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宫殿中,首先看到的是穿着浅绿绫罗裙的费氏,连带着出来迎接,不过她前凸后翘的身材显然不是这浅绿素色能遮掩的,史从云嘿嘿一笑; 双手扶她起来。
“走,进去说,朕让你准备的准备没有。”
“嗯。。。。。。。”她小声道,声音细不可闻。
。。。。。。
饭桌上; 是花蕊精心准备的各色菜肴,不过对于史皇帝来说,如今吃饭更多的是意蕴,光是味道本身已经很难打动他了。
所谓秀色可餐,他史皇帝吃得可不是饭。
费氏也是明白的,吃個饭天气又不热,甚至有些凉,还是吃得满面酥红。
“陛下每天有那么多事,身体需要多多调理,不能太过放纵情欲。。。。。。。”花蕊用筷子为他夹了一片山药片,小声的说。
史从云嘿嘿一笑:“不怕,老子年轻,把持得住。”
说了一会儿骚话,史从云浑身舒畅,还有什么能比说情话跟加解压。
花蕊又给他说了不少养身的事情,很多药膳的原理,她洁白纤细的指尖,还有淡淡的药香味,让史从云忍不住想要舔一舔,“这么多东西; 谁教你的。”
史从云好奇。
“在蜀中的时候; 我自己学了不少; 之后韩太医也教我不少。”花蕊一面给他盛带着淡淡药香的粥,一面回答。
史从云喝了一口,随即道:“你说的韩太医是不是韩保正的哥哥,我记得上次出兵河东的时候韩保正跟我说过,他哥哥在蜀地是有名的名医,还是蜀国翰林学士,叫韩保什么来着?”
“韩保升。”花蕊道。
史从云点头:“想起来,朕也让他在太医署工作,以前还不知道他有这样的本事。说起来他弟弟韩保正确实是国之栋梁,上次河东之战,孟玄喆和韩保正都很勇猛。
蜀地并非没有人才,只是没有明君而已。”
花蕊没有接话,毕竟孟昶对她确实非常好。
接下来她有讲起那些养生的理论:“陛下,修生讲究堵不如疏,调理疏通是一种手段,主要是心气要顺,平日。。。。。。。。。。”
听着听着,史从云突然灵光一闪,“堵不如疏!”
说着说着就站起来。
“官家?”花蕊不解的看着他,史从云去突然回头,在她额头亲了一口。
“你真是个宝贝,一句话把朕给点醒了!”他高兴道。
花蕊却还有些懵,史从云没给她解释,匆匆吃了饭,随后都来不及干一些快活事,只是给花蕊个保证,晚上再来,随即立即走人了。
。。。。。。。
之后,史从云马不停蹄,立即让人备轿,送他去皇城南面机要司的官署。
一路上他都十分激动,花蕊一句无心的话提醒了他——堵不如疏!
他们之前都陷入一个误区,一直想着如何用船体的坚硬程度硬生生扛下火炮巨大的后坐力,但却没想过另外一种办法,直接把这巨大的力道卸开,而且不是去强硬的对抗。
他越想就越觉得可能。
。。。。。。。
圣驾亲临的消息很快传遍机要司,史从云到达之后也没有跟他们废话,只是叫来冯继升等几个核心工匠,让人送来木炭,在专用的地上画起图纸。
“我们之前一直想着用船体将火炮的后坐力顶住,可没想过一门炮还好,如果一艘船上要装十几门,几十门炮呢?那便是铁打的船身也承受不住。”
史皇帝这话一出,机要司官署里都安静了一下,那确实,按照现在的办法,一门炮就算能艰难实现稳固,那十几门,甚至几十门炮上船呢,那还得了!
“所以我说堵不如疏!如果制不住这么强大的后坐力,那就不要强行去顶,而是直接用沉重炮身来抵消。”
众人依旧似懂非懂时,史从云已经画出来他的图纸和解决办法,“给所有炮都装上轮子,让它们可以往后滑动,用铁索和滑轮挂在墙壁上。
开炮的时候强大的后坐力会推着沉重炮身往后退,等到后坐力被炮身重量消耗得差不多,铁索会拉住它。”
说着他用手拖动桌面的图纸,模拟火炮的后退,待到一定地方,立即停下,“这时火炮也退回舱内,方便士兵从炮管前方进行填装。
等填装完毕之后再用滑轮把炮身拉到射击孔那边。”
史从云说完看向众人,与朝堂的其他大臣不同,机要司的工匠并没有立即拍史皇帝的马匹,而是都凑上来看简易图纸,开始研究起可行性来。
研究了半天之后,冯继升等人才缓缓点头:“这办法可行!”
其他工匠研究之后也纷纷称赞,只有冯继升这官场老人反应过来,连说了一句:“官家真是神思精巧!”
史从云一笑了之,懒得和他扯皮了,毕竟这就是机要司的环境,他也不想去改变,而且挺喜欢的。
很快那边工匠已经照着是皇帝的草图画起精细图来,他毕竟水平有限,没法尽善尽美。
还有人围上来提出改进的意见,也没有顾忌史皇帝的面子,当然史从云也没有干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由去发挥。
最终只对机要使冯继升下了个命令:“半月之内朕要见样炮在汴水边试射,到时朕亲自去观摩,最终是什么样的结果你们来定。
我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每艘齐云战舰左右舷要各能上十门炮,把朕的神火军也要给搬到江河湖海中去,沿着水网驰骋纵横。”
说着他重重拍拍冯继升的肩膀:“那将是朕一统南方的重要底气,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冯继升感受到了天子的认真,连单膝跪下拱手道:“臣定竭尽全力!”
