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判-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间花了多少钱,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些细账,很有意思。”叶文初翻了一本,在某个位置上点了一下,“比如这个开年正月拨款给六部等京畿所有衙门的炭钱,共计两万两。这钱出的光明正大,一点问题没有,也不多。”
  有人点头:“这钱年年都有。”
  叶文初也点头:“是年年都有,但是,”她取了平顺四年,账房统计的第四季度账,“在这个账册里,第十六项的大项,就已经将整个季度的炭钱拨出去了,也就是说,朝堂六部等衙门的炭钱,头一年的年尾到第二年的年头,共计花费七万两。”
  “前五万两不提细节,后面这两万两,我查过吏部、礼部以及大理寺,并没有这项入账。”
  吏部看热闹的官员们,也面面相觑,他们不记得有没有,但跃跃欲试地想回去翻旧账。
  苏执目光闪烁,叶文初问他:“苏大人,第二年的两万两炭钱拨到哪里去了?”
  “这我不知道,我又不是账房。”苏执呵斥,但刚说完,叶文初将账簿丢在他身上,大声道,“账房只是做错账,并不能让钱消失,而你,却是那个让钱消失的人。”
  苏执气恼盯着叶文初,又不敢大动,所以只能梗着脖子僵硬地坐着。
  马立明端茶喝,忘了是刚续的热茶,烫了嘴又不好发脾气,忍着放回去。
  叶文初扫了一眼马立明,走回桌边,又取了一本:“这一本是平顺五年九月的账,如果我们只看赈灾银进出账,那是非常正常,甚至连自己都清晰工整。前后分别间隔十天和六天,出账三次统共四十万两。”
  “这些出去的钱,不但进出账目清楚,就连卫辉当地的签字和公章都还在。”
  “可是,我要查的是似乎不存在的第四次。”叶文初道,“百姓捐款暂不提,可最后拨款的整整三十八万两,怎么可能没有痕迹?”
  她没有再翻平顺五年的账,而是直接拿平顺七年,新做的总账和季度账目出来。
  “我在想,怎么样才能抹掉痕迹?苏执当年不过是区区一个郎中,他可以做假账,但总账是要入内阁核对的,他办不到。”
  这事儿,待得久一点官员都知道,就算不是户部也不影响业务相通。
  平顺五年的几个部门的职权,确实都比较混乱。
  “叶医判,”靠在门口摇扇子的吏部官员道:“他是不是像刚才炭那样,分批分次以很小的重复账目,把三十八万两的贪污,拉平了?”
  “是的!”叶文初对这位大人道,“这是空账最完美的做法,拉长战线去消除。”
  她道:“甚至于为了消掉三十八万,苏执还让人多建了几个名目,比如,刚才说的念头年尾的重复炭钱……”
  叶文初的话说着停了,她在看大家的表情,许多人开始紧张,生怕叶文初继续往下说。
  沈翼换了姿势,叶文初和他视线交汇,两人没有事先沟通,但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话就说到这里,打住。
  因为,从平顺五年开始,就算是苏执离开户部,他建立的空名目,重复的名目都还在,每年按时按量的拨款出去。以至于,就算有人来查账,也不会留意到这些固定“消费”。
  一起贪,心照不宣的贪,这才是这一屋子人,坐在这里惶惶然的原因,这也才是,他们暗喜一些旧账的烧毁的原因。
  那些不能见天日,需要拉长线去补亏空的账,他们不用烦恼了。
  那把火,烧了很多人的烦恼!
  “各位大人,想必都听得懂。”叶文初不说,但点拨的话却要讲,也好叫有的人知道,贪污的事,不再是户部内部的你知我知,而是随时随地天下人皆知的事。
  各位大人擦了擦汗,就连马立明都没有说她鬼扯。
  “账,我查得很清楚,平顺五年户部一共拨给卫辉四次赈灾银,但最后一次,是由苏执、张植等带队押送赈灾银去的。”
  “或许那一段时间京中事多,无人注意这些事。或许,有人帮苏执掩护了,总之,这个钱走的非常漂亮,整整十年,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就连参与的土匪,都乖乖的在法华寺出家,守着他拿到的一部分金银,不敢花用。”
  “另有,质疑百姓捐款,不可能被贪污的问题,”叶文初道,“我不知道当时怎么操作的,想必去查一查就知道,才十年经手的人一定还活着,总有人愿意说。”
  “更何况,这操作起来并不难。想糊弄百姓,随便做个账就行了,谁敢来查来问?糊弄上面?三十八万正经库银都没有人管,还有谁会来管民间捐款?”
  叶文初说完,问在座的各位,问马立明:“马大人,民女这个案子说得明白吗?”
  “账目您清楚了吗?还有没有问题?”
  马立明没有说话。
  门外看热闹的道:“没有,特别清楚!”
  叶文初笑了笑。
  “贪污!贪污的地方很多,像那拨款买炭也行,为什么要贪赈灾银呢,苏大人?”
  “马大人?”
  “为什么要贪污赈灾银?!”
  她推倒账簿,从下面取出另外一个本子,她打开来,给所有人展示,一个一个给大家看。
  上面都是名字。
  男人的,老人的,妇女的孩童的。
  “账簿看的多了,换个风格看一眼?”叶文初将这本放在马立明的手里,“这是花名册,是当年洪灾中,统计的死亡名单。”
  “天灾无情,人死在天灾面前,我们痛心疾首可只能认命!”
  “可是,这上面的是天灾过后,死于痢疾、死于肺热、死于饥饿……死于寒冷的!这是天灾吗?”
  “这是人祸。贪污的每一两银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孩子的性命。”叶文初问马立明,抓起账簿丢在苏执的身上,“你们的良心呢,有什么脸面当这官?!”
