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河山风月-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两人又谈了很久,越谈他越觉得这个闾丘仲卿是个人才。
说到最后,史从云起身郑重道:“闾丘先生,某如今领控鹤军左厢,军中正好缺个从事官,不知道先生愿不愿意屈驾。”
闾丘仲卿也起身:“厢主言重了,史厢主的恩遇在下感激不尽。
在下从河北来,上午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诚蒙厢主解衣赐食,礼遇看重在下,恩情无以为报。
若厢主觉得区区七尺之身能堪有,愿效犬马之劳,全凭听用!”
史从云激动大笑,看来他作对了,形式主义有时候也是有大用的嘛!
连握住闾丘仲卿双手将他扶住:“往后便在军中效命吧,我正缺你这样的人才。
不过军中弟兄都是些大老粗,说话不讲究,不知轻重,希望先生多迁就他们些,别跟他们计较。”
这点史从云要先说清楚,军中那伙人不一定有恶意,但如果不习惯那样的氛围,能被他们那张嘴给气死,特别是读书人。
闾丘仲卿笑道:“厢主放心,在下在河北就是和军中汉子打交道的,不会斤斤计较。”
史从云这下放心多了:“过两日我就写个文书给枢密院报上去,给你加个官身,领些俸禄,这些日子某接济你,既然你习惯军中作风,那就不要推辞,不要把自己当外人。”
闾丘仲卿点头,“多谢厢主。”
。。。。。。
之后,史从云连命人给闾丘仲卿送去五万钱,给他添置不少布匹,被褥,柴薪之类的生活用度物品,还吩咐厨房每日给送和正厅一样的饭菜。
不请闾丘仲卿一家人去正厅吃饭倒不是看不起或觉得不够格,而是怕尴尬,一顿两顿还好,顿顿都去难免会让人家不自在。
而且他是看重闾丘仲卿,可不代表其他人如何看,特别是老爹最不喜欢读书人,连赵匡胤也不喜欢,因为他就觉得赵匡胤油嘴滑舌,老是说些讨好的话。。。。。。。
。。。。。。
腊月初五,史从云让赵侍剑帮忙写好文书,去了趟枢密院,准备将闾丘仲卿入官籍,作为他的从事官。
到他这个级别,有从事官很正常,因为不少数武将都不善写书信战报,可偏偏又离不开。
他在枢密院如今也算小有名气,西面伐蜀一战,让不少人听说他的威名。
所以才到官署就有人端茶倒水,问他来干嘛,也没因为他的年纪小而怠慢,听说他想加个从事官后,麻利的就去办了,都没什么官腔和耽搁。
事情顺利,临走时候看到有年轻的枢密院官员手里拿着书信,边看边进来。
见到他后恭敬的叫了一声:“使厢主!”
史从云没有怠慢,起身回礼,他可分得清哪些人不能轻慢,哪些人可以破口大骂了。
又好奇的问:“前方战报么?”
年轻官员点点头:“李相送回来的战报。”
“说了什么事?是机密么。”史从云更好奇了,李谷出师过去接近一个月了,后周和南唐以淮河为界,距离很近,路也好走,和千里迢迢去山西、关中打仗可不同。
按时间算,很可能已经打起来了。
年轻的枢密院笑道:“不是什么机密,是捷报,早晚要人尽皆知的。
李相公出师后一直低调行军,不张旗鼓,在十一月下旬准备妥当后在正阳县突然强渡过淮河,架起浮桥,往南面寿州进攻。
先锋都将白延遇在来远、山口镇、上窑等地连败南唐军两千余人,擒获其小校数十人,战报回来的时候,后续大军开始从正阳浮桥渡河,准备筑堑围攻寿州了。”
史从云听了有些不可思议:“打得这么顺利?”
“是啊,李相也觉得打得太顺。
往年冬天淮河水浅的时候唐国都会增兵戍守淮河沿岸,以防备我朝,这次居然这么轻易就让咱们渡河了。
于是抓了寿州周边村镇的官吏来询问才知道南唐国寿州监军吴庭绍认为前方无战事,派兵把守淮河沿岸是浪费粮草之举,便撤了守军,真是帮了咱们天大的忙。”官吏笑道。
史从云无语,又一次想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
“南唐就没明白人么?”
“也有,寿州节度使刘仁赡上表谏阻此事,被金陵否决了。”
“刘仁赡。。。。。。”史从云念了一下,心里记住这个名字,“李相公这一出手打得可真漂亮。”
“嗯,官家肯定很高兴,我们要把这消息早点呈送上去。”
“那某就不打扰,先告辞了。”史从云拱手,对方点头回应,随后他便退出枢密院官署。
枢密院大院外的街道上,已经覆盖厚厚的一层白雪,街道上人影稀疏,一片宁静,就像寻常无比的冬日,数百里外的的淮河边有许多人在拼命杀得你死我活,似乎也与此情此景毫不相干。
史从云心里对李谷又高看一分,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啊,他确实没想到开局会打得这么顺,他记得应该是反复拉锯打了好几年的。。。。。。。
第114章 、成家立业
还过没几天,淮河边传来的捷报已经在大梁传开了。
史从云早上出门吃个汤饼,小摊上锅里的汤水冒着热气,河面飘着乳白薄雾,桌边已经稀稀落落围坐不少人。
才坐下叫了东西,就能听到不少讨论。
多数时候都是身着长衫,举止讲究,有些小钱的人。
这样的人对当下现状比较满意,对朝廷也比较满意,身在天子脚下,消息灵通,但没机会参与什么国家大事,这时一本正经的说上几句,便也有指点江山的气概,参与天下大事的感觉。
“李相公在南面打赢了唐国,杀了两万多人,依我看唐国国祚不久了。。。。。。。”
“不对不对,你说得不对,我听说是四万多人,唐国金陵的国主都吓得大早上从床上滚下来哩!”