史从云点点头,如果他们的炮舰能顺着长江进入洞庭湖,再沿湘江南下,很多问题将更好解决,也将为他节省大量时间,到时数十年的伟业,说不定真的不用那么悠久漫长。。。。。。。
第396章 、新炮舰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十月中旬,大梁的天越来越冷。
期间史从云再次见辽国使者一次,会面期间,两国就议和条约进行商榷,主要是鸿胪寺的官员负责交接商议,总体围绕之前史皇帝的指导来。
最终双方经过三天的商谈,终于确定下来最终的条约。
两国签下盟约; 随后辽国使者萧佶与秦国宰相范质一起登台焚香,歃血为盟,宰杀牛羊以为牺牲,敬告上天。
最终双方约定:
一、三十年内互不攻伐,两边都减少关北附近的驻军,开放除去盐、铁、牛皮等战略物资之外的其它货物贸易。
二、辽国向秦国上贡八万头牛羊,将燕国大长公主的贵胄幼女萧绰送入大梁,与皇帝联姻。
三、两国是兄弟盟约国; 不存在臣属关系; 秦朝的皇帝是皇帝,辽国的皇帝也是皇帝。
前两条辽国都没有任何异议,第三条则是辽国的底线。
双方争论三天,主要的分歧就在于第三条。
政事堂要求辽国俯首称臣,成为附属国,就像吴越,江南那样,辽国皇帝不能自称皇帝,只能称国主,辽国需要用秦朝纪年。
而辽国使者则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他们以清朝盟友自居,也要保留皇帝头衔,这样就成了一个天下,两个皇帝; 各自表述。
辽国的宰相们则说天无二日; 人无二主; 以往两国敌对还好,如今两国和平; 那会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有一个天子。
而在这件事上,无论是萧佶还是萧胡辇,都顽强的选择不妥协。
作为北方大国,曾经的霸主,也要努力维持尊严和脸面。
双方互不妥协,以至于谈了三天没有任何进展,无奈之下范质请示了史从云,史从云的却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辽国的说法,一個天下,两个皇帝,各自表述。
让范质大为震惊,也十分不解。
史从云则直接对他解释道:“这样也好,如果他们真成了我朝附属国,将来要翻脸还找不到好的借口,如果他们的皇帝保留的皇帝的头衔,那么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就是最简单也最令人信服的借口。”
“可这。。。。。。关乎天子的颜面,国家的颜面!”范质有些难以置信,这话居然从天子口中说出来。
毕竟这件事最关乎的就是天子的颜面; 一个天下有两个天子,那不是打天子的脸吗?
不过他并不不知道,在史从云看来,这些虚名没有那么重要,他所期盼的是另外的东西,实际而有用的东西。
如果他要这个虚名,政治上必须做出相应让步,否则辽国不可能平白无故妥协。
那还不如直接让给他们虚名,而他没那么在乎,还给自己留下一个可以日后宣战的借口,如果辽国是秦国的属国,以后时机成熟出兵打它,还需要好好找个借口,而且宗主国对附属国出兵,吃相也不好看。
史皇帝的考虑一切为了利益出发,于是便有了最终的结果。
辽国保留和秦国对等的关系,通过上贡牛羊和贵胄女子的方式,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礼部的官员也提醒了史从云,辽国使团到来时还送来了众多的契丹马鞍,镔铁宝剑,金银玉器等宝物献给天子。
送他们离开时应该给予回赠,而且不能太少,以彰显中原大国的国力和气度。
史从云听了心里差点骂娘,他正准备打仗呢,哪里来那么多钱去送人。
不过史皇帝毕竟聪明绝顶,灵机一动很快想到一个办法,当时就把礼部的官员训斥一顿,“诶,你们这些人就是太俗。
辽国是番邦夷狄,他们只会送这些粗俗之物,你们难道也要跟着物质粗俗吗?
我堂堂中原大国,天朝上邦,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充满铜臭味的臭铜烂铁吗?是那些粗俗的白黄之物吗?当然不是,是文化!
朝中翰林院,集贤殿不是有不少官员都是什么名家,随便写几幅字,作几幅画那不都是珍宝?到时候让辽国人带回去,瞻仰瞻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就高雅多了。”
礼部官员张了张嘴,最终无话可说,只能道:“官家圣明,是我等浅薄了。”
“你们确实浅薄了,还要好好学习。”
。。。。。。。
十月下旬,送别辽国使者的时候,史从云回赠了辽国使者一堆文艺瑰宝,十分认真的交代,这些在中国都是无价之宝,今日赠给辽国,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希望你们能好好保管。
当然他也没太抠门,还给他们准备了一些路费,辽国使团的带头人萧佶十分感动,连连感谢。
倒是萧胡辇看向他的眼神十分不友善,送别前在大殿上还小声的说了一句,“陛下给的屈辱我回记得的!”
史从云懒得理她,你爱记不记,反正等哪天他的铁骑踏破上京,大家就是死敌,管你记不记的。
。。。。。。。。
送走辽国使团之后,事情暂时告一断落。
而机要司火炮上舰的事情沿着他的思路发展也取得可喜的进展,至少现在打炮不会再轻易毁船了,船体已经能够承受火炮的后坐力。
不过随着上舰的火炮越来越多,也开始难以支撑,这就和船体的结构有关了。
史从云十月下旬有一段时间,专门去了汴河边上,一直住在野外和机要司的工匠研究船体的改造。
秦军战舰就是周军的齐云战舰。
听名字就知道这种船很高,这种船一位追求大和载重,甲板很宽,结构上并不以抗冲击为主,所以即便再加固或者减少火炮后坐力,依旧没法完全消除影响。
而且设计主要就是在风平浪静的内陆江河上行驶,所以船底很平,行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