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还给秦王史从云带来回信,信中说他们他十分感谢大国的恩德,并保证所有的供奉都会按时送到,任何大小事都会派人请示大朝,从此不敢北顾。
  这样的反应史从云并不意外,历史上的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甚至比这还要怂,史从云相信如果自己想要压榨,他们还会继续妥协。
  之后蜀国也派使团送来大量财货,吴越则少很多,大概值十万缗,因为史从云事先给吴越王的使者通过气,不用他们进贡那么多,三万就可以。
  没想到吴越王给他凑了十万。
  吴越大概后世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若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中,身为普通百姓生活在吴越国治下应该是最幸福的了。
  因为这地方难得繁荣,战事少,还没像南汉那样接连出什么暴君,昏君;国主贤明,因为靠近中原十分看得清天下大势,以大周马首是瞻,最后也是和平解放的形势纳入北宋,实现一统。
  在吴越国治下,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经济重心南移,乱世中让一方之民安然无恙,这样的吴越王史从云还是很佩服的。
  之后几天,史从云喜不自胜,在太后配合之下,国库回了一波血,虽然不多,但至少让史从云悬着的心放下不少。
  。。。。。。
  “你二姐回去了吗。”晚上吃饭后,院子里下着雪,史从云难得悠闲,抱着符六妹说话,外面的小亭里,几个女人正在斗地主,烤着火看着雪斗地主叫风花雪月,要史从云看,那是脑子有毛病,她们都让周宪带坏了。
  两个老婆无情的抛弃了他,带着侍女斗地主。这就是婚后男人的生活,有时候在老婆眼里,男人还没打麻将重要。
  只有乖巧的六妹愿意陪他。
  这年头也没什么太好的娱乐手段,除了做点传宗接代的大事,像史从云教她们的打牌这样的活动已经无限吸引人了。
  周宪更是精通这些,她不仅琴棋书画,各种棋牌也很厉害,教会她斗地主之后,立即就成了其中高手和领头羊。
  符六靠在他胸口点头,“二姐好可怜,她是身不由己留在京城的,当初父亲让她来京城,是为了让她入宫,后来官家南征北战,根本没有心思,之后几年身体也不好,这件事就一直拖着。
  现在官家不在了,二姐年纪又大了。。。。。。。。”
  符六说得伤感,史从云倒不以为然,二十五周岁,不大呢,况且符家的家世摆在那,如果公开招婿,别说二十五,五十二都一堆人抢着要娶。
  “魏王府也不远,平时有空你可以多过去走动。”史从云说,以前他不敢太让符六去魏王府,他自己去都要十分小心,因为聪明人都知道符二符金环是给皇帝准备的。
  史从云也怕自己老婆不小心让皇帝看上了,男人是最了解男人的,再正经的男人只要他没毛病,也经不住诱惑。
  现在就没那么多顾虑了,让老婆整天窝在家里对她不好,外出旅游这年头又没那么安全,去魏王府走走也好。
  符六点点头,“那夫君带我去。”
  “你想去就自己去,叫几个护院送你去就成。”史从云道。“有我在,大梁城肯定安全。”
  符六这才点点头。
  比起江南长大的周宪,河北长大的符六是缺乏安全感的,哪怕在大梁城中。
  因为这几十年来,河北的战乱几乎就没停过,她也知道大梁城并不安全。
  “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史从云安慰她,将她好好搂在怀来,“我些年厮杀,就是想着咱们能安享晚年,我们的子孙不用像我们一样担惊受怕。”
  “夫君。。。。。。”
  史从云轻抚她的脊背以示安慰,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是很难体会那种不安和焦躁的,隔三差五就打仗,死人家常便饭,经常饿殍满地,人作军粮。
  唐朝名义上有国祚二百八十九年,但自安史之乱后,中晚唐开始兵戈不断,打仗吃人是常事,其实就是一种节度使做大,中央难以控制地方的情况。
  作为继承唐朝之后的宋,就非常重视削弱武将权力,打压武将,甚至到变态的地步,从而走向另一条路。
  回想起来不由感慨,但并非谁能左右的,而是后人对唐中晚期、五代十国数十年来这接近两百年历史教训的反思和纠错,当时的人们不可能游离于历史事实之外,这是大环境造就的选择。
  “现在你们要好好享受,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其它事不用去想,不用去操心,你也可以跟着你周姐姐她们打牌,下棋,好好玩就成。
  不然为夫的努力,我在外面打仗就毫无意义了。”史从云安慰她,比起江南来不知兵祸的周宪,符六刚好反过来,她心里充满不安,没有安全感。
  想想也是,她从小到大这几十年,河边经历多少大战了,小的不说,契丹入侵,节度使叛乱,豪强争斗,改朝换代,河北基本就没消停过,死人家常便饭,打仗从来没停。
  听他这么说,一向乖巧的符六突然泪眼朦胧,趴在他胸口小声哭泣起来。
  “怎么还哭了。”
  “不知道。。。。。。”她摇摇小脑袋,又往他怀中拱了拱,“就是听了夫君的话,想哭。”
  “想哭就哭吧,是那些苦太深了,在心里抹不去吧。”史从云感慨,符六家在河北,父亲是节度使还如此担惊受怕,何况是普通百姓呢,平常朝代人们说风调雨顺的年就是好年头,但唐末以来对于河北的百姓,应该说不打仗的年就是好年头。
  中国的农耕民族创造的文化有两个历史节点,一个在西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让卫青重创匈奴,夺回河套之后,朝堂上发生巨大争论,很多官员表示既然已经教训了匈奴人,就该停止战争,不用赶尽杀绝,咱们继续过日子就成了。
