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河山风月-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从云自省,除了李重进,好像没什么仇人吧。
  “这么多人,是去哪?”王仲从后面打马上来。
  史从云想都不用想直接答应:“还能去哪,去围攻寿州,寿州不下,咱们占着全淮北都没意思。”
  王仲不解:“啊,那还打不打仗了。”
  “打不打可不是我说了算。”史从云道,如果他能决定,他还真想集中兵力拿下淮河沿线诸州和庐州(合肥)再说。
  这两年来经历这么多战争,加上他以前读过的众多书和,脑子里的知识,慢慢也琢磨出一套自己的东西,他越发对战争,对局势有自己的清晰看法。
  回正阳的路上,他在心里大体把这场战的全局过了一遍,他觉得这里和当初在山西很像,他们已经在正面会战中取得优势,但是没有战略支撑点。
  所谓战略支撑点,就是能作为交通枢纽的坚城,如寿州。
  人是要吃饭的,打仗的辎重,如甲胄,兵器,箭矢,皮革等等都有磨损消耗,每打一场战下来,报废的矛杆要换新,甲胄需要铁片、牛皮修补,大量弓弩箭矢需要补充,还有披在身上防尘土和盔甲发热的罩袍布匹等等。。。。。。。
  几个人还好说,数万人的大军在一块,每天的自然损耗都不少,打起来战来更是天文数字。
  其中铁器损耗更是大头,这年头多数人煮吃的都是用陶瓦罐,就是因为铁贵重。
  如果没有稳固的战略支点提供稳定粮草辎重运输,这战肯定打不下去。
  寿州坚固,又是处在淮河中段,下游南唐水军支援没那么容易,也不像西面的的光州有大别山阻隔,运输进军都不方便,是理想的战略支点。
  如果周军拿下,可以顺着汝水、颍水运粮食辎重,走淮河东进到寿州囤积,大军在寿州补给,发兵淮北各地,战就会很好打。
  同样,如果他们拿不下寿州,寿州一直在南唐手中,唐军依旧可以从淮河东面的濠州、泗州、楚州等地源源不断把兵力和粮草辎重运输到淮河沿岸前线,那战就打不完了。
  而且楚州还有运河连接长江,南唐国东都扬州,西都金陵(南京)都在长江边上呢。
  此外还有庐州(合肥)!
  庐州也是个要地,从那里走长江到巢湖水域北上,随时都能获得充足的物资和补给,随后增援到淮北的广大地区。
  这两个战略支撑点还在,他们杀再多南唐士兵也无济于事,源源不断的士兵和补给会沿长江、巢湖、运河等水系补充到淮北,战事持久,他们只会被慢慢耗死。
  南唐军队能不能打史从云保持怀疑,和他交手的刘彦贞、成师朗确实不行,但南唐的刘仁赡在寿州靠着数千人已经顶住李谷大军三个多月围攻。
  且南唐富庶,谷米满仓是人尽皆知的,何况大周背后还有北汉和契丹在那虎视眈眈。
  李筠的昭义军和符彦卿的天雄军等能不能顶住北面压力也是未知数。
  如果要史从云自己来打这场战,他自觉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赶紧集中所有兵力把寿州和庐州拿下,至于剩下的光州、舒州、扬州、和州、秦州等地不急着去打。
  这两地方就像当初河东的太原,没有太原,周边州县占再多都没用,契丹人一来都得丢。
  没有寿州和泸州,淮北的地他们也占不长久,南唐增兵之后迟早守不住。。。。。。。
  当然,这些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史从云也没傻到会去跟官家说。
  他可是亲身经历过官家的怒火,李谷只是为保全大军,怕浮桥被毁后路被断,从寿州退到正阳官家就气成那样,差点拿李谷问罪。
  官家急于求成的心思再明显不过,这时候让他不要乘胜进军攻取淮北诸地,把兵力全部集中起来打寿州无疑是触官家的霉头,自己找死。
  史从云骑马背上吹着带花香的春风,看北面旌旗猎猎,向东开进大片人马,心想自己时不时飘了,居然质疑五代第一明君哩。