“隔着千里呢,人家从床上滚下来你也知道?”有人质疑之前的话。
“怎么不知道,隔墙还有耳呢,再说从大梁到金陵到处是人,有人消息就能传过来。”开口的振振有词。
“据说当时还翻了三个跟头,是脑袋先落的地,这就叫三拜佛九叩开了头,以后唐国迟早要臣服咱们大周的。”
周围人听了连连点头,“有理!”
“这话确实说到点上了。。。。。。。”
说话的人便下巴抬高几分,得意的看人都看头顶了。
又接着说:“今年控鹤军的史从云也厉害,在西面打得蜀国抱头鼠窜,百战百胜,杀了十几万蜀军哩!”
史从云在旁边听了差点把嘴里的汤水喷出来,心想老子要是杀了十万蜀军,成都都打下来了,还用得着在那和李延圭斗智斗勇!
“听说后蜀国主吓得从。。。。。。。从高台上滚下去了。”
“啊,还滚!怎么国主都喜欢滚啊。。。。。。。”隔着一张桌,史从云也在那起哄。
“唉,这小兄弟你就不懂了,这就叫天意嘛,老天爷让他们拜咱们大周。”
史从云心想这哥们真能吹,不过别人说他厉害心里洋洋自得:“那史从云杀了十万,李谷相公杀了两万,他岂不是比李相公还厉害多了!”
“这。。。。。。”那人顿了一下,面对周围众人质疑好奇的目光,连忙避开脸面接着往下说:“相公自然是比普通将军大的。。。。。。。史从云自然也不如李相公。
倒不是将军不能打,只是。。。。。。不够老成持重,史从云胜是胜了,却中了蜀国的美人计,我有个堂弟就在伐蜀大军里,我知道的消息很多。
原本史从云杀了十万蜀军,蜀国上下没不怕的,可以趁机往成都打的,可就因为蜀国国主给他送了几个蜀中美女,只顾着享乐,就草草收兵了。
听说那蜀国国主已经准备好如果不行,要把爱妃花蕊夫人也送出来哩,那可是蜀国第一美人!”
“哦!”众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纷纷点头。
“所以是史从云厉害归厉害,但太年轻,和李相公还是没法比的。”
“此言在理!”
“听君一席话,顿时解了心中疑惑啊!”
“少年人哪有不好色的,以后能改肯定前途无量。。。。。。”
“几个女人,胜过十万大军呐。”
“。。。。。。。”
史从云在旁边听着,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老子要是收了,你们说就说吧,关键是他没要啊!
什么花蕊夫人更是没有,就觉得很亏。
天子脚下,消息灵通,百姓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大周的主人,可这信息偏差也太大了。。。。。。
史从云摇摇头,心里想传说中的后蜀第一美人花蕊夫人该是什么样的。
他记得历史上的花蕊夫人也是个奇女子,青楼出身,受到孟昶宠爱,后来赵匡胤也与她相交很好,应该是个很了解男人的女子,贴心又不烦人那种。
不过在他心里,更多的是好奇。
男人多数都是下贱的。
很多时候不是动情,只是想试试。
史从云也免不了俗,在心底里他承认自己的邪恶,他并不觉得自己能与什么花蕊夫人之类的人物有多好的感情交情,毕竟精力有限。
但如果有机会,他肯定想试试的。
蜀国第一美女的名声摆在那就足够令他好奇意动,可要说投入情感,他不想,家里有个就够了。
接下来的日子很轻松,才从关中打完仗回来,枢密院给他放假,让他过个好年,都不用去点卯上直。
日子又恢复往日的宁静,赵侍剑依旧细心的伺候他,不过如今晚上也要伺候了。
史从云把自己的被褥搬到赵侍剑的屋里,天天赖在里面不走,十六七的年纪有的是精力。
不过也不全是闲着。
先是写战报,把西面那场战写详实了呈送枢密院,再送到官家案前。
这些不用他多操心,他只用开口口述,赵侍剑自然会为他遣词造句,写成奏疏。
另一件就是去枢密院找淮河沿岸的图经(地图),再按照自己记忆做些补充,随后去西院找闾丘仲卿讨论研究战事。
这两年来,经历那么多,史从云越发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或者说走一步看一步,他必须往前看,未雨绸缪。
特别是和赵侍剑有发生关系之后确定感情之后,那种感觉越发强烈。
以前他总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大不了人死鸟朝天,可现在心底想的却完全不同。。。。。
他不是一个人,还有赵侍剑,还要他们将来的孩子,不能在那么想事了,如果有个万一,那再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或许这就是家庭责任感。
人们常说成家立业,成家在前,并不是说成家就会轻松,而是成家之后人反而有了负担,有了责任感,那些肩负的难以割舍的东西会驱使人前进,不能再飘零不定。
腊月二十的晚上,史从云认真看着他完善好的淮河沿岸地图,怀里放着赵小娘,眼神逐渐坚定起来,“赵侍剑,为了你和咱们的将来的孩子,不敢再混日子了。”
赵侍剑不说话,安安静静的靠在他胸口。
窗外是明亮的雪地,大梁的冬天每年都一样,可对于史从云而言,今年大梁的冬天格外不同,过了今年,来年开春又是新的一年。
新年要有新气象,人也是,他在心里想。
第115章 、判若两人史从云
过年的史府很热闹,不少人都来拜年,高怀德、董遵诲、王审琦、赵匡胤、潘美、罗彦环等。
邵季和王仲史从云则直接让他们带着家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