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驻扎的潞州城。
。。。。。。。
潞州府衙,大厅坐北朝南,装饰非常简谱,还有大量威武甲士在外围警戒。
李筠不喜欢奢侈,但喜欢聚养天下死士,很多犯罪的人,穷凶恶极的朝廷逃犯都在他麾下效命,得到庇护。
李筠如今是武乡王爵,但依旧只是节度使,他手下有些文官,但核心权力核心却是他最信任的几个武将。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的长子李守节,牙将刘继冲,以及去年投靠过来的牙将李继勋。
李继勋的大名他早听说过,李继勋与如今的秦国皇帝史从云有矛盾不合,去年他原本在镇州李重进手下,听说史从云掌控京城之后不敢回京,便跑到李筠这来。
李筠自然不怕史从云,他是节度使的时候,那史从云连毛都没长齐呢!
当初官家他都不怕,官家的监军使他都扣了,如今一个毛头小子他更是不怕,自然就收留了李继勋,也不怕惹怒史从云。
李筠这几十年,唐、汉、晋、周一步步走来,比谁都看得明白,这年头谁手下有兵,谁就能坐皇帝!
他心里自然也是痒痒的,他这一路,打败了慕容彦超,打败了北汉,连年为国守边,战功赫赫,手下兵将数万,都是打过仗的。
如此权势和兵马,又见多了王朝更替,兵马夺天下,心里自然颇有想法。
但他是忌惮郭荣的,特别是淮南之战的大胜,让他更有戒心。。。。。。。。
只是没想官家英年早逝,结果却让史从云那毛头小子得了好处!
特别今年,史从云发动兵变篡位,他心中十分愤恨,最多的是不甘!他觉得自己无论是资历地位,都远超过史从云,自己是一方节帅时,史从云还不知在哪呢!结果如今史从云那毛头小子居然爬到他头上来,要他下拜称天子!
这是他越想越气,越想越不甘,于是拒绝了秦国派人给他的赏赐,又迟迟不见秦国派来的使者。
可他心里是犹豫的,要说打仗他并不怕史从云,因为史从云战功赫赫,他也不是吃素的,半生几十年一路打来,败了后汉,败了伪汉,几乎没什么败绩,手下也有一大批精兵悍将。
问题在于兵力,他曾经敢和郭荣叫板,就因为太祖立国时,让他在北面抵御北汉、契丹,因此给予他极大宽松,之后的近十年内,他招兵买马,收聚各路亡命之徒,如今手下兵将已有五万!
其中大部分还是跟伪汉国打过仗的。
可偏偏如今的秦国经过史从云数年来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国土大了一半,据说禁军也从原来十万左右扩充到接近二十万。
他估摸着即便不少要驻守广袤边地,防备周边辽国,南唐,南汉,羌人等,剩下的可用之兵也该在七八万左右。
即便还要留一些守大梁,史从云也能调动五六万人来打他,加上周边藩镇出兵,绝对不少于八万。
到时他若举兵,兵力肯定不如史从云,所以他一直举棋不定。
可就在今天,北面的汉国国主刘钧派人送来蜡丸秘信,信中说愿意和他一起合兵,趁着史从云刚刚篡位,脚跟不稳,联合发兵对付秦国。
李筠听后大喜,他不敢动作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兵力不足,如果北面汉国原因发兵,到时他根本不惧史从云。
便召集手下幕僚牙将和自己的长子在这商议此事。
李继勋当即起身表态:“某早想和史从云决一死战为官家报仇,当年就看出他不是个好东西,可惜官家看错他了,若大王举事,某愿为前锋!”
见李继勋的表态,李筠十分高兴,“好,老夫也正想为官家报仇,复辟大周,杀了窜国贼子!”
麾下心腹牙将刘继冲也连道:“某愿随大帅一道,为民讨贼,为先帝报仇!”
李筠更高兴了,哈哈大笑起来。
待他一转眼,看向自己长子李守节时却颇为不悦。
李守节皱眉,颇为犹豫,好一会才说:“父亲,这件事我觉得不可行!
史从云不是好对付的人,再说这些年来,史从云吞灭江北、南平、武平、蜀地、关北,早已今非昔比。
况且这人不是庸才,我才听说他上位不到数月,就颇有爱民的举措,在河北人尽皆知,不是昏聩暴戾之主,这样的人哪有那么好对付的!”
说着他不顾自己父亲脸色越来越难看,直接跪地道:“再说那伪汉国,在高平,在镇州接连为周国所败,根本就不是中原对手,他们敢和中原叫板,无非是因为有契丹人撑腰,去年契丹人被史从云和李重进杀得大败,伪汉国哪是能够依靠的盟友!”
他这一番说,说得十分认真,却让李筠十分恼火。
大骂:“你这不成器的东西!枉为老子的儿子,诸将都觉得可行,偏偏你胆小怕事!”
严罢不理会长子李守节,直接对爱将刘继冲道:“你带几个人,带着我的话去北面和刘钧说,老夫可以和他联合举兵。
不过他必须出兵三万以上,同时不得请契丹人为外援!这次你要记清楚,不写书信。”
刘继冲领命,立即出去了,周围的几个心腹文官也没说反对的话。
“你们给老夫写讨贼的檄文,就说史从云是篡位谋逆,我们为大周天子报仇,为大周复辟江山。”
几个文官连忙领命。
只有他的长子李守节还跪在地上,竭力反对,甚至哭出声来:“父亲,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这是天意,咱们斗不过秦国的!”
