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他内殿直都使的身份,官家连《为君难为臣不易》和《开边策》的命题作文都没让他写。
  只要老爹史彦超,他倒是有资格,只是。。。。。。。写出来只怕也一言难尽。
  两人说着说着,眼看快到潘美家,潘美逐渐放缓马速,几次欲言又止。
  最终深吸口气道:“云哥儿,某到内殿直任都虞侯为的什么想必你也知道,今天张殿帅(张永德)已经说得清楚。
  某不想瞒你,其实也正如他所言,就是那样的意思。。。。。。”
  史从云侧目,见他眉目纠结的拧在一块,一脸愧疚。
  就笑道:“潘兄其实不必多想,某早就料到会这样了。
  某也跟你说些交心话吧。
  其实以我之功,内殿直都使太大,能到都虞侯都算烧高香了,官家是为表彰我爹顺带把某捎上了。
  某年纪轻轻,经历少,经验不足,未有大功就领内殿直,官家放心不下在情理之中。
  会派人来看着我也已经想到过,这几天正等着呢。
  反正都要有人来,来的是潘兄反而是好事不是么,无论如何咱们认识,某也敬佩你的为人,和你说得来话,总好过陌生人吧。
  所以潘兄啊,这些你不用往心里去,你该如何就如何便是,咱们都是帮官家办事的人,尽本分是职责所在。
  至于你我私交,等出了内殿直官署,咱们就是兄弟。”
  听完他的话,潘美在大道中停住马,郑重拱手道:“云哥儿真是年纪轻轻,胸有沟壑,经你这么一说,某胸中也清明通透了。”
  。。。。。。。
  史从云送完潘美便径直回家了,王仲、邵季则住在城内内殿直营房。
  一回到家,王叔王审说家主史彦超回来了,叫他去正堂吃饭。
  史从云却没去,只是匆匆见了老爹一面,然后让人送两份饭到他院里,还把一脸懵逼的还在正院侧厢房和王秋、王叔、王婶等人一起吃饭的赵侍剑拉走了。
  众人见了都是一脸暧昧神色,觉得少主人真是年轻气盛,急不可耐,连吃个饭都等不了,那赵小娘哪有力气啊。
  不过史从云没干他们想象中的事,而是把饭菜放在池塘边老柳树下的石桌上。
  自己一面吃一面问赵侍剑:“你知不知道王文伯是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是什么官?”
  赵侍剑站在一边看着他吃,立即回答:“没听说过。”
  “嗯。”史从云一面大口扒饭一面含糊不清的道:“然后呢?”
  “没有了,王文伯我不知道。”
  史从云不满,“那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总知道吧。”
  “一个人兼任?”
  史从云想了一下潘美的说辞,“好像是。”
  “那他是天子心腹。”赵小娘肯定的说。
  “谏议大夫是承袭唐制,有权驳回一些不合理的皇帝诏书。前置加左说明是门下省的官员。
  知开封府事则更说明天子之器重。
  京城的府尹一般太子担任,当今官家继位之前就是开封府尹,天子让他管理开封府事务,肯定是最心腹的臣子。”
  史从云咂嘴:“我靠,这王文伯这么厉害啊。”
  心里开始嘀咕,难怪他说话这么牛,只有心腹才敢和官家这么说话啊。
  问完了史从云道:“坐下一起吃吧。”
  随即又补充,“吃完了把碗筷收拾出去。”
  。。。。。
  接下来的日子,史从云的生活进入到内殿直上直,回家,到内殿直上直,回家。。。。。。的循环之中。
  期间发生一件比较大的事就是八月十五,官家召集文武在城北的皇苑中射宴。
  所谓设宴就是一边吃喝一边搞点弓箭比赛助兴。
  射艺为君子六艺之一,自古以来宴会间都会有。
  只是如今战乱时代,那就不是礼仪意味更重的花架子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将领武艺较量,最远的靶子射在百步开外,而且还是小靶,在坐八成人连上靶都做不到。
  史从云就是那八成之一,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能把头埋低,装鸵鸟。
  好在高怀德、潘美、王审琦等人都在,他还有一起喝酒的朋友。
  老爹史彦超也在,但他在官家身边的上座,和魏仁浦、张永德、李重进以及他不认识的人坐一起,史从云根本没资格去那坐。
  之后众人各展身手,高怀德、赵匡胤等人接连上阵,百步小靶,高怀德十中四,赵匡胤十中四,赢得众人叫好。
  之后老爹史彦超上场,更是将酒宴推向一个高潮。
  史彦超张弓搭箭,硬弓被他轻松拉满,接连放箭,百步小靶,十发中了六发,而且力道很大,每箭都透靶,引来满堂喝彩和众人崇拜的目光。
  连官家也叫好,当场赏赐金玉带。
  原本以为这就就是极限,没想到一直低调少言的王审琦站出来,连射十发,全部上靶!
  虽然力道不如史彦超,可准头把在场将领都惊呆了,连连叫好。
  官家也惊喜,夸奖了两句,还赏赐颇多。
  史从云心想,果然话少的才是高手啊,万万没想这说话小心,不会喝酒的王审琦居然是个百步穿杨的高手!


