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有所不知,当初那王环准备拼死抵抗天军的,还是城中尊长设酒宴将其拿下,那时在下还出了一份力,如今说给将军知道。。。。。。。”
“好了,某知道了,你以前是王环的从事官?”史从云不耐烦的问。
官员连连点头:“府衙的事在下都了解,将军尽管问。”
史从云没说话,在衙门里转了一圈,发现这地方并不是十分奢华。
往里走,穿过一段漂亮的雕花回廊,里面就是内院了。
“这里原本是刺史的住所。”
史从云看了一圈,其实他还真没什么想要的,这些东西他也不缺,想了想开口道:“有图经吗。”
图经就是地图,在如今年代属于机密文件了。
从事官想了一会儿小心说,“也许有,在书房?”
“这些地方别看了,去书房看看。”史从云直接下令。
从事官连连点头,带着他去东院。
东院一间小屋里,一推开门满屋粉尘扑面而来,显然许久没有打扫过。
屋子里三面都是靠墙的木质书架,上面摆满青皮书籍,覆盖一层细密灰尘。
靠窗一面则挨着墙放一张高脚桌,旁边放着一把精致胡床,想必原来的凤州刺史也是爱书之人,时不时就会在这看书。
史从云看着满屋子的书,顿时就来了兴趣,下意识想到赵小娘,出发前才把她的砚台弄坏了,正生气呢,这些东西或许能哄她开心吧。
可别小看这些书籍,这个年代造纸术还不发达,纸张都是很贵的。
多数时候人们擦屁股用的也是竹签或者棍子,也有一种专用的软纸张,不过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这一屋子的书肯定也价值不菲,只是能不能找到愿意买的人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于是直接大步走出院子,吩咐外面守着的亲兵:“进来,把这些书都给带走,手脚轻些,弄快了踹死你们。”
众亲兵哈哈一笑,听令进来开始搬书。
史从云又在书房里转了一圈,看到窗前桌上有个抽屉,拉开一看,里面是个黑色有漂亮纹路的石砚,旁边放着整齐泛黄的纸张,上面就是图经,整个关中的地图。
他拿起来看了一会儿,大体的要地方是对的,可比较抽象,比例也不对,作为指路只用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他脑子里的清晰一些。
史从云又好奇的拿出石砚来问旁边的从事官:“这东西值钱吗?”
从事官一看,连谄媚道:“将军好眼力!一眼就看出这是件宝贝!”
“这有什么门道?”他好奇追问。
“这是南国端砚,乃是用端溪砚石制作,取材斧柯山端溪之烂河山,即便在宫中也是难得的佳品,大概是刺史听说将军神威,逃得匆忙,来不及带走。”
“呵,你懂得还真多啊。”史从云笑道。
“将军过誉。”或许是说到他的专业领域,从事官神色得意,言语也激动起来:“端砚石质细腻、幼嫩,发墨不损笔毫,呵一气即可研墨,乃天下第一砚,从唐朝时开始被发现开采至今,都是文人骚客极力追求的宝物。
端石天然生成的花纹更是奇特,将军看这里。”从事官说着接过石砚双手捧着,小心倾斜,接着窗口的阳光向他展示上面好看的花纹。
“这种纹路叫蕉叶白,乃是极品,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
“好了好了,你少废话,交给你件事,把这东西好好给某收起来,最好找个好看的盒子装起来,某有大用。”史从云打断他直接吩咐。
“没想到将军不只打仗神勇,还喜欢文墨,真是文武双全啊!”
史从云邪恶一笑,没跟他解释。
这玩意他不感兴趣,不过用这玩意用来哄小姑娘暖床他是感兴趣的。
。。。。。。。
当然,战场书记监军昝居润倒是很尽职尽责。
第二天就给他记上一笔,攻破凤州城后,西北面行营先锋史从云入城洗劫了凤州府衙书房。他认为这样才不偏不倚,依据事实记录。
。。。。。。。
凤州城破之后,王景按照史从云给出的建议,强征凤州所有人家一年赋税以犒赏三军,为此也发生过几场小规模的流血冲突。
但同时下令全军不得犯法伤人,抢掠百姓,否则以违反军法论处。
凤州周边的秩序很快恢复。
接连打好几个月的控鹤军停留在凤州城休整。
同时朝廷派来大将韩通带虎捷军到前线支援攻城,凤翔兵合兵之后继续进军,去攻打剩下的秦州、成州、阶州等地。
韩通和王彦超刚在河北击败契丹袭扰,又辗转山东等地修筑城墙,才回京城又被调往前线。
郭荣大概觉得韩通是攻城专家,建筑专家,所以迫不及待把他派来西面,想让他攻剩下的城。
当天与韩通的初次见面并不愉快。
众人在王景的中军大帐相见,王景设宴为他接风洗尘,其人态度冷淡,且眼睛很大,一脸恶相,无论看谁都像在瞪人似的。
一开口直接说:“咱们别说没用的话,接下来要打哪里,大帅安排好了大家都好做事。”
史从云想寒暄两句,套个近乎的机会都没有。
韩通连正眼都没看他一眼,话也没说半句,搞得他有些火大,这么大个人在你面前怎么就给无视了呢?
