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家是明君,君主贤明,天下人才自然争先附庸,早晚会有的。”符皇后温柔笑道。
官家点头,“史从云年纪轻轻却忠勇体国,听向训说,这次是他主动提出要去西征前线的,只要有功劳本事,朕不会亏待他。”
潘美在一边听着,心想史从云还真是运气好啊,奏贴送到官家手里,被官家看重不说。
刚好符皇后在旁边,皇后想要官家说话,就以奏贴为话题,刚好说到史从云身上去了。
符皇后又会说话,知道官家想听什么,说得官家高兴,这下官家只怕记住史从云这人了。
天下的才俊之多,能让官家记住的可没几个。
那边,官家看完之后将奏贴收起,然后对他道:“潘美,过两天你也关中吧,替朕监军,以往你是史从云的副手,这次也去好好看看,他是不是人才,能堪大用否。
若他无能,就由你接管禁军,不可耽误战事。”
潘美连忙跪拜受命,原本他今日来就是想说此事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开口。
说了这么多,符皇后也有些好奇了。
起初只是以史从云为话头和官家说话,这下是真有些好奇,“史从云今年多大,以往战功如何?”
潘美明白这是该他回答的话了,答应到:“今年虚岁十六,在高平为前锋,率先冲阵,与其父破北汉中军。”
符皇后不再多问,美艳的脸庞上写着讶然。
潘美心想,确实,如果不是认识云哥儿,他或许也会十分惊讶他身为年纪太小,毛都没长齐就那样老成狡猾,或许是天赋异禀吧。
。。。。。。。
第二天,潘美带了几个随从,便收拾离开了家,向西去追赶大军了。
第70章 、直接打
五月下旬,大军已到凤翔府。
史从云跟着向训去拜见王景,见面的地方不在凤翔府衙门,也不在私人的府邸,而是在城外中军大帐。
此举让史从云对王景有个更多的认识,大多印象是正面的。
虽然王景已经六十六,但却不似符彦卿那样温温吞吞。
作为教育工作者,史从云曾在边远山区支教过,那里人烟稀少,信号微弱,所以他也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喜欢和当地百姓唠嗑说话。
这一路来也是如此。
开始百姓还有些惧怕,慢慢的大家见他没有军队将军的跋扈傲慢,也都愿意和他说话了。
从一路和百姓说话获得的信息中,史从云发现王景在关中还是很有名气很得人心的。
有百姓说他平易近人,有人说他公正大方,为政宽大,出来的政策没什么苛政,坚持己见,爱民为主。
有时候百姓有案件申诉,王景一定会当面审问,只要不是什么大过错,都会当即下令释放,不拖沓,因此得百姓爱戴。
向训则告诉他,这可能与王景出身有关。
王景是齐地人(山东),祖辈都靠务农为生,到他那代破落到落草为盗贼。
后来历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到大周,经历很多战斗,功劳卓著。
见到王景时,他坐在中军大帐正中,两侧是分列的武将,有十几人,应该都是凤翔镇的将领。
史从云与众人打招呼,王景亲自起身迎接。
王景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披着甲胄也掩饰不住他身形有些干瘦。
“末将史从云,见过王公。”史从云主动单膝跪下行大礼,向训也跟着行礼,王景是此次伐蜀主帅,无论作为下属还是后辈都应该行礼。
这样的大礼一般只会用在重要场合使用,平时不会行此大礼的。
王景见他如此顿时笑了起来,“见到两位从大梁来的天使之前,老夫还忧心,合兵打仗,最怕兵合一处,人心不齐,看来是老夫多虑了。”
随即热情的邀他们上座,史从云和向训的座位设在众将之上,在王景下方左右,规格非常高。
落座之后王景没有拖泥带水,直接道:“就等两位了。
今日我们说好怎么打,明天各军休整一天,后天从大梁来的军队接收粮草两日,之后就按照部署开拔。”
王景人老,话却说得清楚,很有中气,也没有与众人商议的意思,就这么定下了。
史从云和向训的拱手:“全凭王帅安排。”下方众将也点头应诺。
王景就接着说:“好,接着说一下怎么打。”
说完目光看向史从云,因为史从云的位置距离王景最近,他带的又是朝廷的禁军,在场的其他人带的都是藩镇兵,所以王景自然而然看向他了。
毕竟在王景等众多凤翔将领眼中,他就是“天使”了,代表官家郭荣。
史从云尴尬,其实向训才是最了解官家意思的啊。
他以前也没有独自领兵打仗过,不过来之前倒是想过许多,于是说:“依我看顺着陈仓道往南打。
反正兵力有限,也不是要打到成都去,咱们打不出什么花来。直接出散关一路往南打就是,蜀兵不是我们对手。”
路上史从云已经研究过这周边的图经(地图),发现这里山高坡陡,树林茂密,打起来还真没什么捷径可以走。
在高平战场上那种数万大军正面展开,打侧击包围的场面根本不可能,一旦两军相遇,大概率就是狭路相逢,部队太多也没有,后面的人根本没法接战。
“主要还是看能不能拿下武威城,出了散关就是山高坡陡坑深,兵太多也没用,狭路相逢勇者胜,全看一口气能打多猛。
如果能一举拿下武威城,打通道路,再往南取凤州就容易了。”
