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人才并不会因为他做得多就出现,无论他如何努力,表现得如何虔诚,最终依旧没得到苏烈那样的帅才,大唐王朝的没落没有逆转。
  所以越是身在高处越觉得人才的难得和重要,这也是郭荣为何如此重视赵匡胤的原因。
  。。。。。。。。
  九月初,史从云基本熟悉整个内殿直的人员和部署。
  内殿直中有许多军校武官家的子弟,但这时候的武官子弟可不是和平时期的窝囊废。
  天下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打仗,这些子弟多是年轻人,跟随父辈耳濡目染,加上条件允许,从小习武,很多都不是草包,很能打。
  在校场上见识过不少,都不是假把式。
  这里的士兵更注重练习弓。
  虽然江湖上传说有兵器谱,十八般武器各种排名,但兵书里记载的兵器谱是一弓、二弩。
  没错,能玩远程就不要近战是重要的战术思想。
  而在远程武器中弓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弓不只能远程杀敌,还能锻炼力气,测试力气。
  所以开弓射箭和骑射是技术活,这个年代的军中十分看重,弓弩手一般都是重要兵种。
  而内殿直里几乎人人都是用弓的一把好手,都有一套。
  当然史从云自己不只有一套,他有三套!
  老爹给他准备的三套宝甲,身上一披,除了那些不讲武德用锤的人,几乎没有对手。
  这么一想,史从云顿时觉得自己也是绝世高手了。
  而这么多高手儿郎,要好好拉拢啊!
  到时真上了战场,这些都是肉盾啊!他都能想自己带着两千多猛汉把自己围起来,都不知道怎么死!心里这么想,不过到了校场,一开口就说:“大家都是兄弟啊,来来来,某与你们同练!
  今天下直后我请客,谁都别走!”
  将士们顿时一阵欢呼。
  史从云不怕,反正他不缺钱。
  他钱用完了还有老爹那五车呢,老爹总不可能大义灭亲吧,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噫。。。。。。”说到这史从云突然皱眉,老爹最近和大娘小娘这么努力,难道。。。。。。。
  当天下午,众军士簇拥着他正准备走,突然有人来校场报告,说殿前司来人,让他快去迎接。
  史从云连忙让王仲、邵季、董遵诲领着众人先去,他去官署大堂见人。
  一路上心里不断寻思,殿前司来人,能来什么人,不会是老爹来了吧?
  老爹是殿前司二把手,不会是发现家里金条少了来找他算账吧。。。。。。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几大步到了大堂,却发现等在里面的居然不是老爹史彦超,而是两个熟人。
  一个乃是当前殿前司一把手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
  另外一人则是西上阁门副使潘美!
  。。。。。。


第51章 、伐蜀战略
  史从云匆匆进去,随后行礼道:“见过殿前都使,潘兄!”
  张永德身着紫衣官服,坐在上首四出头梨木椅上没有起身,直接笑道:“史都使,这位以后就是你内殿直的都虞侯潘美,原是西上阁门副使,某今日就是带他来见你的。
  往后你们要精诚合作,多多交流,把内殿直带好。”
  说到这,史从云心中惊喜,没想到内殿直都虞侯还真是潘美!这可太合他心意了,潘美和他关系很好,而且不是什么权门之后,他更是未卜先知,知道这人靠得住,是理想中的搭档啊。
  他正准备说两句好听的场面话,没想到张永德接着说:“官家对内殿直十分看重的,潘上使也是官家亲自指派的,你可不能怠慢。”
  此话一出,不只是史从云愣了一下,连潘美都愣住了。
  两人相视只能尴尬一笑。
  不得不说,这张永德情商很低,太没城府了。
  官家亲自指派这种话他居然这么直接当着两人的面说出来。
  官家亲自指派,还是指派一个小小的内殿直都虞侯,聪明点都明白是对史从云不放心,让潘美来监视他,意图比较明显。
  这是不适合明说之事,最好大家心照不宣,这样彼此都能有个好脸面。
  结果张永德居然一下说出来,顿时搞得潘美和史从云都很尴尬。。。。。。
  好在史从云有赵小娘打的预防针,他和潘美的关系也很不错,两人尴尬一笑之后顿觉得没什么。
  要是两人不熟,之前没有交情,只怕轻者互相猜忌,重者相仇视了。
  张永德完全没意识到言语中的不妥,还在自己说自己的。
  随即又交代了几句,总体就是说潘美是官家派的人,要他好好照拂,又给他看了潘美枢密院的委任状,走一遍程序验明身份。
  待走完程序,史从云迫不及待想拉着潘美去喝酒,介绍会王仲、邵季、董遵诲等人让他认识。
  不过张永德也在,他就顺嘴说了一句,也只是出于礼貌。
  毕竟张永德虽然年轻,可已经是殿前司一把手,和他们这些人身份差距太大,很难厮混一处。
  没想到张永德一听就高兴起来,摸着自己又短又硬的黑胡须答应:“好,既然内殿直诸军士都在,某也凑凑热闹。”
  。。。。。。。
  张永德的加入是众人都没想到的,不过他虽然情商不高,却意外的很能放下身段,和军士们厮混一起。
  史从云都没来得及介绍,他已经自顾自与众将士打成一片。
  他们去的地方在朱雀门南面街上,是家不错的酒家,虽然店面并不高档,贵在整洁干净,木质斑驳桌椅表面凹凸不平,毛刺很多,但每天都擦得一尘不染,用的陶碗和红木筷都洗刷得干净。
  酒水一般,都不是高度酒,多数是发酵出来的米酒,浑浊的乳白色,大约十几二十度的样子。
  史从云想过搞点高度酒留着伤口消毒,自己救命用,后来他忘了。
  关键这里不是太贵,带着这么多人也消费得起,士兵们也不追求什么档次,能有地方大家聚在一块吃喝玩乐就是最爽的。
  喝酒期间,史从云也给众人介绍了潘美:“这位是官家的西上阁门副使潘美,以后就是咱们内殿直的都虞侯。”
  众人纷纷拜会,但也不明白西上阁门副使是个什么官职,总之只要听到官家就觉得厉害。
  史从云明白他们的心思,这些大头兵哪会知道什么是西上个门副使啊,更别说这个官意味着什么,他都是赵侍剑教的,不然懂个屁。
  于是直接道:“潘将军当初也在高平,我们一起打仗的,他在江猪领,你们没见到。”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恭顺很多,对于将士来说,只要一起打过仗,那大家就是朋友了。
  酒喝到一半,张永德的声音也逐渐大起来,时不时高呼,到后面脸色通红,兴奋凑过来神秘兮兮的说:“某给你们透个风声,再过几月说不定又要打仗了。。。。。。。”
  这种高层机密是枢密院相公们才能做主之事,史从云没机会探听到,张永德作为殿前司一把手,自然能听到很多风声,甚至有资格参与决策。
  不过这人的情商还真是一言难尽,难怪历史上他会被赵家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听他这么一说,史从云和潘美都下意识凑过去,“殿帅,要打哪里?”
