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要的江南是物产丰富,鱼米之乡,人丁兴旺,美女很多的江南。
  正当史皇帝踌躇满志,用手划过襄州,荆南,江陵等沿江城市时,手一下停住了,停在南唐国的西大门武昌上。
  他皱眉,因为南唐西面的守门人是南都留守林仁肇。。。。。。。。
  林仁肇可是老朋友了,十几年前的淮南之战的老朋友,他的悍勇和胆色至今还让包括史皇帝在内的很多后周老将记忆犹新。
  魏仁浦,闾丘仲卿,范质等人见他皱眉,也很快猜到了原因在哪。
  林仁肇守着武昌,主力进军的第一道大门,多少会让人有些不安。
  “这是个变数,如果有办法的话最好想想。”史皇帝下了定论。
  “遵命,官家,我们和武德司那边沟通沟通,看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能不能想想什么法子。”闾丘仲卿拱手。
  史从云点头:“别的都行,最好把这个换了,让卢多逊那边也运作运作,先摸清楚林仁肇在南唐国的处境,他在那实在不让人放心。”


第456章 、有备而来
  又一年年底。
  朝中的很多事陆续落下帷幕,武德司建立并且开始运行,新法律推行,战争准备平稳推进,许多事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汴水边,新旧炮舰加起来已经多达四十艘,随后史皇帝下令停止生产炮舰,因为火炮的生产跟不上了,水兵的训练也跟不上,在炮舰上的士兵,可不是普通水兵那么简单,需要经过长期的火炮使用训练,最短的周期也是一年多。
  而另外一点则是维持这样的炮舰花费也很大,再多水军就承受不住了。
  最后则是火炮的生产也跟不上,炮可不止水军抢着要,陆军也要啊,上次大部分炮被用在水军舰船上,导致水军攻打南汉一路摧枯拉朽,打得十分漂亮。
  这也令很多的陆军将领颇有微词,觉得都怪他们把陆军炮都给了水军,才让水军打得那么漂亮,抢了陆军的功劳。
  当然,关于他们之间的嘴炮,史皇帝也不在意,随他们去吧,吵吵也好。
  在今年初冬时,机要司上疏,夹带很多图纸和陶制模型,由于冯继升亲自讲解。
  原来根据水陆两军的不同要求,加之这几年来冶钢技术的进步,他们提出新火炮的方案。
  而且这次还是两种炮,既将水陆军用的炮分开研制。
  简单的来说,九月的时候,史皇帝召集机要司以及各将领开过一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让他们结合实际提出对接下来战争中对火炮的要求。
  结果也很明显,水陆两军将领对火炮提出的要求都是各不相同的。
  陆军的炮不只单纯要求威力,还需要重量轻,灵活好带走,甚至他们提出,如果能减轻重量,更加便携,那牺牲一些威力也在所不惜,之前动不动重几百斤的重炮威力固然大,也给军队行军带来很大麻烦。
  好几次战场上就出现前军已经遇敌,炮兵部队还在后方几十里或者百里开外,战场瞬息万变,他们却只能先对峙等着。
  遇到不主动进攻的对手还好,如果遇到辽军那种骑兵众多的军队,说不定前军都没机会拖到后面的炮兵部队上来就已经打起来了,那和没炮有什么区别。
  另外火炮的威力可以适当减小换取更轻的重量是因为如今的炮在近距离陆战中确实威力过剩了,就算再牺牲一些威力,对面也没什么甲胄能抗住。
  反之,炮舰上的炮就不存在重量问题的担忧,因为跟着船走,再重的炮也没问题。
  而水军炮舰很少和敌人短兵相接,郭廷谓,司超以打南汉的战例为例,他们对付南汉水军,对面船只还没靠近,不少就被打沉了。
  他们在梧州和江防部队冲突时,在水里开炮就把岸边的部队给打溃散了,对面没有短兵相接的机会,再重的炮也由水载着走。
  所以水军将领对舰炮的要求是威力和射程、精度是首要的,炮越大越好,不怕大,不怕重,就要要追求暴力。
  显然,研究到最后,水陆两军不只是在上次打南汉的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且互相争功,就是在对火炮的要求上也是大相径庭。
  机要司冯继升,陈承昭,樊若冰等参加会议的官员都被搞得一脸懵逼,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们也不是神仙,弄不出来一种威力大,射程远还要轻,还要好搬运的炮。
  最终还是史皇帝大手一挥,制止争端,加大投入。
  机要司于是根据水陆两军将领的要求,结合新技术,提出两种新炮方案,并且开始设计和试验,赶在年前呈送史皇帝过目。
  一种炮专门为陆军设计,减小了口径,降低了威力,配备方便托运的车体,能够随时被推着走。
  另一种则专门为水军设计,加大口径和长度,增加威力,炮体也更加沉重,将配备到新的炮舰上。
  史皇帝查看之后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同时给两种炮分开规定命名,以后陆军使用的炮称为野战炮,水军用的炮称为舰炮。
  关于命名,史皇帝也拒绝了大臣们乱七八糟的命名,而是直接改为数字命名。
  规定将生产出来的两种新炮命名为零二式野战炮和零二式舰炮,为往后技术迭代,新炮出现不会导致命令混乱,让人一脸懵逼打下基础。
  于是两种新炮也开始投产。
  。。。。。。。
  新法律也已经四平八稳的施行到了年底,越来越为人们接受。
  武德司那边,王仲已经将总体框架组建起来。
  总的来说,这一年来整个秦国稳中向好,很多事情经过史从云的操作平稳落地,皇权不断得到加强,天子的权威也越来越大。