  。。。。。。。
  史从云见到郭荣并不在正阳镇内,而是正阳东面一个叫下台的小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周边环绕众多桃树,大军中军行辕就停在村子正中。
  外围已经有大量兵马,把这个小小的村庄围了里三圈外三圈。
  村里的百姓没见过这样场面,都紧张张望,不过官家向来爱护百姓,有他约束,百姓与周军相安无事。
  靠近外围后,史从云首先见到的是面上带笑的李谷。
  李谷依旧带着一股世外人的气息,见他过来抚须点头,面上带笑。
  史从云没有因军功飘起来,连翻身下马,过去行礼道:“见过李相公。”
  李谷点头,“快去见驾罢,官家正准备去下蔡呢,可是为了你专门停行军的。”
  史从云不再耽搁,跟着李谷进了村子,与他随行的只有司超,司超是李谷任命的前锋,也是庐州、寿州巡检,是他借过来的人。
  两人并肩进入村子,官家在李谷引路下,走进一处重重把守的小院。
  进院子前,李谷突然提醒他一句:“皇后也在,莫要失态。”
  史从云点头,转身进去,院子里放着临时的两把临时的朱漆椅子,上面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人是官家,另外一人是个十分端庄漂亮的年轻女子。
  史从云看了一眼,刹那间被惊艳到了,愣了一下,不过他反应很快,连忙低下头单膝跪拜。
  “末将史从云,见过官家,见过皇后!”他立即想到这就是传说中的符皇后了吧,心里觉得好看,不过再不敢抬头去看了。
  那边,司超也跪下行礼。
  官家直接开口道:“史从云,那天朕就在正阳东面看着,你表现得令朕很高兴,今你领振武节度使。”
  史从云激动万分,连忙拜谢:“多谢官家!”
  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也拜节度了!
  虽然这只是个空名头,是为了让他领俸禄待遇的。振武军节度,大约位于后世内蒙古地界,是汉朝所设的朔方郡的一部分。
  史从云这才敢抬头。
  官家点头:“不要让朕失望!
  当初在正阳那场,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朕一直不明白你那日的布阵。
  直到王审琦提和王溥提醒朕,你是想以自己作为诱饵,舍身引诱南唐主力,随后出其不意,集中突袭敌人主帅么。”
  啊?
  史从云愣了一下,心想没有啊,我就是布了个斜击阵而已,怎么就舍身成仁了?
  于是连忙脑子一转开口道:“官家英明!末将的伎俩对付伪唐军足以,到头来被官家一眼就看穿了。”
  官家心情不错,高兴点头,“你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等回大梁之后另有封赏。”
  “天下是官家的天下,官家是天子,皇天之子,身为人臣为官家肝脑涂地,舍身成仁是理所当然的!”史从云激动道,好不容易终于有机会和官家说上话,可不得使劲拍马屁么。
  当初有人在高平当着官家的面喊一句“主辱臣死”就败都指挥使了,可见能在官家面前说话的机会是多么不容易。
  “史从云,你是我大周的忠臣呐。”
  。。。。。。。
  之后,官家又嘘寒问暖说了几句,皇后则端庄的坐在他身边,面色得体,安静没有插话。
  说了大约两刻钟,官家终于说到正事:“朕要去下蔡,本想让你随军的,有你和你手下的控鹤军在,朕也心安许多。
  不过今天正午受到线人的回报,即便伪唐被你败了一阵,浮桥依旧不安全。”
  史从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又让他去打仗吧?
  “线人回报,伪唐在盛唐、当涂两地,还驻扎有两支水军,战舰数百,随时可能沿淮河断我们的浮桥,要想用心对淮南用兵,浮桥若不安全,就如扎在心头的一根刺!