  那是第一次对整个民族命运的选择,汉武帝力排众议,一改往日农耕民族的作风,选择继续扩张。
  之后接连拿下后世河西走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云南,贵州,海南,朝鲜北部,宁夏等多地纳入版图,设立郡县,将秦朝版图扩大一倍之多,武帝死后,他向外扩张的精神和政策并没有停止。
  之后汉朝延续扩张,完全控制西域,直接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西。
  自汉武开始,之后的汉唐上千年都是这种扩张的延续,这对一个农耕民族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随扩张而来的就是开放,比如汉朝末期朝廷的其它各族军队甚至比汉族军队更多,多达数十万,唐朝的将帅中也有不少外族,这个事情,大家对所谓的民族身份,华夷之辨并没有那么敏感,因为汉唐足够强大。
  直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另一个历史转折点。
  安史之乱后,朝廷政策开始逐渐转向保守,排外,因为安史之乱的教训太过惨痛,之后的宋就是对这一态度的延续。
  但地理已经决定了中国农耕区天然的被蒙古高原,西域,青藏高原三大游牧区C形包围,而且陆地连接,不像汉武帝那样往外扩张打破封锁就只有被困农耕区,不断被消耗围攻。
  其实想想也很奇妙,如果当初在报复匈奴完成报仇之后,汉武帝听从大臣的建议放弃继续进攻,没有打通河西走廊,没有凿穿C形包围,那历史肯定又是另一种走向。
  在三大游牧区夹攻之下的农耕区将更加难以生存,或许像魏晋南北朝,或许像南宋,元朝。
  历史就是这样,中国地理注定农耕区是难突围的,所以像汉朝、唐初那样从农耕区杀出去的农耕文明就令人印象深刻。
  史从云抱着六妹,心已经飘的很远。
  不知不觉又一年冬天来了,禁军一个月的休息期也要结束,和史从云以及符皇后的忧心不同,刚刚大败契丹,俘斩五万,擒获南院大王,之后得到封赏的周国禁军和子民正士气旺盛,上下一心,很多人都踊跃参军。
  前景是好的,未来是有无限可能的!
  不过说起辽国之战,有件事很令史从云窝火,他当初撤军时给郭廷谓交代,让他“用萧思温换回董遵诲的母亲和他女儿。”
  但他忽略了一天,那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
  他当时走得匆匆,就这么交代了,结果郭廷谓没有理解他话的意思,在郭廷谓听着就是“用萧思温换回董遵诲的母亲和她女儿。”
  大概郭廷谓也不会想到史从云这么会想要萧思温的女儿,就理解成说的是董遵诲母亲的女儿。。。。。。。
  董遵诲和高怀德都因为这件事对他感激涕零,好几次登门拜访,再三感谢,那既是董遵诲的母亲,也是高怀德的姐姐。
  史从云表面笑嘻嘻,心里妈卖批,他主要想要的还是萧思温的女儿啊!但这时也不好去责备郭廷谓。
  一来他确实交代得不清不楚,走得匆匆忙忙;
  二来郭廷谓也不可能理解他为什么要素未谋面的萧思温的女儿;
  三来董遵诲和高怀德都感动成那样了,哭得涕泪纵横,发誓以死效命,以为他为了换回他们的亲人,不惜以辽国南京留守为代价,这时候怎么好戳破呢;
  最后按理说这时候的萧燕燕应该就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吧,万一别人怀疑他是个变态可不好。。。。。。。。
  。。。。。。
  显德最后一年的年关,虽然过得曲折,忙得脚不沾地,但对史从云来说,大致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有好有坏,有无奈有妥协,但总体是有利的。。。。。。
  显德的最后一年,他也干了不少缺德的事,但也没办法,不缺德做不了事啊。


第266章 、打一炮
  年关将近,大梁城外的山坡上,已经覆盖一层白花花的积雪。
  史从云呼出白雾,手里抚摸着漆黑的冰冷铁管,这是冯继升和一众工匠新弄出来的炮管,这是改进的坂本。
  在与辽国的大战中,神火都的作用有目共睹,回来之后史从云一方面将陶谷兵部侍郎的职务去掉,让他担任翰林院承旨,担任帝师,一方面把冯继升一下提拔城兵部侍郎。
  当然,冯继升是兵部侍郎,兵部判部事是郭廷谓,也就是给冯继升一个兵部侍郎正四品的官,让他领着俸禄和享受待遇,但兵部的事情其实是判部事郭廷谓在管。
  史从云也更冯继升说过,自己保他荣华富贵,保他高官厚禄,但他的心思不要去想官场上的事,好好想火器的事。
  冯继升乐得于此,他原本就是兵部下的工匠,是个底层官员,官场那些东西搞不明白,可又盼着荣华富贵,士农工商,保持工匠的身份难有出路。
  史从云是既给他高官厚禄,又让他保持工匠的身份,干着工匠的事。
  而此时的兵部和之前,之后的朝代都不同,这时的兵部已经完全被枢密院架空,基本兵部的大职责已经全被枢密院分担,只剩下管理仪仗,兵籍的事情。
  从北方回来之后,史从云穷得叮当响,不仅自己的家底掏空,连官家的皇陵都省了一笔,但再怎么穷,他也没对火器的投入省钱。
  自从北方回来之后,他特意将之前冯继升及其其它工匠特意整编成“机要司”,司是第一层机构名。
  如将作监下属的“八作司”,可以理解为皇家建筑队。
  但史从云新弄出来的这个“机要司”很有逼格,直属他秦王府下,虽然级别低,但直属,别人没法指挥。
  同时也给予这些工匠非常好的待遇,同时还咬牙给出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