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从云听完笑起来,“你向来是军中的一条好汉,说话直来直往,某也直说,如果不可能,你还能出大梁城不成,天下兵马有多少归我调遣。
你替我挡住北汉贼兵,我都记着,要去扬州尽管去吧,那是快宝地,好好享福吧。”
“你!当着皇后说这样话。。。。。。”李重进怒道,言罢有无奈的说:“某知道了。”
就在李重进转身准备告退时,突然回头在他面前跪下,“秦王!你能发誓保我家小平安吗,你不保证,某不敢出京!”
李重进这一举动,很突然,连皇后和李谷都吓了一跳,符皇后下意识想要伸手让他起来,突然反应过来李重进求的不是他。
史从云对他的突然动作也愣了一下,不过很快镇定下来。
“我发誓,只要你在扬州安享生活,你们一家朝廷必会善待。”史从云严肃的说,李重进听他说完,再三对他强调:“你要记住!”
随即才起身,对他拱手,随后一言不发转身走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大殿里三人一时无言。
“没想他会这么怕。。。。。”符皇后小声说。
“天下没人不怕死,特别是牵扯到家人的时候。”史从云接话,他也颇为感慨,让李重进这样一位硬汉给他这个仇人下跪求饶,肯定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历史上赵匡胤夺取北宋之后,李重进再三上书要求进京拜见皇帝,可赵匡胤对别的节度使都很宽容,唯独不准李重进进京见他,最后逼得他造反。
他第一反应就是认怂,求苟全性命,谁又不怕死呢,都是被逼的。
李重进也怕,这次短暂的斗争想必也让他明白了和史从云的差距,他原本还希望以大军要挟的方式寻求和史从云谈判,可史从云根本没给他机会。
大殿外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不停,史从云心里却明朗起来,守住河阳,摆平李重进,所有的大军都安全回到大梁,这一下因官家去世造成的所有不安定都被摆平了,局势完全在他掌握之中。
他十分享受这种感觉,倒是符皇后似乎更加小心翼翼,紧张万分了。
。。。。。。。
下午,李谷告退之后,史从云去了枢密院,和魏仁浦,闾丘仲卿敲定新的任命。
将韩令坤从涡口调回京城,担任殿前都虞侯,司超家检校太尉,出任镇淮军节度使,沿江巡检。
镇淮军,原本是征讨淮南占据涡口之后设立的一支军队,主要负责淮河防线。
完全夺取淮南之后,在显德四年的时候迁到庐州,也就是后世的合肥,因为大周的防线已经从淮河前推到长江了。
所以镇淮军既是江防大军,也是控制淮南的核心兵力,史从云让司超去掌管。
枢密院和三省自然毫无压力的通过了,给官员任命的官方文书叫制书,是有固定格式,需要时填写的,平常官员需要三省首官的印章和签字,随后官家家玺印,通过吏部才能发出去。
将领稍有不同,现在的将领需要经枢密院,这原本是兵部的活,不过兵部早被枢密院快架空了。
枢密院魏仁浦,闾丘仲卿,毫无疑问的通过了,之后史从云又亲自去三省的办公地点,地点在皇城东侧,进东华门百步之后往北转,穿过一条砖石大道,旁边还有皇宫的厨房,这里叫御厨。
官员们平时上直是从东华门进来贴着城墙就直接往北转,十几步后就有朱色小门,进去之后就是三省办公的地方。
那一片也被统称为政事堂,史从云是从枢密院办公的地方去的,需要往北走数百步,过左银台门,进宣佑门,再往北面小门进去。
进去之后三省的办公地点隔着一道墙,各有宽阔的四合院子,每处厢房十几间。
东面最先是中书省,平日坐镇的首官是宰相中书侍郎王溥,还有许多中书舍人等官员数十;
中间的是门下省,首官是宰相门下侍郎范质,还有门下给事中等官员数十;
最北面的是尚书省,尚书省最为特殊,也最靠大路边,因为中书门下只是议政部门,尚书省是执行部门,所以政令在中书,门下和皇帝的三处都有可能被驳回。
但只要到了尚书,就可以执行了,所以尚书省权力非常大,尚书令作为尚书省首官,自唐朝开国至今,从没加封给人过。
坐镇尚书省的就是左仆射李谷。
见史从云来,大小官员无人敢阻拦,还有不少官员纷纷出来迎接,值岗的官员还讨好的提出完全可以从尚书省先盖章签字,反正他带来的制书肯定能通过,不必麻烦的走一遍。
史从云拒绝了,还很认真的提醒:“诸位,照章办事,可不能乱来,咱们朝廷都没规矩,那天下焉能不乱。”
众人连连点头。
史从云随即按照章程,从东面一间间房间去走,把所有的印章和签名都弄好了,随后才往北去垂拱殿求见皇后。
官家不在,皇后摄政,皇后需要代替官家在垂拱殿上直,每天处理奏疏,面见宰相。
史从云来的时候,通报的太监领他见去。
见到符皇后后,史从云按照规矩行礼,然后才拿出所带的制书,请皇后加盖玺印。
皇后看他规规矩矩的模样,却神情激动起来,搞得史从云有些诧异。
等到加盖好玺印之后,符皇后让太监出去,突然盯着他开口道:“你准备害我了吗!”
