要,一锤定音,也几乎决定了局势,只是没想到官家会突然病倒,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官家病重,澶州两万大军退回大梁,李重进、张永德肯定也会被要求退兵回去,因为他们是皇亲国戚,无论朝中谁做主,都不会放心他们再带大军在外面。
  这样一来他们原本可以向北增援的五万援军,瞬间就没有了。
  而北伐军虽然击败辽军主力,可自身也损失较大,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继续打下去了。
  战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双方的厮杀和博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退兵之前,郭廷谓按照吩咐,向辽国提出交换人质的要求。
  双方约定在幽州城南门前方一里处设亭谈判,周军大军后撤二里地。
  周军使者将这个消息告知城头的士兵后,对方很快去通报了。
  第二天,周军一早开始在幽州城外一里多的空地上夯平泥土,铲除杂草,在大道边修了一座木板底座的亭子,四角插上显目的红旗。
  到正午时候,郭廷谓派人过去城下,高声通知辽人下来。
  以前很多北地士兵都畏惧和辽人交手,如今周军士兵在辽人城下也趾高气昂,城头辽军有了动作。
  考虑到自己并不懂契丹语郭廷谓带了一个懂契丹话的士兵,同时也把萧思温带上了,三人骑马向着中间的场地而去。
  秋日晨雾散尽没有多久,大道边的杂草上还挂着露珠,他们到达中央时,郭廷谓让萧思温下马,因为怕他突然有逃跑的举动。
  对方也用掉篮从高高的城头放人下来。
  对方下来三人,两个头顶剃光的大汉,一看就是辽国人,但在他们中间被保护起来的人却出乎郭廷谓的意料,是个小女孩,看样子不过八九岁的年纪。
  虽然很镇定,但她的个子和紧张到发抖,而且她个子不高,要努力快走才能赶上大人的步伐。
  身边身着素服,发须凌乱的萧思温一见那女孩,顿时忍不住落泪,“燕燕你怎么来了!他们怎么让你来的!”
  郭廷谓十分诧异,他觉得萧思温表现出来的关怀和心疼不像假的。
  年轻的小女却更加镇定些,她沉着的跟萧思温说:“母亲病了,我去见了陛下,陛下手下的人都不敢出来,怕被史从云杀了,我就自己来了。”
  听了小女孩这样的话,郭廷谓和他身边卫兵都笑出来,没想到辽国人怕大帅已经到这种程度,哈哈道:“你们辽国还真是无人,全是鼠辈,怕大帅到这样,这样大事居然派一个小女孩来。”
  没想到小女孩倔强对他们道:“谁说没有,我就是豪杰,我不怕他!”
  “燕燕!”萧思温先慌了,连止住女儿的话:“小女无知,望郭将军恕罪,她还小,没见过史大帅的厉害。”
  郭廷谓也算经历的事多了,这半辈见的事多,但这辽国的小女孩确实令他感慨万分,心里也生出好感,可惜她是女儿身,否则这样的胆识说不定将来也是一方豪杰。
  “你汉话说得很好,是萧留守的女儿吧。”郭廷谓语气缓和下来,既然已经要撤兵,要谈判,就犯不着再施加压力了。
  女孩直视他,点点头。
  郭廷谓气度很大,自不会和一个小女孩计较,“你确实算得豪杰,不过比大帅还差得远,你小小年纪敢出来救你父亲,是孝道。
  我们中原自古讲究孝道,你这样的人我们也很佩服,不会为难你,回去告诉你的家里人,用你的。。。。。。”郭廷谓说着看向萧思温。
  萧思温连道:“四姨娘,他们要用四姨娘换为父。”
  郭廷谓点头,“没错,就按你爹说的,待会把人放下来,我们验证身份之后,自然会放你爹回去。给你们两个时辰,回去准备吧。”
  说完正要回头,没想到很有胆气的小女孩突然开口:“我能见到你们大帅吗。”
  这下不只是萧思温和随从,连郭廷谓都愣住了,停下脚步对她道:“为什么想见我们大帅。”
  小女孩不回答,萧思温连在旁边又是拱手又是道歉,说家里的孩子不懂事之类的话。
  郭廷谓见她不说话,也全当成小孩子的好奇心了,于是开玩笑的吓唬她道:“你还是别见的好,我们大帅不是容易见的人,等你真见到他的时候就走不了,他会把你抓回去做小老婆。”
  “哈哈哈。。。。。。。”旁边的卫兵也笑起来,不过说起来大帅还真有这样的习惯。
  随后也没再理会她们,暂时又带着萧思温退回军营中去了。
  等正午吃饭过后,辽军再此派人用吊篮坠下城头,这次送来了他们想要的人,而和郭廷谓一起去接人的还有高怀德。
  因为大帅要交换的人真是高怀德的姐姐,董遵诲的母亲。
  双份依旧在城外想见,高怀德和多年未见的姐姐确认身份之后,相拥而泣,萧思温则怕得在一边再三保证,他绝没有亏待过董氏。
  董氏看起来是个三四十的妇人,虽然年纪大了,却还颇有姿色,风韵犹存,也难怪萧思温会想霸占她。
  高怀德姐弟两则泪流满面,同时高怀德也在郭廷谓面前三感谢大帅,不惜以南京留守萧思温这样的人物作为交换,换回他的姐姐,董遵诲的母亲。
  郭廷谓也在萧思温和她女儿惴惴不安的等待中信守承诺,放了萧思温。
  双方交易达成,他也没把大帅要求要董氏女儿的事情说出去,怕双方难堪,毕竟董氏落难,遭受屈辱她自己毫无办法,很多事必须过去,不去提起就是最好的办法。
  临走时,郭廷谓好奇的问萧思温的小女儿,“你叫什么名字。”
  “萧绰!”小女孩很认真的回答。
  郭廷谓办开玩笑道:“我会把你的名号回报大帅的,整个辽国,整个幽州城只有你这半个豪杰。”
  此话一出,辽国的卫兵和萧思温等人脸色都不好看,觉得受到侮辱,但他们又无话可说,确实皇帝躲在城里,他身边的官员将领,连出来面对史从云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让一个小女孩来。
  萧绰涨红小脸:“为什么是半个?”