  史皇帝组织的枢密会议也越来越多的开始讨论起向江南用兵的事情。
  史从云从来不是托大的,他虽然曾经也以一当百,年少轻狂,看起来很勇,但其实心里还是对打战的事十分重视的。
  如今对南唐开战,绝对是国力上完全碾压的一战,不过史皇帝还是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进军路线。
  。。。。。。
  “朕仔细想过,大军主要分三路。”史从云指着面前的地图,旁边是很多他的心腹,孟玄喆、范质、魏仁浦、闾丘仲卿、李昉等文臣,还有他新提拔上来的新人张齐贤以书记官的名义旁听。
  武将中邵季、王仲、王审琦、王全斌、李处耘、司超、慕容延钊、曹彬、刘仁赡、董遵诲、罗彦环、韩保正、党进、刚回京的郭廷谓等人都在。
  史皇帝早习惯了这种大场面,用一截木炭在地图上滑动着继续讲解。
  “主力陆军走唐州,过襄阳,往南过荆南,江陵,然后沿长江从西往东进攻,大江上渡口很多,可以择机渡江。
  侧翼的陆军走颍州南下,走滁州,和州,到达采石矶附近,利用机要司的方法准备搭建浮桥,强行渡江。”
  说着他手指一滑,转向地图右边:“主力水军舰队,从大梁出发,沿汴水南下,入淮河,走泗州,楚州,转漕渠南下,走扬州入大江,让后由东向西合围金陵。”
  随后,史皇帝将目光看向最后的吴越国:“吴越那边朕会给他们下旨,让他们派兵协助,出兵从东面牵制,攻打江阴。
  你们都来看看,这个计划如何,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众人盯着地图,顿时议论纷纷起来,史皇帝也不打扰,任由他们去讨论。
  过了一会儿,年轻的张齐贤开口:“官家,所谓唇亡齿寒,吴越真的会出兵吗?”
  史从云看他一眼,年轻人想得很好,确实如果南唐没了,那整个南方就只剩下吴越王一家了,成了国中之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该懂。
  不过张齐贤并不知道,吴越王已经好几次上书表示,他愿意来大梁做一个闲赋的王爷,只不过南未定,史从云觉得时机不到,只要南唐灭亡,他一纸诏书,吴越肯定会投降的,所以吴越一直以来都是他坚定的盟友。
  对此,史从云答道:“会出兵的,这个不用操心。”
  张齐贤连拱手退下。
  众人又议论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但总体上对于史从云提出的总战略安排没有意见,都觉得可行。
  这样一来他们将有四路大军,正面一路,东面两路,西面一路,从正面,东西两面三面对进,一起向宁江府发起合围进攻,多路并进,会师城下。
  而且各路之间还能配合,如果西路进展不顺,东路水军可以从长江包抄敌人后路,如果东路水军在江面被封锁,还可以由采石矶附近的军队渡江反进攻南唐水军的军寨,而西的吴越军则离江南的战略要地江阴和润州距离很近,只要发起进攻,胜负不论都能牵制南唐大量兵力。
  众人都深以为然,赞不绝口,觉得天子雄才大略。
  史皇帝也深以为然,他真是太雄才大略了,这是他思考很久的方案,可不是乱打的,有备而来。。。。。。。


第456章 、江山美人的选择
  “史进最近怎么样。”史从云靠着赵侍剑的大腿,在关心他们的妈妈之后,史皇帝也会偶尔关心下儿子和女儿的。
  “还不是一样,一点不安分。”
  “什么叫不安分,那叫活泼好动,精力旺盛。”
  小黄花和林尚宫领着两个宫女,在旁边准备茶酒。
  史皇帝舒服躺着,一面拉扯些家常,同时让赵侍剑给他念一些奏疏,不过多数是无关紧要的,当下重要的事,机要司,枢密院,政事堂,三司的官员都会亲自来向他汇报。
  “魏州那边一切已经回归正轨,年底的时候,天雄军在军籍的只有一千六百二十人,他们请示明年用不用补充行人。”赵侍剑为他总结了奏疏内容。
  史皇帝摇头,减少天雄军,直到慢慢裁撤本就是他的目的,自然不会准许他们新招人:“不必,就维持现状吧,你帮我勾画一下。”他已经懒得起身。
  赵侍剑有些微微生气了:“这样的事身为天子怎么能委与外人。”
  史皇帝没办法,这才起身,走过去用早准备好的御笔画了一个叉,表示不通过。
  赵侍剑这才继续给他念起来,又换小黄花给他揉太阳穴,“岭南的梧州刺史请求为当地免除赋税一年,他说梧州受战争的灾祸比较严重,因为处在要道上,大军南下时有不少青壮被杀,耽误了耕种。”
  史从云想了一下,确实水军的报告中,他们一路南下总共就打了三场大的战役,一次在桂州,一次在梧州,最后就是在番禺城北了。
  桂州是因为静江镇在那,南汉主力水军主力都在那里。
  而番禺作为南汉首都自不用说,除此之外,沿途州县都是迅速投降的,除了梧州抵抗比较激烈。
  “这是件好事,不过先把奏疏留下来,等我亲自问了前线将领再做决定。”
  赵侍剑将奏疏拿出来,放在一边。
  又给他说起接下来的事情。
  “太原府知府向拱想要向雁门关增兵。”
  “准了。”
  “关北各镇指挥使李汉超送来一封奏疏,是向官家问好的,还说了最近关北辽军的动向。”赵侍剑已经熟练的拿起下一份奏疏。
  “和上个月比有什么变化?”史从云都没抬头看一眼,美美的享受小黄花的按摩问。
  赵侍剑摇头,“大体上没有变化,不过武德司新派过去的两个间谍李将军已经帮忙安排到辽国去了,在奏疏中他还说有了儿子,是当初蜀地带回来的女人给他生的。”
  史从云摆摆手:“告诉他可别再犯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