第53章 、此路不通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显德元年九月,史从云已经和内殿直诸军混得很熟,潘美和董遵诲相处不是很愉快,但与其它众人相处都很不错。
  史从云慢慢也发现董遵诲这人身上的缺点,别的都好,就是喜欢和人杠,俗称杠精。
  王仲和邵季也会拌嘴,但两人多是开玩笑,而董遵诲完全就是为反对而反对,而且他特别针对潘美。
  一开始史从云不理解为啥,慢慢有些明白了,可能潘美比他有见识,有学识。
  但抛开这个缺点,董遵诲是个很能打的人,而且带兵很有一套,史从云让他带了一个小队,部下十几号人对他都服服帖帖的。
  这些日子以来,史从云每天享受赵小娘和王秋服侍,日子过得舒坦,还按照王审琦的提议,时不时以巡逻为名义在城中乱逛街。
  不过再不敢干耀武扬威,到处打架之事了,还时不时干点给老奶奶让路之类的义举,直到有个老头在他马前一个劲磕头,死也不敢走。
  等他无奈过了道,老人才颤颤巍巍往前。
  史从云有些感触,这个世界的规则是根深蒂固的。
  。。。。。。
  到九月中旬,上面的消息已经越来越多,主要就是说官家已经下定决心,要对禁军两大军司士兵进行裁剪,筛除老弱无能之辈。
  一时间弄得有些人心惶惶,因为禁军中许多都是靠着关系进去的,老弱也有不少。
  这些人都很慌,生怕被剔除,往后就没法吃皇粮了。
  不少人变着法子的找门路,连史家门口也堆满人。
  老爹对这方面并不敏感,轰走一批人之后便没什么举措,史从云连忙让王叔王婶把大门关上,再也不开,出去上直都走后门小路。
  史彦超一开始很不满,觉得大门不走走后门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为此把王叔叫来大骂一顿。
  王叔委委屈屈的说是小主人让这么做的,史彦超瞪了他半天,最后轻飘飘留下一句:“哼,那没事了。”
  随后便去走后门了。
  。。。。。。。
  几天后,此事在百姓中间虽没什么动静,可在军中已经沸沸扬扬。
  史从云也经常听到类似消息。
  又一次和王审琦一起喝酒,得到更加确切的消息,对禁军的整改从十月开始,官家准备在九月中旬会确定谁来做这件事。
  王审琦还悄悄凑到他耳边透露了个消息:“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力荐赵匡胤,这事如果没有变数十有八九就这么定下了。”
  说完他又道:“赵匡胤也是某好兄弟,哪日若有机会,某带你们两认识认识。”
  史从云点头,没露声色,心里却已非常紧张。
  历史上这次两大禁军改组似乎就是赵匡胤组织的,他还趁机提拔安插了许多自己人,以至到陈桥兵变阻力非常小,因为整个禁军几乎都是他兄弟。
  如果他老爹不是史彦超,他绝对会抱着赵匡胤的大腿狂添。
  舔狗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安逸,还能弄个大富大贵,至于有兵权没兵权,未来如何,关我鸟事!老子舒舒服服一辈子就行。
  可现在不同,他爹是史彦超,以史彦超的性格,如今郭荣对他那么恩重如山,只怕往后老赵要是黄袍加身,他绝对会和韩通一样,哪怕没有实力也和赵匡胤拼命,最后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他也跟着完蛋。
  说到韩通,史从云很想见见这位人物,回到京城后就四处打听,听说他已经出镇曹州,并不在京城。
  总之,王审琦的话把史从云吓得冷汗直冒。
  他迫切想要阻止这种情况,偏偏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无法涉及到这样层面的决策。
  在酒楼匆匆告辞王审琦后,史从云在家中小院老柳树下左右踱步,就是想不出什么办法。
  。。。。。。。
  晚上,史从云回来了,叫他去正厅吃饭。
  前两天大娘又从大梁城中请了一个位有名的厨娘。
  这毕竟是达官贵人的标配,在郑州史家可以随便吃点,也不那么在乎什么锦衣玉食,可到了汴梁,氛围不一样,情况不一样了,很多东西也要改变。
  这就是现实,大娘在郑州的宅院没有多在意自己是达官贵人,但到大梁便不同了,周围都是显贵人家,众多贵妇会来拜访她,即便她自己不在乎,次数多了也便开始在乎了。
  饭桌上的饭菜也精致许多,连以往装饭菜的陶碗也换成精致青瓷碟。
  饭桌上只有史彦超,大娘,小娘,小妹史从梅还有他。
  小妹见他很高兴,缠着他想要去大梁城外玩,家里人都觉得她是女儿家,不该从小就到处乱跑,跟个野孩子似的,怎么说也得有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吧,史家如今可是权贵人家了。
  可偏偏史从云不在乎,他经常把小妹放在马脖子上,带着她招摇过市,驰骋大梁城,把小姑娘高兴得手舞足蹈。
  也正因如此,小妹喜欢跟他在一块。
  不过这时他没心思和小妹闹了,连忙夹了块肉把她小嘴堵上。
  一面吃饭一面想,如何怂恿老爹去和赵匡胤抢活干,毕竟他仔细想了想,如今只有老爹能和赵匡胤能抢这活了。
  首先,郭荣是不放心先君的侍卫司,想扶持殿前司为自己心腹,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会用侍卫司的人来办这件事。
  其次,这件事绝对不可能是张永德去办,张永德这人在官家身边非常能说上话,推荐赵匡胤是他,杀樊爱能、何徽也是他,众多大臣见不到官家时能见到官家的也是他。
  但是!
  凡事都用两面性,张永德能打仗,年轻没什么党羽所以官家信任他,可他始终是皇亲国戚,多少也有忌讳。
  那剩下的就只用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史彦超和张永德力荐的赵匡胤了。
  赵匡胤和老爹的职位没法比,可他背后有张永德。
  这时官家撤了李继勋的殿前都虞侯,但依旧没有让赵匡胤担任都虞侯。
  一旦当上了,说明官家已经下定决心要用赵匡胤来整肃禁军了。
  。。。。。。。。
  “爹,官家想调整禁军,你听说了吗。”史从云一边扒饭一边试探性的问。
  史彦超看他一眼,点头道:“确有其事。”
  “爹,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史彦超疑惑看他一眼:“什么想法?”
  “你争取下这件事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