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判-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时间和具体地点,您再帮我问问。”叶文初说完,临江王妃就让连翘去问了,一会儿连翘回来,回禀道,“前年十月十五左右,正下雪的时候,那掉井里的小丫头十四岁。”
  “家里人没报官吗?”
  “说报了,但什么都没查到。”连翘道,“说不定卷宗还在府衙存着的?”
  “如果是悬案,那肯定还在府衙。”
  叶文初问清楚后,从临江王府出来就去了府衙,马玲和八角还在翻,伏成和董峰两人陪着。
  “这几日没案子吗?”叶文初问道。
  两人说都是一些小案子,以为苦主都去找叶文初了。
  “我也闲,京中治安环境真好。”叶文初让伏成帮她找,“那就一起找旧案查,先帮我找平顺十三年十月十五张坪村的案件卷宗。”
  “您知道的这么详细,是苦主找您了吗?”董峰嘀咕着,“但我咋不记得张坪村有案子?”
  大家将所有悬而未决的卷宗,全部拿出来翻看。
  根本没有张坪村的案子。
  “会不会是错了?”伏成道,“我似乎是记得张坪村,但其他的都不记得。”
  叶文初觉得很可能是两个府的婆子为了骗取信息交换费,而捏造的故事。
  她要将这件事告诉临江王妃,让她将赏钱要一部分回来。
  “这是什么,编号?”叶文初拿起一个卷宗,查看背面,伏成道,“编号,按照年月日编的。”
  每一年有一二三四……比喜事如平顺十五年三月五日,就是十五三五十二,最后一个十二便是这一年大案的编号。
  如若是悬案,则又会重新添一个悬案的数。
  “二十六,”叶文初翻了几个,“怎么不见悬案二十七?”
  大家一起找二十七号。
  但前后都有,却唯独没有二十七号,书吏查了记录,也没有登记被谁拿走过。
  “会不会就是张坪村的案子?”八角兴奋极了,“被人偷拿走了?”


第344章 张坪村
  书吏和伏成几个人,找遍了几个卷宗室,都没有寻到二十七号。
  但在一张登记的表格上,可以确认确实存在过,不过可惜这张表被人涂花了,根本看不清楚这个二十七号具体是哪个案子。
  “如果二十七号,真的是张坪村的案子,那是不是表示,这个案子很可能有查头?”马玲问叶文初。她的意思,如果凶手足够自信,那完全没必要偷卷宗。
  凶手为什么不自信?
  叶文初也觉得,张坪村值得去一趟。
  “你们府衙内部,问题太大了,上次煮茶放倒一群人的内鬼抓了吗?”叶文初问伏成。
  伏成摇了摇头,朝外面看了一眼,低声道:“庞大人查问了一番,后来就没消息了。”
  “估计也不能算内鬼,顶多是畏惧强权的狗。”叶文初知道这种人,称不上内鬼,但如果钱权压下来,他们立刻就毫无原则的背叛衙门。
  “你们谁有空,我们去张坪村看看?”叶文初看了看时辰,“离关城门还有两个多时辰,来得及。”
  董峰和积极:“我陪您。”
  “那晚上请你吃饭。”
  叶文初回去取了马车,一行人往张坪村去。
  “有缘人!”他们刚出城,就碰见出工回城的圆智,看见她的马车,站路边吆喝,“有什么热闹,带上贫僧一起解闷啊。”
  叶文初让他上来。
  圆智用袖子擦了擦脑袋上的灰,又摸了一点油擦了擦,头顶锃亮。
  “闪我的眼睛。”叶文初道,“你擦这么亮是怕车内太暗?”
  圆智说她不懂:“贫僧的头型饱满,比脸还好看,这不得捯饬捯饬?和一群秃和尚一起,贫僧的头就是最耀眼的。”
  “高明!”叶文初道。
  圆智也觉得自己很有心计:“生活细节上还是要讲究一些,否则我无法脱颖而出!”
