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爹以前做什么官的,怎么混得这么惨。”史从云牵马在前面走,口无遮拦的道。
  “晋朝刑部郎中。。。。。。”小姑娘小声回答。
  “刑部郎中!”史从云大惊,按如今穷困潦倒的程度,还以为赵侍剑的老爹顶多是个小官,原来居然做到了刑部郎中的级别,那怎么还混得怎么惨?
  后晋之后是后汉,后汉之后才是如今大周,虽然过去两个朝代,其实不过十年左右的事情,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是寻常事。
  见他惊讶,小姑娘解释道:“家父。。。。。。其实没什么本事,都是蒙爷爷的荫才被拜官,爷爷不在自然就垮了。”
  连蒙荫都能到刑部郎中,史从云顿时更好奇了,回头追问她:“你爷爷是谁?”
  赵侍剑沉默了。。。。。。
  马蹄踩在城外青石板大道上,艳阳下,路边绿油油的杂草一丛连着一丛,随风摆动,刷刷作响,路边葱郁大树时不时洒落几片绿叶。
  往来人好奇的看着他们这一对儿,年轻的小娘坐在漂亮的高头大马上,强壮的小伙牵马慢走,阳光和煦,风儿轻柔。
  恍惚间像是盛唐的风气,仿佛穿越百年时光,又回到当初车水马龙,美人面若桃花,儿郎鲜衣怒马的盛世。
  可惜那也只是刹那的缥缈恍惚,待到回神来,又怅然若失,想想如今天下,莫名惆怅,于是有人在心里叹息,那些都真实存在过啊。
  小娘好一会儿不说话,史从云无赖的催了她好几次她才开口:“爷爷叫赵莹。”
  。。。。。。。
  进了城,顺着赵侍剑的指路,史从云牵着马不断往前,接连走了两条街,转过好几个路口,踩着沾满苔藓细草的青石砖,穿梭在满是青苔的瓦舍之下。
  史从云慢慢才回过神,赵侍剑居然说他爷爷是赵莹!
  这其中的信息量到现在他才缓缓回味过来。。。。。。。
  随后又接连追问了一些她爷爷的生平事迹,作为,慢慢对上了,顿时就有一种魔幻的感觉。。。。。。
  居然是赵莹。他知道赵侍剑识字,写得一手好字,幼年时家里肯定是书香门第,可也没想过她爷爷会是赵莹。
  别人他可能记不清楚,可对于喜欢读一些史书的史从云来说赵莹他可熟了,后晋宰辅,不止在中央工作,还出镇过地方节度,很有作为,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主持编修了《旧唐书》。
  而《旧唐书》是史从云前世最喜欢的史书之一,以后世的眼光看,《旧唐书》不是那种充满英雄史观、春秋笔法的史书。更加侧重于记录事实,详细记录各民族习俗,如实保存非常详细的史料。
  可靠性非常高,别说比春秋笔法的《新唐书》,在记录历史真实方面远比九成的史书都可靠,包括很多大名鼎鼎的史书。
  这也能看出赵莹这个人的处世态度。
  只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遇到了赵莹的后人,真是世事难料啊。
  爱屋及乌,感觉整天任劳任怨,不敢反抗他的小姑娘似乎也多了一层光晕,也难怪她写得一手好字,还懂得那么多。
  。。。。。。。
  闾丘家住在郑县西南的大院里,看来家里条件还是不错的,从北方来还有余力住这么大地方。
  到地方后,史从云停住马,准备把赵侍剑抱下来,结果吃一堑长一智,他才回头,小姑娘已经自己跳下马了,根本不给他机会。
  “哟,挺有悟性的嘛。”史从云夸了一句。
  “哼。。。。。。”赵侍剑低着头,轻哼一声表示她小小的骄傲与倔强。
  敲门之后,很快有仆人开门,随后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就摆着一张大大的笑脸出来迎接了,变脸之快,堪称专业。
  走到院子了,闾丘伯虞也笑着亲自来迎接了。
  “哈哈哈,当日河边一见,小厢主依旧神采奕奕啊。”