  史从云,你愿为朕拔掉这根刺么!”
  史从云心里差点哭出来,草!都怪他方才话说得太绝,官家都说他是大周忠臣了,他有说了那些拍马屁的话,哪还有拒绝的余地。
  只能“满脸高兴”的道:“臣愿为官家效死力!”
  官家点头,“不错,把这件事交给你,朕也放心。你才打了一场大战,若有什么要求,朕能帮你的,也可以说出来的看看。”
  史从云看了身边的司超一眼,眼珠一转道:“为天子效命是理所应当的事,在下不敢有所求。
  只有一件事就是大军才到淮北,人生地不熟,打起仗来很不方便,臣请官家把司超将军调到我军中来,他在淮北数月,熟悉这边道路交通,有他在打仗方便多了。”
  此话说完,旁边的司超惊讶看他一眼。
  官家直接道:“好,那便调任司超为控鹤左厢副都指挥使,在史从云手下听用。”
  “遵官家令!”司超连忙答应。
  。。。。。。。
  出了官家所在的小院,史从云对身边的司超道:“将军不会怪我吧,某只是觉得将军实在有才干,有能力,若没你在身边,很多事都难做成。
  就像昨日擒杀刘彦贞,要某来说都是你的功劳。”
  司超见史从云说得坦诚,一时间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拱手:“厢主哪里的话,你我都是为官家做事,如果能齐心协力把事做好,在下在所不辞。”
  当日,史从云在正阳整军,官家则率大军往寿州方向去了。
  官家给了他加了振武军节度使,也给了新命令,让他和司超率军去正阳南面的盛唐,攻击那里的南唐水军。
  史从云开始有些后悔自己牛逼吹过了,因为和水军作战他没打过!经验更是半点没有,
  早知如此他就不那么拍马屁了,把自己搞成大周忠臣,说不定就能跟着官家的大军往东。。。。。。。。
  不过兵贵神速,史从云咨询了一下司超的意见,司超倒是很乐观,直接道:“这仗要打就要速战速决,厢主才打败刘彦贞大军,正是伪唐兵将闻风畏怯的时候,等过些日子他们缓过神来,咱们没有战舰,还不习水战,打水军就没那么好打了。”
  史从云觉得他所言有理。
  于是当机立断,当晚就派罗彦环和榆程去和李谷知会,要借他的马一用。
  在他再三保证之下,李谷把正阳的所有马匹,战马和驮马都借给他,拢共六千多匹,正阳南面的田地都快成了马场。
  同时李谷也奉命为他准备了四十多车桐油,硫磺,硝石等易燃物品,用于焚毁南唐水军的舟船。
  史从云于是第二天就果断下令,控鹤军会骑马的骑马,不会骑马的用马驮着铠甲,火速向盛唐方向进军,不要给南唐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当初刘彦贞就是从盛唐方向发兵,水陆并进的,原本是想水上的战舰进入淮河焚毁大周的浮桥,陆地上的军队也协同发起进攻。
  结果刘彦贞太过轻敌,率军轻进,导致陆地上的大军先溃败,河里的战舰还堵在半路,得到刘彦贞兵败的消息之后,匆匆又逃回盛唐去了。
  。。。。。。。
  接下来几天,史从云和司超带着大军一路狂奔,在平坦的淮南大地,一路向盛唐方向急速进军。
  大军有众多马匹和车辆,走得很快。
  到三月六日,全军已经沿着淮河的支流到盛唐北面。
  而此时,刘彦贞被周朝大将史从云击败,兵败被杀,众多南唐高层将领无一生还,只有成师朗被俘活下来的消息,也早在几日前,随着北面来的溃兵传遍盛唐。
  盛唐镇内人心惶惶,正乱成一团,不少人举家往南逃窜,想要过长江躲避兵锋。
  不过即便如此,周军的兵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