  “因为你是女人。”郭廷谓直接道:“后会有期。”
  说罢头也不会,与众人转身走了,他们后方远处,是周军严整的旌旗,连忙数里,如一片旷野上的寂静森林,那样的威势任谁看了都会心惊。
  。。。。。。。
  萧绰紧紧盯着他们南归的背影,紧咬着自己的下唇,大大的眼里都是屈辱和不甘。
  父亲满脸都是劫后余生的喜悦,催促她赶快回去。
  路上疼爱她的父亲小心的教她,“往后不要提关于史从云的话,更不能说要见他,虽然你很好奇,但那样太危险,你差点吓死父亲。
  我在军中见过他,那人很年轻,身材魁梧,冷酷无情;他打仗厉害,杀人也不眨眼,他下令杀我们的契丹贵族,杀我们的士兵,说得比杀牛羊还要容易。”
  小小的萧绰拉着父亲的大手,毫不犹豫的抬头:“我不是好奇,是想记住他的长什么样子,如不知道以后就没法向他报仇。”
  这样天真又认真的话,瞬间把萧思温镇住了,惊得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他低头看向女儿,发现女儿同样认真的看着他,心里一时间有些慌乱,他知道女儿从小很聪明,很乖巧,但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会说出这样惊人的话语。
  不过萧思温并没有反驳,也没再警告,对于草原上的雄鹰来说,有任何志向都不奇怪,总有人会飞得更高,他一时有欣慰也有担心。
  最终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父辈最常用的话,“那你要好好努力。”
  秋日,凄凉气氛萦绕幽州城上空,辽军的这才大败成为近二十年来辽国最大的屈辱,而史从云的名字也随着这次屈辱烙印在辽人心中,一时间,随着北方这场硬碰硬角逐的胜负,天下大势也开始逐渐变化。
  原本最强大的辽国大败给周国,天下力量的天平正在缓缓倾斜变化。


第257章 、回京的危机
  “天冷,让我进去取取暖。”
  史从云低声道。
  他没说谎,大梁确实越来越冷了,这几天家里派人去太仓领了柴薪木炭,太仓的官员都不敢让他们自己领,而是送到恭恭敬敬送到史府家门口来。
  现在只要是稍微消息灵通点的官员,都知道朝中谁权力最大。
  “你那是想取暖吗。。。。。。。”赵侍剑在他怀里小声道,娇美的脸蛋全红了。
  “怎么不是,我对天发誓。”史从云说着努力想往里面挤。
  赵侍剑红着脸拒绝他,“这几天还有大事呢,你不能放松,明天又要起不来了。”
  史从云这才消停一些,信誓旦旦保证:“等事情都处理完了,老子定要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大丈夫雄风。”
  “哼。。。。。。”赵侍剑轻哼一声,没有反驳他,老夫老妻之间自有默契。
  史从云搂着她,凑到耳边问:“我当皇帝怎么样?”
  赵侍剑突然回头看他,倒是平静,“你跟我说这干嘛。”
  “除了你我还敢跟谁说?”史从云好笑的将她搂紧些,赵侍剑不说话,像是在认真的想问题,过了一会才开口小声的说:“不好,李重进、张永德、李继勋都带兵在外。”
  史从云点头,“我也担心这些,不过目的不是这样。”
  赵侍剑好奇,“那是什么目的?”
  “呵呵,如果我告诉你,我能梦见千年之后的事情你信不信。”史从云问,赵侍剑看了他一会儿,点点头,“我信。”
  “我看过很过历史,读过很多书。”
  赵侍剑很怀疑的看着他。
  “梦里看的,不行吗!你想笑就笑,别憋着,憋死你个小娘们。。。。。。。”史从云恼羞成怒,赵侍剑趴在她胸口咯咯咯闷声笑起来。
  史从云懒得跟她闹:“历史的最终答案无疑都是地理,去单独的讲人心,民族,道德肯是没有答案的。
  这里的战争注定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频繁、残酷、惨烈、规模浩大,而且不进则退,没有选择。
  这不是我期盼的选择,也不是普通百姓希望的,而是这片土地决定的,没有选择;以前我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我没有权势,没有能力,现在我最想的就是整合天下的力量,有很多大事迫不及待想去做。”
  赵侍剑一脸不解,史从云用被子把她裹起来,眉飞色舞的抱着她来到书桌前,坐下后放在大腿上,小娘子已经习惯了,乖巧的的替他研墨,他心里有很多话,很多东西,却无人可诉说。
  符六不放心,她是符家人;周宪也不放心,周家在江南是大族;只有无依无靠的赵侍剑是他最信任的。
  “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做皇帝,不过。。。。。。。。”他说着缓缓在纸张上写了五个名字,李重进,张永德,李继勋,赵匡胤,李筠。
  赵侍剑何其聪明,看了他一眼:“他们难对付吗。”
  史从云缓缓把赵匡胤划去,“我把赵匡胤留在北地,但安排他爹在朝廷做官,他弟弟也要留下,这样我能把控他。”
  还有一些事他没说,因为只有自己知道。
  赵匡胤是个非常重亲情的人,不少史学家都发现,在晚年的时候,赵匡胤发现他弟弟赵光义势力很大,党羽众多,他怕自己的儿子难以继位,又不忍手足相残,于是想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