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留下看宅子的三个下人连忙出来迎接他们。
进了宅子,史从云迫不及待把逛了一遍,更加惊讶了。
史家大宅位于西大街上,总体上是东西两院布局,西院更大。
因为西院是个大园子,南面有池塘小亭,北面是一片花圃,如今已经荒废,西北角是有顶的木棚子,东南角是三室的高大书房。
东院小一些,又可以分为四个小院。正北的院子正对大门,里面就是正堂,是会客用的。
往里走是后院,是家主的院子,左面是去西园的院,两面都是厢房,而最后面的院子有个小池塘,池塘边有颗老柳树。
房屋背靠西园的书房,有三间房,也是史从云住的院子。
史从云看完突然有种感慨,原来我家这么富啊!
这就是史家的大寨子!
老爹的就是我的,这就是我的大宅子啊!
位于大梁中心地带,他都不知道这得有多少平!突然有种不想努力了,躺着作一辈子咸鱼的想法。
第39章 、符家府邸
当天安顿好后,史从云给马夫们发了工钱,又给他们每人百钱赏赐,就打发他们走了。
随后,众人七手八脚把东西都搬进来,又把王仲、邵季和十几个军士暂时安排到门口的外院,那里本是给护院住的。
他们毕竟人少走得快,史彦超的大军还没回来呢。
接下来两天,大娘小娘带着众人收拾家里,把赵侍剑安排和他住在一个院子里,其用意简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赵侍剑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史从云心里也明白大娘和小娘这样安排什么意思,他则觉得小姑娘好使唤,是个好姑娘,以后做老婆也挺好的,就是还小。
他其实没想那么多,路要怎么走,总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真让他心怀天下,想官家郭荣和诸位相公想的事,根本做不到,因为想了也白想,没到那个位置,干什么都没用。
所谓脑袋跟着屁股走,也是最现实,最有用的决策态度。
当下他要解决的就是给老爹赶快找几个助手,把史彦超的小小幕府弄好些,虽然称不上幕府,但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这次封赏要等官家回来之后才会有定论,但史彦超建节肯定是少不了。
而禁军十个高官里,肯定有史彦超一席之地,到那样位置,需要人给他出谋划策。
周朝禁军有两大系统,分别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为侍卫司、殿前司。
而侍卫司前五的高官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殿前司则是:殿前都点检、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殿前都虞侯。
只要升任这十个职位之一,那么就算进入周朝权力中枢了。
赵匡胤篡位时位置就是殿前都点检,殿前司一把手。
史从云记得在郭荣死之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点检这两个一把手的位置一直在郭家自己人手里,那就是李重进和张永德,这两人都是皇亲国戚,和郭荣很亲。
所以剩下的职位才是给众将领竞争的。
至于是殿前司还是侍卫司说不准。。。。。。。
史彦超以前是侍卫司,那是因为以前的侍卫司兵强马壮,殿前司后建,无论是兵员还是战斗力都远不及侍卫司。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且禁军在高平之战中有很拉胯的表现,郭荣如果想重整禁军,那肯定是新建的殿前司更可能成为其心腹。
所以如果官家看重老爹,十有八九会把他从侍卫司调去殿前司,随后平衡两军司兵力,趁机安插自己亲信,树立权威,削弱侍卫亲军司以便掌控。
当然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到底事情会如何,要等管官家回京才有分晓。
。。。。。。。
接下来几天,史从云和王仲、邵季一道去逛大梁城,当然还要带上向导赵侍剑。
自从知道赵侍剑是赵莹的孙女之后,史从云就不像以前那样随意的使唤她了,而是有礼貌的使唤她,干的事情完全没变。
史从云提议去看看赵侍剑的父亲,不过后来听说他们家已经搬到城外去了,一时半会去不了,便只能作罢。
赵侍剑几天内带他们大体把大梁城转了一遍。
史家安顿下来后,慢慢也来了客人。
他们家大宅这个位置,正对北面皇宫,一街之隔就是开封府、尚书省、秘书省、太常寺等,可不是普通人家能住的。
周围人家也不是普通人,里面人精很多,不少都是早就打听清楚了,上门拜访的时候不用介绍人家也早就知道来的是史家,家主史彦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不过来的多是西大街这面的人,说话也比较豪爽,赵侍剑私下悄悄告诉过他,这几乎是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都不会明面上说,但实际确是西大街这边住的多是武将世家,而东大街那边文人多些,虽然不绝对,大体上就形成这样的趋势。
所以东大街那边的人很少会来拜访他们。
史从云这才明白过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风俗”啊。
赵侍剑知道的很多,接连几天下来,带着他把大梁了解了个遍。
就连最要注意的几个大户都跟他说了,比如说东大街大相国寺对面的一座朱门大宅,虽然大门紧闭,出入很少,但赵侍剑告诉他,那里是符家的宅邸。
“符家三代封王,如今卫国夫人也被封为皇后,家世煊赫,与他们打交道要小心。”赵侍剑在门前跟他说。
史从云点点头,他记得封卫国夫人为皇后时官家还在前线,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说白了,官家亲征在外,朝中需有皇后才能安稳人心,而符家实在太强,连皇帝也要拉拢。
这次册立和郭荣临死前册立符皇后的妹妹为皇后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政治意义大于一切,而后来赵匡胤继位也要拉拢符家,赵光义的皇后还是符彦卿女儿。
光是这些就能看出符家到底多有权势,赵侍剑说的是对的。
正在他和赵侍剑驻足打量的时候,东面青砖大道的拐角来了一顶轿子,周围跟着两个丫鬟向这边来。
赵侍剑拉了他一下,两人往后退开让开道,退到路边大树下。
那轿子在府邸门口停下,随后下来一个着精致红襦裙的曼妙年轻女子,走路很轻快,几步就上了门前台阶,似乎心情很好,后面丫鬟要走快些才能跟上。
史从云只能看到一个倩影,人走得太快,连侧脸也没看清,不过人的身份却猜个八九不离十。
“可能是符家的小娘。”赵侍剑猜测。
“最可能是符二妹。”史从云插嘴,心里也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就说历史上二符皇后二十多岁不嫁人,在这个年代十分不合理,何况是符家这样的大族,只要开口还能找不着亲事吗?
