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情况下能保证打仗大概率回本,甚至发战争财?那就是挑着软柿子捏。
  历史上那些武功威震四海,青史留名的皇帝,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看起来好像他们用兵天生如神,胸有甲兵韬略,无人能挡,手下各个都能打。
  可如果仔细看他们对大局的细节操作,多数时候都是怎么怂怎么来,哪来容易从哪下手。
  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拉下脸来认怂,忍辱负重也要从最软的捏起,最好不要多线作战。
  这说明他们都是比较理智明的君主,世上哪有什么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随便振臂一呼四海响应,人马云集,无人可挡。
  不可能的,所有的皇图霸业都如王朴说那样的,先易后难,积少成多,一步步走。
  战争尤其如此。
  因为打容易的敌人能回本,翻车几率小,能让战争可持续,让国家百姓能支撑,然后一步步积累战争红利,走向巅峰。
  连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类的牛逼人物都是这么操作的,先挑着软的打,能认怂的时候就认怂,尽量避免多线开战。
  郭荣和赵匡胤也是这个思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用尽手段避免多线开战。
  可到赵光义就不同了。
  大概是他哥赢得太多让他飘了,以为都是他的功劳,搞出很多非常飘的膨胀操作,以至于对外战争屡战屡败。
  其实有时候史从云自己都不懂,为什么是老赵的臭弟弟飘了,要飘也该是老赵飘啊。
  取荆南、夺武平、灭后蜀、亡南汉、吞南唐、败契丹,那都是赵匡胤干的事啊,关键人家老赵还没飘,连平定节度使叛乱都是先想办法稳住一个,快速解决另一个再后头收拾,避免多线作战。
  操作得当,稳中带皮,人家都没飘,结果他的臭弟弟飘了。
  用不明不白的手段从老赵手中接过百战精兵,众多强将,结果一顿膨胀操作下,南征北战,连年用兵,处处败仗,最终拿得出手的成绩只有把早被赵匡胤打残的北汉给灭了。
  有时候史从云自己都会想,你说都是两兄弟,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如果说对赵匡胤他是又敬又怕,敬他的实力和为人,又害怕他篡位把老爹弄死了,所以时时刻刻提防。
  那对赵匡义就是彻底的鄙视了,要是有机会,又不让赵家人知道的前提下,他绝对会把赵匡义往死里搞。
  不过暂时他不敢,因为老赵太关爱他弟弟了,要是这么干,绝对会彻底和赵匡胤撕破脸皮,这对老爹的前途不是好事。赵家无论怎么说,赵匡胤和他爹都是禁军的高层将领了。
  。。。。。。
  第二天正午,他正在院子里想着怎么抄“守江必守淮”的高论,赵侍剑在旁边落笔。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说向训来找他。
  史从云只得暂时停下,出去见人。


第65章 、西征人选
  向训此来不似往昔。
  以前他来史府从不会带亲兵侍卫,穿平常的衣服,今天是穿着官服来的,还带了四个着甲亲兵,一个着官服的从事官。
  向训依旧是宣徽南院使,又加镇安军节度使,找了几个从事官帮忙做事。
  他可不像史彦超,老爹就觉得读书人没用,打仗要他们做什么,还要白白养着,有那闲钱不如多买几匹好马。
  史从云一见这阵势就明白向训今日不是来吹牛喝酒的,是有正事要说。
  他便不说玩笑话了,坐下道:“向伯父来是有要事么。”
  向训抚摸他的大胡子,哈哈笑道:“云哥儿可真是个人精,某才坐下还没开口你就知道三分了。”
  “先别说话,快上酒来,某口渴了。”
  史从云让人送酒,这年代的酒度数普遍不高,武将们都是当饮料喝的。
  喝一大碗,抹去胡子上的酒水珠,向训长呼口气才开口:“某今天来是送你件大功劳的,你可要谢谢某。”
  向训一说,史从云更明白了,之前三分,这下五五开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况且向训不是史彦超,可精明着呢,他这功劳十有八九还没落地,是来开空头支票的。
  就好像跟人说“我送你五百万,不过钱不在我这,在银行里,你得去抢。”
  史从云接着问:“伯父什么功劳,说说看。”
  向训自觉的给自己又倒一大碗酒水,然后说道:“官家要伐蜀,外面可能还没消息放出来,但其实已经内定下了,这次某带兵,只要你跟某到关中走一遭,可不是大功么。”
  史从云听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过心里却是乐意的,根据他这么多天打探下来的消息,打蜀国应该是最好打的,这种机会必须抓住啊。
  现在打仗不积极,以后说不定就要去打南唐契丹了。如果带兵的不是向训,那他估计连上场的机会都很难得到。
  “伯父还能点兵将?”史从云好奇的问。
  向训点头:“官家已准备用某领兵,点兵将的自然是某,到时某说了官家首肯就成。”
  “那这功劳我要了,多谢伯父!”史从云也爽快,这时候没啥好矫情的,如果要打契丹他可能犹豫,打蜀国还是跟向训去,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嗯,是血性儿郎,你多准备准备,目前还需一些暗地里的部署,你别把消息透露出去,大军大概三月左右出发。”向训凑过来,小声向他交待。
  史从云点头答应。
  大事几句话就说清,接下来就是些趣闻八卦,说这些可比正事有趣多了。
  比如史从云不解,为何官家身边还有那么多大将,如李重进、张永德、史彦超等等,乃至李谷也可以领军打仗,这次会派向训为主帅统帅对蜀战事。
  要是别人他可不敢直接问,太得罪人了,不过向训就无所谓了。
  向训听了直言道:“是王溥相公推荐某的,某与他私交不错。
  再者官家心不在蜀国,想的还是南方的事,所以很多人要为南方的大战做准备,某去最合适。”
  向训说南方的大战,史从云没有继续问,因为如今既在南方与大周毗邻又能称得上大战的自然只有南唐国了,这是不用问的。
  史从云点点头,又道:“朝廷禁军打主力?”
