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战争而言,敢于面对死亡的危险,就是非常厉害的军队,就这点而言,敢于突破炮火也要南下的辽军是十分英勇的。
陪同在一边领禁卫军将领王审琦也感慨:“以前他们说辽军耐苦耐寒,所以善战,之前两次大战还不觉得,如今算是见识了。
没想到他们这么刚烈,作战决心之大出乎意料。
北面回报说辽军攻城近月,伤亡很重,少说近万,多说可能有一万五千左右,即便如此他们还能发起进攻,这百年来辽国能够开疆拓土,雄踞北方,看来确有其道理。”
史皇帝点头,王审琦说的部分观点他是认同的。
比如宋朝人也说辽军耐苦寒所以善战。
战争,特别是当下战争和后世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虽然训练,装备能够左右胜负,但最重要的还是士兵能不能吃苦,怕不怕死。
大概就像以前那些正经武行说的一胆二力三功夫,打架一靠胆,二靠力气,最后才看功夫。
而冷兵器的战场上更是如此,其实很多政权条件艰苦的发展期,都是胆子大,敢拼命的,而随着时间发展,和平的日子过多了,士兵也越来越富有,有家有室有牵挂之后,战斗力就会逐渐下降,因为有牵挂,胆气就被消减,有财富就不能像光脚的时候那样豁得出去了。
这是冷兵器时代普遍规律,远的不说,就说宋金辽蒙古之间就是很好的例子。
宋军前身后周军一开始也是十分勇猛的,在赵匡胤率领下曾几千人就冲垮了南唐十万大军的阵线,支取主帅导致唐军乱成一团,不战自溃;灭蜀的时候几万宋军打得十多万蜀军丢盔弃甲,长驱直入。
辽军起家时也是南征北讨,四方征讨才从唐朝一个小小羁縻州统一北方,疆域数千里。
后来的女真人起家时也留下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蒙古人起兵主要为反抗金朝惨绝人寰的压迫,战斗力也强横无比,东至日北海,西至维也纳,都被蒙军铁蹄纳入蒙古治下,版图之大,旷古烁今。
可他们崩溃的时候却都非常的拉胯,好日子过了二百年年的宋军不堪一击,甚至有些部队面对外敌还不发赏钱士兵就不放箭。
辽、金十分相似,当初起家有多强,灭亡时就有多拉胯。
而蒙古人则弱在自己的文化传承薄弱,开始融入各地只有立即被反向同化,信基督的,信伊斯兰的,信佛的,尊儒的,很快就被当地人同化,然后四分五裂,然后就开始处处都打破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了。
所以对辽军的善战能吃苦,敢拼命史皇帝是有预料的,辽国建国没多久,许多位高权重的人,乃至普通士兵都是艰苦奋斗过来的一代,他们知道什么是苦难,也不会无病呻吟,敢于拼搏。
这是辽军战斗力所在,要是没有胆气和决心的部队,伤亡这么大早就崩溃了。
不过
“你说的对,辽军确实善战耐苦寒,不过他们这么拼命进攻并非作战的决心大,相反很可能是坚持不住,准备撤军,不与我们争燕地了。”史皇帝判断道。
“官家,这是什么道理?”王审琦一脸不解。
史皇帝志得意满一笑,他又能小装一下了,王审琦虽是老将,可他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武将的位置上,与自己毕竟不同,屁股坐着龙椅,他是看得更高更远的。
“如果他们想要争夺燕山以南,收复失地,那必须拿下北口隘口,把后方要道掌握在手中方能发起往南的进攻。这就是他们之前一个月苦苦攻北口堡垒的原因所在。
稳住后方隘口,才能让大军放心南下,收复失地。
如今全力以赴,越过北口河谷,不管我们的堡垒,看起来是激进,其实他们的高层已心生退意了。”史皇帝认真的判断道。
“为何?”身边文武都看过来,脸上全是好奇与不解。
“他们领兵决策的是个能人,知道不能直接退兵,如果他们直接退兵,数万大军打不下个北口,还损失重大,朕必乘胜追击,率军北上,直驱上京。
他可能想拼一把,打一场胜仗再与我们议和,本质上已经放弃收回燕山以南的土地了。”
众人听完十分错愕,思考一会儿又都觉得十分在理,看向天子的目光中更多崇敬了。
史皇帝也觉得自己聪明绝顶,不过自傲之余,他又想到辽军的主将也是个人物,确实这就是阳谋,如果辽军能突袭得胜,他也不敢轻易北上。
大概率就是收回巩固燕山以南的土地,可如果辽军不能取胜而是他们胜了
这正是史皇帝紧张原因所在,此战关乎国运,关乎辽国未来,也关乎秦国未来。
正在这时,有传令兵急匆匆冲进来高声汇报:“官家!前线辽军已被合围了,河谷大道里和山头上都是人马,不知道被围了多少!”
史皇帝一下子站起来,立即意识到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候到了,“王将军,你领宿卫禁军去支援,这里留一营人马即可。”
众人一听,纷纷惊诧惶恐。
王审琦连拱手道:“官家万乘之躯不能轻慢,怎么能只留一营人马!”
事到紧急,史皇帝也来不及摆谱,决不能因自己影响了这次决战,他立即叫人拉过来马,然后指着自己的宝马对王审琦说:“你放心,朕没那么娇贵,用不了多少护卫!
事情不对自己会骑马走,来不及啰嗦了,伱把所有人都带到前线支援李处耘,辽军能吃下多少算多少,越多越好!”