  “无耻,败类!”


第304章 心虚
  她说着,大家都在听,屋里屋外的人,就算是沈翼也被她震慑住。
  她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反问,让人无地自容、羞愧!
  天灾无情,可人更绝情。
  这世上,杀人最多的从不是天灾的,而是这些掌权人。
  “梅林说,他的愿望是像他父亲一样,当一个侠客。惩恶扬善杀尽贪官!”叶文初道,“这事多讽刺,各位大人听到的时候,会代入自己吗?”
  “苏执,你从来没有想过,你会被侠客惩恶扬善了吧?”
  苏执面如死灰。
  “从你贪钱的第一天开始,你的结局也注定了。没有一枝梅,也会有两枝梅,甚至于梅林来要你的命。”
  “人在做天在看,天看不到人就来了。”叶文初讥讽道,“也请各位高贵的大人想一想,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是杀人吗?那你去当山匪吧,不用寒窗苦读,挣的还更多。”
  她说完,冲着沈翼、冲着袁为民抱拳道:“王爷,袁阁老,民女案件已查明,剩下的就非民女的权限职责,告退!”
  她拂袖而去,穿过人群,每一步都有人给她让开一步,那些当官几十年自以为聪明的人精们,心内怅然、愧疚后居然自省。
  叶文初不知道他们的触动和惊惧能维持多久,但这也不是她期待的,她要的是,这些人能有一点点明白律法和约束真正的力量。
  靠自觉?靠不住的。
  律法的约束,才是唯一靠得住的。
  一把剑悬在头上,才能让剑下的人顾忌事有可为不可为。
  她走了,议事厅里却没有声音,袁为民才反应过来,他被自己学生给吓到了。
  他又不是主角,可暗暗代入了情绪,心慌慌不敢看她。
  他都这样,更不提其他人了,刘炳章端着查,茶盅发出了几次不受控的叮当撞击声后,他懊恼地放会桌子上。
  苏执头晕心里惊惧和憋闷,白眼一翻晕了过去。
  梅林哈大笑,将苏执推开,他道:“看来,不用我杀你了,自有人要你的命。”
  如若能有断头台,他又何必舍了自己的性命。
  谁不想活呢,他爹也想活。
  梅林将杀苏执的刀子,捅进了自己的身体里,他倒在地上,看到了瑾王停在他面前,轻叹了口气,问他:“想葬在哪里?”
  “梅林,朝南,谢谢您!”
  沈翼颔首。
  ……
  “师父,您刚才好厉害!”马玲跟着叶文初,一直抚心口。
  叶文初回头瞄了一眼:“没有人追来吧?”
  马玲摇头。
  “呼!”叶文初拉着马玲快走几步,回了顺安康,闻玉见她面色不对,就跟着她一起去后院,问道:“出事了?”
  叶文初摆了摆手。
  小声和闻玉道:“刚才飘了点,在户部耀武扬威,骂了一群人。”
  闻玉哭笑不得:“案子说清楚了吗?”
  “清楚了,剩下的事王爷和袁大人办就行了。”叶文初道。
  闻玉笑道:“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
  叶文初让他别说。
  “知道了!”闻玉让她吃西瓜,叶文初没什么胃口,因为她想到了梅林。
  如果她是梅林,在户部自杀,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她希望他能活着,但……活着太难了。
  ……
  圣上正批复奏疏,看到蔡公公露了个脸,和伺候他的张公公道:“让他进来。”
  张公公应是去开了门,不悦地扫了一眼蔡公公,让对方进来了。
  “圣上,”蔡公公心里有数,他没必要对张公公怎么样,小跑着进来,“圣上,法华寺和尚被杀的案子,查明了。”
  圣上眼睛一亮:“查到凶手了?”
  蔡公公点头:“不但找到了凶手,平顺五年卫辉赈灾银丢失的前因后序也都查明白了。”又道,“当时失火的时候,袁阁老和叶医判抢了不少账本出来。这几天叶医判将账理算出来了。”
  “三十八万两的账,核出来了。是苏大人签字和送的银子,马立明马大人签字的。”蔡公公说完,圣上笑了起来,又生生压住了自己的喜悦。
  圣上看了一眼站在边上的张公公,咳嗽一声,正色和蔡公公说话:“此事谁在办?”
  “瑾王爷和袁阁老在处理,不过,好像又将国公爷请去了。”
  韩国公也请去了,圣上颔首:“应该的,应该的,这是大事。”
  “我去和母后商量。”圣上直奔仁寿宫。
  太后已经什么都知道了,看见他来,叹气道:“这次,你真是坚持对了。”
  “那些个蛀虫,若不查一查,就永远都蒙在鼓里。”
  圣上反过来劝太后,让她不要生气,又突然提到:“平顺五年的户部尚书,您还记得是谁吗?”
  不管是谁,圣上一查就知道了,他问太后,纯粹是故意的。
  因为,这个曾经的户部尚书,如今已进了内阁,虽不如袁为民和汤庆玉,但也很受器重。
  换言之,如今的内阁都是太后和老韩国公亲自挑选打磨过的人,譬如袁为民。所以,内阁的阁臣们就没有不满意的。
  “哀家老了,不大记得了。”太后道,“你让令瑜和袁为民好好查,这一次务必要好好整顿一番。”
  圣上眼里冷了一下,语气淡淡地道:“知道了。”
  母子二人之间沉默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太后问他一枝梅的事:“听说自杀了?”
  “嗯,自杀了。”
  “令瑜也在,怎么会让他自杀?”太后蹙眉,“确定是一枝梅吗?”
  圣上不高兴,和太后道:“他当然是一枝梅,有很多人可以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