王景听完没有表态,只称赞一句:“好个狭路相逢勇者胜。”
随即看向向训。
向训点头:“某觉得可行。”
其实正如史从云说的,他们不是诸葛亮,没有举国之力来打这场战,再怎么打也打不出什么花来,战略层面上几乎没有操作空间。
所以稳扎稳打,顺着陈仓道往南打是最行之有效,也是人尽皆知的办法。
下面众将也没反对的,于是王景拍板:“好,那就这么打。”
“凤翔镇能出兵万余,加上两位将军兵马,不可能全一道进去,诸位谁打前锋。”王景又问。
山地战不同于平原战,在山西的盆地,数万大军可以相继前进,首尾相连,遇敌随时能展开,可从散关出去就不行。
史从云想也没想,直接道:“某愿为先锋!”他这次来就是来捏蜀国的软柿子的。
王景笑道:“不愧是史彦超之子,既然如此,就以史都使为前锋,率军出散关向南取武威城。”
随即他又补充道:“粮草补给自然有人到营中与史将军交接。
既然到了凤翔,老夫定保诸军粮草充足,作战无忧。
但史前锋也谨记,不可空耗粮草不图进取,大军粮草可都是关中百姓血汗。”
最后几句有警告的意味。
“某知道,大帅心安。”史从云拱手。
。。。。。。。。
第二天,凤翔府的官员就来了,还带着一千多农夫,专门负责为他们运送粮草。
之后的两天,大军补给一直在继续。
时间很快到六月初,史从云一直没有动作,是在与王仲、邵季、董遵诲、罗彦环等人商议出兵的战术。
众人都觉得应该速战速决,不要给蜀兵反应的机会。
山里和平原不同,很多时候是看不到人的,如果他们不动则已,一动作就疾驰突袭,各营轮换往前打,一鼓作气取得战果。
打法很简单,将士们带干粮,连夜出散关接近蜀军在陈仓道上的营寨。
天亮就开始打,控鹤军十个营,每营五百人,两个营为一组轮番往前打,打一阵换下两个营休整,后面的接着上,轮番上阵,不要给蜀军反应和休整时间,一鼓作气往南打。
这是众人一起讨论出来的作战方案。
史从云最终拍板,可行!
不过他又补充了一条,那就是情报。
作战情报很重要,史从云对此比别的任何将领都重视。
他把这件事交给王仲专门负责,把军中斥候的数目增加一倍,让王仲安排,日夜轮番探查,大军未到,先探清周边。
第71章 、势如破竹
六月初,史从云率军出散关,也亲眼见到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散关。
传说中的散关此时还没那么特别,那么重要,不是后来金和南宋对抗的主要关隘。
随后沿着山谷一路南下,两岸山川高耸壮阔,青碧色葱郁山川此起彼伏一望无际,重峦叠嶂的山中,视野受到很大限制。
波光粼粼的嘉陵江在山谷中穿行,大路又高于江面许多。
才出散关的一段路很好走,大道上足够七八人并排,士兵靠山一侧列队行进,外方留出用于传令兵往来,车马行进的空间。
控鹤军士兵过了散关,叮叮咣咣带一身东西,甲胄暂时还是用车和驮畜拉着。
史从云已经得到情报,三月,蜀国国主在听说有百姓到大梁请愿之后,立即做出反应,向凤州一带增兵两万余人。
两万兵马,这个数字让史从云心头狂跳,甚至有些脚软,有那么一刹那他都动摇了继续打前锋的念头。
两万多人加上原本就有的地方戍守部队,蜀国在凤州周围要地上的兵力可能超过两万五千人,而他手中只有五千。
不过很快史从云就镇定下来。
其一是因为山地限制,蜀国兵力必然分散各地,不可能集中用兵。
其二就是如果蜀国都不敢打,他以后还怎么混!
蜀国十年不知兵,蜀兵不善战,已经是最好捏的软柿子了。
顺着嘉陵江的大道行军,士兵们还有说有笑,才出发没打仗,还没死人,看着青山绿水,闻听鸟语花香,自然心情舒畅。
等出散关二十多里后,王仲的斥候回报,说前方已经看到蜀军营寨了。
蜀军沿着山谷扎下营寨,沿着谷底连绵十几里,一直向西南方去,大概是传统艺能了。
他们不知道蜀军到底有多少营垒,但蜀兵已经发现他们,于是没敢继续深入探查。
当天大军在江岸边扎营,第二天一早开始,史从云令人在军营外围开始挖陷马坑,造拒马,鹿角等,做出一副要长期坚守,与蜀军对峙的架势。
其实当天晚上,所有军士都已经穿着好甲胄,准备好兵器,只等着进攻的命令。
江水哗啦啦作响,众将士准备妥当。
晚上夜风习习,天空万里无云,皎月高悬,白月光洒在江面,格外迷人。
夜战对兵员素质考验最大,夜里视野不好,联系困难,一旦打起来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这种时候最为考验每个士兵和将领的素质能力。
胆子大,武艺高,战斗意志强,敢打敢拼,即便各自为战也不会畏怯。
如果心里慌乱,畏战胆怯,肯定一打就乱。
史从云赌的就是大周禁军身经百战,都是精兵强将,战斗素质比蜀兵高很多。
打夜战,打偷袭能把这种差距数倍放大。
当然,这些都只是想的,他承认有赌的成分。
至于实际到底如何并不知道,打过才能见真章,开打前史从云也十分紧张。
史从云当然不会再干高平战场上那种被身先士卒的蠢事。
那时他只是一个指挥,手下三百多个兵,完全听令行事,如今他是五千大军的指挥首脑,可不能那样干了。
于是下令邵季为行营监军使、排阵使,替他指挥前军两个营进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