  他说完,车内三位女性都已处于阖眼养神的状态,他讪讪然问叶文初:“干什么去?出案子了吗?”
  “没有。我纯粹想报仇,于是找长宁郡主的小辫子,好不容易寻着一个可能性,决定去看看。”叶文初道,“张坪村三年前有一位小姑娘掉井淹死了,我决定碰碰运气。”
  “有缘人就是与众不同,不像那什么郡主,手段都下作。您要报复,还找她做的恶事,这天底下就没有人比您有风骨了。”圆智一脸的钦佩,将木鱼掏出来敲,以增加自己夸奖的诚意。
  叶文初白了他一眼:“我更想直接杀了,但苦于没机会。”
  圆智无言以对。
  两刻钟后他们到了张坪村。
  因为这里前面有温泉口,所以附近的农田都被有钱人买了盖房子去了,真正的农户们地少了,就只能给这些房子干活,做一些维护或洒扫之类的活。
  张坪村不大,松松散散一共四十户,人口倒挺多。
  董峰认识村长,大家没闹什么动静去了村长家,村长听到这事儿,点头道:“前年十月,秀莹淹死了,也确实是十四岁,但官府立案。”
  “董爷,您可能不记得,当时刁爷带人来走了一趟,没查到疑点,定的是意外。”
  董峰想起来,一拍脑子,对叶文初道:“难怪我们觉得有点印象,是这样了。”
  “没立案?”马玲很失望,“真的是意外吗?”
  村长点头:“是意外啊,那口井矮的很,现在我们已经将井口封了。”
  董峰很尴尬,担心叶文初觉得他在戏弄她。
  “来都来了,去看看那口井。”叶文初道。
  村长应是,带他们去村口那口井,井是灌渠井,井口比寻常的井要大,四周垒着石块,修整的还不错。
  村长说死者是早上被人发现的,趴在里面,捞上来的时候人已经涨了,余三查完说是头一天晚上亥时到丑时落水的,确实是淹死的。
  “她半夜来这里干什么?”叶文初打量着井,井口的高度在她膝盖上面,不算矮,一个熟悉环境的人,不应该在这里失足。
  更何况,井口石块垒得凹凸不平,人下去后,手也有可扣抓自救的地方。
  村长看着叶文初,觉得她很奇怪,问道:“是有人报官了吗?你们咋又来查这个事?”
  “这你不管,叶医判说什么你照办就行了。”董峰道。
  村长应是:“要不,我带您几位去她家?她家有老娘,还有哥哥嫂嫂。”
  “她家也是作孽,这两年倒了大霉了。”
  叶文初请村长带路,沿着田埂往村里去,官道边上都是别院,最大的那间她看到上面挂着“姚”字,离井不算远。
  “村长,您说他家作孽?怎么了?”叶文初问道。
  “她前年十月死的,然后也是那年的过年吧,她哥哥出去做工修城墙,从半高的城墙摔下来,大夫说肚子里什么东西裂了,反正现在不能做重活。”
  “她原来还定了婚,后来那未婚夫考中了举人,反正和她退婚了。但未婚夫命也不长,去年开年后,天特别冷,他和人鬼混喝醉酒倒雪地里,早上被人发现,冻得梆硬。”
  村长一说完,就发现几位姑娘都惊讶地看着他。
  马玲问道:“去年喝醉冻死的,莫不是叫刘贤?”
  村长点头:“对,对刘贤。原来我们村的,十来岁和秀莹定亲,但后来他爹做买卖挣了钱,一家人就买了宅子住城里去了,反正日子过的不错。”
  “刘贤读书好,人长的也俊,听说每走七步就能做一首诗。”
  在村长的介绍声音中,八角和马玲又重新兴奋起来。
  刘贤,不就是和长宁郡主暗中来往的男子,后来被太后找人灌酒冻死在街上的那位。
  “那就是张秀莹他们家了。”村长指着一间屋子,屋子早年建的,外形还不错,但这两年旧损又失修,围墙的篱笆和泥都塌了不少,所以整个院子有一些颓败。
  “秀竹娘!”村长站院外喊,“有人找你家,你们出来个人。”
  村长又告诉叶文初,张秀莹的爹去世有五六年了,她是兄妹两人,哥哥娶了妻子生了一对孩子,男孩老大今年六岁,女孩子三岁多,现在哥哥不能做重活,地里的事都是她娘苗氏和嫂子张刘氏一起做。
  就在这时,厨房里跑出来一位年轻妇人,看见叶文初眼睛一亮:“叶大夫,您咋来了!”
