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子里的人听了都投来认同的目光。
在场众人心里大多都是这么想的,要不是他们东路军吸引敌人主力,西路军怎么能进军那么快呢。
潘美开口:“这些多说无益,这是官家的安排,我们东路军率先发起进攻,吸引敌人,西路军再出其不意,顺着桂江往南打。
大家都是自家兄弟,都在执行朝廷的命令,不必抱怨那些,官家自有明断。咱们还是说说往东西打,还是往南的事把。”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刘仁赡心里也有了决断。
他方才说这番话其实是试探主帅潘美态度的,他毕竟才被擢用,还是投靠过来,这几年被闲置京城,除了壮志未酬,日子也过得拮据,他心底十分珍视这样的机会。
而潘美虽然比他年轻,但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潘美可是官家亲信,早在前朝时就多次作为官家的监军。
不少人还私下揣测,官家当初的成龙之志只怕早就显露,只是由于监军潘美的帮衬才一直瞒着后周世宗,足见两人的亲密,也正因如此他才不想忤逆潘美,送了自己前程。
如今潘美表态,他便立即道:“其实某心里也有觉得如今已经不是几十年前,也不是晚唐乱政的局面。
如今南汉不堪一击,北面只剩江南,吴越。
吴越唯官家马首是瞻,其实只有江南!我大朝之势,远胜当初后梁、后唐,天下归一只怕不远,这样我们也用不着分彼此,也不能再抱着当初(后)粱、唐、晋、汉、周的作风。
天下一家,统筹作战,都是为天子效命,要为大局考虑。
所以某觉得我们不必急着去番禺抢功,拿下周边连州、雄州等州县,稳固全盘战局才是关键。”
此话一出,他果然看到潘美眼中的喜悦,便见潘美起身道:“刘将军高义,所言也正是某心中所想的。”
那一瞬,刘仁赡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如今是秦朝成了气候,有了气吞天下的势头了。
。。。。。。。。
之后,东路军停止往南,没有赶着去南面番禺抢功,前锋只追击到英州。
随后便分兵去夺取控制东面和西面的雄州,连州等地,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刘仁赡领兵往西,潘美领兵往东,很快攻克连州,雄州等州县,往前控制韶州附近的大片土地。
这些城池中,许多都是听说韶关的大败,秦军才到立即开城投降了,朝廷大军都挡不住,他们地方部队守城守不住不说,还怕遭到秦军报复。
最重要的是,接连两拨援军大败,折损十余万,各州县官员都明白,即便再怎么守都不会有援军了,而一旦孤城坚守,迟早是会被攻破的。
于是秦军所到之处,几乎到处献城投降,主要的时间都用在接管,废除南汉法律,颁行秦国法律,告知百姓,让跑去山上,外地避难的百姓回来等琐事上。
六月底七月初,各军陆续合兵英州,准备继续南下。
而此时水军果然已经过了梧州,兵临广州。
。。。。。。。
秦国水军没有率先上岸攻击,郭廷谓和司超身为水军将领十分敏锐,第一时间下令水军沿江而下,封锁出海口,断绝南汉国主出海逃走的可能,之后再配合陆军一起合围番禺。
结果他们还真有意外之喜,秦国水军在出海口附近附近截住几十艘满载宦官,美女,金银和绫罗绸缎的大船。
逼问之下宦官和士兵交代,原来东路军接连战败,损兵折将,南汉朝廷已经惊恐万分。
一面派出宫女梁鸾真的养子郭崇岳为主帅,大将植廷晓辅之,在北面距番禺仅二百里的马迳收聚北面残兵溃兵和将领,准备决死抵抗。
另让自己的亲信宦官在出海口准备大量船只,将金银财宝,生活物资和美女装船,准备情况不对就立即上船出海逃走。
不过秦军将领很快也发现这人说的不对,因为他们是在出海口几里外截获这些船只的,明显就是要出海了,国主还没上船呢,他们怎么就跑了。
逼问之下这些士兵和宦官才老实交代,他们根本没想等国主,船上有吃有喝,有金银美女,他们想的是自己开船跑了,至于国主关他们屁事。
这回答让秦军士兵哭笑不得,不过联想到南汉国朝廷和国主的作为,便也不难理解这些士兵和宦官会这么干了。
好在秦军到的及时,给他们截住,立下大功,这里可是南汉皇室积攒的大量财富。
至于那些士兵,众纷纷觉得他们既是敌人,而且不忠,应该斩首。
不过司超还是没杀,觉定上奏官家处理。
他们还透露一个重要消息便是南汉国主最后组织了一次抵抗,在北面的马迳附近有重兵。
于是水军派人联络东路军,准备给这股最后的南汉军来个两面夹击。
。。。。。。。
七月初,东路军潘美已经收到水军的战报和来信,告知他们前方南汉军集结之地,也约定了计划,水军此时已经在南汉军侧后,随时可以发起两面夹击。
而在马迳附近,经过前锋斥候探查,南汉军部署五六万士兵,声势浩大,不过多数都是北面的残兵败将,往南逃窜后再次被收聚的,士气普遍不高,而且十分畏惧秦军。
以至于秦军小股斥候都敢大摇大摆抵近去侦查。
而抓住几个舌头审讯后,潘美得知对面领兵的主将是南汉宫女梁鸾真的养子郭崇岳,这消息确实震撼他许久,当初间谍说南汉国主只宠信宫女、宦官和巫婆时他还有些将信将疑,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昏聩的国主,怀疑是夸大其词。
如今算是信了,这马迳距离广州首府二百里,马迳南汉国就完了,这显然已经是最后的背水一战,这样的背水大战都嘱托给宫女收的干儿子,着实令他开眼了。
当东路秦军陆续到达马迳时,南汉军用在要道上用竹木修起“栅头”,用以护卫营地和阻挡秦军军。