  向训摇头:“还有节镇兵马。
  凤翔节镇的兵马是其一,官家准备让褒国公王景带凤翔兵去打,而且某如今是镇安军节度,镇安一镇精锐兵马也会参战。”
  凤翔节度使、褒国公王景,史从云并不熟悉,只知道能做到节度使加国公的应该是有本事的人物,凤翔节度使的大概地盘他是知道的。
  也就是说,这仗官家是想让凤翔兵、镇安兵和大梁的禁军一起打。
  “还有,到时会临时给你平调,不可能让你带着内殿直的兵去打仗。”向训交代道。
  “那我的亲兵。。。。。。”
  “能带过去,这是惯例了。”向训明白他想啥,直接给他肯定的答案。
  史从云点头,也没多纠结,内殿直巡视皇城,扈从天子,当然不可能让他带着去打蜀国,只是到时不知会让他带哪支军队去。
  不过他并不担心,只要把心腹的三百亲兵和王仲、邵季、董遵诲、潘美等人能随行,到哪他都能指挥得动。
  和向训聊了许久,不知不觉时间到下,向训也告辞了。
  。。。。。。。
  晚上吃过晚饭到后延,继续让赵侍剑给他遣词造句撰写文章,小姑娘还是气鼓鼓的,不跟他说话。
  史从云来之前就想到应对的办法,他四十五度角仰望天上月亮,演出一脸忧伤表情,摇头叹息道:“唉,又要去打仗了,这次出去怕是生死未卜了。。。。。。”
  他说得似乎是自言自语,其实故侧身对着赵小娘的方向说的,待说完话又急忙回身,一脸黯然伤感的表情。
  这么多天相处下来,他也发现赵侍剑的弱点了,那就是多愁善感。
  别看她表面装得很坚强,从不抱怨,再被他欺负也默默咬牙把事做完,可其实是个敏感的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大概和赵侍剑最契合了。
  果然,一听他说得这么伤感,那边好几天没跟他说话的小姑娘抬头了。
  史从云瞥见,连忙继续伤感:“若天下太平,某也想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可惜天下不平,苍生苦楚,某这样的武夫怎么能惜生爱命,这大概是上天注定的吧。”
  话说得伤感又慷慨,有半句还是他为装逼刚从《论语》里背的。
  赵小娘这次终于开口了:“你。。。。。。真要去打仗么。”
  史从云大喜,连忙道:“是。。。。。。然也!”
  “要去哪?”
  “这是朝中机密,不能跟你说,不过那边的人很厉害,听说一个能打几十个,某这一去说不准回不来了,唉。。。。。。。”史从云再次摇头叹气。
  赵侍剑也顾不得生他的气了,起身出声安慰。
  史从云再装作很受鼓舞的样子,慢慢点头,不一会儿就把冷战危机化解了。
  说到最后,赵侍剑都忘记史从云把她爷爷留给她的石砚砸坏的事,甚至要反过来安慰他,专心的伺候他。
  史从云心里暗喜,多愁善感的女孩就是好哄好骗啊。
  这也越发让他坚定好好打仗,趁着捏蜀国这软柿子立个大功的想法,不然以后可怎么护好赵小娘和家里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他的命。


第66章 、控鹤军左厢
  时间不知不觉到春末三月。
  天气回暖,草长莺飞,史从云照例早起到内殿直点卯,随后带兵巡视皇城。
  等从城北的内殿直营地走到皇城南面宣德门前时,发现有一批衣着褴褛破落的百姓正在门前聚堆高喊着什么。
  顿时把他吓得冷汗直冒,心里想这些人哪里来的?怎么进的内城,过的御街,到了皇城宣德门下,这事情要是闹大了,可是他内殿直的大失职啊。
  这么多不明人员居然不声不响到了皇城门口,皇帝可不管他们是诉苦百姓还是什么的。
  史从云也管不了那么多,看这些人的衣着或许是有冤屈或是要诉苦的穷苦百姓,可他不是救苦救难的佛祖,也知道这些百姓在这这样闹绝对没好果子吃,说不定下场凄惨,这可是五代十国!
  正准备立即赶人,斥责把人放进来的内殿直军士,却发现潘美带着十几人正在边上看着呢。
  史从云顿时觉得事情不对,潘美不是不懂事的人。
  连忙打马过去问道:“这些人怎么处置?”
  潘美回头,小声道:“不要管,相公们让放进来的,我们就当没看见。”
  史从云好奇看去,仔细听那些衣裳褴褛的百姓在那高声哭诉,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说是秦州、凤州百姓,蜀国皇帝残暴不仁,赋税繁重,百姓卖儿卖女苦不堪言。
  秦州、凤州的地方官作为无道,抢占别人妻女,夺取百姓田地,百姓已经过不下去了。
  所以不远千里迢迢来到大梁,向大周请愿,希望皇帝为百姓考虑,发兵收复秦凤失地,那里的百姓都愿意做大周子民,对大周的军队翘首以待。
  带头说话的百姓虽然穿着褴褛,披头散发,可史从云瞟了一眼他完好的鞋子和脚就知道这家伙绝对没走过千里路。
  当初他们去山西打仗,走几百里就坏了好几次鞋,不少新兵走得脚底血肉模糊,老兵则早起厚厚的茧了。
  再者他虽然说得十分动情,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