天子话都说到这份上,王审琦也不耽搁,立即去集结军队,一刻钟左右就将天子的东西班宿卫禁军,内殿直,控鹤精锐一军和两个炮兵营,共同计七千人左右带着火速奔赴前线。
如今前线炮声停了一些,喊杀声却如排山倒海的浪潮般从北面涌来,说明他们与辽军已经短兵相接,怕误伤所以炮火少了许多。
有些没见识过的如此大规模战争的随行文官有些慌。
史皇帝按住剑柄,高声安慰道:“别怕,这喊杀都是汉话!”
众人见天子巍然不动,古井无波,都才镇定下来,史皇帝也摸着他的爱马,心想要是情况不对,立即上马溜之大吉。
两刻钟后北面的喊杀声越来越烈,大概是王审琦的援军也开始加入战场,作为生力军了。
焦急的等待一直持续到天快黑的时候,一匹快马驮着传令兵从北面大道上疾驰而来,老远就听他狂喜高呼:“官家大捷!大捷,辽国人降了!”
那一刹那,营地里诸文武一下爆发出一阵高呼,很多人激动得手舞足蹈,无论文官还是大老粗军汉都激动抱在一起,很快随着欢呼蔓延,又有人高呼起万岁,越来越多的人也跟着应和,很快整个大营中都是响彻四野的“万岁”声。
史皇帝按剑接受了众人的欢呼,终于他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下了
他已经想到了更远的地方。
第538章 、犁庭扫穴
史皇帝压抑内心的激动,在数百武装到牙齿的东西班禁军护卫下,沿大道缓缓向北。
身后各类旗帜伴随鸾纛林立,足足有二十多面。
很快,李处耘等三十余高级将领都过来恭迎圣驾。
史皇帝点头,让他们免礼,直接去前线。
夜里,风停了不少,远处火把被带点亮,整个河谷前后都被照亮,如漫天繁星尽落山间,璀璨无比。
“战果如何?”史皇帝见面直接问。
李处耘作为主帅,立即上前道:“禀报官家,俘获辽军至少七千以上,天黑来不及细数,还有很多人被挤到河里淹死了!
杀敌来不及算,至少上万!
北面孟将军和王将军(王审琦)其余诸将争领往北追击,趁乱尾随溃兵突袭辽军北口大营。”
史皇帝压抑内心的激动,高声道:“你们干得好!带我去看看。”
“官家,这些俘虏如何处理。”
很快,他们已经到了河谷外围,里面到处都是士气高昂的秦军将士,将道路和四处山上都围了里里外外数层的圈,将大量人头攒动的辽国士兵围在中间,而道路南侧和东侧,有好几座兵器和甲胄堆成的小山,还有些散乱。
随着天子的鸾纛出现,史皇帝能感受到,很多目光都向这边汇聚过来,他高站在山坡顶端,夜风微寒,俯视下去,都是芸芸众生,山谷里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即便夜黑天高,他也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哀求和恐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史皇帝忍不住想到,又一次,他可以轻松裁决成千上万人的生死,“有领头的吗?”
李处耘点头,很快四个禁军将士将一个大汉押上来,按着他的肩膀,将他硬生生按着跪在几步开外的土堆上。
天有些黑,史皇帝直接问:“他是谁?”
没想到周围将领还没说,那人直接用汉语作答:“我来告诉你,我叫耶律斜轸!”
史皇帝一下怒气冲冲的说:“耶律斜轸,朕想到了,上次在河东你就是阶下之囚把,我不是告诉过伱,再敢与朕作对绝无好果子吃吗!
来人,拉下去砍了!”
听他这么一说,几个军士一下用力就要将耶律斜轸拽起来拖下去砍了。
史皇帝连踢了身边的李处耘一脚,他很聪明,立即开口道:“且慢。”说着上前行礼,“官家,这个人是辽军高级将领,留着他或许能问一些辽军部署情况,还有他们兵力之类的情报,可能有用。”
史皇帝点头:“那就暂时留他一命吧。”
那边,耶律斜轸呼吸明显加重了,整个人也不再像一开始那么倔强,显然是被吓着了。
“你们好好问,几年前朕在河东已经绕他一命,如今恬不知耻还敢来犯,他说不出什么来你直接杀了喂狗,不用上报了。
至于这些战俘,数年前朕就说过,等我兵临上京时,能说汉话的可以保命,人要说话算话,何况君主,就以此为标准吧,能说的留下,不会的处死。”
“诺!”李处耘领命。
旁边的耶律斜轸已经一句话不敢说了,史皇帝对他道:“三个月后我会入主上京,到时候你还活着可以给朕做个向导。”
史皇帝说的不是问句,而是一个陈述句,他早习惯了身为天子的做派,那就是面对外人,不要说问句,也要说意思含糊的话,多平铺直叙,压迫感会高很过,耶律斜轸只能跪着低下头,却不敢说话了,再没一开始的桀骜。
之所以说会说汉话的不杀,一来是强势的推行文化征服,这是想要长期控制唯一可行的途径,武力可以保持一时胜利,却难获得永久的征服,只有文化才是长远对抗之本。
另外会说汉话说明他们能听懂一些汉话,那就可以指挥,可以使用了。
史皇帝心里已经想好要北上了,再得知战报第一时间他就在心底做出判断,北上时机已到。
而往北的地带越发难以控制,大鲜卑山(大兴安岭),草原,雪原,荒漠,辽国故地都是秦军难以控制的地区。
不过这次战争给了秦军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莲花堡战术,六个莲花堡,用两千多人扼守辽军超过五万大军,还杀伤甚众,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史皇帝想过往北以后就用莲花堡加驻军形成武力控制,之后再文化入侵,同化,这一套组肯定都扛不住。
要修莲花堡就需要劳力,这些能听懂汉化可以指挥的青壮就是廉价的劳力。
在史皇帝看来,有足够的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