李筠大为恼怒,骂了儿子几句不再理会,带着众人出了厅,只留下李守节还在那痛哭。。。。。。。。
。。。。。。。。
大梁垂拱侧殿,史从云正和枢密院以及两司武将讨论李筠的事情。
从种种迹象来看都能推断出,李筠是压不住了。。。。。。。
众人各有说辞,但主要集中在两点。
第一点是卢多逊提出的,朝廷不能先动,如果朝廷在没有李筠确切把柄的情况出兵,会让其它手握军权的节度使不安,造成四处起火的局面。
这点史从云认同,他打李筠还有杀鸡儆猴,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节度使的考虑,如此就必须是李筠自己跳起来。
其二则是翰林学士李昉在朝会上提出的,如果李筠打出为官家报仇,复辟周朝的旗号,可能会收拢一些人心。
当时此事在朝堂上引起轰动,史从云倒没在乎,因为他知道世上的问题远没那么简单,大家也不可能被一个复辟周朝的口号挑动。
本质上周朝的政治框架和之前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没有太多区别,并没有脱离五代十国的惯例。
若说武功,李存勖、朱温等人都是比官家厉害的,也不见谁要复辟他们。
李筠顶多能以此作为借口,但绝笼络不到人心,周国要是有忠臣,早在去年就跳出来,何至于如今才摇旗呐喊。
至于当初骂了他的王著,史从云也没为难他,派他去给官家加修陵寝去了。
当初为了伐蜀,他连官家坟头的钱都克扣了,但实在没办法,现在蜀地打完了,怪不好意思的,就派王著去加修一下,也是合情合理,并不是记仇。
所以他更多是听却向拱、王全斌、魏仁浦、高怀德等人军事上的建议。
王全斌和向拱的看法一致,都觉得他英明神武,早早派人堵死河阳,只要河阳堵住,李筠大军到不了洛阳,他就没法成事。
另外,魏仁浦也建议往河中方向增兵,若到时开战,河中节度使靠不靠得住也是问题。。。。。。。
史从云深以为然,毕竟蠢蠢欲动的节度使肯定不只李筠,李筠只是其中最跳脱,最有资历有兵马那个,如果到时局势对他不利,说不定不知有多少人会跳反,谁赢他们就帮谁。
于是在九月末,史从云下令,以向拱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率军五千,到河中府驻守。
又下令,提拔之前给他报信的洺州团练使郭进为洺州防御使。
。。。。。。。
很快,年关将近,大梁城一片喜庆,十年的和平,让大梁城恢复很多生机,加上今年史从云上任之后的诸多举措,使得百姓对新朝廷的拥护上升一个台阶。
城中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但数百里之外的河东北部却阴云密布,山雨欲来,不过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
第312章 、优势在我
年前,大梁下了雪,屋檐瓦舍,在白茫茫天地中若隐若现。
往来客商少了很多,从阁楼看去,两畔路边依旧时不时能见一个两个在冰雪中挨冻的乞丐瑟瑟发抖,只怕是很难挺过这个冬天。
这样的人不少,特别是出了龙津门的外城地区内。
等他们冻僵死去,很快会有青衣巡街的用麻布捂着口鼻,拿着扁担和箩筐过来将人抬走,丢到城东外墙外的乱葬岗,十有八九成了野生动物的食物。
这种情况年年都有,这些年来已经少了不少。
史从云就站在阁楼看着,花蕊夫人和周宪都充满怜悯,想要派人赏赐些钱,赵侍剑却没有那么多伤感,小黄花也只是看着,便没有多说。
他知道,如果符六妹和府太后在此,她们也会和赵侍剑一样的态度,她们这些年都见惯了生死,也明白这样的人多到救不完,救不了。
六妹正在宫中,史从云让符太后进宫去教她,因为他又预感,用不了太久,自己又要御驾亲征,国中要有皇族的人摄政。
史从云格外惆怅,秦国的情况越来越好,但和后世他所经历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相差甚太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他救不了所有人。
他原本是借着好不容易的空闲,带着两个怀孕的媳妇出来散散心,同时让花蕊来见见大梁的世面,没想到反把她们搞郁抑了。
周宪和花蕊都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又受到佛教影响比较深,不能接纳这些惨状也正常。
史从云想了想,这是个得人心的好机会,便道:“今年河北大丰收,朝廷有很多粮食,过两天让开封府张贴皇榜,开个粥棚吧。”
“夫君,臣妾为天下百姓谢过官家!”周宪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花蕊夫人则更含蓄些。
史从云道:“唉,毕竟朕心系万民,看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心里感同身受的难受啊。
不过很多事情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今天你便是发善心救他一命,明天、后天,大后天呢?再过十天,整个冬天,乃至明年后年。。。。。。。你也救不了。
即便救得了一个,大梁城里还有不少这样的苦难人,救了大梁的,天下各州县也救不完。
你们想救他是你们的善意,但身为官家,朕不能这么想,要想着如何息弭天下战祸,如何治世理民,造一个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到时天下多数的贫寒之士也就得救了。”
史从云发挥起来,巧舌如莲,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说得几个老婆满脸崇拜。
没办法,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就是天命之子。。。。。。。
做皇帝的第一年,新鲜感一过去,各种繁杂的政务就铺面而来,理论上他是皇帝,如果真想吃喝玩乐可以都丢给手下大臣去处理,但如今时局,他敢如此就是嫌命长了。
。。。。。。。。
年前,史从云带着小黄花到了汴水边上神机军的大营,在此,已经有四十二门炮投入使用,而邵季也带来了控鹤军精锐,配合神机军演练一种史从云安排的新战术。
校场上炮声如雷,众多将士的喊杀声混合一起,想彻汴河两岸。
同时还有大量骑兵部队在史从云的要求下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