  “彼此彼此。”史从云笑呵呵的寒暄几句,然后就往屋里走。
  等到屋中坐定之后,史从云单刀直入,说起闾丘仲卿的事情。
  闾丘伯虞十分为难又不好意思的道:“兄还在北面,没有南渡,请见谅,我们只是。。。。。。想等个准信,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之事,一次就难以启齿,若还有差池,实在。。。。。。额,实在是。。。。。。。”
  史从云抬手打断他磨磨唧唧的话:“懂,某明白你们的难处,那这样,三个月之内,令兄若还想要这份差事,就到京城来找我,给你们留个地址。”
  随后史从云将他们家京城大宅的地址留给闾丘伯虞,便推辞他的挽留,连茶水都没喝完就走了。
  出了门,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回身,把毫无防备的赵侍剑抱上马背,这次她大意了,没有躲,只来得及再次惊呼一声。
  离开后,史从云骂了一声:“靠,不见兔子不撒鹰。”
  赵小娘明白他是骂闾丘家两兄弟,于是补充道:“不像靠得住的人。。。。。。。”
  史从云点头,“到时人来了好好谈谈看吧,也不能靠只言片语就断定一个人,我总觉得这人的名字在哪听过,又记不太清楚。”
  。。。。。。。
  之后,他带着小姑娘在街上转了一圈,在李全的帮助下找了几个跑汴梁和郑州马车府,和他们谈好价钱,为搬家做准备。
  他们有十几匹马,可都是战马,比人还金贵,可舍不得拿来拉车。
  折腾四天后,大大小小的东西装了七辆马车,大的如梨花木的椅子、放衣物的紫檀大箱子,小的有锅碗瓢盆,梳子,银铜首饰,史从云小时候的木偶玩具等等,乱七八糟放在一块。
  王仲、邵季和十几个骑兵也被召回。
  随后史从云打马开路,车队就沿着黄河边的大道开始向京城汴梁而去了。。。。。。。


第38章 、史从云的大寨子
  夏日的黄河边上人来人往,一路上史从梅发出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洒落河畔。
  史从云抱着小妹,把她放在马脖子上,时不时打马加速,惹得小姑娘高兴撒手欢呼,河边的风扑面而来,涤荡空气中的炎热,令人舒畅无比。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激动,得知要去大城市更是。
  一路上车队和马队也格外引人注目,侧目的人或是好奇惊讶,或是嫉妒,也有些意味不明不怀好意的目光。
  史从云倒没那么担心,一路和小妹玩闹。
  如今天下乱成这样,匪盗滋生横行,许多地方外出并不安全,只是他不觉得有什么匪盗敢胆子大到在郑州大梁之间的路上行凶。
  因为大道靠近京城的缘故,从郑州到大梁这一程非常好走,哪怕有一些夏日大雨后冲刷出来的坑洼,也很快就会有周边州县官吏负责填补平坦。
  不过大路始终是用土夯实的路,有一些路段也用碎石,都是因地制宜,能做到整体平整好走,和水泥沥青路相比还是差太多。
  马车走在上面经过石头多的路段颠簸感十分明显,比骑马好一些。
  大娘时不时在后面担心的嘱咐叮咛,让他好好照顾好小妹,别摔了人。
  。。。。。。。
  因为车队缘故,一路走得很慢,原本急行军一两日就能到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四天,中间在客栈歇宿。
  有一晚上还在村里落脚,除了几个女人能睡在堆放草料的干净上层,其余众人只能睡在马棚里,就着干草睡了一晚,第二天起来被虱子咬得难受,不过也还算值得,总归有几面墙能遮夜风。
  这年头没那么多旅馆酒店,外出非常不方便,倒也好过行军打仗了。
  等他们到达汴梁时,史从云骑在马上,远远的就看到城南已经有不少先头大军到城外,帐篷连绵一片。