不过他只是在心里想,话没说出来。
之后前方的战事一天比一天顺利,官家失算了,韩通这次来关中无用武之地。
先是九月二十三日,前方传令一连串飞奔入大营向史从云回报,周朝大军才到,成州就投降了。
随后阶州也学习成州献城投降,根本没有坚守的意思,大军往西走了一圈,像武装游行似的,完全没打仗。
凤州丢了之后,走斜谷的援兵也溃逃,成、阶两州就再没坚守的可能,投降并不意外。
到九月二十八日,一整天接连有十几快马从西面赶来,带来更多消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留守秦州的后蜀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听说闻黄花谷大败,凤州失守后已经吓得弃城而逃,连夜独自骑马逃回成都。
被留下守秦州城的是观察判官赵玭。
赵玭原本就是前中原王朝(后晋)的旧将,后来是因为不愿服从契丹国主而被迫投降的蜀国。
(大约十年前,契丹国主率大军南下,进入大梁,在中原称帝)
如今见后周“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一个前锋史从云就一路从散关杀到固镇,蜀国兵将难以抵挡,几乎没有一合之敌,于是选择举城投降。
到十月初,距离周军五月多出兵过去五个月,蜀国北面突出的秦、凤、成、阶四州都落入周朝手中,蜀国尽失关中之地,再难从北面威胁到周国。
接下来的时间里,周军已经开始大举接手秦、风、成、阶四州之地。
在这五个多月的漫长战斗中,功劳最大,出力最多的无疑就是周朝西北面先锋都指挥使史从云和他麾下的控鹤军。
这一仗也让他的在周军军中和南面的蜀国威名远扬,人尽皆知。
。。。。。。
第100章 、历史的机遇
往后接手四州的事史从云没再插手,他明白自己的控鹤军不可能长久留在这驻守,这些地方最后都需要王景的凤翔兵接手布防。
王景是凤翔节度使,这些地方最靠近凤翔镇。
所以他干脆不插手反而最好,免得到时候又有一次交接的麻烦。
史从云心里其实是有些担心的,他怕天子会让他长久驻守关中。
可想到接下来还要打南唐,他在前线表现也可圈可点,官家应该不会放着他不用吧?于是又心安了不少。
不过心里多少是有些忐忑的。
。。。。。。。
武威城的府库粮草辎重已经让控鹤军吃得盆满钵满。
而且因为武威是军事重镇,蜀国原本的北面门户,除了兵甲武器和士兵,还囤积大约十万斛左右粮食。
在蜀国原本的计划中,这些粮食足够武威的守军吃饱喝足的坚守两三年,以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
蜀国君臣心里大概都是这么盘算的。
没想到蜀军别说两三年,两三个月都没守住,一转手全送给了史从云。
控鹤军于是从武威前线发粮,不用维持漫长补给线,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这也是后续的黄花谷、唐仓镇、白涧之战能打得那么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控鹤军将士就算每天加餐也根本吃不完。
他们最终也要回千里之外的大梁,即便有驮畜,每个士兵带上一两袋作路上粮食已是极限,更多的重量要留给值钱的东西,比如铠甲,兵器,牛皮,牛筋,铜铁器物等等。
所以他们有不少余粮,大约五万斛左右。
史从云和从前线固镇撤回来的潘美商量了一晚上,下令将府库中多余的粮食散给周边百姓。
凤州城因为之前的围城刚好在秋天,百姓无法及时秋收,之后很多城外田地里的粮食又被路过军队收割,还被王景强征一年赋税,几乎三分之一人家等于今年颗粒无收。
如果完全不管,来年开春可能会引发大面积的饥荒。
在凤州散粮和在太原附近不同。太原攻不下,没有战略支撑点,周军就无法占据周边州县据守。
那时候散粮给百姓,等到辽军南下,挨家挨户去搜刮抢掠肯定免不了,反而是害人,也等于白给辽军送粮食。
在凤州周边情况却完全不同。
蜀军没有契丹骑兵军团那样的战斗力,而且黄花谷之战后再不敢北望。
有固镇、武威城等战略支点,占据陈仓道,斜谷等要地,秦、凤、成、阶四州往后都要纳入大周治下的。
将由周军驻扎守备,完全接手,防备南面蜀国,这时候给百姓散粮没有负面的担忧,也没有后顾之忧。
这么多粮食他们不可能全部带走。
此举也会让史从云和控鹤军在关中往南的地方大得人心,得很好的名声,毕竟这年头军队不抢百姓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何况给百姓散粮?
有同行的衬托就更能显示此举难得,也更能收获人心。
。。。。。。
不过这样的事需要大量人去做,去配合,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案。
所以和潘美商议决定后,第二天史从云召集都头以上的军官在嘉陵江边牙帐前集合,宣布这件事。
多数人倒没什么反应,听从命令就是了,而且云哥儿的行事风格他们早习惯了,有时候杀伐果断,但有时候也太过妇人之仁,将士们私下都讨论过。
话曾经传到云哥儿耳,他自己也不在乎。
只有董遵诲有些愤愤不平,“咱们打得战,抢的粮,凭什么送他们。”
“你又带不走,小气什么。”王仲开口。
“哼,不如丢江里罢了。。。。。。。”
“那还不如给你种坟头上,这样你每年都能收一波,往后都饿不着。”史从云冷声骂道:
“你他娘的跟某打仗这么久,怎么还没半点进步?在战场上我们不能手软,下了沙场也不该残酷无情。
你要是连这都分不清楚,那就不是个好将军,只是个杀人魔。
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咱们打仗的根基,想想军中将士,多少是普通百姓家出身?大军粮草,还不都是从百姓田地里收来的。以后大军要是没百姓支持,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老子就真只能给你上坟了。”
董遵诲有些不服气,“一些平头百姓,有什么可怕的!咱们有长矛大剑,他们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