密密麻麻的栅栏、壕沟延绵十几里,既挡住秦军进攻,也让南汉军难以发起进攻,看来他们是准备死守了。
潘美上山观察敌人布局和营地,一连两天,随后下令在马径的双女山上屯兵,居高临下俯视郭崇岳部,暂不进攻。
随后,秦军频频派出游骑出阵挑战。
因为潘美知道对面很多都是残兵败将,士气低迷,如果通过叫阵挑战再赢几场,对他们士气的打击肯定极大。
另外一边,他则下令诸军积极准备鱼油,火药等易燃之物。
南汉军外围有大量用竹子和木头建造的栅栏,想以此挡住他们,那没什么比火攻更好的办法了。
接下来的六七天里,秦军游骑兵接连叫阵嘲讽,之间只有一次对方一个将领忍无可忍出来挑战,双方在马迳北营大道前交锋,只一合,交马而过时南汉将领已经被挑落马下,重伤哀嚎,流血而死。
马战的相对速度太快,人马的重量加上恐怖的相对速度,轻轻一碰都能要命,所以生死只在眨眼瞬间,经验和心态十分重要,这些都需要常年的磨炼,这方面南汉兵将差秦军太多了。
之后便再无人出战,任由秦军怎么叫骂嘲讽。
潘美也没在意,他只是一面让人叫阵嘲讽削弱敌军士气,一面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准备自己的计划。。。。。。
第426章 、坚壁死守
七月下旬,空气中的炙热消散许多,此前已经有不少秦军士兵因为不适应气候而病倒,如今天气转凉才开始逐渐恢复。
从双女峰俯视,远处的南汉军营寨人影纷乱,延绵数十里的栅栏建在滩头,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密集的河网是南汉军所依仗的,不过这里河大多不宽,有木筏就可以轻易渡过,很多地方还能架设浮桥。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个月的暴晒,那些外围的竹子,木头也大多变得干燥起来。
“大帅,某看差不多了,过几天要是有雨了还麻烦。”他身边的党进道。
潘美看着下方目不转睛,“水军那边有消息吗?”
尹崇珂开口,“他们说已经登陆,在南面一百里外截断贼兵后路,不过没敢太过靠近,怕北面之敌警觉。”
潘美点头,问道:“军中的物资准备如何?”
“已经差不多了,大帅,贼兵根本不经打,要我说差不多就得了,直接冲过去,兄弟们谁也不怕他们,用不好那么多鱼油火药。”不少将领已经跃跃欲试,急不可耐。
潘美回头看他们一眼,满脸严肃:“少说废话,快去准备。
物资一天不齐,一天不得发起进攻,贼兵固弱,但狮子搏兔尚用全力,这件事上不能有一点马虎。
谁敢麻痹大意,给我去后方督运粮草去。”他不容置疑的说。
众人面面相觑,拱手道,“诺!”
潘美是主帅,还有尚方宝剑,大家不敢违背,纷纷答应。
等众人都退下之后,潘美才摇摇头,他何尝心里不急,大功告成就在眼前,打赢这一场,灭了南汉就已成定局。
加之出征数月来连战连胜,已经让众人有了轻敌之心,越发冒进。
不过越是如此,他这个主帅越发要沉得住气。
潘美想了一会儿,脑子里很快想到曹彬率领支援的剑南军。
剑南军主要以蜀兵,汉中兵为主,一路上让他十分吃惊,毕竟今年前伐蜀时的蜀军还是“十四万人齐解甲”,根本不堪一击。
没想到经过曹彬,郭廷谓等人的几年训练之后,从蜀地来的这支剑南军五千余人,战斗表现十分亮眼,一路上接连克敌,关键是纪律很好,军纪严明。
哪怕比之中央禁军,他们的军纪还要严肃,从来没出现抢掠百姓的事,打仗也没溃退的时候。
只不过之前他对蜀地来的军队一直不放心,毕竟几年前的丢脸表现还历历在目,所以即便打得不错也不敢让他们作为前锋,只作为侧翼和辅助友军主力。
如今大梁的禁军一路打得太顺,已经有些骄纵了,看来是时候让剑南军作为这次总攻的前锋了。
俯视山下敌军营寨,潘美在心中盘算着。
。。。。。。
南汉大营,到处都是人影,上下弥漫一股不安的气氛。
营地中巡逻的士兵来来往往,远处栅栏边上时时刻刻有人值守,还有不少人无精打采在营帐影子下休息。
远传不少骑兵正在往返,还能听到北面秦军的叫骂声,他们都习以为常,不为所动,搭拉着脑袋装作没听见。
他们中多数人都是从北面的莲花山溃逃过来的,见识过秦军的厉害,根本没心思也不敢和秦军作战,不少人都是战战兢兢,如果不是监军看着,只怕早有人开始逃跑了。
远处中军大帐方向,时不时还能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时不时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念有词。
众人早已见怪不怪,都懒得多看一眼,这是不少人想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郭崇岳本无将才,他之所以能够被国主重用,只是因为他是国主信任的宫女梁鸾真的干儿子。
在南汉,国主暴虐无度,荒唐至极,及其迷信鬼神,所以朝政一直是被宫女,宦官和巫婆把持,巫婆樊胡子为首的巫女最为势大,因为国主什么都信,她说国主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哄骗得国主十分高兴。
而宦官和宫女最会讨好国主,国中的文武想要往上爬,要么挥刀自宫,要么就只能讨好宦官宫女,作为他们的干儿子,这种风气十分盛行。
所以即便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国主依旧选择他宠爱的宫女的干儿子来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