  大梁如今可不只是一座城那么简答,还是巨大的聚居区。
  从城外数里开始,到处都是百姓聚居聚落,路边还有不少人摆茶水摊吆喝,往来行人额络绎不绝。
  都说大梁是“城套城”,因为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停增多,只能不断向外扩建城墙,扩大城市范围,久而久之就形成奇特情况。
  开封从后梁开始作为首都,一直沿用至今,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少扩建。
  史从云带着车队往南沿河走,准备从城南入城。
  大梁城东有五道门,城北城西外城各有四道门,南面有三道,他们准备走城南面的第三道门,从陈州门进去。
  路一开始是大娘选的,她其实对汴京也不是很熟,她本是云州人。
  只跟着史彦超曾住过一段时间,还不长,大概半年多,后来就随着史彦超去郑州了,诺大京城并不不熟悉。
  大娘能找到去史家大宅的路,不过得走城北的陈桥门,以往去大宅里都是从城北走的。
  他们如今在城南,去城北估计又要绕一天。
  其余人更是不熟,好在史从云突然想起赵侍剑来,赵侍剑不是在汴京长大的么,连忙把她叫到前面来指路。
  果然,说了地址之后,赵侍剑很快就认出史家寨子的所在,指出路线。
  史家的寨子是先皇郭威恩赐,位于内城,按大梁百姓的说法,就是高贵人家的才能住的地方。
  “你能不能说仔细点,我听不明白啊。”史从云一面走一面追问赵侍剑,王仲、邵季也东张西望,紧紧跟在他身后,生怕走丢了似的。
  陈州门的门吏见他们是禁军,便不敢盘查,让他们顺利进城,可一入城,把史从云眼都看花了。
  赵侍剑和他拉开一小步距离,随后才细致道:“就是在大相国寺西面,正对开封府,在西大街上,那一片一直都是达官贵人们的宅邸。
  尚书省、太常寺、秘书省都在对面,往北直走,过御街就是宫城。
  待会我们走陈州门进去,先不急往西,那里是百姓聚居区,人多而且杂乱,鱼龙混杂路也不好走,说不定会堵住。
  不如往东面绕到延丰仓西面的大路上去,那里人少,路也好走,你只要亮出禁军指挥的身份,没人会与你为难,这样虽然绕了一些,却会更好走。。。。。。。”
  “嗯。。。。。。。”
  “哦。。。。。。”
  “你说的对。。。。。。。”史从云连连点头,心里十分懵逼,反正你说的都对就就完事了。
  “最后再从河边大道去龙津桥北面桥头,走朱雀门入内城便好走了。”赵侍剑规划得很到位,史从云表示你说得都对。
  。。。。。。。。
  之后路线一直是按着赵侍剑说的走的,而大粱的热闹也让史从云看得目不暇接,特别是陈州门才进去那段,周围房屋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门楣众多,往来百姓繁杂,都让他有些怀疑外面是不是真的在打仗。
  车队也因为人多,走得很慢,但正如小姑娘说的,往官仓那边走后,人顿时少了很多,车队行进变得快起来。
  饶了大半天,终于到了龙津桥头,朱雀门外。
  抬头看去,高高的城墙耸立,城头朱漆巨柱,站着值岗哨兵,里面就是大梁内城。
  之后的路更加好走,路边几乎都是高宅大院,楼阁亭台耸立,时不时有人好奇的在窗户缝隙里张望,不知道又来了哪家人。
  很快,他们到了史家的宅子,大娘惊喜连连,因为以前她都是从北面回来,这次是从南边进城。
  因为有好几辆马车的缘故,进城走了两三个小时。
  加上如今正是三伏天,都热得众人满头大汗,叫苦连连,赵侍剑也热得湿漉漉的,看得他莫名心头狂跳,小姑娘真是越来越像颗白菜了。
  之后,留下看宅子的三个下人连忙出来迎接他们。
  进了宅子,史从云迫不及待把逛了一遍,更加惊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