  “原来是你们家,丫丫好了吗?”叶文初认识,前几天她女儿在崇德书院住了两天。
  张刘氏说好了,赶紧来开门,引他们进屋子里坐。
  村长回家去了。
  一家人都认识叶文初,丫丫也记得,贴着叶文初的腿,仰头看着她喊姐姐好。
  “我有糖。”八角带两个孩子去院子里玩儿,分糖给他们吃。
  张秀竹二十岁左右,瘦瘦的黑黑的,看见叶文初有些拘谨,苗氏倒很高兴,煮茶端上来。
  “您来是有什么事吗?”张刘氏问道,“是疹子病又发了吗?”
  叶文初直接道明了来意。
  她刚说完,苗氏手里的茶碗摔在了地上,脸色煞白地看着叶文初,眼泪随即夺眶而出。
  “查秀莹的死?”张秀竹扶着他娘,“当、当时说是意外,为啥现在又查?”
  叶文初当然没说,她是因为长宁郡主才来查这个案子的。
  “有一些内情,不方便告诉你们。”叶文初道,“你们有什么想法、猜疑、线索或者反对我也行,都和我说说。”
  一家三口都沉默地坐下来,苗氏想到女儿就一直哭,张秀竹闷声道:“当时查不到,现在还能查吗?”
  “能不能查这是叶医判的事,你只管说你知道的。”董峰道。
  张秀竹要说话,苗氏不让她说,张秀竹道:“娘,您去把拿东西拿出来。”
  苗氏犹豫且害怕,被儿子催着去。
  过了一会儿,苗氏回来,手里有一个木头小匣子,她摆在桌子上。
  “这都是秀莹的东西。”她打开来,里面有一本册子,一支银簪和半圈翡翠手镯,苗氏给叶文初介绍,“她跟着刘贤认字,这上面写的什么,我们都看不懂,也不敢给别人看。”
  “这个银簪应该是刘贤送她的。”
  “翡翠手镯,”苗氏哭着发抖,“是、是把她捞上来的时候,在她荷包里找到的,我还看了她手心,她手心是被扎破的。”
  张秀竹道:“我觉得,她是把这半圈手镯死攥在手里,戳破了手。”
  叶文初打开了册子,是宣纸裁剪成小方块再自己缝的册子,打开后里面是密密麻麻写的小字,字挺娟秀的,前面是摘抄的诗句,有的是文章的某一段,翻到中后段的时候,则变成了她的心情记录。
  有些像小女生的随记簿。
  “您识字,上、上面写的啥?”苗氏问道。


第345章 有情人的死
  “写她喜欢君庭,君庭是刘贤的表字?”叶文初问道。
  张秀竹点头:“对,是他先生给他取的,读书人讲究。”
  “君庭用攒了两个月的月钱,给她买了一块布,说适合她穿,但她舍不得用。”
  “君庭给她读《诗经》,她喜欢里面好多诗词。”
  “君庭陪着她去爬山,说他考中后一定要外放去江南,带他一起去看江南的春雨。”
  苗氏闷着哭:“我听过她说去江南,现在两个人都、都去了。也不晓得去没去成。”
  叶文初叹了口气,又读了好几篇,张家人都已经哭成了泪人,上面不但有刘贤,也有对家里人的喜欢和不满。
  “说包子你不吃非要摆馊了,到最后吃了腹泻,还多花了药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