  张永德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事,再过些日子说不定就是全军皆知,官家想对蜀国用兵。”
  史从云点头,打四川啊。。。。。
  后周有关中之地,南下打蜀国似乎合情合理,而且如今后蜀还占据着一部分陕西的土地,就像插入关中的一根刺,总不舒服。
  拔掉这根刺,周朝西面的后方才算安稳,这件事倒没多出乎意料。
  如果放任不管,无论大周想北上还是南下,都可能被蜀国从后面捅刀子,发兵关中。
  众人喝酒吹牛,一直到下午才散,张永德拒绝他和潘美送行,自己骑马回去了。
  看着他摇摇晃晃远去的背影,史从云也捏了把汗,生怕他掉下马。
  如果作为朋友,张永德这样的人绝对够意思,可与他身处政治中心就很麻烦。
  。。。。。。。
  之后,众多军士都散了,史从云顺道送潘美回家。
  路上潘美也说话了,既然说都被张永德说开了,便没什么好遮掩的。
  作为官家近侍的潘美知道的可能比张永德还具体:
  “官家继位之后锐意进取,求贤若渴,到高平之战时,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休养生息,不宜与北汉决战,连之前的宰辅冯道也这么认为。
  只有王文伯等人力主用兵,认为当趁天下未定,力主兵伐。
  高平战后官家以王文伯为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伐蜀就是他和几位相公提出商议的,官家也是数日前才拍板定下的事。”
  史从云点头,随即好奇的道:“那要什么时候开打?”
  潘美摇头:“最快也要明年年初,大战不可草率,一来要做好准备,兵员调动,粮草筹集运输都要时间。
  再者是借口,要师出有名。
  大军总要找个过得去借口,高平之战后大周虽然已经声威大震,但还做不到四海臣服,没有名正言顺的借口开战也得不到百姓支持。”


第52章 、百步穿杨
  说到这,两人顺着内城城墙往北面丽景门的方向转去,墙角绿意盎然,杂草丛生,但因为这里十分偏僻,都没人来管。
  转过墙角,人也稀疏不少,大道上少有人影。
  从此地往东就是官仓,所以这一带人很少,不许普通百姓居住,潘美声音低了一些,小声道:“王文伯是个大胆之人。
  他在官家面前建言献策,说要爱护百姓,以民为本倒没错,可他居然说天意既是民意,天命就是人心,人心所向就是天命所归。”
  潘美连连摇头:“这样的话寻常人可不敢说,有些。。。。。。离经叛道。”
  史从云表面点头附和,心里却震惊了。
  自从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理念之后,一直影响中国数千年,到如今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更是从上到下,影响深远。
  皇帝都会不断强调自己天命所归,多数人也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天命伦理。
  即便唐太宗那样的明君会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也不会说天命就是人心这种话。
  而这个王文伯居然就这么说了,十分大胆又有见识,在潘美听来觉得这人有些离经叛道,在史从云看来这人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不过他也是老油条,潘美跟他交情好归交情好,没忘记他是皇帝派来监视自己的。
  不会傻乎乎的去问这个王文伯是什么人。
  潘美还在继续说,就如寻常朋友闲聊找话题那样,“之前官家曾命近臣著《为君难为臣不易》和《开边策》各一篇呈上。
  有众多文士都认为高平之胜后因为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不要再起战端。
  只有王朴等少数人力主继续开战,趁各国纷扰之际一统天下,很得官家的心。
  之后还继续进了《平定策》,提出应当先易后难,先取江淮,再罚吴越,平定蜀国,积蓄实力兵强马壮之后与契丹决一死战的大略。
  不过今年几位相公突然都提出应该先夺回秦、凤之地,以解除后顾之忧,官家也很赞同,在垂拱殿与诸位相公商议了许多天,事情就定下了。。。。。。。”
  两人边走边聊,就像朋友聊天,慢慢倒出了很多史从云从未听说过的秘闻。
  以他内殿直都使的身份,官家连《为君难为臣不易》和《开边策》的命题作文都没让他写。
  只要老爹史彦超,他倒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