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折德愿代领州事时又出兵歼灭北汉军五百余人于沙谷寨,杀北汉守将郝章、张钊等,上表请功劳。
  当时符太后朝中摄政,自然明白折家千里迢迢来大梁除了表忠心,必也有所求。
  折家和党项的另外一大分支拓跋李氏向来不合,关系紧张,还要面对东面北汉,北面辽国。
  加上党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概念,其中主体是生活在青海一代各种羌族,还夹杂其他各族,被唐朝迁到河套地区,在当地没有太多的根基,他们想求一个安身之地,所以向中原归附。
  考虑到当时大军在蜀地作战,同时府州路途遥远,土地贫瘠,不便于管理控制,于是符太后就准许他们折家世世代代在府州安家世袭,但必须效忠中原。
  当时折德扆激动不已,再三表示愿意为中国肝脑涂地,世代守边,之后符太后赏赐他一些东西便回去了。
  现在看来,折家是献礼了,一听说他们秦国要打北汉,立即就从东面出兵袭击北汉,是想纳投名状啊。
  这样的态势史从云十分高兴,就如符大的判断一样,他也觉得府州(后世府谷县附近)太远,靠朝廷派官员不合适,中间还夹着北汉,北面还要面对契丹的压力。
  如果朝廷此时直接控制,费时费力。
  看起来直线距离一千多里,可中间是太行山,吕梁山和黄河,走路去至少有两千里左右的脚程,地方贫瘠,可能还会被契丹报复,那还不如让折家先顶着,等收拾了北汉,摆平了辽国再去考虑。
  不过史从云也没忘记党项人中还有另外一支,那就是后来建立西夏的拓跋李氏,而现在他的官职,地盘和势力都比折氏大多了。
  早在周朝世宗郭荣时,就加李彝殷守太傅、兼中书令,封西平王。
  这次秦国立国之后,他也送书信来表示忠心。
  对于李彝殷史从云就没折家那么放心了,说到底因为他们地盘太大,人口太多,不是折家能比。
  于是史从云思虑之下,渡过黄河之后就派人去北面,加他为秦国的守太尉。
  不过好消息还在继续,当天晚上小黄花正给他洗脚,史从云舒适的大帐里躺平时,又有消息来报,说麟州刺史杨继勋上表称臣,同时表示愿意出兵配合朝廷攻打北汉。
  史从云又喜,麟州(后世神木市附近)原本是北汉国的,后来刺史杨继勋上表投靠周朝,之后又投靠北汉,再投靠周朝。
  因其在黄河西面,距离北汉国土不远,但距离大梁却很远,至于麟州刺史杨继勋史从云隐约记得有这么个人,但一时间想不起来是谁。
  后来才想起来,杨继勋那不就是刘继业他哥吗,刘继业也就是杨继业,就是杨业了。
  不过他高兴倒不关这什么事,主要是杨继勋在这关键时候上表称臣,看来他是做了一番认真考虑的,如果还墙头草也不急着在这即将开战的时候表态。
  这样一来,他虽然看不到陕西北部的情况,可一旦折家、麟州都倒向他,那么在陕西最北部,已经对北汉形成包围,整体局势大好。
  第二天,后卫炮兵部队六十六门炮到达,史从云等的就是他们。
  同时前面传令兵回来报告,邵季已经率前锋精锐越过太行山,向着泽州挺近。
  史从云没有阻止,只让邵季有消息立即往后面报,同时要求大军前进,必须与神火军的炮兵部队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保持三里之内的距离。
  显然这次史从云是想围绕着第一次上真正战场的炮兵了来打的。。。。。。


第320章 、郭进
  正午,史从云在小黄花服侍下吃了一些爆炒羊肉,肉汤和米饭,随后中军开始有序开拔,但乘舆依旧没有往北,因为他在等人。
  小黄花把他照顾得很好,乖巧的像个小跟屁虫,山里长大的孩子也吃得了苦,行军的舟车劳顿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史从云没有急着走,因为他在等北面的人,准确的说就是洺州防御使郭进。
  此人最先向他汇报了李筠有作乱动机,也是为朝廷提供不少情报,因此史从云将他从洺州团练使提拔为代领洺州防御使,领洺州的州兵。
  “等他到下午,如果到不了,就不等了。”史从云对小黄花道。
  小姑娘似懂非懂的点头。
  史从云骑上自己的高大战马,伸手拉小黄花上来,带着她在营地周围骑了一会儿马。
  小黄花很高兴,下了马依旧抱着他的腰不愿放手,微微抬头看他眼里都是光。
  不过史从云现在没有太多心思,大敌当前呢,揉揉她的小脑袋打发她去收拾东西。
  。。。。。。
  下午,北面来了人,来的人是个大汉,穿着一身铁扎甲,身后跟着不少骑兵。
  不一会儿就到达他面前,外围的禁军拦住,随后进来汇报:“官家,防御使郭进到了。”
  史从云抬手,让士兵放他进来。
  不一会儿,郭进便进来了。
  对于郭进这个人,史从云早在大梁时就让他手下那帮子翰林学士帮忙查过,所以才敢让他作洺州防御使的。
  而且郭进这类人正是他需要的人,如今朝中不少武将都是有庞大背景和家族的,如高怀德,董遵诲,符昭愿,郭廷谓等等。
  所以做了皇帝,他下意识更喜欢提拔那些背后没有势力,贫贱起身的武将,如李处耘和在的郭进。
  这是博弈的结果。
  郭进少时贫贱,在巨鹿(今河北巨鹿)富户家做佣工。他身强体壮,结交豪杰侠士,嗜好喝酒赌博。他所在的富家少年认为他是祸患,想谋划杀他。妇女竺氏暗中把这事告诉郭进,郭进逃到晋阳,投奔驻守晋阳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知远很欣赏他的身手,便留在帐下当了侍卫。