史从云一脸诧异。。。。。。
第262章 、摆平皇后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其实是很难的,大家境遇不同,环境不同,长期的潜移默化,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感同身受。
所以史从云向来不会去太过苛责谁,大家都有不得已之处,但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符皇后想什么他不知道,他只盼一点,就是她乖乖听话。
他都莫名其妙,自己对她虽然夺了权,但恭恭敬敬供着,还保住她摄政太后的位置,不该啊。
如果没自己,只怕官家一死,谁都不会服一个七岁的小孩和一个女人,不知道有多少武将要跳起来。
看着美艳的符皇后泪眼朦胧的说自己要害她,不知道的人见了只怕还以为自己把她怎么了,史从云心里不解又冤枉,他就是有那心也没那胆啊。
“太后,我会大周忠臣啊,某对大周忠心耿耿,从官家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太后何出此言。”史从云一脸憨厚的道。
符皇后看着他,神情中有哀伤畏惧,直言不讳:“我不是小孩,你也不用遮遮掩掩。
我知道自己的处境,父兄不敢带兵入京时起就知道自己不会有好下场,整天担惊受怕,睡不着,吃不好。
以后这宫殿里住的不管是谁,也不会容下我和宗训。。。。。。。、
你留着我,无非想用我稳定朝局,对付李重进,如今两样都做成了,你权势滔天,还能容得下我。”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她说着说着已经眼眶通红,“我这些天来言听计从,只为苟且求活,可你还是那样对我。”
“我怎么对你了?”史从云一脸懵逼,我对你恭恭敬敬,任何失礼失仪的地方啊。
“到了现在,又何必装蒜,你们男人嘴上不说,心里比谁都要看重那些排场,面子。。。。。。。”
史从云有些接不上她的思维和话语,只是见她太过激动,不敢再刺激她,就随便接了一句:“你说得有道理。”
没想到可能是他不以为是的态度激怒了本就情绪激动的符皇后,她更激动了,“你少小看我,你以为我是女人就什么都不懂么?
你虽然功高盖世,但我不怕你了。。。。。。。”她最后一句说得特别没底气。
“几年前宫中有个做事很勤恳的供奉官,我记得他,自入住宫中之后,很多事都是让他做的。
显德三年官家要修宫殿就让他负责,他年纪大了做事温和,当时征召来宫里修建宫殿的民夫都会穷人,连破碗也带不起一只,就用瓦片乘着饭吃。
他觉得那些人可怜,也没阻止,有一天官家路过,看到那些民夫用他的瓦片乘饭吃,顿时大怒,回去就下令杀了那供奉官。”
符皇后幽幽的说着,史从云不知道她干嘛说这件事,官家杀那供奉官的事他也听说过,因为李谷求过情,官家没听。
郭荣无疑是仁君英主,这个仁君英主是以五代十国的标志来的。
在他身上也有纵兵劫掠百姓,大规模杀俘,屠城,和像这样随便杀人的事迹,但他的大部分作为,他的手段相较于五代十国的其它君主确实是仁君英主。
时代不同无法比较,就好比赵匡胤被称为仁君,可他杀的大臣比所有宋朝皇帝都多很多,看事情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他自有所处的历史环境,环境塑造人。后世很多批判无非是满足自己的优越感罢了,真正去了解环境和处境,分析局势的其实很少。
不过历史总是环境和局势决定人。
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他不会被皇后的说辞左右,只是静静听着她说。
“那民夫带不起碗筷,他用瓦片吃饭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放在屋顶任由风吹雨淋,可那样有损皇家的威严,害了官家的面子。”说着他看向史从云。
“你们男人都是这样的,好胜,好面子。冯道说官家不如唐太宗他不高兴,有人坏了官家的面子也活不了。
你现在大权在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天天对我又跪又败,害了你的面子,让你觉得屈辱,往后我还能有活路吗,与其担惊受怕,卑躬屈膝,你不如现在就杀了我罢。。。。。。”
史从云听得一脸懵逼,搞了半天,原来是自己不够粗暴?
同时也差点被这老娘们给气笑了,他还以为多大的事,闹了半天要死要活就这?他恨不能从粗暴的把这老娘们按在地上狠狠给她几巴掌,是不是粗暴点她就能放心了。
“就这?”史从云气笑,“那臣是不是给你两巴掌你才放心。”
符皇后听他这么无礼的话,气得脸色涨红,却不敢反驳。
不过他也感慨这女人想的真多,也不愧是经历过兵乱,二嫁皇帝的人,心思细密,也不那么傻白甜,很懂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他不拿出点诚意只怕难安抚住,于是说实话道,“太后不用担心,你可不只是摄政太后,还是我的妻姐啊。
符家没有带兵入京,你在京城我更加放心啊,如果符家没人在京城,重兵却在河北,我反而睡不着了。”
“可你。。。。。。你功高盖世,威望隆重,现在大军完全回来了,李重进去了淮南,你会止步吗,如果到了那天,我这摄政之人还不是必死无疑。。。。。。。”符皇后说道,话里已经不知不觉带上了楚楚可怜的哀求。
史从云再次感慨这个女人的聪明,她完全看出来了,自己不敢直接篡位,无非是大军在外,李重进领兵还没回来。
这时候要把大军安全调回来,要对付李重进等人,还需要她这个皇后。
就像赵匡胤在郭荣死后第二年篡位,在此期间其实有很多安排,比如把李重进远放,让手下心腹镇守河北等要地,陈桥兵变时从龙的众多并不是首功,赵匡胤封赏最重的是当时不在场,政变时替他守着要地的几个心腹大将。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权力的游戏从来不是讲几句道理,说一点名正言顺的漂亮话就能解决的,这些话术反是最不重要的一环,在冠冕堂皇的话术背后的实质是控制,实实在在的控制兵权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