多少人挤破脑袋也想娶啊,哪怕她再丑。
可如今他才想到,不是嫁不出去,而是给官家留着的。
符彦卿是个老狐狸,可能是早让二女儿来京城候着,以防万一,或者干脆找机会把两个女儿都送进郭荣的皇宫,如此他们符家无论如何都稳坐钓鱼台。
史从云摇摇头,他还是太年轻了,没想到符家能做到这种程度。。。。。。
于是拉拉赵侍剑道:“走吧,这门楣咱们高攀不起啊。”
这是专门给官家备着的啊,权力真是种好东西。后半句他说在心里,没跟小姑娘说。
。。。。。。。
到六月下旬,有天一大早,城外传来消息,官家的中军大军回来了!
第40章 、内殿直
确切消息是早上来的,送来消息的是史彦超身边的亲兵,同时还带来更加准确的时间。
后日,帝驾于封丘门外停留,按功封赏诸军,让史从云领众人前去汇同大军。
那时史从云正让赵侍剑给他打水洗脸,王秋小心翼翼的在边帮忙。
史从云冲出小院,答应下来,之后便整理一番,带领众人从城北出陈桥门,去与大军会和。
在战场上,史彦超已被加镇国军节度使,但那只是个加衔,领钱俸禄用的,关键还要看官家会安排个怎么样的差遣。
至于自己,史从云有自知之明,像他这种级别,还轮不到官家给他亲自封赏,枢密院的官员们自会安排。
他只盼着到时能多赏赐些钱财,混个不错的官职度日就行。
史从云带十余人,出陈桥门后又赶路几十里,才得以与史彦超大军汇合。
此时士兵比起在高平显然少了许多,各路节度使的军队得赏赐之后已经在路上就近回镇地方了。
只有禁军是回大梁,驻守大梁周边。
最远的也无非是郑州附近。
大军最终停在离北城四十里外的陈桥驿附近没再往前走,听到这名字的时候,史从云心里有些恍惚,陈桥兵变可是如雷贯耳啊。
不过陈桥驿确实是大军进出北面最经过的一个驿站。
。。。。。。。
驿站以北一片小空地上,四周杂草被铲平,地面夯实,官家郭荣的大帐暂时立在这,外围是殿内直的亲军层层护卫。
官家临时在这落脚,是右仆射李谷和左监门卫大将军、枢密副使魏仁浦提出的建议。
认为大军不宜太靠近城池,容易生祸乱,不如在城外便封赏诸军,安排好驻地,然后让各军各自回营,以免生乱。
官家听后觉得此言有理,便在陈桥驿外停下,开始思量图如何封赏。
这类事情的商议就不是普通人能参与的了,一般大体上内定之后再拿出来与众人商议,而能商议的部分都是不痛不痒,不关乎国家权力主体框架的部分。
大帐中分坐的众人都是此次随军出征的人中官家最信任的几个。
首先李重进自不用说,乃是官家姑姑的儿子,一直掌控侍卫司;
而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为官家掌控殿前司;
向训为宣徽南院使,向来得官家信任;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三司府事李谷一直随军,为大军筹集粮草,准备攻城器械,足衣足食,深得官家信任。
枢密副使、右监门卫大将军魏仁蒲,随官家圣驾行军,出谋划策,在高平之战中甚至一介文士之身披甲冲锋,也是官家十分信任之人。
还有一人十分特别,那就是原郑州防御使,镇国军节度使史彦超也在大帐之中。
此时各路节度都已受赏赐经带兵返回,他还在圣驾左右自然突兀。
如在高平之战中出力很大的义成军节度使白重赞,连克数州县的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等等,此时都已经带兵返回。
不过史彦超自己却未察觉什么,自顾自坐在那也不觉得突兀。
官家在上首先说话,向众人说自己想法,“两位相公之言有理,今日朕就在此一一点清诸军封赏,以免大军入城,扰乱百姓,诸位若有贤良举荐皆可畅所欲言,但要以功劳为前提。”
官家郭荣定下基调,意思大概是让众人先说。
只是聪明人都明白官家心里肯定已有想法,于是李谷率先起身,顺水推舟道:“此事大可由官家圣心独裁,若有疏漏,在座诸位再补上就是。官家一双慧眼,又不惧怕艰险亲临前线,自然看得最清。”
随后魏仁蒲也出来附议。
欲言又止的史从云被打断,但他也不是个浑人,不会在两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