  后晋开运三年,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统军大举南下,很快攻陷开封灭亡后晋。次年正月,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为后汉高祖。恰逢耶律德光死在行军途中,刘知远准备进入汴京,郭进主动请缨,率领一支奇兵间道先期收复洺州(今河北永年以西),对抚定河北诸郡立下头功,因此获封刺史官衔,成为刘知远麾下一名勇将。
  后来,郭进累次升迁至乾、坊二州刺史。
  到周太祖政变黄旗加身之后,先后改任,到了登州刺史。
  当时恰逢群盗进攻抢劫居民,郭进率领镇兵将其讨平,郭进治军清明严肃,百姓官吏千余人到朝廷请求建立“屏盗碑”,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显德初年,也就是他跟着官家去山西打仗那年,郭进改任卫州(今河南汲县)刺史,卫、赵、邢、洺诸州之间因战乱影响,多亡命之徒,凭借当地依山而被黄河围绕,经常出没,等候时机武力剽掠百姓,官吏捕捉他们就逃走躲藏,所以多年不能诛灭,甚至发展到超过千人的地步。
  郭进得知情况后设计派人挑动他们,安排兵力部署,几个月就把这批亡命者剪灭无余,该郡百姓又请求立碑记载他的事迹。
  后来郭进改任洺州团练使,正式转为武将,也很有政绩,其治下百姓又有人到朝廷请求为郭进立碑颂德,世宗特下诏命当时的左拾遗郑起撰碑文,赐予洺州百姓。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好处,虽然改朝换代不断,但朝廷的卷宗档案其实一直保存,史从云想要了解一个历经四朝的大臣作为,只要找来他卷宗和奏疏一看,立即就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也正因为看过郭进的作为,他才敢直接将这个人提拔到防御使的位置,这次也趁着打仗特意叫他来见面。
  因为觉得他是个人才。
  不一会儿,郭进有些激动,想看他有不敢太过抬头,行礼拜见完毕起身,史从云看了他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郭将军,你给朕说北面形势,你的看法。”
  “诺!”郭进一脸严肃认真,还有些紧张,有点像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的小学生:“官家,已某的见解,如果李筠聪明,就该立即抢占河阳,堵住东面太行山山口,但到现在官家的大军已经进驻河阳,他还没动作,不是有什么大谋略的人。”
  史从云点头,“郭进,你领了多少兵过来?”
  “回禀陛下,臣带了洺州州兵五百余,尽皆着甲,是某手下的精兵,曾经也杀过贼寇,都见过血!”郭进连表现自己的实力。
  史从云点点头,他心里不在乎郭进带来的五百人,只是看看他态度端正不端正。
  于是道:“郭将军随我中军一起。”
  “诺!”郭进拱手。
  随后,史从云下令,大军开拔,开始往被去往泽州。
  路上史从云让郭进随驾,骑马在他旁边,问了不少河北的事情,郭进是穷苦人家出身,当初还被富人害过,所以史从云有些问题可以和他谈。
  比如河北的大族的土地兼并问题,河北百姓这几年来的民生问题等等。
  两人说了许久,史从云对河北的情况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到下午些时候,大军正通过山口,山上的山花正好,还有些山花冒出了花骨朵,因为火炮走得不快,大军速度也不快。
  小黄花看了很高兴,想要去采,史从云见山两边的山坡有些高,便问身边亲兵:“有没有善爬树的,去采几朵话下来!”
  亲兵都笑起来,踊跃报名,随后史从云挑了个子子小的,他还颇为敌意,利索上山爬到树上折了几枝山花下来。
  史从云接了递给小黄花,小姑娘很高兴,那禁军的小伙子也颇为得意,他便笑着夸奖:“你这本事,我要给你封个上树都指挥使!”
  众人都笑起来,唯有郭进脸色不好看。
  下午些,因为射石炮沉重,走得不快,今晚只能在山里过夜,前方的传令兵激动回报:“官家,邵将军的前锋在泽州南遇到李筠的前锋,双方打了一场,贼众溃逃,斩首三百二十。”
  “让邵季不要太过深入,与后部神火军保持二十里的距离,这次和以往打仗不同。”史从云吩咐。
  传令兵领命,立即去了,旁边的郭进有些不解。


第321章 、史从云的炮兵战术(一)
  高平,草长莺飞天,春风拂面,万里无云,表里河山之象的河谷群山气势雄浑,往北群山万壑迎面来,河谷中的平地上,炊烟满地,林地稀疏,阡陌纵横。
  山西的山史从云早不是第一次见了,这里的山自带一种雄浑苍凉,无论是东面的太行山,中间的中条山,西面的吕梁山,自古都是南北内战,外族入侵的最前沿战场。
  而南上北下的军队,不可避免又会在长平附近相遇。
  史从云嘘唏不已,地理决定历史,有些东西他不用看历史都能想到,比如中国古代战争最频繁的城市会在哪里。
  除去几个首都城市,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最多的肯定是淮河沿岸的重镇,如徐州,合肥,寿春等,因为南北要打仗,无论人是怎么想到,最后大概率肯定会在那打,这是地理决定的。
  如果说蜀地,战争最多的肯定不是成都,因为敌人打到成都就没救了,北面是汉中西面的西县等隘口,以及利州(广元)重镇,南面的重庆,夔门。剑门关都排不上,敌人要是打到剑门关,就说明丢了汉中,丢了汉中蜀地长久不了。
  而河东这片地区就比较特殊了,它居高临下,北面过雁门关连通草原游牧民族,东面俯瞰河北平原,南面过河南直接能到洛阳,西面过黄河便是关中长安,往西就是陕西河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